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内容(6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8a6b162366e7d005aad4db1563ab68/a28a6b162366e7d005aad4db1563ab681.gif)
![2022年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内容(6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8a6b162366e7d005aad4db1563ab68/a28a6b162366e7d005aad4db1563ab682.gif)
![2022年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内容(6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8a6b162366e7d005aad4db1563ab68/a28a6b162366e7d005aad4db1563ab683.gif)
![2022年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内容(6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8a6b162366e7d005aad4db1563ab68/a28a6b162366e7d005aad4db1563ab684.gif)
![2022年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内容(6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8a6b162366e7d005aad4db1563ab68/a28a6b162366e7d005aad4db1563ab6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2年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内容(6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测、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共享阅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内容篇1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面对浩浩的洞庭湖水,欲过却无舟可乘。用“无舟楫〞来喻自己想出仕却无人可以引见的现实,在如此“圣明〞的时代端坐闲居怎能不惭愧呢?借助比喻来表白诗人希望被赏识、重用的心理,委婉、恳切的言辞中饱含怀才不遇的怨愤之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①涵虚:指水映天空。太清:天空。②楫(jí):划船工具。
唐代人要进入仕途,往往需贵人引荐,写诗作文给著名望的人看,以期得到赏识提携,时称干谒。这首诗主要表现了孟浩然积极入世的思想和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援引的心情。孟浩然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隐居,政治上不得意。因此,他迫切需要贵人的引荐,这首诗就是一首著名的干谒诗。
八月的洞庭湖水高涨,水面几乎与湖岸持平。湖面浩渺无边,水天相接,含混一片。云梦二泽水气蒸腾,波涛汹涌貌似要把岳阳城撼动。想渡水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在这个圣明时代,人人都在建功立业,自己却闲居无事,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开头四句着意写景。看似不涉干谒,不关情思,其实不然。“气蒸〞句乃本诗中的名句,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同是咏洞庭湖的佳句。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孟浩然洞庭诗有‘波撼岳阳城’,盖城据湖东弱,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漱齿城岸,岁常倾颓。〞故有“波撼〞一句。《西清诗话》评诗的此联说:“洞庭天下壮观,骚人墨客题者众矣,终未能若此诗颔联一语气象。〞才情卓异,奇思妙想如孟浩然者泼墨如水,浓描洞庭,绝不是等闲之笔。孟浩然的高明就在于表达心意旁敲侧击而不显山露水。这天地之间的浩荡汪洋的一湖秋水,既衬托出经世致用的凌云壮志和积极进取的勃勃雄心,又示意张九龄宽宏大度,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壮景奇观,惊天动地,隐喻风流俊杰即将横空出世。此为借景传情,托水言志。
后四句是本诗主旨所在,由写景转入抒情,生出求荐之意。“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湖水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渺的湖水,想起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无人援引,这正如想渡水却没有船只一样,类比十分奇妙。《唐诗从绳》评此处云:“此篇望人援手,不直露本意,但微以比兴出之,幽婉可法。〞“坐观〞两句暗指自己希望像众多渔夫一样那样,能有垂钓的工具和机遇,意即能得到对方的赏识,肯为自己援引,给自己提供一个机遇,不要使自己的雄心壮志沦为一场空。《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此处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古语,孟诗反其意而用之。《唐诗举要》说此诗末联:“唐人达官诗文,多干乞之意,此诗收句亦然,而词意则超绝矣。〞
