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NUMPAGES37渝武高速拓宽改造工程—马鞍石复线桥工程(K8+218.6-K10+800段)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说明概况项目背景、区位及必要性重庆是我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交通通信枢纽和贸易口岸,是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中心,辖区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目前行政辖区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单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项目区位图渝武高速现为国家高速G75兰海高速重庆境内的一段,根据《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评估及优化》(2015-2030年)、《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2011-2020年),本次渝武高速改造范围为主城区中西部重要通道快速路三纵线往北延伸的部分,位于北碚区与两江新区。本项目起于金开大道,向北延伸,以特大桥形式跨嘉陵江,止于快速路一横线,路线全长13.9km,为主城区中部重要的南北向快速通道。本项目由渝发改投〔2017〕663号批准开展前期工作,并纳入《主城区解决交通拥堵三年行动计划》,作为2019年完成施工图备案的重点项目。工程概况马鞍石复线桥工程(K8+218.6-K10+800段)渝武高速主线左线起于现状马鞍石大桥北侧,起点桩号ZK9+428.471,向北延伸,终点ZK10+298.199处与右线合并,路线全长869.728m;渝武高速主线右线起于新建马鞍石复线桥北侧,起点桩号K9+640.600,向北延伸止于K10+800处,路线全长1159.4m,设计速度80Km/h,等级为城市快速路,两侧对称拓宽为双向10车道((近期建成后渝武仍然采用高速运行模式,根据高速交管部门要求仍然需要保留应急停车道,因此近期采用画线方式对渝武主线拓宽段最外侧3.5m宽车道画为应急车道,远期按城市快速路模式运行时将应急车道调整为车行道,沿线相交立交按远期主线双向十车道进行设计),标准路幅宽度41.5m。翡翠立交为渝武高速与同康路相交节点,包括新建匝道13条。本标段范围内匝道含B匝道,L匝道,J匝道,总长425.802m。B匝道、L匝道为单向双车道,匝道标准宽度为10.5m;J匝道为单向单车道,匝道标准宽度为9m。设计范围及内容本段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范围为马鞍石复线桥工程路基段(渝武高速主线K9+640.6~K10+800),马鞍石复线桥工程(渝武高速主线K8+218.6~K9+640.6)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详见马鞍石复线桥工程施工图。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包含交通组织方案,施工便道、施工交通期间交通标志标线,围挡等交通安全设施。前期工作情况(1)2020年10月8日,完成《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并进行了施工图相关审查。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1、为了便于交通转换,翡翠立交和三溪口立交工期错开,本标段立交匝道的施工期受四标段的工期限制,因此设计说明中应强调本标段立交匝道需与四标段翡翠立交同步实施。回复:本标段立交匝道需与四标段翡翠立交同步实施,详见说明5.2。2、设计说明中补充临时交通设施的视认要求、安装要求、施工要求等,标志、标线的结构和材料要求。回复:已补充临时交通设施的视认要求、安装要求、施工要求等,标志、标线的结构和材料要求,详见设计说明第7章。3、在施工围挡上方设置连续的夜间警示灯,反映作业区的轮廓,保证行车安全。回复:已增设夜间警示灯,工程量详见工程数量表。4、建议“施工区域慢行”和“限速标志”合并为“施工区域+限速标志”。回复:已将“施工区域慢行”和“限速标志”合并为“施工区域+限速标志”,详见S-S-03。5、增设“施工区域+结束”标志。回复:已增设“施工区域+结束”标志和太阳能爆闪灯,详见S-S-03。(2)2020年10月20日,分别与两江新区交巡警支队、北碚区交巡警支队和高速执法主管部门进行沟通。(3)2020年10月27日,在重庆市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召开会议,参会单位有:重庆市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一支队四大队、重庆市公安局两江新区分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重庆市公安局北碚区分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主管部门领导及专家,针对《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初稿)》进行了讨论,形成以下结论和建议。1)结论:《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初稿)》总体可行,待施工单位确定后进一步深化、细化方案后再报审。同时,为减小施工作业区对交通运行的影响,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作业区按照临时施工交通组织,匝道和相交道路限速30km/h,非作业区按正常速度运行,合理设置施工区域交通安全设施。同康路便道采用双向六车道标准。2)建议:优化建议及执行情况:1、三溪口立交通行能力能否满足翡翠立交断道及212国道过来的车流负荷。立交各部分断道施工需明确断道施工时间,建议两个立交不完全断道,调整施工转换方案,增加必要的临时道路保证交通,同时需考虑挂车通行需求。回复:已按照专家意见核实交通量,并调整交通组织方式。2、蔡家立交临时道路注意半径。回复:已核实临时道路半径,满足设计要求。