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
4+4=?
8+8=?
16+16=?请随便在12到5的中间挑一个数字!心理测试放松一下…………请快速回答:第一页,共222页。1+5=?2+4=?3+3=?4+2=?5+1=?
在心中反复默念“6”这个数字持续15秒,快!想一个蔬菜的名字!现在继续:第二页,共222页。15+6=?3+56=?89+2=?12+53=?75+26=?25+52=?63+32=?123+5=?还是默念…6这个数字持续15秒,继续做下列算术题吧:第三页,共222页。快!说出一种水果的名字,说出一个面部器官,说出一种家禽的名字。心理暗示第四页,共222页。
有个人住在10楼,每天他会乘电梯下到大堂,然后离开。晚上,他会乘电梯上楼,如果有人在电梯里或者那天下雨,他会直接坐到他的那层。否则,他会坐到第7层,然后再走3层到他的公寓。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其实题目中任何一个词都为你布置了一个场景,你需要不断地暗示自己以找出更多的信息来。暗示有引导的作用,但有时也会误导你。招工测试题:他是侏儒?第五页,共222页。
测试开始,是一连串的简单加法,它们并无太多含义,只为给你的第一直觉加速,它起到的作用是一种极浅层次的催眠,而我们的自我意识在不断计算数字的过程中慢慢被打散,全神贯注于测试本身,于是思维被测试题的编写者所蒙蔽。“随便在12到5的中间挑一个数字!”表面上编者在说“随便”挑,但是我们的眼睛看到了“中间”这个词,按理说位于12和5正中间的数字应该是8或9,奇怪的是,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什么?居然是7!你是不是也这样呢?和答案一样后,我们不禁开始感叹这套测试的神奇,更加为编者的思维所左右。解释第六页,共222页。想到的就是大白菜!其余的几个,苹果、鼻子、鸡也都是人习惯性想到的。当你被测试答案震惊时,你可能会张大嘴巴说:“怎么这样神奇?与我所想的完全一样!”这也是一种心理暗示,你也会跟周围的人说这个测试的诡异。如果你的答案不是这些,别忘了它还有一个应付不准确的退路哦,就是那2%的人。
这个测试利用的是心理暗示,让你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按照习惯作答。我们就是这样中招的。解释第七页,共222页。18世纪法国一位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某天友人赠其一件高级睡袍,他非常喜欢。但当他穿上之后,开始觉得家里的一切家具和装饰都显得粗陋庸俗,于是不得不把旧的东西一件件更新,但最终她仍不觉得开心,因为他最终发现,“自己竟然被一条睡袍胁迫”。心理学效应之狄德罗效应起源——第八页,共222页。永远不能填满的欲望黑洞,因为“人往高处走”,到达一个阶段,各方面都要求配套上升。街道要搭配建筑,豪宅要搭配名车,鞋子要搭配礼服,礼服要搭配名钻……搭配的顶端永远是自己力所不能及。对于那些非必要的东西尽量不要。症状——想一想:有何启示?心理学效应之狄德罗效应第九页,共222页。21
3第一节心理现象及实质第二节心理过程第三节人格第二章康复心理学基础第十页,共222页。1.掌握:感觉、知觉、思维、注意、情感、情绪、人格、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等概念与特征。记忆过程、需要层次、等知识。2.熟悉:心理学中概念的种类及规律。3.了解:心理学中各种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形成和发展。4.能运用心理学中的各种相关概念、心理活动的发展规律,解释生活中人们常见的各种心理现象,从而为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奠定基础。学习目标:第十一页,共222页。
康复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系统知识解决康复领域中的相关心理问题的科学,所以,康复治疗师不仅要掌握康复知识,还要具备心理学知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人的心理现象分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两个方面,心理过程中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过程之间是彼此联系,协调一致的;心理过程是心理现象的动态表现形式,人格心理是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人独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并能够解释人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而为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奠定基础。第一节心理现象及实质第十二页,共222页。第一节心理现象及实质一、心理现象
心理学是一门涵盖多种专业领域的科学,但就其根本而言,心理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定义: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建立:第十三页,共222页。
心理学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
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总而言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在表面上其主要是观察人身体形态。起源:一、心理现象第一节心理现象及实质第十四页,共222页。应用领域: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和人际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人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人心理机能在社会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人的心智。心理学分为七个子领域,分别是:认知心理学视角、社会文化心理学视角、临床心理学视角、行为心理学视角、生物心理学视角、发展心理学视角、特质(人格)心理学视角。
一、心理现象第一节心理现象及实质第十五页,共222页。心理过程人格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注意)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人格心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理想等)
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心理现第一节心理现象及实质第十六页,共222页。
简单来说,神经科学研究通过观察
人类大脑的反应来研究他们的心理;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是如何成长、发育和学习的一门学科;认知心理学是通过计算机方法来研究心理,即将心理比喻成计算机,看人类是如何游戏、辨别语言和物体辨认等的;社会心理学则是研究人类的群体行为,怎样与他人交流;临床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心理学主要是帮助人们心理健康的一门课。
应用领域:一、心理现象第一节心理现象及实质第十七页,共222页。
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过程。以知觉过程为例我们看到一个物体,先要用眼睛来接受来自物体的光刺激,然后经过神经系统的加工,把光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从而察觉到物体;接着要将看到的物体,从它的环境或背景中区分开来,最后要确认这个物体,并叫出它的名称。
心理过程第一节心理现象及实质第十八页,共222页。
心理过程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
1、认知过程(知):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
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
想象。
2、情感过程(情):人认识客观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心理体验过程。3、意志过程(意):人们为实现奋斗目标,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过程。在意志过程中产生的行为就是意志行为(行)。