纵观全诗,写景雄阔,气势非凡,阐述心迹,不卑不亢,露壮志才情,隐寒伧卑微,委婉含蓄而又大气磅礴,才气纵横而又开合有度。孟诗清淡,但清淡中常见傲气,本诗可谓一流。《瀛奎律髓汇评》谓此诗“当与杜诗俱为有唐五律之冠〞,此言不假。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内容篇2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解释:
张九龄:即张丞相,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十二一年)担任丞相职务。
涵虚:包括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太清:天空。
云梦:古代的两个大沼泽,在湖北省长江南北两侧,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后来大部分变成陆地。合称“云梦泽〞。今属江汉平原及周边一带。
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济:渡河。
端居:平常居处,闲居。
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徒:白白的。
羡鱼:羡慕钓鱼。《淮南子·说林训》中说:古人有言曰:“临河而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与其空口赞扬别人的成绩,不如自己扎扎实实地做点事情。
坐观:坐视、旁观
译文: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貌似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钓鱼成功
赏析: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有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宏大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心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涵〞,有包含的意思。“虚〞,指高空。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太清〞指天空。“浑太清〞即水天相接。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风景。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掩盖在湖上的水气蒸腾,淹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撼〞,摇动。“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即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的版本作“气吞云梦泽〞),读到这里很自然地会联想起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波澜,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它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济〞,渡的意思。“楫〞,船上的桨,这里也是借指船。“端居〞,闲居;“圣明〞,圣明之时,这里指太平日代。最终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古代俗语说,“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作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全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乱,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担心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憧憬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终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敬重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这几句话,诗人奇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会的。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分。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简介: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汉族。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内容篇3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⑴,涵虚混太清⑵。
气蒸云梦泽⑶,波撼岳阳城⑷。
欲济无舟楫⑸,端居耻圣明⑹。
坐观垂钓者⑺,徒有羡鱼情⑻。
解释
⑴洞庭湖:中国其次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