(4)2020年11月2日,在北碚区行政中心召开会议,参会单位有:重庆市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一支队四大队、重庆市公安局北碚区分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北碚区住房城乡建委、北碚区交通局、蔡家岗街道、蔡家公司、渝合公司、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针对北碚段《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进行审查讨论,形成以下结论和建议。1)结论:《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总体可行,待施工单位确定后进一步深化、细化方案后再报审。合理设置施工区域交通安全设施。2)建议优化及执行情况:1、同康路便桥应设置限重标志。回复:已按照审查意见进行修改。2、蔡家立交C匝道便道建议优化。回复:由于C匝道内侧是220Kv高压输电铁塔,距离空间有限,无法设置C匝道便道,因此按照本次设计方案设计。(5)本次为设计阶段的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交通组织及临时设施设计仅作为指导,不可直接用于施工。详细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及临时设施设计需在施工单位进场后,结合施工方案及交通管理实际需求另行深化设计,并报交巡警、高速执法大队审查通过后实施。由于本阶段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不作为最终实施的依据,本次所有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工程量仅为暂定,最终工程量以实际发生为准。
设计依据及规范引用设计依据(1)本项目设计合同;(2)本项目初步勘察资料;(3)渝武高速拓宽改造工程范围内1:500地形图;(4)本项目范围管线物探资料;(5)《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4年深化);(6)《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2005-2020);(7)《重庆主城区“二环时代”大型聚居区规划设计》;(8)《重庆市主城区人和组团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9)《重庆市主城区礼嘉组团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0)《重庆市主城区蔡家组团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1)沿线轨道规划控制方案及相关资料;(12)沿线已发件红线资料;(13)渝武高速勘察设计资料;(14)渝蓉高速连接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15)二横线施工图设计文件;(16)金通大道施工图设计文件;(17)白马立交方案设计文件;(18)内环西北半环拓宽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主要采用的设计规范、标准(1)国家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2002年版)《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1992)《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桥梁用结构钢》(GB/T714-2015)《碳素结构钢》(GB700-2006)《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11352-2009)《桥梁球型支座》(GB/T17955-2009)《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GB/T6728-2002)《热轧型钢》(GB/T706-201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2)交通部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D21-201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适用于车行道路面设计)《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D63-200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D60-01-200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4-2010)《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3)建设部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129-2009)《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程》(CJJ221-2015)《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4)地方规范《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DB33/704-2008)《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064-2007)《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08)《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DBJ50-145-2012)
