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习目标
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学生自学,独立思考
请同学快速阅读课本P38-P40内容,思考以下问题(3分钟):
1.找出阅读内容的知识点有哪些?
2.你认为重点是什么?
3.你有何困惑/疑难问题?自学指导一
请认真阅读课本第一目,思考以下问题,一读、二划、三找、四疏理、五总结,4分钟后比谁能准确作答。
1、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是什么?其产生的背景、选拔人才的标准和作用是什么?
2、科举制是如何形成的?其选拔人才的标准、方式及作用各是什么?
3、结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史,归纳其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1、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是什么?其产生的背景、选拔人才的标准和作用是什么?
(1)制度:九品中正制背景:①原有选官制度(察举制)由于社会动荡失去社会基础;②地方大族名士操纵选官,干扰人才选拔;③曹操,曹丕的推动
(2)标准:家世、道德和才学-------家世
(3)作用:继承两汉评议制度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是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一定时期内加强中央集权。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任命中正官(士族)评定人才等级任命官职
在实行察举的两汉之际,还有考试这样一个辅助性的环节,到了魏晋时代,居然倒退到全凭中正官作出一个模糊评语的地步。总之,既然不能量化考核,必然没有考核标准,结果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喻大华《帝制往事》
2、科举制是如何形成的?其选拔人才的标准、方式及作用各是什么?
(1)过程
①隋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②唐朝:继承完善太宗:进士,明经两科为主;③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殿试;④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2)标准及方式:才学考试(3)作用;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隋炀帝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3、梳理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演变历程,归纳其发展趋势是什么?趋势:官员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选拔标准渐趋加公平、公正;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即由重门第到重才能;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时间先秦时期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清制度方式标准世卿世禄制九品中正制察举制世袭血缘品行门第自下而上推荐才学评定授官分科考试科举制自学指导二
请认真阅读课本第二目,思考以下问题,一读、二划、三找、四疏理、五总结,3分钟后比谁能准确作答。
1、三省六部制是如何确立的?
2、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主要内容,特点分别有哪些?
3、三省六部制有何重要影响?
1、三省六部制是如何确立的?
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1)内容: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2)特点: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唐太宗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政事堂设立,三省出现一体化的趋势。
2、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主要内容,特点分别有哪些?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相权三分分工明确彼此制约节制君权3、三省六部制有何重要影响?影响:职权明确,彼此制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分散相权,避免权臣大权独揽,加强了皇权;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历朝产生深远影响。自学指导三
请认真阅读课本第三目,思考以下问题,一读、二划、三找、四疏理、五总结,5分钟后比谁能准确作答。
1、汉唐时期,赋税制度是如何演变的?
2、唐初,以庸代役有什么作用?
3、什么叫两税法?其征税标准是什么?唐后期实行两税法的原因,作用有哪些?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1、汉唐时期,赋税制度是如何演变的?
演变:魏晋:租调制;北魏:均田制,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唐初:租庸调制;安史之乱后:两税法。租庸调制政府男丁(成年男子)户(一夫一妇)永业田口分田租庸调(田租)(代役税)(土产品)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2、唐初,以庸代役有什么作用?
作用:保障农民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得到保证。
3、什么叫两税法?其征税标准是什么?唐后期实行两税法的原因,作用有哪些?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两税法:780年,唐德宗时期,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作用: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征税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
实质问题:反映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两税法租庸调制两税法征税标准征税项目征税对象征税次数人丁财产田租、户调、力役、杂税等户税、地税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不过退款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辽宁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技巧和方法
- 化工师徒合同范本
- 出让合同范本
- 买木头合同范本
- 作为甲方合同范本
- 制氢设备销售合同范本
- 农业项目施工合同范本
- 冰糖橙水果合同范本
- 上海别墅合同范本
- 2024-2025年中国锂电池隔膜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规划建议研究报告
- 软件系统项目实施方案(共3篇)
- 2025年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恩施市福牛物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滚动轴承-》课件
- 2025年中国CAR-T免疫细胞治疗行业市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妊娠期用药安全课件
- 月子会所护理人员礼仪
- 《化妆品包装材料相容性试验评估指南》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
- 《环境影响评价》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