4、知、情、意、行的关系:认知是产生情、意的基础;行是在认知的基础上和情的推动下产生的,它能提高认识,增强情感,磨练意志;行为控制、调节情感,提高认知。心理过程第一节心理现象及实质第十九页,共222页。
心理过程着重探讨人的心理的共同性。主要包括认知、情绪和意志三个方面,即:
知、情、意。知是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的过程;情是人在认知输入信息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意是指:推动人的奋斗目标并且维持这些行为的内部动力。知、情、意不是孤立的、互相关连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心理过程第一节心理现象及实质第二十页,共222页。二、心理实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无脊椎动物只能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因而只有感觉。脊椎动物有了脊髓和大脑,能认识事物的整体,因而有了知觉灵长类动物大脑高度发展,能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因而有了思维的萌芽。只有人类,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因而有了(逻辑)思维,有了意识。第二十一页,共222页。心理不是物质,而是物质的产物;心理并不是一切物质的产物,而只是发展到高度完善的物质,即脑的产物。
但在古代,人们很长时期不认识脑是产生心理现象的物质本体,却误以为心脏是心理的器官,所以把许多心理现象和“心”联系起来,例如把一个人思虑周密称做“心细”,把性情急躁称做“心急”等。然而无数事实客观地表明了心理和脑的关系,例如脑受到损伤,心理便会受到影响,甚至引起精神变态。现代关于脑的实验研究更科学地证明了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二、心理实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第二十二页,共222页。
人的心理是怎样的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在人类历史上经历了长期的争论,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为什么?
唯心主义心理观认为:人的心理是不依赖于物质(人脑、客观现实)而独立存在着的一种东西。心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物质是由心理派生出来的。(灵魂说)朴素唯物主义心理观:心理起源于物质,是物质活动的产物。人的心理是人体的机能。(心脏说)
机械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活动是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是由客观事物所引起的。(脑髓说)
第二十三页,共222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是神经系统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先来了解一下周围神经系统与心理。为什么?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三部分:(1)脊神经(2)脑神经(3)植物性神经第二十四页,共222页。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第二十五页,共222页。
脊神经:发自脊髓的神经,共31对
脊神经的性质:混合神经(运动兼感觉)脊神经的机能成份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腱和关节一般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感一般躯体运动纤维:支配骨骼肌的运动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运动脊神经:第二十六页,共222页。脑神经:由脑部发出,共12对脑神经的性质:1、2、8为感觉神经
3、4、6、11、12、为运动神经
5、7、9、10为混合神经
植物性神经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19世纪德国学者莱尔(Reil)最先提出“植物性神经系统”这个名词。以后英国科学家兰格莱(Langley)将植物性神经系统分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部分。第二十七页,共222页。第二十八页,共222页。
交感神经系统从脊髓的全部胸髓和上三节腰髓的灰质侧角内发出。支配胸腹部的脏器和血管的活动。副交感神经系发自中脑、桥脑、延脑及脊髓的骶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机能上具有颉颃性质。植物性神经第二十九页,共222页。脑的结构与功能
一、脑的结构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构成大脑的基本单位。神经元是由细胞体、轴突、树突三部分组成。人脑是由大约1011个神经元组合而成的,大约140亿个;每个神经元通常有一个轴突,数百个树突神经元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突触.脑细胞第三十页,共222页。中枢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脑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第三十一页,共222页。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在脊管内,上接延髓,下端变细为丝。
脊髓主要作用:
一是将脑与外周神经联系起来,成为脑神经传入和传出的中间站;即传导冲动。二是进行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泄等。
脊髓第三十二页,共222页。
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于颅骨内,由大脑、小脑、脑干、间脑和边缘系统组成。
大脑:高级心理过程的司令部
小脑:俗称第二大脑,自动导航员
脑干:由丘脑、桥脑、中脑组成,生命中枢
间脑:由丘脑(中转站)、下丘脑(快乐和痛苦中枢、内脏活动调节中心)组成
边缘系统:主要结构为杏红核和海马。与记忆有关,参与调节控制与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关的功能,如进食、饮水、性行为等。第三十三页,共222页。
1.大脑的构成大脑分为左右两半球,从前到后可以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四个区域。大脑内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和1000亿个胶质细胞。
2.大脑皮层的分区与机能大脑皮层不同的部位与特制功能相连,大脑皮层主要分成感觉区、运动区、言语区、联合区。大脑的结构第三十四页,共222页。脑桥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脑脊髓脑神经(12对)脊神经(3对)植物性神经大脑间脑脑干小脑丘脑下丘脑中脑延脑神经系统结构图神经系第三十五页,共222页。
是神经活动的“最高司令部”,左右两半球存在着机能的分工,不同的活动由不同的半球支配。一般认为左半球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活动;右半球则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活动。但实际上左右脑的功能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大脑具有重新调整和代偿的功能脑的功能第三十六页,共222页。(二)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应健全的大脑给心理现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心理并不是大脑本身所固有的(大脑本身产生不了心理),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因此,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
