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研修欧益生090430课件_第1页
十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研修欧益生090430课件_第2页
十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研修欧益生090430课件_第3页
十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研修欧益生090430课件_第4页
十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研修欧益生090430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研修友情提示

讲课不能教会你什么,旨在引起共同思考。一个课例研究实例2、举例课例初一数学《合并同类项》(1)背景:

校内的一次常规教研活动,是一位新教师开课。在课后的讨论中,集中到了“主要知识点”的设计过程。(2)教师第一次教学设计●写出和下列单项式同一类的式子?①2x,-3x,______②3ab,-4ab,_____③x2y,0.4x2y,_____●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引入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尝试合并,并指出合并方法。(3)改变后的教学设计

①给出一个长宽分别为a、b的长方形,问周长是多少?学生回答:2a+2b(a+a+b+b)

②2ab,3.2ab能并起来吗?

③2a+2b为什么不再合起来了呢?学生认识到:有的能合并,有的不能合并。从而引出同类项的概念.

思考:顺应着学生的经历体验,体验认知基础上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而这种经验是学生原有的经验.

有老师提出了看法:按照学生的认知序来设计教学,有其优点,但花这么长时间值得吗?这种方法到底好在哪里?(4)又提出了一种近乎传统的设计方法

①先给出同类项的概念,让学生辨别;

②然后让学生尝试合并,最后说明合并的方法.这样的设计训练量大,哪种效果好?现在的教学中已经很少有人敢尝试公开课了.思考三堂课,不能说那种方法好,只能说适合不同的学生,各有特点。●激发了教师的写作欲望

主持人说:“徐老师(教研组长),你能否把今天的研讨内容去整理、小结一下?”张老师(普通老师):“我对今天的内容很感兴趣,感觉很有收获,还是我去归纳下吧?”●有了实践的冲动

一位高中教师上初二的几何习题课,初二的老师选择了6道题目供选择。经过仔细筛选,最终这位高中教师选择了4题,其中3题作为例题分析后,让学生板演,1题学生练习。课后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发现这4道几何题都隐含着一个最朴素的数学本质,而课堂未能完整揭示。这时参与讨论的专家有了冲动,决定下节课亲自实践。4、课例研究的认识●改进了的课堂教学研究也是课例研究的一种形式课堂教学、集体研讨、有中心问题、能深入

●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能力

操作能力,指能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形成一些新的经验,也能行为跟进.

解读能力,指逐步树立研究意识,学会选择和确定研究的内容,学会一些研究的方法,养成一定的研究习惯.二、我们学习课例研究教师案例

“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的原型经验第一次备课:摆进自我,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方案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分类处理各种文献的不同见解(我有他有,我无他有,我有他无)后修改方案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备课”这一做法,坚持三年,成为上海市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三个关注(自我、文献、现实)和两次反思的课堂改革经验,无一例外是教师成长的捷径。原行为阶段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教学行为

新设计阶段关注新理念的课例设计

新行为阶段关注学生获得的行为调整更新理念反思1: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改善行为反思2: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

课例为载体/群体合作平台:理念学习、情境设计、行为反省

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学研修活动的改革思路,简称“行动教育”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选课例:寻找教师自己的问题

讲座、报告小组研修导师、学员互动课堂学习研究技术学科前沿报告确定各自的课例研究主题选择共同关注的课例主题结合实例分析与归纳,讨论与理解操作的基本方式明确一般基础上,启发引导个性化的实践初步形成课例研究计划小组研修修改确定选题,形成计划□■□做课例:组建异质小组,教师群体在研究真实的课堂问题中求进步专业知识学习

导师、学员共同学习理论,分享经验教学设计

切入具体课例,寻找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设计改进以往的上课计划课堂观察反馈会议

反省原有设计与实际效果的差异,再次修改上课计划嘉沪研修网专题讨论

讲座:群体合作的研修技能□□■写课例:把做好的东西“说”出来行动课例撰写反思●培养了一批“金种子”三、对教师研究的启示爱+投入+实践反思娄彩云:嘉兴市塘汇实验学校,一个五十岁的小学数学老师,民办教师出身,三十年教龄,15年的村小低段复式教学经历,9年的小学中段教学经历,6年的小学高段教学经历。●教过的农村学生2000多人,只有2人不及格。●接教的毕业班,80多名学生,20多人不及格,其中后6名学生数学成绩和不到100分。一年后平均分94分。●教师的知识需要主动建构:

听了就能懂,懂了就会用?学习理论对成人学习同样适用。●理念与行为之间存在无法逾越的鸿沟:

相信的论理不会用,他人的经验学不了。1、为什么要做教师自己的研究在部分学校中,搭建理论框架和寻找新词汇成为课题研究的主要追求。相当多教师“研究成果”的文本中,仅仅是一些没有个性特色的一般化道理的演绎。职称“科研论文”中抄袭现象屡现。很多学校的教师将“课题研究”视为一种形式和负担。做“枪手”成了一部分人的第二职业。“科研规范”受到来自实践的质疑王能智的教研神话:

从新手到专家三年就够了

从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专家,需要多长时间?王能智告诉我们:三年就够了!