⑵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涵:宽容。虚:虚空,空间。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太清:指天空。
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凹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⑷撼:一作“动〞。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⑸欲济无舟楫: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济:渡。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⑹端居耻圣明: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端居:闲居。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⑺坐观:一作“徒怜〞。
⑻徒:只能。一作“空〞。
(9)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只能白白的产生羡鱼之情了。这是隐喻想做官没有途径,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张丞相能相助一臂之力。羡鱼,《淮南子·说林训》中说:“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译文
译文一:
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貌似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清闲逍遥,惋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译文二
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貌似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诗歌赏析
孟浩然早年有志仕进,曾人京求仕,失意而归。唐时,士人要进人仕途,必需有达官贵人引荐。此诗是诗人写给张九龄的,希望张荐引他。张九龄在唐玄宗时曾任中书令,封燕国公,后因事徙岳州,孟浩然此时游经岳州,故作此诗。
全诗先写景后抒情。
前四句以景物点出“望洞庭湖〞的题意,展示了诗人所望的洞庭湖的壮观远景。这时已届八月之秋,湖水涨满,一片汪洋浩瀚,水天相接,洞庭湖与太空混而为一;湖上缥缈,貌似整个洞庭湖都掩盖在云梦泽所蒸发的水汽之中;湖里波翻浪涌,其磅礴的声势,使整个岳阳城都受到震撼。这几句写出了洞庭湖的雄伟壮阔,空蒙浩瀚的撼动乾坤的气势,也表现了诗人此时爽朗开阔的胸襟。
后面四句由写景转人抒情表志,透露出以此诗“赠张丞相〞的心意。先以“欲济〞一句承接上文写景,貌似诗人在叹惜没有船可以渡过洞庭,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后面“端居〞一句方表露出真意。两句意思说:我要进人仕途可是没人引荐,在这圣明的时代闲居独处真是有愧啊。最终两句运用《淮南子》“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的典故,说独坐着看别人出仕,而自己空有这种愿望,没有这种机遇。说得十分委婉,没有直接提出要求,而实际正是要求张九龄为他的出仕出力荐引。
全诗借景抒怀,表现了诗人积极用世的思想,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援引的心情。
诗人写此诗匠心独运,与一般干谒诗不同。先从写景人手,写雄伟壮阔的景观,暗寓自己的心志。然后以“欲济〞一句作为过渡,既承接前面写景,又奇妙地转人抒怀。而在抒怀之中,没有直接说出请求荐引的话,而是运用比喻和典故,委婉地说明了自己的希望,而请求荐引之意也无须直接表白而自明白。
此诗不仅抒情委婉奇妙,写景也很卓越。诗人紧扣诗题,突出湖水,不写其他。用“平〞字写出湖水涨满之后,以广阔的太空、云梦泽和雄壮的岳阳城与之衬托,又用“涵〞、“蒸〞、“撼〞等字加以点染,从而显出了洞庭湖水的雄伟壮观和震撼乾坤的气势。“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因之成为咏唱洞庭湖的名句。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内容篇4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坐着看那些垂钓的人,我没有钓竿,只是心里羡慕钓鱼者而已。徒:空。
我看到了那些钓鱼的人,空有羡慕的心情,可是手里没钓鱼工具。委婉地表达了求人推荐提携的心情,但话说得曲折含蓄,不露痕迹。“坐观〞二字,再加一个“羡〞字,已经把的心情全部写出,写得如此得体。
用以形容没有希望做某事,徒有羡慕之心,或形容只是袖手旁观别人做事,并不想参与其中。[例]一种是,面对大好形势,虽有动于衷,啧啧称赞,但只闻称赞,不见行动,在跃进声中立马踟蹰,在新长征中盼顾不前,颇类似唐诗写的那种人:“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李善阶《从“羡鱼〞和“结网〞谈起》)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有名的五言律诗,曾被人誉为“有唐五律之冠〞(方回《瀛奎律髓》卷一引“无名氏〞语)。诗题一作《临洞庭湖》。
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至十七年(728—729)曾西游长安,在京城结识了张九龄,两人结为忘形交。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相,此诗即是张九龄为相期间孟浩然寄赠给他的一首干谒诗,表达了诗人自伤不遇,希望得到张九龄的推荐援引而出仕从政的心情。