心理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第三十七页,共222页。心理是脑的反映机能虽然事实已经确证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产物,然而人们对于脑以怎样的方式产生心理,仍有不同的理解。例如,有的思想家曾认为脑产生心理正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种思想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它把非物质的心理现象当做物质看待。现代科学研究正确地指出,心理现象是脑的一种反映机能。第三十八页,共222页。所谓反映是指脑对外界刺激的积极反应。人在和周围世界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无数外界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影响人脑,于是人脑中引起了神经活动,同时产生了感觉、知觉、思维等心理现象。脑所产生的心理现象,反过来又调节动作、言语等反应,使人去积极影响周围世界,创造更有利于个体生活和发展的条件。心理现象实质上就是脑的反映机能。心理是脑的反映机能第三十九页,共222页。我们从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来分析,心理现象又是脑的反射活动。“反射”是有机体通过脑对刺激发出反应的活动。实现反射的生理机制称为反射弧。反射弧包括下列五个部分:心理是脑的反映机能第四十页,共222页。当内、外刺激作用于眼、耳、鼻、舌、身等感受器时引起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经过神经中枢的分析综合,引起新的神经冲动,由传出神经传到肌肉、腺体等效应器,发出应答性反应。有机体通过反射活动来适应环境。例如,婴儿双眼突然受到强光的照射便马上闭合,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反射。当然,这只是一种典型的模式。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效应器不仅发出反应,还能发出神经冲动重新传回神经中枢,起反馈作用,这样可以使中枢更好调节、控制效应器,以便作出更加有效的反应。因而有的研究者提出,实现反射的生理机制应是“反射环”或“反射圈”的模式,用以代替“反射弧”的模式。心理是脑的反映机能第四十一页,共222页。人的一切活动,不论最简单的、不由自主发出的反应动作或复杂的心理现象,就其产生的方式而言,都是反射活动。人的心理现象也是外界刺激引起,经过脑的分析与综合而产生,而又调节着各种反应动作的反射活动。外界刺激和反应动作是心理现象的开端和终结。心理现象和整个反射过程密不可分。(二)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应第四十二页,共222页。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是一切心理活动的物资基础,但是大脑本身并不能凭空产生心理活动,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没有客观现实就没有心理活动。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3.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二)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应第四十三页,共222页。第二节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绪与情感、意志过程。
定义:心理过程是指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消失的过程。它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第四十四页,共222页。
心理过程着重探讨人的心理的共同性。主要包括认知、情绪和意志三个方面,即:常说的知、情、意。知是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的过程;情是人在认知输入信息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意是指:推动人的奋斗目标并且维持这些行为的内部。第二节心理过程第四十五页,共222页。第二节心理过程
1、认知过程(知):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感觉的种类按刺激来源于身体的外部还是内部划分为:
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感觉第四十六页,共222页。2、感觉的种类外部感觉内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觉内脏感觉运动觉平衡觉第二节心理过程感觉第四十七页,共222页。3、感觉的意义感觉1.只有通过感觉,我们才可能分辨事物的个别属性,了解自身的运动、姿势以及内部的器官的工作情况。2.保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3.感觉是心理活动的基础。
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为一切认识活动提供了原始材料,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是人们进行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感觉被剥夺后,思维就出现混乱,产生幻觉,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产生心理障碍。第四十八页,共222页。错觉、幻觉焦虑紧张暗示性高主诉多感觉实验第四十九页,共222页。
⑴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并不是任何强度的刺激都能引起感觉。过弱的刺激通常觉察不到,如:尘埃落在皮肤上的尘埃;只有刺激达到一定量才能觉察到。那种刚刚觉察到的最小刺激,称为:绝对阈限;刚刚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
⑵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刺激物引起感觉的基础上,并不是刺激量的任何变化都能引起人们的觉察,要引起感觉变化,刺激必须增加或减少到一定数量。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阈限;觉察出同类刺激之最小差别量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如:几百人参加大合唱,如果增减一个人,人们听不出声音的差别,如增减10人,差别就明显了。4、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觉第五十页,共222页。4、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感受器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感受绝对感受性差别感受性反比??反比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
机体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称感受性;感觉性的大小用感觉阈限来衡量。感觉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阈限低则感觉性高。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觉性与感觉阈限,即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感觉第五十一页,共222页。5.感觉特征(1)感觉适应
是指感觉器官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就是感觉的适应。
明适应和暗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酸:1.5~3分钟甜:1~5分钟苦:1.5~2.5咸:20秒~2分钟樟脑:5~7分钟汽油:4分钟花露水:7~12分钟感觉的适应第五十二页,共222页。(2)感觉对比
同一感觉器官由于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会使感觉在强度上和性质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对比。两个灰色方块具有均匀的亮度。同时对比