交通分析现状交通本次设计施工交通组织范围为K8+218.6-K10+800,涉及1座立交,为原翡翠立交。1、渝武高速整体交通状况(1)渝武高速各段运行情况差异较大,局部路段拥堵严重。北碚隧道早高峰进城压力较大,通行能力不足,拥堵时长近2h;北环立交—双堰立交段潮汐性明显,呈现“早出城堵,晚进城堵”,高峰车速分别为47.2km/h,43.1km/h;蔡家立交—双堰立交段由于开口少、服务范围弱,目前运行情况较好。早高峰现状交通2、北碚段(K10+800-K130+900)交通状况现状渝武高速日交通流量约7~9万pcu;本段内全天最大断面流量段位于马鞍石大桥,为7.18万pcu。路段(设计速度80Km/h)马鞍石大桥至翡翠立交高峰小时流量(pcu/h)5398高峰小时饱和度0.79日流量(万pcu/d)7.18服务水平四级高速路4车道设计通行能力为7200pcu/h。现状渝武高速翡翠立交至蔡家立交段均已达到设计通行能力且接近饱和状态。交通预测渝武高速拓宽改造工程预计工期周期为48个月时间,渝武主线保证双向4车道通行。根据社会经济水平、人均收入水平、近五年人均GDP及机动车发展情况,进行近期交通需求进测分析。得到增长率为0.03.断面交通预测数据路段(设计速度60Km/h)马鞍石大桥至翡翠立交高峰小时流量(pcu/h)5756高峰小时饱和度0.84日流量(万pcu/d)7.395服务水平四级近期渝武高速马鞍石大桥至翡翠立交已达到设计通行能力且将处于饱和状态。
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原则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总原则根据现状交通和预测交通需求状况,结合渝武高速现状道路情况。对渝武高速拓宽改造工程遵循以下原则进行施工交通组织方案设计。(1)不中断交通原则:要求在施工期间不中断交通,保证各方向在各个时段内车辆通行。(2)少影响原则:要求对交通的影响程度减少到最低(包括影响强度最小;影响时间最短)。(3)交通诱导原则:采取远端交通诱导、拓宽车道、新建施工便道的方式进行交通组织,提高通行效率,尽量降低占道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占道施工路段允许通行的便道应满足安全通行的要求。(4)严格遵守《重庆市城市公路管理条例》;严格遵守《城市公路维修养护作业安全规程》施工作业;广泛征求交警、高速执法等部门的意见。(5)不能对现场附近道路运行区的车辆产生干扰,不能在行车区放置障碍物,确保交通安全。渝武主线交通组织原则与方案措施总体原则:原有高速主线设计车速80km/h,双向4车道,在渝武拓宽改造期间,保证双向4车道通行。方案措施:①先实施道路外侧拼宽,利用现状道路外侧进行围闭施工,主线保障双向4车道通行;②利用外侧的拼宽车道转换交通,实施内侧铣刨加铺,主线保障双向4车道通行。立交匝道交通组织原则与方案措施总体原则:原有匝道设计速度40Km/h,在渝武拓宽改造期间,根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4-2017,采用临时便道设计速度30Km/h单车道,限速30Km/h。方案措施:修建临时便道,便道按30Km/h单车道设计,保证现有各转向的通达性。
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设计原则为了尽可能减少因城区道路施工工程所造成的沿线单位、居民出行困难以及交通流重分布对周边路网及交叉口产生的不利影响,也为了保证工程能顺利按期高质量完成,城区道路施工工程交通组织设计应遵循交通影响最小、先建后占、安全、便民、连续性、一致性原则。施工期间交通组织马鞍石复线桥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详见马鞍石复线桥施工图。1)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第一阶段:现状桥梁拆除(约1个月)本标段范围内共有两座桥梁需拆除,K10+186人行天桥和K10+321管桥。现状桥梁拆除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详见桥梁部分。K10+186人行天桥K10+321管桥第二阶段:(约14个月)(本阶段需与翡翠立交施工期间交通组织配合)(1)修建翡翠立交匝道便道,将现状翡翠立交下高速匝道交通转换至匝道便道。(2)实施主线K9+640.6~K10+800段拓宽、翡翠立交A匝道,翡翠立交J匝道前段(JK0+97.450~JK0+125.509)、B匝道后段(BK0+818.487~BK0+947.234)及L匝道(LK0+110.797~LK0+379.806)。第三阶段:(约3个月)(1)将渝武主线右侧车流转换至右侧拼宽车道,保障双向4车道通行。(2)实施原渝武主线K9+750~K10+300段右侧路面基层、面层铣刨及铺筑,K10+300~K10+800段道路右侧面层铣刨摊铺,中分带、护栏及路缘石施工。第四阶段:(约3个月)(1)将渝武主线左侧车流转换至渝武主线右侧内侧两车道,保障双向4车道通行。(2)实施原渝武主线K9+750~K10+300段左侧路面基层、面层铣刨及铺筑,K10+300~K10+800段左侧道路面层铣刨摊铺,中分带、护栏及路缘石施工。第五阶段:(2个月)(1)拆除翡翠立交匝道便道。(2)待马鞍石复线桥完工后,将渝武主线交通转换至马鞍石复线桥,保障双向4车道通行。(3)实施原渝武主线K9+428.471~K9+750段路面基层、面层铣刨及铺筑,中分带、护栏及路缘石施工。2)施工期间车辆进场通道渝武高速主线右侧施工,利用翡翠立交A匝道进入施工现场。渝武高速主线左侧施工,首先实施翡翠立交O匝道路基部分,然后利用翡翠立交O匝道路基部分进入施工现场。大跨径声屏障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大跨径声屏障施工交通组织与主线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结合进行实施。第二至第四阶段,声屏障施工与道路工程施工交通组织组合进行,具体实施如下。第二阶段:第二阶段道路拓宽改造均为在老路外侧进行拼宽,现状交通运行方式不变,施工期间根据情况,利用现状行车道外侧区域进行围闭施工,保障双向4车道通行。第二阶段道路实施范围:主线K9+640.6~K10+800段拓宽,在实施道路拓宽的同时,实施道路右侧方向的声屏障基础,预埋型钢的螺栓。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将渝武主线右侧车流转换至右侧拼宽车道,保障双向4车道通行能力。实施原渝武主线老路铣刨及摊铺,同阶段实施主线段道路布置在中分带上的声屏障基础,预埋型钢的螺栓。第四、五阶段:该阶段不进行声屏障结构的施工,型钢场外预制工作于第二至第五阶段同步进行第六阶段:(1个月)第六阶段独立于道路过程施工交通组织,经过第二阶段至第三阶段,声屏障基础已经完成施工,同时右侧主线已经完成施工。该阶段将右线交通转换至中间车道,封闭右线最左侧车道及最右侧车道进行声屏障主体结构型钢吊装及安装,主体型钢梁吊装安装完毕后,由施工人员在最左侧与最右侧的车道上搭设脚手架、型钢梁主体上进行檩条及声屏障其余主体的施工。
