冻土区开发引起的冻土退化_第1页
冻土区开发引起的冻土退化_第2页
冻土区开发引起的冻土退化_第3页
冻土区开发引起的冻土退化_第4页
冻土区开发引起的冻土退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冻土区开发引起起的冻土退退化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可以给人类提供矿产、燃料、粮食和水,……,及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自本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特别是人口的剧增,对物资需求也愈来愈多。于是,随之带来矿物、水源、能源消耗的增长。科学家们估计,自本世纪初以来,人类开采的矿物原料,远远超过几千年来开采量的总和。资源枯竭、能源危机逐渐变为全球性的问题。面临能源危机、资源枯竭的今天,人类还要生存下去,而且还要求物资更丰足,就必须面向海洋,走向边远寒区和极地。

事实正是这样,近30~40年来,美国、苏联、加拿大等国,为了解决能源危机,加紧开发北极及北极近海的石油及天然气,首先揭开了人类大规模开发多年冻土区的序幕。至此,广大冻土地区日渐成为人类生产及生活的场所。道路是冻土地区开发和建设的先驱,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生产建设的发展和需要,寒区道路工程建设规模日渐扩大。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寒区已建成公路13,000公里,铁路近3,000公里,它们与专用铁路和简易公路构成了纵横交错的寒区道路网,为寒区建设及生产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里应该提到的是青藏公路,它始建于1953年,1956年通车,由青海西宁至西藏拉萨,全长近2,000公里。格尔木至拉萨段长达1,200公里,其中有760公里穿过高原多年冻土区,路面平均在海拔4400米以上,是世界上寒区道路中海拔最高的公路,因此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5~1982年,全线又改为沥青路面,并对某些路段作了取直加宽,使其达到2级公路标准,大大改善了运输条件和能力。青藏公路的建成,加强了藏族人民与祖国各族人民的密切联系,改变了西藏与内地交通阻隔的历史状况,为建设繁荣幸福的新西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被藏族人民誉为“地上的长虹,幸福的金桥”。

建国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日益发展,大小兴安岭地区的林业、矿业相继开发。公路、铁路向林区腹部伸展,林区人口逐年增加,工业与民用建筑与日剧增。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森林采伐、毁林开荒、排水疏干、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等多种人为活动。30多年来,大小兴安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已成为伐木、制材、造纸、林产加工等木材、林产品生产基地。这一切对加快祖国四化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任何一个自然区域里,当人类未介入以前,动物、植物成分与太阳光照、大气、水、土壤等非生物成分构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这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各成分彼此不断地进行着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当外界干扰超过系统自身的调节能力,使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受到阻碍时,则必然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自然环境开始恶化。

森林植被和多年冻土是寒区自然环境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据报导,苏联的多年冻土面积为1100万平方公里,其中70%的冻土面积被森林覆盖。多年冻土地区占全苏木材总蓄积量的70%。东北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是我国著名的林区。冻土面积约38~40万平方公里,冻土面积几乎全被森林植被所覆盖。这是寒区自然环境长期发展的结果。

东北大小兴安岭林区,十九世纪末以前人烟稀少,自然环境基本上未受人为干扰,保持着天然的生态平衡。

二十世纪初以来,由于铁路的修建,人口逐渐增加,铁路沿线地区的森林普遍遭到采伐。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以后,森林遭到掠夺采伐,森林南界线逐年向北退缩。据历史资料记载,十九世纪末森林采伐活动是在齐齐哈尔至嫩江之间进行,至本世纪40~50年代,这里的林木已绝迹,成为活野农田。再往北一些,滨洲线上的牙克石,蒙语称“喜挂图”,其意是森林的意思。当初必然是林木繁茂,古树参天;然而,今天不仅原始森林已经绝迹,就是次生林也寥寥无几了。

1949年以来,为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该区林木采伐量逐年增长,与此同时,矿业、交通运输、林产工业相继建立和扩大。采伐作业向林区纵深推进,目前采伐已近抵黑龙江边,未经采伐的原始林已屈指可数。长期以来,由于对森林采育规律认识不足,只顾要木头,而忽视了更新造林,结果形成过度采伐,也就是林木采伐量超过生长量,使大小兴安岭林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发生相当大的改变。森林线与十九世纪末相比,北退了约150~200公里左右,森林覆盖率大幅度下降。据小兴安岭某林业局统计,该局管辖范围内,1957年的森林覆盖率为94%,到1980年已下降为10%。

森林采伐之后,冻土因推动保护层而开始退化。美国科学家埃斯特棱对森林气候曾进行过系统观测,在无林地表测得太阳辐射强度为0.99卡/厘米2?分;同时在树高15米的松林中,测得辐射强度为0.04卡/厘米2?分;在树高10~20米的云杉和白桦混交林中辐射强度为0.02~0.03卡/厘米2?分;在密闭云杉林中的辐射仅为0.07卡/厘米2?分或少于此值,由此看来,森林采伐后,太阳辐射强度可增大25~50倍,乃至百倍,自然会造成冻土退化。

调查表明,东北多年冻土南界以南及南界以北,现今无冻土存在的许多地方,在气候最宜期(距今7500~3000年)形成的黑土层和与其时代相当的黑灰色腐植质粉砂层(距今3010~1450年)里,存在着现代小冰期(距今200~300年以来,东北多年冻土南界北退大约100多公里(图28)。固然冻土南界北退不能完全说成是森林采伐和人为活动的结果,虽与此间气候的历史演变也有关系,但至少可以说,森林采伐及人为活动对冻土南界的北退起了促进作用。

在东北多年冻土区,由南而北,冻土的温度、厚度及稳定性都有所不同,在人为干扰下,冻土退化的表现形式和程度也不完全一样,冻土南界附近的岛状冻土区,冻土温度为0~-1.0℃,厚度一般只有5~15米。由于人为活动开始的时间早,并作用强度大,因而,这里的冻土退化明显。主要表现为冻土岛的缩小和消失。例如,南界附近的牙克石、加格达奇、大杨树等,在五十年代初,城镇开始兴建时,普遍发现有冻土岛,经过20~40年的城镇人为活动,所及范围内冻土岛消退殆尽。在加格达奇附近,1964年修建铁路时发现一冻土岛,当时的冻土上限是1.7米。1974年钻探发现,路堤的下冻土已经消失;距路堤32米处的冻土上限下降到6.0米。另外,在小兴安岭,某林业局作过这样的调查,五十年代冻土岛占全区面积的10.5%,八十年代冻土岛几乎不见了(表16)。

表16

小兴安岭某林区森林要伐引起的冻土退化年代森林覆盖率(%)冻土岛占全区域面积(%)19571960197019809476251010.55.82.30.05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由于冻土温度为-1.5~4.2℃,冻土厚度为50~100米,冻土比较稳定,同时森林采伐时间较迟,因此,冻土退化呈显为最大季节融化深度加深,冻土温度升高。在地域上,冻土退化的程序是先山上后谷底;先阳坡,后阴坡;先粗粒土,后细粒土。

人为活动中,对冻土影响最大的是民用采暖建筑。观测资料表明,取暖房屋下面不仅冻土形成融化盘(图29),而且融化盘之下的地温逐年升高。阿木尔地区一民用采暖房屋,1976年11月开始使用,房屋下10米深处的地温为-3.7℃;1978年11月地温上升为-2.5℃。另一同时使用的民用采暖房屋其层下20米深处的地温仍逐渐年上升(图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