图中只有三种颜色:白、绿及粉红。但是看起来却像是有两种不同的粉红色,其实是同一个颜色。5.感觉特征第五十三页,共222页。(2)感觉对比酸?甜?感觉的对比: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作用下感受性发生起伏波动变化的现象。5.感觉特征第五十四页,共222页。(3)感觉补偿
当人们的某种感觉缺失后,其他的感觉会高度发展起来弥补其缺失的感觉功能,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补偿。
盲人敏锐的触觉5.感觉特征第五十五页,共222页。
感受性补偿:某种感受器受到损伤之后,在社会生活与实践活动的影响下,其他感受性大大提高的现象。杨光
29岁的她,却陷入永远黑暗的世界。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杨佳
5.感觉特征第五十六页,共222页。(4)感觉后像
在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印象仍暂留一段时间的现象,叫做感觉后象,后象有正、负两类之分。正后象在性质上和原感觉的性质相同,负后象的性质则同原感觉的性质相反。
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
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像。各种感觉器官都能产生感觉后像。比如,电灯灭了,眼睛里还保留着亮灯泡的形象;声音停止后,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萦绕。5.感觉特征第五十七页,共222页。(4)感觉后像注视30秒钟之后看周围白色背景会出现视觉感觉后像。注视30秒钟之后点击鼠标,会出现视觉感觉后像。5.感觉特征第五十八页,共222页。(5)联觉
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和表象称为联觉。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联觉"现象。最常见的联觉是"色-听"联觉,即对色彩的感觉能引起相应的听觉,现代的"彩色音乐"就是这一原理的运用。5.感觉特征第五十九页,共222页。
化学的(如:味觉、嗅觉)、机械的(如:触觉、觉)和光学的(如:视觉)。联觉又叫做通感,据科学家的统计全世界每2000人中只有一人。但通感研究者也有一个说法,和基因遗传有关系。联觉者的感官知识部分联系在一起,有的人是2种感官联系在一起,少数人是3种感官联系在一起。联觉的分类是分成以下几类的:字母--颜色联觉;符号--味觉联觉;声音--颜色联觉(听到声音看见五彩的彩带飘在空中);声音--味觉联觉;
(5)联觉5.感觉特征第六十页,共222页。(二)知觉1、知觉的概念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例如,看到一个苹果,听到一首歌曲,闻到花香等,这些都是知觉现象。任何事物的整体都是由许多个别属性以一定关系综合构成的,例如,医学上的疖(jie)肿,就是由其外表结节状的隆起、潮红,触之发热、疼痛等多种特征综合而成。第六十一页,共222页。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它依赖与人的主观态度和过去的知识经验。要受个人经验等主观因素的制药。(二)知觉1、知觉的概念第六十二页,共222页。2.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征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味知觉
根据知觉对象分: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物体知觉:空间知觉(形状、大小、深度)、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社会知觉:个人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第六十三页,共222页。2.知觉的种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第六十四页,共222页。指对物体距离、形状、大小、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两个视网膜上的略有差异的
映象,是观察物体空间关系的重要线索。它使人能在两维的视网膜刺激基础上,形成三维的空间映象。对物体不同部位的远近的感知称为立体视觉或深度知觉。大小知觉是在深度知觉的基础上对不同远近的物体作出的大小判断。听觉空间知觉,在距离方面主要以声音强度为线索;而要判定声源的方位则必须依据双耳听觉线索。后者称为听觉空间定位。
空间知觉第六十五页,共222页。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时间知觉的信息,既来自于外部,也来自内部。外部信息包括计时工具,也包括宇宙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如太阳的升落等等。内部标尺是机体内部的一些有节奏的生理过程和心理活动。神经细胞的某种状态也可成为时间信号。用计时器测量出的时间与估计的时间不完全一致。时间知觉第六十六页,共222页。运动知觉是电影心理学中一个分支的概念,是物体的运动特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运动知觉包括对物体真正运动的知觉和似动。真正运动,即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的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觉就是对“真正运动的知觉”。“似动”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把静止的物体看成运动的。运动知觉第六十七页,共222页。错觉
错觉是人们观察物体时,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人们的生理、心理原因而误认物象,会产生与实际不符的判断性的视觉误差。
第六十八页,共222页。两条原本平行的线条被线条分割后,两条平行线看上去不再平行,似乎向内弯曲。
冯特错觉:第六十九页,共222页。3、知觉的特征(1)知觉的整体性
是指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能够根据以后的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的特性。尽管这些点没有用线段连接起来,但是我们任然可以看到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第七十页,共222页。
知觉过程开始于总体的组织,然后才是对局部特征的分析。
你能看到几个人像?黑色圆点?正方体?第七十一页,共222页。(2)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选择性指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
是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选择出来的特征。任务、目的第七十二页,共222页。你能发现站立的拿破仑像吗?个体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第七十三页,共222页。“爱之”你能看到玫瑰花瓣中的两个爱人吗?个人需要和兴趣第七十四页,共222页。(3)知觉的理解性指人在感知当前的事物时,总是借助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他们,并用词把他们标志出来,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看热闹?看门道?典型浸润型肺结核
一张心电图,不懂医学知识的人无法从中得到具体的信息,而心内科医生就能从心电图中看出有关心脏的信息。第七十五页,共222页。3、知觉的特征采桑子辛弃疾(3)知觉的理解性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作愁。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第七十六页,共222页。3、知觉的特征(4)知觉的恒常性
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即知觉恒常性。恒常性的种类: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
(例如:远处的一个人向你走近时,他在你视网膜中的图像会越来越大,但你感知到他的身材却没有什么变化),
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例如:绿色的东西无论在红光条件下还是绿光条件下或者白光条件下,你眼中的它都是绿色的).