施工便道设计技术标准匝道便道技术标准序号项目名称单位规范取值设计取值1道路等级立交匝道立交匝道2设计速度km/h30303标准路幅宽度m单车道:9m4最小平曲线半径m252005最大纵坡%6.04.1386最小纵坡%0.31.57最小竖曲线凸曲线m25012008凹曲线m30010009路面结构层设计年限年151510路拱横坡横坡1.5%~2%横坡1.5%11路面设计轴载BZZ-100BZZ-10012桥梁、结构设计荷载城-A级城-A级13停车视距m≥35≥3514地震基本烈度6度6度15净空m55便道设计平面设计便道设计全长264.112m,全线设置1处平曲线,最小曲线半径为200m。纵断面设计便道,全线设置3个坡段,纵坡为-1.62%、4.14%、1.5%,最小竖曲线半径为1000m。横断面设计便道标准横断面采用下列标准:9m=0.75m土路肩+1m硬路肩+3.5m车行道+3m硬路肩+0.75m土路肩路基设计总体原则1)路基设计应根据道路功能、类型和等级,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及路用材料等条件,因地制宜、合理选材、节约资源。应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方便施工的路基结构。2)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良好的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3)路基排水设计应根据道路排水总体设计的要求,结合沿线水文、气象、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设置必要的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设施,并应形成合理、完整的排水系统。路基设计(1)路基内的树根、草根、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必须清除,路基不得用腐殖土、垃圾土或淤泥填筑。填土不得有杂草、树根等杂质。(2)填土地段的表面不得有积水,并应保持适当干燥,填土层应分层夯实。每层填土厚度不应超过30cm。填方路基填方段边坡高度小于8m,坡率为1:1.5,每8m为一级边坡,第二级坡比为1:1.75,第三级坡比为1:2,两级边坡间留2m宽边坡平台。填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脚外靠2米占地线外侧设排水边沟。路基施工时应注意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系统,充分利用沿线已建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所有施工临时排水管、排水沟和盲沟的水流,均应引至管道中。路基分层挖填时应根据土的透水性能将表面筑成2~4%的横坡度,并注意纵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土,以利地面排水。当地面水排除困难而无永久性管道收集可利用时,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挖方路基本次设计考虑基岩按照1:1放坡,遇土层按照1:1.50放坡。挖方边坡第一级坡高8m,每8m为一级,各级边坡间留2m宽碎落台,碎落台设2%~4%的外倾斜坡。挖方边坡坡顶外有雨水向路基范围汇集时,在坡外靠5m占地线外侧设置截水沟,顺地势通过跌水或急流槽接入涵洞,排出路基范围。在路堑开挖前作好坡顶排水防渗工作。路基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路基底若有超挖,超挖回填部分应填筑碎石或砂卵石。表土清除路基范围内的树根、草根、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必须清除,路基不得用腐殖土、垃圾土或淤泥填筑。填土不得有杂草、树根等杂质,清除表土厚度约30cm。临时截(排)水沟设计为保证路基安全,在施工便道路基范围内积水处设置截(排)水沟,截(排)水沟设计标准保持一致,尺寸为BxH=0.3mx0.3m梯形水沟,材料为素土夯实。路基压实与压实度路基压实与压实度影响路堤强度和稳定性的关键在于填料、地基、压实三个方面,其中路堤压实是填方路基填筑中最重要的工序,对路基的质量起着决定性影响。本项目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路基施工要点(1)质量标准路基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堤不大于30cm,土石路堤不大于4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不同种类的土必须分段分层填筑,不应混杂且用不同土填筑的层数宜少。管径顶面填土厚度必须大于50cm,方能上压路机辗压。土质路基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土、石路床必须用12~15t振动压路机碾压检验,轮迹不得大于5mm,土质路床不得有翻浆、软弹、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路基压实度标准(重型击实标准)填挖类型深度范围(cm)压实度(%)填方<809280-15091>15090挖方0-3092填方高度小于80cm,原地面以下0~80cm范围内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零填及路堑路床”一栏的要求。(2)路基排水路基施工时应注意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路线,充分利用沿线已建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所有施工临时排水管、排水沟和盲沟的水流,均应引至管道中。路基分层挖填时应根据土的透水性能将表面筑成2-4%的横坡度,并注意纵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的土,以利地面排水。当地面水排除困难而无永久性管道收集可利用时,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3)挖方路基开挖前应将适用于种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储存起来,用于绿化填土。