首联两句写洞庭湖水面空旷,混茫无边。洞庭湖是我国其次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境内,长约二百里,广约百里。仲秋八月,湖水暴涨,渺无涯际,与岸齐平;在阳光的返照下,天空宛如涵容在湖水中,浩瀚无垠的湖水仿佛与天空混而为一,水天一色,极为壮观。“平〞、“涵〞、“混〞三字用得极好,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秋水平湖,与天相接的景象。“虚〞与“太清〞,均指天空。
颔联两句写洞庭湖的水气与波涛。湖面蒸腾的水气,宛如淡淡的薄雾,掩盖着茫茫的云梦泽一带;湖水掀起的波涛,声如擂鼓,势若雷霆,汹涌澎湃,震天撼地,连巍巍雄踞于湖边的岳阳城貌似也被波涛所摇动。云梦泽是古代巨泽,位于今湖北省长江南北,原为二泽,江北称云,江南称梦,后大部淤成陆地,遂并称云梦泽。此处用“云梦泽〞指代湖北省东南部及湖南省北部的广大低凹地区。上句用一“蒸〞字,写出水气迷漫之广与积蓄之丰;下句用一“撼〞字,写出波涛喧声之大与威势之强。这两句诗阔大雄浑,气象壮观,是咏洞庭湖的名句,正如《西清诗话》所说:“洞庭天下壮观,骚人墨客题者众矣,终未若此一语气象。〞后来杜甫亦有“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两句咏洞庭湖的名句,堪与孟诗媲美,同为千古绝唱,致使方回叹道,洞庭湖与岳阳楼之壮观,“孟杜二诗尽之矣〞,“后人自不敢复题〞(《瀛奎律髓》卷一)。在两句孟诗中,尤以“波撼岳阳城〞一句最为声势动人。宋人范志明《岳阳风土记》云:“孟浩然《洞庭湖》诗有‘波撼岳阳城’,盖城据湖东北,湖面百里,常多西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孟诗此句,既有夸诞,亦有写实,极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波涛动人心魄的气势。
前四句既描绘了湖庭湖气势雄伟、波澜壮阔的景象,同时也用以象征太平富强、兴旺发达的开元盛世。
颈联两句表达诗人出仕无门、不甘隐居的心情。上句说自己想渡过波涛汹涌的洞庭湖,但苦于没有船和桨,实际暗喻着诗人想从政做官,但惋惜无人引荐的慨叹。张衡《应闲》云:“学非所用,术有所仰;故临川将济,而舟楫不存焉。〞此为“欲济无舟楫〞所本。诗中之“济〞字,语意双关,兼含“济水〞与“济世〞之意。“舟楫〞既指渡水器具,亦指引荐之人。下句说自己虽然身处明君治下的盛明之世,但却平居闲处,无所事事,实在感到惭愧,有负“圣明〞之世,从而表达了诗人不甘长期隐居,而欲出仕求官,做一番事业的愿望。“端居〞即平居、闲居,此处指隐居。
尾联两句请求张九龄予以推荐援引。诗人说他坐在湖边看着垂钓之人,只能徒然羡慕别人钓到的大鱼罢了。“垂钓者〞既实指洞庭湖边的钓鱼人,亦喻指执掌朝政的丞相张九龄。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是说:张丞相主持政事,诗人是很敬重羡慕的,很愿追随在丞相左右,为朝庭做些事情;但自己现在仍是在野之身,尚无一官半职,虽然空有出仕从政的愿望,但却无法实现,因而希望能得到张丞相的推荐援引。《淮南子·说林训》云:“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诗人在这里奇妙地借用了这一古语,既与有关洞庭湖的描写相贴合,但又翻出干谒求荐的新意:“唐人上达官诗文多干乞之意,此诗收句亦然,而词意则超绝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四)。
这首诗的构思十分奇妙别致。前四句虽系写景,但景中含情,通过对洞庭湖雄伟壮阔景象的描绘,奇妙地歌颂了开元盛世。后四句虽系抒情,但婉而不露,写得萦纤曲折,含蓄蕴藉。诗人虽然希望张九龄引荐,但又不失身份,写得词语得体,不卑不亢,毫无寒乞相。纪昀评此诗曰:“此襄阳求荐之作……前半望洞庭湖,后半赠张相公,只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乞之痕。〞(据方回《瀛奎律髓》卷一引)纪氏此评,可谓一语破的。
孟浩然之诗,总体上虽以孤寂清闲、冲淡清远著称,但有些诗却“冲淡中有壮逸之气〞(《唐音癸》卷五引《吟谱》语)。这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即是雄浑壮逸风格的代表作。清人潘德舆说,孟浩然有些诗“精力浑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养一斋诗话》),壮逸浑健之诗在孟集中虽然不多,并不代表孟诗的主要风格,但它终究是孟诗的一个重要方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内容篇5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被李林甫排挤,由右丞相贬为荆州长史。这首诗是张九龄在荆州任上诗人写给他的。
前四句是写洞庭湖的名句。八月水涨,湖水几乎与岸平。向湖中看,水天相接,水跟天混合一体,分不清彼此,所以称混太清,太清指天。但洞庭湖上的水天相混,与一般的水天相接不一样。水天相接,还是水是水、天是天,只是人的视力造成的错觉,这里的水天相混,是水与天混而不分,在水与天之间的一段虚空已包含在湖水里,所以是水和天相混了。
气蒸云梦泽,水面上有蒸发出来的水气,把虚空包含了,这个水气也把整个云梦泽都掩盖了。古代的云梦泽,在湖北省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江北为云,方圆八九百里,这里泛指围围着洞庭湖一带。接着第四句写洞庭湖波浪的声势。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称洞庭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故称波撼岳阳城。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那儿的岳阳楼是望洞庭湖的胜地。这四句勾画出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和湖波的声势。