第七十七页,共222页。小样,你脱了马甲我还认识你第七十八页,共222页。(三)记忆
按记忆内容分
⑴形象记忆⑵逻辑记忆⑶情绪记忆⑷运动记忆
按记忆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类(1)瞬时记忆0.25-2秒(2)短时记忆5-20秒
(3)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甚至一生三个基本环节:1、概念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分类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第七十九页,共222页。又称二级记忆,是指能够长期甚至永久保存的记忆,一般来源于短时记忆的加工和重复。长时记忆容量非常大保持时间长,1分钟以上到几年甚至终生难忘。长时记忆又叫初级记忆,是指感觉记忆中经过注意能保持到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容量有限记忆的广度是7±2个“创克”(chunk)是信息处理的中间站短时记忆又称瞬时记忆,指个体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的记忆。物理特性编码有鲜明的形象性信息存贮的时间为0.25-2秒感觉记忆
按记忆信息加工的方式或保持时间的长短分类:第八十页,共222页。按记忆的内容分类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是以曾做过的运动或学习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是对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的记忆。是对概念、公式、判断、推理等抽象内容的记忆。人类所独有。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第八十一页,共222页。3、记忆的过程
(1)识记学习和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反复感知事物(反复读写看听),在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
(2)保持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3)再认和再现
再认:识记过的材料重现时能有一种熟悉感,确认以前接触过的过程。如认出熟人。
回忆(再现):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如背诵。第八十二页,共222页。记忆的开端保持的前提实现再认和再现的重要保证记忆的两种表现形式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回忆)记忆过识记的敏捷性保持的牢固性回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备用性记忆的品第八十三页,共222页。4、遗忘及其规律
(1)遗忘的概念识记过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回复与提取,或者产生错误的再认与回忆。
(2)遗忘的分类
a.暂时性遗忘
b.永久性遗忘
(3)遗忘的规律与特点
a.不重要的和未经复习的内容容易遗忘
b.先快后慢”——艾宾浩斯遗忘第八十四页,共222页。遗忘规律1.遗忘进程先快后慢;2.遗忘的多少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长度的关系;3.遗忘的多少与个体的心理状态的关系;4.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的关系。4、遗忘及其规律第八十五页,共222页。艾宾浩斯遗忘曲先快后慢”c.抽象材料比形象材料容易忘记,无意义材料比有意义材料容易忘记d.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对遗忘有重要影响e.遗忘还受兴趣、情绪和动机等心理因素的影响遗忘规律4、遗忘及其规律第八十六页,共222页。(四)思维
1、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的内部规律性。
2、分类
根据思维活动的凭借物不同分类(1)动作思维思维的展开以实际动作为支柱(2)形象思维思维的展开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3)抽象思维思维的展开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支柱根据思维活动是否遵循规律分类(1)逻辑思维(分析思维)(2)非逻辑思维(直觉思维)第八十七页,共222页。
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思维对事物的间接反映,是指它通过其他媒介作用认识客观事物,及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已知的条件推测未知的事物。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它对一类事物非本质属性的摒弃和对其共同本质特征的反映。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除了逻辑思维之外,还有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顿悟等等思维形式的存在。(四)思维第八十八页,共222页。
间接性:间接性是思维凭借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的反应。
首先,思维凭借着知识经验,能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及其属性或联系加以反映。例如,清早起来发现院子里的地面湿了,房顶也湿了,就可以判定昨天晚上下雨了。
其次,思维凭借着知识经验,能对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及其属性进行反映。也就是说,思维继承和发展着感知和记忆表象的认识功能,但已远远超出了他们的界限。思维的间接性使人能够揭示不能感知的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间接性: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两个特征:第八十九页,共222页。
第三,思维凭借着知识经验,能在对现实事物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蔓延式的无止境的扩展。假设、想象和理解,都是通过这种思维的间接性作为基础的。例如,制定计划、预计未来,就是这方面的表现形式。思维的这种间接性,使思维能够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两个特征:
间接性:第九十页,共222页。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两个特征:思维的前提人们已经形成或掌握得概念。掌握概念,就是对一类事物加以分析、综合、比较,从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加以归纳。概括是思维活动的速度、灵活迁移程度、广度和深度、创造程序等智力品质的基础。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认为:迁移就是概括。概括性越高,知识的系统性越强,迁移越灵活,那么一个人的智力和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应越发展。概括性第九十一页,共222页。果树均有根、茎、叶、果枣树苹果树梨树桃树概括性第九十二页,共222页。2.思维的种类
A.以思维的凭借物维度划分,可以把思维把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动作思维:
动作思维是拌随实际动作进行的思维。
(2)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
(3)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也称逻辑思维,是利用概念进行的思维活动。第九十三页,共222页。
B.以思维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聚合思维: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辐合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2)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用六根火柴搭成四个等边三角形。2.思维的种类第九十四页,共222页。
