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光的量子性演示文稿_第1页
第七光的量子性演示文稿_第2页
第七光的量子性演示文稿_第3页
第七光的量子性演示文稿_第4页
第七光的量子性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光的量子性演示文稿当前1页,总共16页。(优选)第七光的量子性当前2页,总共16页。§7.1光速及其测定一、真空中的光速1、理论值:2、测量值:二、测量方法——最可靠值1、天文学方法:木星卫星蚀法(罗默,1676年):天文学方法受观测精度的影响,精度很低。恒星光行差法(布喇法雷,1728年):当前3页,总共16页。2、实验室方法:AB伽利略法:旋转齿轮法(斐索,1849年):旋转镜法(付科,1851年):激光测速法:三、相速度和群速度1、相速度:单色光波等相面的传播速度。通常意义上的光速。2、群速度:光波的某一确定振幅(能量)的传播速度:3、相速、群速的关系(瑞利公式):当前4页,总共16页。§7.2热辐射一、辐射的分类:经典电磁理论观点:电磁场是连续的,其能量是连续分布于场所在的整个空间。

19世纪末20世纪初,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的相继出现,造成了经典电磁理论的困难。促使人们挣脱经典连续观念的束缚,从全新的角度重新考虑经典理论的适用性。从而建立了量子理论。1、定义:物体向外发射能量的过程称为辐射2、分类:在向外辐射能量的过程中,物体将消耗本身的能量,要维持辐射,必须要从外界不断补充能量或物体内部产生某种变化。按能量补充的不同形式,辐射可作如下分类:化学发光:由自身内部化学变化(如燃烧)补充能量;光致发光:由外来光或其它辐射不断或预先照射补充能量;场致发光:由外加电场补充能量;(如火花放电、电弧光、辉光等);阴极发光:由电子束轰击固体物质所产生的辐射;热辐射:外加热源补充能量。当前5页,总共16页。二、热辐射任何温度下的任何物体都能发出热辐射;热辐射的能量大小和成份取决于辐射体温度,遵从基尔霍夫定律;温度越低,辐射能量越小,长波(如红外线)成份越多;温度越高,辐射能量越大,短波(如紫外线)成份越多。三、黑体辐射1、黑体:表面不反光,能在任何温度下吸收入射的一切频率电磁波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简称黑体。2、黑体辐射实验曲线:每条曲线有一个极大值随温度升高,辐出度(能量)快速增大;随温度升高,极大值向短波移动;

λ→0,M→00500100015002000可见光温度当前6页,总共16页。3、黑体辐射的经典规律:从上图可看出,解决黑体辐射问题关键是找出辐出度M(λ,T)的具体表达式。围绕该图,众多物理学家从经典理论出发,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其中以下述结论相对有效:A:斯忒藩—波尔兹曼定律:辐射总能量∝T4。—与曲线总趋势吻合B、维恩位移定律:

T增大时,曲线最大值向短波移动;

T不太高时,辐射能量主要集中一长波区,发出红外线和红色光;

T较高时,辐射能量主要集中一短波区,发出紫外线和白光;∴在温度较高时,维恩定律结论与实验曲线基本吻合。C、瑞利—金斯定律:在长波区与实验曲线相当吻合;随波长λ的减小,与实验曲线差距增大;

紫外灾难当前7页,总共16页。§7.3Plank量子假设——能量子一、Plank量子假设

1900年,Plank分析了前述三种经典规律认为:其之所以不能真实反映黑体辐射的客观规律,最根源是经典理论的连续性。他认为:辐射体由很多谐振子组成,每个谐振子发出一种单色波;每个振子的能量不能连续变化,只能处于某些特殊的能量状态:一个最小能量单位的整数倍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振子只能从这些特殊状态之一飞跃到另一状态,发射或吸收能量只能是E0的整数倍;可能的能量状态——能级;能量的不连续变化——能量量子化;最小能量单位E0——能量子,简称量子。③频率为的能量子二、Plank黑体辐射公式:Plank利用量子假设,得出了黑体辐射有公式,并园满解释了实验规律,证明了量子假设的正确性。当前8页,总共16页。§7.4光电效应