1994年,当王能智说这句话时,没有人相信。那时候,教育界普遍认同的说法是,培养一名骨干教师至少需要7年。那一年,王能智52岁,刚调到北京市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任地理教研员。

然而,他却用实践证明了自己的论断:从1994年开始举办“全区青年地理教师培训班”算起,如今王能智已经进行了三轮半为期三年的教师培训试验。在这三轮半的试验中,王能智带过的100多名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和全国性教学大赛的冠军。三年时间让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专家,王能智是怎么做的?

在王能智的试验班上,新教师第一年不做班主任;不代表学校参加比赛;没有论文要求;不做把关老师。他认为学会讲课就是新教师第一年的目标。

为实现这个目标,并为以后两年的培训打好基础,王能智把第一年的培训工作分解为“三项任务,八个讲座,五次作业,一个考试”。第一年:学会讲课三项任务:

第一项任务就是培训新教师写规范的常规课教案。第二项任务是通过本学科高三模拟考试,这就要求新教师和学生一样进考场,而且要连考三年。第三项任务就是说课。对于现在许多教师不能用理论解释自己的教学方案,王能智很是担忧:“我个人认为,统领整个教学的是教学设计。在新教师刚工作的时候,就要引导他这么做。”

八个讲座是:(1)怎么编制和表述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设计;(3)教学探究与教学过程设计;(4)教学目标与形成测试编制;(5)怎样练习讲解;(6)向其他学科拓展教学的窍门;(7)新常规课的教学设计;(8)什么样的课是好课。这八个讲座由王能智亲自讲授。其中,新常规课的教学设计是重点。五个作业是:(1)写合格的教学目标;(2)常规课教学设计;(3)15分钟片断课和45分钟新常规课的说课;(4)老师讲学生听的15分钟片断课;(5)上45分钟新常规课的公开课。这五个作业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做起来就不一样了。王能智举了个例子:比如这15分钟的片断课吧,新教师自己做设计,然后在学校教研组内协商。教研组通过了之后录像,录像之后到我这里,我和新教师一起看着录像带挑毛病,找优点。我这里你一次通不过,可以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五次都可以。有一个生物教师就讲了五次。第二年的培训包括三项内容:(1)非毕业班的教师重点突破教学设计中的“还原”、“案例化”和“活动化”;(2)毕业班的教师重点训练对学生辅导的“诊断”和“治疗”,力求在任教一年半的时候能做到“堂上对话”;(3)通过开设“科学培训”和“人文培训”课,提高自身学科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

新教师第二年开始做班主任,部分教师开始带毕业班。一年半后能“堂上对话”

新教师刚工作的时候,对自己的职业一般都有美好的设想,王能智把这个时期叫教师发展的憧憬期;憧憬期过了以后是教师的发展期,要长本事、长能力、长德行;当他能带班、能把关的时候,也就是成了合格教师以后,在专业成长上就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刻。王能智认为,在这个时刻,要引导教师进人教学研究状态,他们才能继续成长。第三年能“自己解救自己”

教研员要有本学科的专业功底和实践经验;要能确定有资源价值的学习主题;要能以符合教师学习特点的方法来组织、建构、实施教研过程;要善于学习,并能够组织好学习进程;要有人格魅力。

解读王能智后,他的学生吴云老师对教研员的素养概括四、我们需要怎样的专业智能1、学科功底与课程发展视角的学科发展认识。2、具有优秀教师的PCK知识。3、对有效教学的学科化解读。4、教学实践研究的量的分析与质的分析技能。5、教师研修的设计、组织与指导技能。6、项目(或活动)的策划、组织与评估能力。7、……教师走向专业成功的三大支柱:知识、技能、态度①学科知识②一般教学知识③课程知识④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简称PCK)⑤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⑥教育情境知识⑦关于教育的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PCK背景、评价、课程、学科性质、环境、教学法、社会文化、教学管理学科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成为金字塔顶,是教师资格认证和培养向度的核心成分。教师专业知识分析框架L.舒尔曼的框架Veal和Makinster的金字塔模型关于PCK的解析