后四句是感怀。欲济无舟楫,《书·说命上》:
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面对洞庭湖,要渡过去却没有舟楫,暗喻自己想出仕建功,没有人引荐。端居耻圣明,端居指平居闲处,在圣明时即太平日,闲着不做事是可耻的。《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末联表示空有羡鱼的感情,希望对方推荐。这首诗的感怀部分,写得含蓄,不直白求荐。所用典故,与望洞庭湖密切结合,极为自然,而溶化无迹。
这首诗仅用四句话就概括出洞庭湖的浩渺气势,写出洞庭湖波涛汹涌的声势,抒怀里又要结合写景,含蓄不露,虽有所求,但不露求乞相。在写景上,诗人抓住洞庭湖水势大的季节,用八月来点明,用湖水平说明水势的浩大,开头朴实而有力。其次句就奇峰突起,概括出洞庭湖的气魄。洞庭湖的浩渺,不同一般的水天相接,原来是含虚混太清,湖上的水气把天和空都包含进去了。这才捕获住了它的特点,写出了它的浩渺的气势。如此还不够,再加上气蒸云梦泽,水气的蒸腾把江南江北的云梦泽都掩盖了。这样写,还没有写足洞庭湖波涛汹涌的声势,于是再加上波撼岳阳城,使人感到波涛的声势使岳阳城都受到震动似的,这才把洞庭湖的特点写足了。
在抒怀方面,明明是求人引荐,却没有一句求荐的`话,而是结合洞庭湖的描写,用欲济无舟楫来示意,并说自己不出来做事对不起这个时代。对方原是宰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内容篇6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作临洞庭)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②混(hùn)太清③。
气蒸云梦泽④,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jí)⑤,端居⑥耻圣明⑦。
坐观垂钓者,徒⑧有羡鱼情。
①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②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涵:宽容。虚:虚空,空间。
③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清:指天空。
④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凹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⑤济:渡。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⑥端居:安居。
⑦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⑧徒:只能。羡鱼:羡慕钓鱼。《淮南子·说林训》中说:古人有言曰:“临河而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与其空口赞扬别人的成绩,不如自己扎扎实实地做点事情。
仲夏八月的时节,洞庭湖的湖水都快和堤岸齐平了,湖水涵容着天空,水天浑然一体。湖上蒸腾的雾气掩盖着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正像)想要渡船却没有船只(我想要出仕做官却没人引荐),(我)安居不仕却有愧于圣明天子。坐着看垂钓的人,空有一腔羡慕之情。
写作背景
此诗旧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为相时,孟浩然(45岁)西游长安,以此诗投赠张九龄,希望引荐。然有人说733年孟浩然在长安时,张九龄尚在家乡韶关丁母忧,张于年底才进京就任中书侍郎。孟浩然此次未见到张九龄。二人之见面当在张贬荆州长史时。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云:"本诗当作于开元四年(716,浩然28岁)左右张说任岳州刺使期间。""张丞相当指张说"。
诗人选取洞庭湖为切入点,首联描写洞庭湖全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八月秋高气爽,浩阔无垠的湖水轻盈荡漾,烟波飘渺。远眺碧水蓝天,上下浑然。一个“混〞字写尽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雄浑壮观,表现了一种汪洋恣肆、海纳百川的意境。
颔联描写湖水声势。“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云梦泽水汽蒸腾,岳阳城受到洞庭湖波涛的摇撼。句式对仗工整,意境灵动飞扬,表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一个“蒸〞字写出了云蒸霞蔚、龙腾虎跃、万马奔驰之势;一个“撼〞字,笔力千钧,宛如巨澜飞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然而,“岳阳城〞又被壮阔的湖水所拥抱。这使读者比物联类:一座古城与浩淼的湖水相比尚且如此渺小,更何况是一个人的力量。假如没有湖的教养、滋润,就不会有百草丰茂、万树花开的美景。这里妙笔生花,一语惊人,是千古名句。
颈联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两句采用了类比的手法,先说诗人自己本想渡过洞庭湖,却缺少舟和桨,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憧憬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后一句中一个“耻〞字,道出躬逢盛世却隐居无为、实在感到羞愧的心情,言下之意还是说明诗人自己十分希望被荐举出仕。“欲济〞而“无舟楫〞,比喻恰当,婉曲传旨。