概念是人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因而抽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它又分为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形式逻辑中的概念是无矛盾性的,具有确定、绝对、静止、单一的特性,而辩证逻辑中的概念是有矛盾的、具有变化、相对、运动、多样的特征。辩证逻辑思维是在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抽象思维的高级阶段,是以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2.思维的种类第九十五页,共222页。C.根据思维的独立性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常规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常规思维的基础是“常规”;常规思维的特征是:“经常按某一规律等从事相关活动而产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甚至决定之后从事的其他相关活动。常规思维、定向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多是这种思维。用常规的方法和现成的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2.思维的种类第九十六页,共222页。
创造性思维:重组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求产生一些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有创造想象参加的且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创造性思维能力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才能具备,创造性思维的过程,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2.思维的种类第九十七页,共222页。3.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概念判断推理新概念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
第九十八页,共222页。(1)思维的广度(2)思维的深度(3)思维的灵活性(4)思维的逻辑性(5)思维的敏捷性(6)灵感(顿悟)病史体格检查血液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查粪、尿常规检查脑电图检查思维的品肝性脑(四)思维第九十九页,共222页。(五)想象
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
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病情的了解不可能个个亲自感知,常通过病案的描述、患者的口头叙述,在脑中形成有关患者病情的各种印象。第一百页,共222页。种类(五)想象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理想空想梦是特殊的无意想象无目的不自觉有目的自觉地第一百零一页,共222页。再造想象:根据某些描述,在头脑中构造出现实存在的,从未见过的新形象。创造想象:不依照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的新形象。幻想:表现人某种愿望的想象。
理想:符合规律,有可能实现。
空想:不符合规律,没有实现可能。有意想(五)想象第一百零二页,共222页。1.具有预见的作用2.具有对认识的补充作用3.具有对情绪的调节作用4.具有代替作用5.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有调节作用想象的功能(五)想象第一百零三页,共222页。(六)注意1.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
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
注意只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一个特点,一种状态(聚精会神的状态)注意本身并不是心理活动。基本特点:指向性集中性第一百零四页,共222页。
指向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具有选择性。人们可在十分嘈杂的环境中,清晰地感知某一对象的活动而排除干扰刺激的影响。集中性:是指的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表现在心理活动的紧张性和强度上。基本特点:(六)注意第一百零五页,共222页。2.注意的种类1.无意注意2.有意注意3.有意后注意
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有预定目的需意志努力
有预定目的,又无需太多意志努力。
注意的种第一百零六页,共222页。下面请大家看一张图,图上写着几个数字,请大家看完后回答出是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课堂实验9753
问:图上写着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答案:数字分别是9,7,5,3总和:24第一百零七页,共222页。1.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单位时间内能清晰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注意的品质第一百零八页,共222页。
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较长时间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特性。注意的起伏
3.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注意的品质第一百零九页,共222页。
3.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条件: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4.注意的转移是指个体有目的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有:
原来注意的强度;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注意的品质第一百一十页,共222页。二、情绪与情感过程当我们看到刘翔获得奥运会冠军时,我们的心情是……兴奋、高兴第一百一十一页,共222页。2003年美国出兵伊拉克,本该和大家一样享受幸福生活的伊拉克儿童却流离失所,你对美国的行为感到……气愤第一百一十二页,共222页。需要同样是下雨为什么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呢?第一百一十三页,共222页。二、情绪与情感过程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是无动于衷的。俗语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时,总伴有欢乐、悲伤、厌恶、愤怒和恐惧等情绪体验。因而,个体情绪的变化是伴随着个体心理活动过程产生的,也就是说个体情绪的起伏和变化是有原因的。成功时……失败时……(一)情绪与情感概述第一百一十四页,共222页。在我们充满了喜怒哀乐的生活中,情绪的多样性说明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有独特的心理过程,也有生理唤醒、主观体验和外部表现。因此,情绪最能表达人的内心状态,可以说它是人的心理状态的晴雨计。情绪和情感作为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结合而产生的整合性的心理组织,在个体的学习、工作和身心健康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情绪与情感过程(一)情绪与情感概述第一百一十五页,共222页。二、情绪与情感过程(一)情绪与情感概述1.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情绪十分复杂,关于情绪的定义也多种多样。这些定义尽管不同,但都承认情绪由以下四种成分组成:
1.情绪涉及身体的变化(多为情绪的表达形式)
2.行动的准备阶段(一些人称之为行动的潜能)
3.情绪涉及意识的体验(我们感知事物时就会存在情绪体验)