路基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及欠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若有超挖,超挖回填部分应填筑碎石或砂卵石。路基施工须参照《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及各有关现行施工规程与规范。(4)填方路基Ⅰ填料要求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cm的土块应打碎。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且应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路基填方若为土石混和料,且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不得超过压实层厚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粒最大粒径应符合下表要求: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粒最大粒径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方路基上路床下路床上路堤下路堤0~3030~8080~150150以下6432101015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610路床土质应均匀、密实、强度高。Ⅱ填筑路基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堤不大于30cm,土石路堤不大于4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cm。管径顶面填土厚度必须大于50cm,方能上压路机辗压。Ⅲ基底处理路堤修筑内,原地面的坑、洞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进行压实,路堤基底为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树根、杂草等,再压实,其压实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土质湿软地段的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必须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当地面横坡大于1:5时,应按陡坡路堤进行处理,路堤填筑前应在斜坡表面上开挖2米宽的台阶,做成坡度为2%-4%的反坡。路面设计路面结构匝道便道路面结构为: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厚4cm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下面层6cm(AC-20)乳化沥青稀浆封层0.6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20cm(水泥含量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25cm(水泥含量4%)施工要点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垫层通过验收后,方可施工底基层,底基层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水泥掺量为4%。1)质量标准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质量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检查项目规定值及允许偏差便道压实度(%)≥96厚度(mm)+20(-15)%层厚弯沉值(0.01mm)≤71.2强度(MPa)≥2平整度(mm)≤15中线高程(mm)+5,-20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B横坡%±0.5注:B为施工时必要附加宽度2)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水泥掺量为5.5%,底基层为4%。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灰质硅酸盐水泥均可使用,但应选用终凝时间在6小时以上者,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使用,级配碎石应选用质坚干净的粒料,其最大粒径应小于37.5mm,级配组成如下表:底基层级配碎石配合比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液限(%)塑性指数37.5100小于28小于931.590~1001970~889.545~654.7530~502.3618~350.68~200.0750~7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中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3)施工要求1)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须用机械拌和摊铺及碾压。2)水泥稳定碎石施工配料必须准确,摊铺拌和必须均匀,应严格掌握厚度。3)分层铺筑时,每层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压实遍数不小于6~8遍,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4)宜在夏季组织施工,最低气温要求5℃以上,压实后必须保湿养生。5)底基层施工应严格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执行。