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转向架详解_第1页
动车组转向架详解_第2页
动车组转向架详解_第3页
动车组转向架详解_第4页
动车组转向架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车组转向架详解演示文稿当前1页,总共74页。优选动车组转向架当前2页,总共74页。一、客车转向架的技术要求

运用速度和试验速度:一般后者要高10%-20%;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连挂时为145m,单车调车为100m;

符合机车车辆限界GB146.1-1983《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和9501-N《高速铁路机车车辆限界技术条件》;

适用温度范围:±50℃;

车辆平稳性和安全性:平稳性指标≤2.5,脱轨系数≤1.0,轮重减载率≤0.65;

主要承载件强度规范:符合TB1335-1996《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当前3页,总共74页。二、主要技术参数

构造速度/km/h

轴重/t

自重/t

固定轴距/mm

轮径/mm

轴颈中心距/mm

旁承间距/mm

中央弹簧横向间距/mm

轴箱弹簧横向间距/mm

制动倍率一系垂向刚度/kN/m

一系定位刚度/kN/m

一系垂向阻尼/kN·s/m

二系垂向刚度/kN/m

二系横向刚度/kN/m

二系垂向阻尼/kN·s/m

二系横向阻尼/kN·s/m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m当前4页,总共74页。三、客车转向架发展的关键技术

合理的悬挂参数;

疲劳可靠性的研究;

减少轮轨磨损和轮轨作用力;

选择技术成熟的关键零部件;

高效、可靠的制动系统;

减少噪音,吸收高频振动。当前5页,总共74页。四、我国客车转向架的几个发展有阶段

转向架可以说是铁道车辆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直接承载车体重量,保证车辆顺利通过曲线。同时,转向架的各种参数也直接决定了车辆的稳定性和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自建国以来,我国的客车转向架技术逐渐成熟,空气弹簧,盘型制动,电子防滑器等新技术的采用使转向架的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我国客车转向架的发展有以下几个阶段:一、导框式转向架二、202转向架三、206、209转向架及其改进四、准高速转向架五、高速转向架

当前6页,总共74页。第二节CRH1动车组转向架一、概述二、基本组成三、力的传递关系四、各组成部分当前7页,总共74页。一、概述CRH1动车组以庞巴迪公司为瑞典铁路生产的皇后系列(Regina)动车组为原型,通过全面引进设计制造技术,由BSP公司在青岛设计制造。CHR1动车组转向架是以AM96转向架为原型进行设计的,后者在中国和欧洲都用在高速运行的列车上,在轮对、轴箱、一、二系悬挂装置、齿轮箱和牵引装置、制动装置等各部件上均采用了成熟的技术,这就确保了它在高速列车要求的速度和负载方面,符合UIC518规定的运行品质和高可靠性要求。当前8页,总共74页。主要技术参数

轴距

:2700mm车轮直径:915mm空气弹簧中心距1860mm轴承直径130mm轴颈中心距2070mm重量

动车大约8.2t拖车大约6.3t速度

正常运行200km/h最大速度220km/h最大试验速度250km/h当前9页,总共74页。1为动车转向架2为拖车转向架转向架分布图当前10页,总共74页。二、基本组成两轴无摇枕H型构架轮对轴箱一系悬挂二系悬挂(旁承)驱动装置(电机悬挂装置)基础制动装置牵引装置当前11页,总共74页。动力转向架当前12页,总共74页。当前13页,总共74页。拖车转向架当前14页,总共74页。当前15页,总共74页。三、力的传递关系(1)垂向力车体、空气弹簧、构架侧梁、轴箱弹簧、轴箱、车轴、车轮、钢轨(2)横向力车轮、车轴、轴箱、轴箱弹簧、构架侧梁、空气弹簧、车体、构架横梁、横梁连接梁、横向侧挡、车体侧挡、车体(3)纵向力(牵引、制动、纵向冲击)车轮、车轴、轴箱、轴箱拉杆、构架侧梁、构架横梁、牵引拉杆、中央牵引拉杆座、车体、车钩当前16页,总共74页。四、各组成部分1、轮对2、轴箱和轴承3、一系悬挂装置4、构架5、二系悬挂装置6、驱动传动装置7、制动装置8、轨道清障器当前17页,总共74页。1、轮对轮对由空心车轴与带有拆卸用注油孔的整体车轮组成。动车制动盘为轮盘,每轮对2组;拖车为轴盘,每轮对3组。当前18页,总共74页。动力轮对当前19页,总共74页。非动力轮对当前20页,总共74页。当前21页,总共74页。拖车车轴当前22页,总共74页。2、轴箱和轴承当前23页,总共74页。当前24页,总共74页。3、一系悬挂装置轴箱定位装置当前25页,总共74页。当前26页,总共74页。4、构架为传统的H型构架。动力和非动力转向架能实现互换性。构架的组成:(1)2个侧梁,(2)2个横梁,(3)2个纵向辅助梁,(4)动力转向架的2个缓冲端梁。当前27页,总共74页。5、二系悬挂装置组成:(1)空气弹簧悬挂(2)抗侧滚扭杆装置(3)二系垂向、横向减振器和抗蛇形减振器(4)安全吊索(5)牵引拉杆当前28页,总共74页。空气弹簧装置系统图当前29页,总共74页。空气弹簧提供合适的垂向、横向、旋转位移,达到要求的运行品质。包括了溢流阀和截止阀。当前30页,总共74页。抗侧滚扭杆装置连接在转向架和车体之间,降低振动和噪声。安全吊索用来防止转向架与车体垂向分离。当前31页,总共74页。6、驱动传动装置组成:交流电机;齿轮箱;联轴器。当前32页,总共74页。7、制动装置1、制动装置包括常用制动和停放制动。2、动力转向架每个车轴有2个单元制动机。有3种类型,分别为无停放制动、有停放制动、有放车制动加紧急缓解遥控制动装置。3、非动力转向架每个车轴有3个制动盘,没有停放制动。当前33页,总共74页。当前34页,总共74页。当前35页,总共74页。第三节CRH2动车组转向架一、概述二、基本组成三、各组成部分当前36页,总共74页。一、概述CRH2型转向架在原川崎重工生产的动车转向架DT206和拖车转向架TR7004B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来,国产后型号分别为SKMB-200和SKTB-200型转向架。当前37页,总共74页。轨距mm1435轴式B0-B0(M)B-B(T)轴距mm2500车轮直径mm860空气弹簧中心距mm2460轴颈直径mm130轴颈中心距mm2000质量t动车转向架7.5t拖车转向架6.87t最小通过曲线半径m联挂时180单车调车130驱动装置悬挂方式及驱动方式架悬式、WN节联轴节(M)基础制动方式轮盘制动4组(M)轴盘制动4组+轮盘制动4组(T)轴箱定位方式转臂式速度km/h最高运行速度200最高试验速度250主要技术参数