4.情绪包含了认知成分(涉及对外界事物的评价)情绪侧重于外部表现情感侧重于内心的体验第一百一十六页,共222页。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⑴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⑵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情绪和情感的联系情绪和情感又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情感离不开情绪。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另一方面,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变化受情感支配,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表现的强度。
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二者密不可分。在生活中统称:感情。
第一百一十七页,共222页。稳固性长期性较晚高级的社会性需要情感情境性较早生物需要情绪稳定程度发生角度需要角度情绪和情感的联系第一百一十八页,共222页。
(1)
情绪通常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如饮食、睡眠、繁殖等)相联系,为人和动物共有;而情感通常与个体的社会需要(如友谊、劳动等)相联系,如爱国主义、人道主义、荣誉感、责任感、羞耻心等,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2)
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即脑的神经活动过程,通常有较明显的生理唤醒;而情感则主要指人的内心体验和感受,经常用来描述那些稳定、深刻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真理的热爱、对美的欣赏等。情绪和情感的区别:第一百一十九页,共222页。(3)情绪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的特点,一旦这一情境发生变化,相应的情绪体验就消失或改变;而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一经产生就比较稳定,一般不受情境左右。如友谊并不因朋友是否在眼前而改变。
(4)情绪具有冲动性,并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如悔恨时捶胸顿足,愤怒时暴跳如雷。情绪一旦发生,其强度往往较大,有时个体难以控制;而情感则经常以内隐的方式存在或以微妙的方式流露,并始终处于意识的调节支配之下。情绪和情感的区别:第一百二十页,共222页。情绪情感情境性、短暂性、冲动性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表现外显性表现内隐性多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多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人和动物都有,发生较早人所独有,发生较晚情绪和情感的区别:第一百二十一页,共222页。
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又具有两极性,每个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
⑴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的肯定情绪是积极的,增力的,可提高人的活动能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否定情绪是消极的、减力的,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
⑵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如激怒、狂喜,极度恐惧等,它是由一些重要的事件引起的,如突如其来的地震会引起人们极度的恐惧。平静的情绪是指一种平稳安静的情绪状态,它是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时的基本情绪状态,也是基本的工作条件。
3.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第一百二十二页,共222页。
⑶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如从愉快到狂喜,从微温到狂怒。在情绪的强弱之间还有各种不同的强度,如在微温到狂怒之间还有愤怒,大怒,暴怒等不同程度的怒。情绪强度的大小决定于情绪事件对于个体意义的大小。
⑷情绪还有紧张和轻松两极。人们情绪的紧张程度决定于面对情境的紧迫性,个体心理的准备状态以及应变能力。如果情境比较复杂,个体心理准备不足而且应变能力比较差,人们往往容易紧张,甚至不知所措。如果情境不太紧急,个体心理准备比较充分。应变能力比较强,人就不会紧张,而会觉得比较轻松自如。3.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第一百二十三页,共222页。3.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维度(dimension)两极性(bipolarity)增力-减力激动-平静强-弱
紧张-轻松激动性动力性强度紧张度第一百二十四页,共222页。
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部的主观体验,但在情绪和情感发生时,又总是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这种外部表现也就是可以观察到的某些行为特征。这些与情绪、情感有关的行为表现,叫表情。表情可分为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等。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不同的眼神可以表达人的各种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例如,高兴和兴奋时“眉开眼笑”,气愤时“怒目而视”,恐惧时“目瞪口呆”,悲伤时“两眼无光”,惊奇时“双目凝视”等等。4.情绪的外部表现和生理变化第一百二十五页,共222页。(1)适应功能情绪的适应功能在于改善和完善人的生存条件。
(2)动机功能情绪伴随动机性行动产生,具有动机作用。积极的情绪对行为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对行为有抑制作用。(3)组织功能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协调和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对活动起着瓦解和破坏作用。(4)信号功能信号功能--个体以体验得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意义的认知,并对他人施加一定的影响。(二)情绪和情感的功能第一百二十六页,共222页。低等动物人适应性行为模式生理唤醒
适应性行为模式相应感受状态生理唤醒
适应性行为模式情绪适应性情绪干扰增强工作受干扰提高警觉性觉醒水平深度睡眠高高低工作效率情绪唤醒水平情绪与工作效率关系示意图最佳水平
当面临陌生的不确定的情景时,人们常从他人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然后才采取行动。这种现象称作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作用。有助于人的社会适应。(二)情绪和情感的功能第一百二十七页,共222页。
基本情绪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并且具有特定的生理模式和相应的表情。每一种基本情绪都有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外部表现,不同的适应功能。快乐、愤怒、悲哀、恐惧为情绪的基本形式,又叫原始情绪。
复合情绪是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和悲伤以及害羞、轻蔑和自罪感等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情绪。它包括情绪的各种变化及混合情绪,随着个体认知的成熟而逐渐发展,并随着文化的不同而变化。1.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三)情绪和情感的分类第一百二十八页,共222页。
(1)心境。心境是一种使人的一切其他体验和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的情绪状态。它是持续的、微弱的、平静的。心境的特点是弥漫性。人逢喜事精神爽,生活中的事件,例如事业的成败,工作的顺利与否,与周围人的关系好坏,机体状态如健康程度、疲劳、睡眠情况等都影响心境。有些影响心境的原因人们不一定认识到。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当人处于某种心境时,会以同样的情绪体验看待周围事物。例如,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心境体现了“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的弥散性特点。平稳的心境可持续几个小时、几周或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2.情绪状态的分类(三)情绪和情感的分类第一百二十九页,共222页。