学科教学的统领性观念①【学科内容的知识】中小学一门学科的内容、方法和性质的知识②【教学目的的知识】

在不同年级水平上最有学习价值的知识特定知识内容的学与教

①【学生理解的知识】学生对特定内容容易理解或误解的知识(提高效率的奥秘)②【内容组织的知识】

特定内容来龙(生长点)去脉(包括应用)及横向联系的知识③【教学策略的知识】

特定内容的教学策略和表征的知识(包括有效的样例、活动、类比、解释等)④【效果反馈的知识】学生学习特定内容的效果测评及其调整学习方式的知识(参考Grossman,Schoenfeld&Lee2005)有效教师的五个特征清晰授课多样化的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清晰教学的表现清晰教学(有效教师……)教学策略示例1.告诉学生课时目标(比如叙述哪些行为将会作为课时成果,出现在考试或今后的作业中)。2.为学习者提供先行组织者(把当堂内容放在过去和/或将来课时的背景下).3.在上课开始时,检查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先前学习内容(比如弄清学生对于必备事实或概念的理解水平,如有必要就重新教授)4.缓慢而明确地发出指令(比如需要时重复指令,或把指令划分成若干小指令)5.知道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学适应学生的当前水平或略高于当前水平(如知道学生的注意保持期)6.用举例、图解、示范等方法来解释和澄清(比如用视觉来付诸解释和强化重点)7.在每节课结束时进行回顾总结在理想的复杂水平上准备本节课的行为目标(比如知识、理解等).向学习者指出这个行为将以什么方式运用。查阅或准备一个单元计划,弄清本节课需要哪些先前的学习内容,并弄清将来课时所需要的先前内容在本节课体现了多少。开始上课时告诉学生,他们将要学习的内容是较大知识单元中的一部分。在上课开始时提问,或规律地检查作业。弄清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与任务相关的先前知识。以逐步进行的方式组织较长作业任务的程序,既发讲义又口头表述根据标准化测验以及以往的作业和爱好来确定学生的能力水平,并相应地重新确定教学目标重述要点,其叙述方式不同于除此教授时的方式(比如视觉对听觉)使用关键抽象、重复、象征帮助学生有效储存和日后回忆内容多样化教学这一关键行为是指多样或灵活地呈现课时内容。★提问:不同类型的问题与课时节奏和序列结合起来,可以产生富有意义的多样化教学。要掌握提问的艺术,区分问题的类型(事实或过程问题,聚集性或发散性问题)★对学习材料、设备、展示方式以及教室空间等的运用。直接教学、见解教学、合作教学多样化教学的表现多样化教学(有效教师……)教学策略示例1.使用吸引注意的技巧(如用挑战性问题、视觉刺激或举例来开始一节课)2.通过变化目光接触、语音和手势来展示热情和活力(如改变音量或音高,在转向新活动时四处走动)3.变化呈现方式(如讲演、提问、提供独立练习时间等)4.混合使用奖励和强化物(如额外的学分、口头表扬、独立练习等[每周的、每月的])5.把学生的想法和参与纳入教学的某些方面(如使用间接指导或发散性问题等[每周的、每月的])6.变化提问类型(如发散性、聚合性的问题和试探性的问题[如澄清、探询、调整])以某种活动开始一节课,活动的方式不同于上节课或上一个活动(比如由听改为看)以有规律的时间间隔变化位置,改变语速或音量表示内容或活动发生了变化提前建立日常活动的程序,使看、听、做周期性循环建立奖励和口头表扬用语清单,从中随机选择,并在表扬的同时解释为何进行表扬。偶尔使用学生的意见来开始教学使问题与课时目标的行为和复杂性相匹配,根据单元计划来变化课时目标的复杂水平。任务导向