当前38页,总共74页。基本结构特征1、无摇枕H型构架,轻量、小型、简洁;2、小轮径车轮(860mm),以减簧下重量;3、轴箱采用转臂式定位;4、二系采用空气弹簧,构架设附加气室;5、电机架悬结构,挠性浮动齿式联轴节;6、液压油缸卡钳式盘形制动;7、踏面清扫装置改善轮轨间黏着状态和降低运行噪声。当前39页,总共74页。二、基本组成CRH2动力转向架由构架、轮对轴箱、牵引装置、基础制动装置、二系悬挂装置、驱动装置等组成。每台动力转向架有两根动力轴,电机采用架悬方式,降低了簧下质量,改善了动力学性能。拖车下是拖车转向架,与动车转向架组成结构基本一致,但没有驱动装置。当前40页,总共74页。动力转向架当前41页,总共74页。拖车转向架当前42页,总共74页。力的传递当前43页,总共74页。三、各组成部分1、轮对2、轴箱装置3、一系悬挂装置4、构架5、二系悬挂装置6、驱动装置和齿轮箱7、踏面清扫装置与扫石器当前44页,总共74页。1、轮对CRH2动车组转向架轮对主要包括车轮、车轴、制动盘、齿轮箱、轴承等。M轮对一侧安装齿轮箱装置,T轮对代之以两套轴盘。当前45页,总共74页。内侧安装整体式锻钢制动轮盘,法兰连接在车轮辐板。轴盘材料为锻钢,哈夫式。当前46页,总共74页。M轮对当前47页,总共74页。T轮对当前48页,总共74页。整体碾钢车轮。新直径860,磨耗最大直径790.当前49页,总共74页。采用空心车轴,中心部有直径60的通孔,方便超声波探头使通过,探伤容易化。材料为S38C。当前50页,总共74页。2、轴箱装置当前51页,总共74页。轴箱体轴箱主体和转臂橡胶套座是一对的,一起进行机械加工并有对应的标记。当前52页,总共74页。3、一系悬挂装置当前53页,总共74页。当前54页,总共74页。当前55页,总共74页。当前56页,总共74页。垂向减振器为液压减振器当前57页,总共74页。当前58页,总共74页。4、构架为焊接结构。主要材质为耐气候性钢板:SMA490BW。动力和拖车转向架结构相似,动力转向架有电机吊座和齿轮箱吊座;拖车有轴盘制动吊座。当前59页,总共74页。1、侧梁:封闭式箱形截面,由钢板焊接而成。侧梁断面相对于他们的中心对称。2、横梁:由两根无缝钢管制造,内部作为空气弹簧的辅助气室。动车转向架的横梁为两个连接梁、两个电动机托架、四个卡钳式制动器托架和两个齿轮箱吊架提供支撑;拖车转向架不配备电动机托架和齿轮箱吊架,增加了用于安装在轮轴上的制动盘的四个制动卡钳座。3、横梁支架:动车转向架的横梁支架由牵引电机底座、齿轮箱吊座、制动卡钳底座和牵引拉杆底座等构成;拖车的由制动卡钳座和牵引拉杆底座构成。4、横梁连接梁:钢板焊接而成,以提高转向架构架的强度和刚性为目的,还焊装有横向减振器支座、横向止档底座和增压气缸安装座等。构架组成当前60页,总共74页。5、二系悬挂装置当前61页,总共74页。当前62页,总共74页。当前63页,总共74页。当前64页,总共74页。当前65页,总共74页。当前66页,总共74页。共两个,分别位于转向架横梁连接梁与中央牵引拉杆座之间的前后位置,水平横向布置。当前67页,总共74页。安装在转向架构架侧梁的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