尾联化用典故,“卒章显志〞。“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化用《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而结网。〞喻指诗人空有出仕从政之心,却无从实现这一愿望,这是对“颈联〞的进一步深化。“垂钓者〞比喻当朝执政的人,这里指张九龄,恳请他荐拔;“羡鱼情〞喻从政的心愿,希望对方能竭力引荐,使诗人的愿望得以实现,活灵活现地表达了诗人既慕清高又想求仕而难以启齿的繁杂心理。总之,诗人那种有志难酬、不得已而为之的难言之情“逸〞于言表。
诗人继承了自《诗经》以来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言志,自然和谐。既包蕴着丰富的自然美,又表达了诗人的逸士风神,正是“笔墨之外,自具性情〞。
这首诗写得很委婉。在唐代,门阀制度是很森严的,一般的知识分子很难得有机遇登上政治舞台。要想在政治上寻觅出路,知识分子须向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求助,写些诗文呈送上去,希望得到常识,引荐提拔。公元733年,孟浩然西游长安,时值张九龄出任朝廷丞相,便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希望他给予帮助。但由于诗人顾虑多、爱面子,想做官又不愿直说,所以只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这种苦闷的心情,是不难领会的。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诗的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的景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涵虚,是天空反映在水中的幻景。太清,就是天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到了中秋时节,洞庭湖里的水盛涨起来,与湖岸平齐了,一眼看云,只见湖山相映,水天一色,浑然成为一体,漂亮极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在这浩翰的湖面和云梦泽上,水气蒸腾,涛声轰鸣,使座落在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撼。这四句诗,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这样写景,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这是写景的妙用。
诗的后四句,转入抒发诗人自己的感情,转得也很自然。眼前洞庭湖的美景,触动了诗人的心事,使他想起自己隐居独处、悄悄无闻的境地,不禁感慨万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济是渡水,舟楫是船和桨,端居是闲居无事可做。这两句,诗人用奇妙的比喻,向张丞相表白:我是不甘心过隐居生活的;虚度年华,辜负大好时光,我感到可耻。可是,我要渡水却没有船只,我要出来做事却无人引荐,这就是我的难处啊!
最终两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委婉地向执掌大权的张丞相提出请求。这两句诗,是古话“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转化来的。它的本意是说,与其站在河边空叫“好鱼!好鱼!〞不如回家去编织捕鱼的网。在这里,诗人联系自己的心情,给这句古话赋予了新的意义,把张丞相比为“垂钓者〞,而自己却在“坐观〞,不能去捕鱼,只有感慨而已。意思就是说:您张丞相在执掌国政,我怎么可以袖手旁观呢?但我这个闲居的隐士又不能够替您效力,无奈,我只能空向您表示一番羡慕之情罢了。这意思虽然很委婉,但却是明白的:希求张丞相引荐,为他找一条出路。
然而,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有作为的人想出头,谈何简单!“当路无人〞,孟浩然终究没有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章前引言及 加权平均数》听评课记录1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1《关爱他人》听课评课记录2
-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
- 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食堂档口租赁合同与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协议
- 农机合作社入社协议书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驾驶技术聘用驾驶员安全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船舶买卖合同中的船舶交易市场分析及预测
- 2025年度员工公寓租赁补贴协议范本
- 2025年矿山开采承包合同实施细则4篇
- 2025年度茶叶品牌加盟店加盟合同及售后服务协议
- 氧气、乙炔工安全操作规程(3篇)
- 建筑废弃混凝土处置和再生建材利用措施计划
- 集装箱知识培训课件
- 某县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舞动风偏故障告警系统技术导则》
- 2024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库
- JJF(京) 92-2022 激光标线仪校准规范
- 普惠金融政策解读
- 广东省广州黄埔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