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1)质量标准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质量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检查项目规定值及允许偏差便道压实度(%)≥97厚度(mm)+20(-15)%层厚弯沉值(0.01mm)上基层≤17.4,下基层≤29.6强度(MPa)3-4平整度(mm)≤12中线高程(mm)+5,-15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B横坡%±0.5注:B为施工时必要附加宽度2)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水泥掺量为5.5%,水泥材料要求同底基层,碎石应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其最大粒径宜小于31.5mm,级配组成如下表:基层碎石配合比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31.510026.590~1001972~899.547~674.7535~402.3618~380.68~220.0750~7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中集料压碎值不大于26%。3)施工要求施工要求同底基层,基层、底基层施工中严格执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稀浆封层(1)材料1)改性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需满足下表技术要求指标BCR试验方法破乳速度慢裂T0658粒子电荷阳离子(+)T06531.18mm筛上剩余量%不大于0.1T0652贮存稳定性(5d)不大于5%T0655贮存稳定性(1d)不大于5%T0655恩格拉粘度E253~30T0622沥青标准粘度C25.3
(s)12~60T0621蒸发残留物含量%不小于60T0651蒸发残留物性质针入度(100g,25℃,5s,0.1mm)40~100T0604延度5℃cm不小于20T0605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7.5T0607软化点℃不小于53T06062)石料稀浆封层应选择坚硬、粗糙、耐磨、洁净的集料。各项性能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表4.8.2的要求。稀浆封层用通过4.75mm筛的合成矿料的砂当量不得低于50%,细集料宜采用碱性石料生产的机制砂或洁净的石屑。对集料中的超粒径颗粒必须筛除,级配组成如下表:石料级配技术要求筛孔尺寸(mm)通过各筛孔的百分率(%)4.751002.3690~1001.1860~900.640~650.325~420.1515~300.07510~20一层的适宜厚度(mm)2.5~3(3)性能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应满足下表性能要求。稀浆封层技术要求技术指标要求试验方法可拌和时间,s>120手工拌和粘聚力试验30min(初凝时间),N·m≥1.2T075460min(开放交通时间),N·m≥2.0磨耗值(湿轮磨耗试验)WTAT浸水1h<800g/m2T0752粘附砂量(负荷轮碾压试验)LWT<450g/m2T0755稠度2~3cmT0751(4)施工技术要求1)稀浆封层应使用改性乳化沥青,且改性乳化沥青宜现场制备。2)为增强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缩短改性乳化沥青破乳时间,可掺加2~3%的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3)稀浆封层的配合比需经反复试验确定。4)稀浆封层的施工可采用国产或进口稀浆封层机铺筑,稀浆封层混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5)稀浆封层铺筑机摊铺时应匀速前进,摊铺速度一般为100~200m/min,表面应平整,对于局部的不平整应进行人工整修。6)混合料铺筑后宜采用8~10T轮胎压路机连续碾压4~8遍,在碾压过程中,禁止压路机急刹车,不得在新摊混合料上调头。7)稀浆封层铺筑后,乳液破乳、水份蒸发、碾压成型后即可开放交通。粘层、透层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喷洒粘层油:①双层式或三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沥青层之间。②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或旧沥青路面层上加铺沥青层。③路缘石、雨水口、检查井等构造物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侧面。粘层沥青选用PCR型道路用乳化石油沥青,用量为0.3~0.6L/m2。粘层用改性乳化沥青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粘层用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试验项目PCR试验方法破乳速度快裂或中裂T0658粒子电荷阳离子(+)T0653筛上残留物(1.18mm筛),%不大于0.1T0652恩格拉粘度计E251~10T0622道路标准黏度计,C25.3,s8~25T0621蒸发残留物性质含量%不小于50T0651溶解度%不小于97.5T0607针入度(100g,25℃,5s)0.1mm40~120T0604软化点,℃不小于50T0606延度(5℃)cm不小于20T0605与矿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2/3T0654储存稳定性(5d)%5T0655储存稳定性(1d)%1T0655沥青路面各类基层都必须喷洒透层油,沥青层必须在透层油完全渗透入基层后方可铺筑。基层上设置稀浆封层时,透层油不能省略。气温低于10℃或大风天气,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用于半刚性基层的透层油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透层油宜采用沥青洒布车一次喷洒均匀。喷洒透层油前应清扫路面,遮挡防护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避免污染,透层油采用PC-2型乳化沥青,用量为0.7-1.5L/m2。