指多少课堂时间用于教授教学任务规定的学术性材料。教师用于教授特定课题的时间越多,学生的学习机会就越多。★我讲课、提问用了多少时间?鼓励学生咨询或独立思考用了多少时间?★我组织教学并使学生做好学习准备用了多少时间?★我评估学生行为用了多少时间?任务导向的教学的表现以任务为导向(有效教师……)教学策略示例1.制定的单元和课时计划,能反映课程指南或所选课文的最重要特征(如每个单元和课时目标都能在课程标准或所选课文中找到依据)2.有效率地处理行政事务性干扰,方法是提前遇见这些干扰并安排一些任务,把别的任务推迟到非教学时间。3.以最小的扰乱课堂的代价,制止或阻止不当行为。4.为教学目标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模式5.用明确限定的事件逐步准备单元成果(如月考、总结、反馈和考试等)对照单元计划和课标,调整每一课时,考察它们间的相关性,与其他老师讨论课文和课标中最重要的部分。要做出限制,每节课的教学时间,不能超过5-10分钟用于费教学任务,把其他任务推到课前或课后。针对最常见的不当行为制定规则,把规则贴在显眼的地方。课堂上只确认违规者和违规行为,延迟处理。使用单元计划、课标或所选课文时,要把教的内容划分为①事实、规则或动作序列。②概念、模式或抽象概念。一般前者使用直接教学法,或者用间接教学法。制定进度表,以清晰明确的事件来开始和终结重要的课堂内容(如小测验和重要测验,总结和反馈等)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的表现有效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有效教师……)教学策略示例1.在教学刺激之后立即诱发理想行为(如提供练习题或练习册上的问题,通过它们使学生的理想行为得到操练)。2.在一种非评价性气氛中提供反馈机会(如第一次让那个学生不受约束地集体回答或悄悄地回答)3.必要时使用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4.使用有意义的口头表扬,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并保持积极性。5.监督课堂作业,在独立练习期频繁地检查进展情况。在每组教学刺激之后安排练习或问题。在有指导练习开始时,要求学生悄悄回答或非评价性地反馈。为可能需要的学生准备个性化教学材料(如纠正性练习或课文等)通过有意义的口头表扬和鼓励,维持热烈的促进学生进步的课堂气氛(如解释为什么答案正确)在学生做课堂作业时,化在单个学生身上的时间限制在每人30秒左右,提供与教学上相关的大难。在整个班级巡视。学生成功的表现中高水平的成功率(有效教师……)教学策略示例1.所建立的单元和课时内容反映先前学习内容(如安排课时序列时考虑与任务相关的先前信息)2.在最初的回答之后立即给以纠正(如第一次有人给出粗略的回答后,示范正确回答,并告诉学生如何达到正确回答)3.把教学刺激划分为小块(如设立一口大小的课时,使学生者在当前水平上轻易消化学习内容)4.应该以容易掌握的步骤安排向新材料的过渡(如根据先前的内容来改变教学刺激,使得每节课看起来都是上节课的延伸)5.变换刺激的呈现节奏,并持续不断地为教学高潮或者关键事件做准备。制定倒置的单元计划,鉴别出为达到最高等的单元结果所需的最低等级的课时结果。以最符合单元结果实现的逻辑顺序来安排课时。在独立练习之前,提供有指导的练习,并在练习间隙提供自查方法。安排跨学科主题的单元,强调哪些易于记忆的关系和联系。使用复习、反馈和考试形成紧张、增减和期待的间隔。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辅助行为

利用学生的思想和力量

包括认可、修改、应用、比较和总结学生的回答,从而促成课时目标,并鼓励学生参加。

组织

教师用来组织将要呈现的内容,或者总结已经呈现的内容的语言。恰当的组织可以帮助学生缩短差距,理解和运用所教的材料。

提问探询教师影响

面对教学任务,教师应该认识清楚三个问题:把学生带到哪里?(目标)怎么去那里?(教学策略)怎么确信学生已经去哪里?(评估)教学的目标与评估

一般性目标具体化为特定的目标义务教育课程目标语文课程目标1-2年级学段目标阅读领域目标教学目标国家制定专家制定教师制定教育方针或教育目的健康与环境1、了解健康的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2、了解人类常见的疾病3、了解防毒与急救措施来自真实的教学目标空白(写的就那么几句,有也是摆设—老师的话)来自真实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中的三个关键要素(3)明确规定标准的水平——也就是能在教学中预期的行为数量,这些教学是在明确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2)陈述发生预期学习的条件(例如,使用哪些材料,哪些课文以及哪些设备,在哪段时间内等)(1)界定出具有可观察结果(学习结果)的特定教学目的。举例●从约翰·斯坦贝克和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中各选四段,说明他们写作风格的差异,从而区分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使用计算机,在20分钟内(以100%的精确度)纠正两页手稿上的拼写和标点错误。一般包含(1)学习结果(2)条件(3)标准水平(熟练水平与表现水平)

无论是结果性目标,还是体验性目标,都尽可能地以便于理解、便于操作和评估的行为动词来刻画。例如:结果性目标(1)知识了解—包括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行为动词如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回忆、选出、识别等。理解—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行为动词如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区别、提供、预测、检索、整理等。应用—包括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行为动词如设计、辩护、质疑、撰写、解决、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等。(2)技能模仿—包括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对所提供的对象进行模拟、修改等。行为动词如模拟、重复、再现、例证、临摹、类推、扩展等。独立操作—包括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行为动词如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安装、尝试等。迁移—包括在新的情境下运用已有技能;理解同一技能在不同情境中的适用性等。行为动词如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体验性目标经历(感受)—包括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行为动词如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反映(认同)—包括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的反应等。行为动词如认可、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领悟(内化)—包括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行为动词如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修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