(2)激情。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例如,在突如其来的外在刺激下,人会产生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情绪反应。在这种激情状态下,人的外部行为表现比较明显,生理的唤醒程度较高,因而很容易失去理智,甚至做出不顾一切的鲁莽行为。因此,在激情状态下,要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以避免冲动行为。处在激情状态下,人的认识活动范围往往会缩小,仅仅指向与体验有关的事物;理智分析能力减弱,往往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激情持续的时间较短。激情通常由一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对立意向(要求)的冲突、过度抑制和兴奋等因素引起。激情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2.情绪状态的分类(三)情绪和情感的分类第一百三十页,共222页。
(3)应激。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状态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当人面临危险或突发事件时,人的身心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肌肉紧张、心率加快、呼吸变快、血压升高、血糖增高等。例如,当遭遇歹徒抢劫时,人就可能会产生上述的生理反应,从而积聚力量以进行反抗。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有两种表现:一种是目瞪口呆,手足无措,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一种是头脑清醒,急中生智,动作准确,行动有力,及时摆脱困境。对付应激状态是可以训练的。但应激的状态不能维持过久,因为这样很消耗人的体力和心理能量。若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导致适应性疾病的发生。2.情绪状态的分类(三)情绪和情感的分类第一百三十一页,共222页。第一百三十二页,共222页。3.情感的分类
情感(情操)是与个体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⑴道德感
含义: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意图或行为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道主义、爱情、责任感、良心。
特点:
社会性、历史性;时代性;
阶级性;
民族性。第一百三十三页,共222页。
(2)理智感
含义:是在智力活动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人们在探索未知的时间时所表现出来的求知欲望、认识兴趣和好奇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迟疑、惊讶、焦躁以及问题解决后的喜悦、快慰,在评价事物时坚持自己见解的热情,为真理而献身时感到的幸福与自豪,由于违背和歪曲了事实真相而感到羞愧等……
形成与作用:理智感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反过来又给智力活动以巨大的推动。
特点:虽然理智感在全人类中表现出许多共性,但仍受社会道德观念和个人世界观影响。因而人们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等,反映每个人鲜明的立场和观点。3.情感的分类第一百三十四页,共222页。
(3)美感
含义: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种类:自然美感
社会美感
艺术美感
特点:人类对美的追求具有共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美感因不同的文化、民族而存在着差异性。一般说来,人类的自然美感具有较大的共性。而社会美感与艺术美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美感与道德感密切相关:无论是客观现实本身还是其在艺术作品上的反映,在它们激发美感体验时,也往往会激起一定的道德感。美感与道德感有时一致,有时也有区别:外表美与内在美。3.情感的分类第一百三十五页,共222页。(四)情绪理论
心理学各学派都重视情绪的研究,他们都以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观点来解释情绪。主要有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外周学说;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学说;沙赫特-辛格的情绪三因素学说等理论。
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外周学说
观点: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1.詹姆斯: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2.兰格: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第一百三十六页,共222页。(四)情绪理论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外周学说引起知觉的刺激情境(如路遇暴徒)由刺激引起身体反应(如心跳、逃跑等)对身体反应的觉知(因心跳而生恐惧)情绪经验(恐惧反应)第一百三十七页,共222页。
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学说
观点: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它们都受到丘脑的控制。引起知觉的刺激情境(如路遇暴徒)神经系统将信息同时传到大脑与身体生理上表现出反应(逃跑心跳等)情绪表达(恐惧反应)大脑觉知情境的性质(暴徒危险)(四)情绪理论第一百三十八页,共222页。沙赫特-辛格的情绪三因素学说
观点:对于特定情绪而言,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刺激情境(如路遇暴徒)情境的认知评价(暴徒危险)情绪表达(恐惧反应)对生理变化的认知解释(因恐惧而心跳)生理上表现反应(逃跑、心跳等)不能解释的身体反应(四)情绪理论第一百三十九页,共222页。几种情绪理论的比较一般常识:“我颤抖是因为我害怕”詹姆斯—兰格:“我害怕是因为我颤抖”(四)情绪理论第一百四十页,共222页。坎农-巴德:“这个狗使我颤抖和感到害怕”沙赫特:“我认为我的颤抖和害怕是因为我意识到了这个情境的危险。”几种情绪理论的比较(四)情绪理论第一百四十一页,共222页。三、意志过程(一)意志概述
意志是有意识的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订目标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干粉砂浆生产技术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企业财务外包与投资分析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合同协议3篇
- 2025年度物流设备融资租赁合同保证人物流效率担保协议2篇
- 2025版食堂经营权转让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废旧电子设备回收与环保处理合同3篇
- 2025年新材料研发领域股权合作合同范本
- 软件开发原理 课程设计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服务合同3篇
- 运营管理课课程设计
-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 围手术期高血糖的管理
- 农贸市场安全生产
- 江西省新余一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九年级上册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仓库智能化建设方案
- 医院门急诊高峰时段合理分流患者的应急预案
- 水质监测方案案例
- 体系工程师年终总结
- 诺如病毒疫情及防控措施护理课件
- 借调回归的总结汇报
- 半导体行业的品质管理与质量改进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