本工程所采用的改性乳化沥青应满足下表所列技术要求:透层油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试验项目PC-2试验方法破乳速度慢裂T0658粒子电荷阳离子(+)T0653筛上残留物(1.18mm筛)不大于0.1T0652恩格拉粘度计E251~6T0622道路标准黏度计C25.3s8~20T0621蒸发残留物性质含量%不小于50T0651溶解度%不小于97.5T0607针入度(25℃)0.1mm50~150T0604延度(15℃)cm不小于40T0605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2/3T0654储存稳定性(5d)%5T0655储存稳定性(1d)%1T0655沥青混凝土面层路面施工前必须先对基层进行验收,达到要求后方可施工面层。1)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上面层(1)质量标准上面层质量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检查项目规定值及允许偏差便道压实度(%)≥98(马歇尔试验密度为标准密度)面层厚度(mm)+10(-5)平整度(mm)标准差≤2.0最大间隙≤5.0弯沉值(0.01mm)≤13.5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B中线高程(mm)+5,-15横坡%±0.5且无反坡(2)材料①沥青应用于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凝土的基质沥青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中AH-90#沥青(上面层改性沥青所用基质沥青)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重交通AH-90#沥青技术要求指标90号试验方法针入度(25℃,5s,100g)dmm80~100T0604针入度指数PI-1.5~+1.0T0604软化点(R&B)℃不小于45T060660℃动力粘度Pa.s不大于160T062010℃延度cm不小于20T060515℃延度cm不小于100T0605含蜡量(蒸馏法)%不大于2.2T0615闪点℃不小于245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5T0607密度(15℃)g/cm3实测记录T0603TFOT(或RTFOT)后质量变化%不大于±0.8T0604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57T0605残留延度(10℃)cm不小于8T0605=2\*GB3②沥青改性剂应用于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SMA-13的改性沥青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的技术要求。改性剂若采用SBS类改性剂,沥青混合料中改性剂掺量为5%。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见下表。改性沥青技术要求技术指标SBS类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g,5s0.1mm30~60T0604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0T0604软化点TR&B,不小于℃60T0606运动粘度135℃,不大于Pa.s3T0625T0619闪点不小于℃230T0611贮存稳定性离析,2.5T066148h软化点差不大于℃溶解度不小于%99T0607质量变化,不大于%±1.0T0610或T0609针入度比25℃,不小于%65T0604=3\*GB3③粗集料本次设计采用玄武岩作为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集料,集料应满足下表技术要求。粗集料技术要求指标上面层用集料集料压碎值不大于%15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视密度不小于g/㎝32.60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5级坚固性不大于%12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不大于%15水洗法<0.075㎜颗粒含量不大于%1软石含量不大于%5集料磨光值(面层集料)不小于BPN42集料冲击值不大于%28集料的破碎面积水小于%90所用石料的级配组成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8.3要求。特别强调粗集料的1:3细长扁平颗粒含量必须<15%,1:5细长扁平颗粒含量应<5%;洛杉矶磨耗损失应小于28%;粗集料磨光值不小于42(BPN):集料第二次破碎可采用反击式破碎机、锤击式破碎机和圆锥式破碎机破碎,但不能采用鄂式破碎机破碎(集料第一次破碎可采用鄂式破碎机破碎)。④细集料细集料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9.2的技术要求。=5\*GB3⑤矿粉上面层SMA-13采用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中表8.1.7-11技术要求的石灰石矿粉,施工中应保持矿粉干燥无结团,成团的矿粉不得直接使用。=6\*GB3⑥纤维路面上面层SMA-13沥青混合料采用芳纶纤维,掺量为0.3%。芳纶纤维技术参数当量直径(μm)13~30强度(Mpa)≥1200延伸率(%)≥10长度(mm)≥6细度≥2.5弹性模量≥55熔点(oC)280=7\*GB3⑦抗剥落剂为保证沥青混合料中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在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达不到4级或4级以上的条件下,需使用抗剥落剂来改善其间的粘附性。应选用质量优良,长期抗剥落性能较好的抗剥落剂;也可以采取掺加一定量的石灰代替矿粉来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能力。