1905年,在研究光电效应的过程中,Einstein将局限于振子辐射过程的Plank能量子假设推广到整个电磁场,认为电磁波的能量均以能量子的形式存在。从而,光不仅是一种波动(电磁波),也是一种粒子(光子)。并园满解释了不电效应现象。一、定义: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中有电子逸出的现象。逸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KAGV+-RW二、实验装置:如右图示:光电子由阴极K运动到阳极A所产生的电流——光电流三、实验定律:1、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的关系:IVg0VIm当入射光频率和强度不变时,加速电压V增大则光电流I值增大;光电流I有一饱和值,此时单位时间内由阴极逸出的光电子全部到达阳极。若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为n,则I饱和值Im=

ne当前9页,总共16页。保持入射光频率不变,光强改变时,饱和电流Im将改变:光强越大,单位时间内从金属K上被击出的电子数n越多;反之,亦然。规律一:饱和电流Im的大小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亦即单位时间内被击出的是光电子数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2、光电子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当频率不变时,加速电压V减小,则光电流I也减小;如上页图当V=0时,I≠0,证明光电子具有初动能;当加上反向电压V=-Vg时,I=0,称Vg为遏止电压。。IVg0V频率相等光强增大当频率不变时,光电流随入射光强度而变化,但其为遏止电压Vg是相同的,即:不同强度的入射光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相同的。当前10页,总共16页。Vg0IVg10VImVg3Vg2遏止电压Vg值与入射光强无关,仅与入射光频率有关,当增大时,Vg增大,即光电子初动能随频率增大而增大。光电效应存在一个极限频率

0。当﹤

0时,不论光强如何,均不产生光电效应现象。

0称为阈频率,不同的金属材料阈频率不同。规律二: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或Vg)与入射光强无关,仅与入射光频率有关,越高,光电子能量越大。规律三:频率低于阈频率

0的入射光,不论强度多大、照射时间多长,都不能使光电子逸出。规律四:光的照射和光电子的释放几乎是同时的,在测量精度范围内

(<10-9秒)观察不到滞后现象。当前11页,总共16页。四、实验事实与经典波动理论的矛盾经典波动理论无法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按波动观点:A、逸出表面的光电子的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强度;光愈强,传给电子的能量越大,光电子获得的初动能就愈大。与实验规律二矛盾:与入射光强无关,只随频率线性增加。B、只要光强足够大,任何频率的入射光均可产生光电子。与实验规律三矛盾:只有频率大于阈频率

0的入射光才能产生光电子。C、电子从入射光中获得足够的能量以挣脱束缚逸出表面,必须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光愈弱,积累时间越长。与实验规律四矛盾:入射与产生光电子(光电流)同时。当前12页,总共16页。§7.5Einstein量子解释一、光量子假设

1905年,Einstein在对普朗克能量量子化假说进行了5年的思考、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题为《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的著名论文。文中作为光量子假说的例证之一,解释了光电效应产生的机制。爱因斯坦因此贡献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在传播中表现出波动性,而在发射吸收等相互作用中则具有类似粒子的性质。光能量集中在光量子(简称光子)上,每个光子的能量为。所以:光在与其它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可看成是由很多光子组成的光子流。二、Einstein光电效应方程光电效应的产生机制:当一个光子入射时,其全部能量被一个电子吸收,其中的一部分用作电子的逸出功,剩余部分成为电子的初动能。由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以上过程可以表示为:——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当前13页,总共16页。三、光电效应的量子解释1、因为入射光强I0决定着光子的总数N,逸出的光电子数n∝N,而光电流I=ne,所以光电流I∝N,即光电流与入射光强成正比。2、对一种金属而言,逸出功A为定值。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当入射光频率增高时会使得光电子的初动能增大,即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成正比。3、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只有当时,才可产生光电效应现象,0

为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与0对应的波长称为红限波长。因为一个电子一次吸收一个光子的全部能量,所以瞬间便可产生光电效应,延迟时间与入射光强无关。当前14页,总共16页。四、遏止电压Vg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

1914年,密立根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实验,测得遏止电压Vg与入射光频率为线性关系,从而验证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性。密立根因此项工作于192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00直线与横轴的交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