(3)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及性能要求沥青混合料级配要求混合料类型SMA-13筛孔(㎜)通过率%31.526.519.016.010013.290~1009.550~754.7520~342.3615~361.1814~240.612~200.310~160.159~150.0758~12建议油石比%4.0~6.0热拌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施工工序石油沥青的标号90号沥青加热温度150~160矿料加热温度间隙式拌和机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连续式拌和机矿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5~10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140~160混合料贮料仓贮存温度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混合料废弃温度高于190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40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正常施工130低温施工140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温度,不低于正常施工125低温施工135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钢轮压路机65轮胎压路机75振动压路机60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不高于50沥青混合料性能要求技术指标要求SMA-13马歇尔稳定度MS(KN)≥8流值(㎜)2~4孔隙率VV%3.0~4.0矿料间隙率VMA%≥17.0沥青饱和度VFA%75~85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80车辙试验60℃动稳定度DS次/㎜≥3000击实次数次两面各50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με)不小于2500冻融劈裂歇尔残留稳定度%≥80路面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的级配组成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集料的分级要求。2)中粒式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下面层(1)质量标准中面层质量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检查项目规定值及允许偏差渝武高速、匝道、一横线、同康路还建道路压实度(%)≥96(马歇尔试验密度为标准密度)面层厚度(mm)+10(-5)平整度(mm)标准差≤1.5≤2.0最大间隙≤3≤5.0弯沉值(0.01mm)≤13.5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B中线高程(mm)+5,-10+5,-15横坡%±0.3且无反坡±0.5且无反坡(2)材料①沥青应用于路面中面层沥青混凝土的基质沥青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中重交通AH-70#(中面层改性沥青所用基质沥青)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重交通AH-70#技术要求指标70号试验方法针入度(25℃,5s,100g)dmm60~80T0604针入度指数PI-1.5~+1.0T0604软化点(R&B)℃不小于46T060660℃动力粘度Pa.s不大于180T062010℃延度cm不小于20T060515℃延度cm不小于100T0605含蜡量(蒸馏法)%不大于2.2T0615闪点℃不小于26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5T0607密度(15℃)g/cm3实测记录T0603TFOT(或RTFOT)后质量变化%不大于±0.8T0604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61T0605残留延度(10℃)cm不小于6T0605②沥青改性剂沥青改性剂要求同上面层。③粗集料本次设计采用石灰岩作为中面层沥青混合料集料,集料应满足下表技术要求。粗集料技术要求指标中、下层用集料集料压碎值不大于%28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30视密度不小于g/㎝32.50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4级坚固性不大于%12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不大于%15水洗法<0.075㎜颗粒含量不大于%1软石含量不大于%1集料磨光值(面层集料)不小于BPN集料冲击值不大于%42集料的破碎面积水小于%90所用石料的级配组成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8.3要求。特别强调粗集料的1:3细长扁平颗粒含量必须<15%,1:5细长扁平颗粒含量应<5%;洛杉矶磨耗损失应小于28%;粗集料磨光值不小于42(BPN):集料第二次破碎可采用反击式破碎机、锤击式破碎机和圆锥式破碎机破碎,但不能采用鄂式破碎机破碎(集料第一次破碎可采用鄂式破碎机破碎)。④细集料细集料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9.2的技术要求。=5\*GB3⑤抗剥落剂为保证沥青混合料中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在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达不到4级或4级以上的条件下,需使用抗剥落剂来改善其间的粘附性。应选用质量优良,长期抗剥落性能较好的抗剥落剂;也可以采取掺加一定量的石灰代替矿粉来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能力。=6\*GB3⑥抗车辙剂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性能,在路面6cm中面层沥青混凝土AC-20C中加入抗车辙剂,掺量为沥青混凝土重量的0.4%,即每吨混合料掺加4公斤。抗车辙剂应符合下表所列的技术要求:抗车辙剂的技术要求指标单位要求外观-颗粒状、均匀、饱满、无结块单个颗粒质量g≤0.03密度g/cm³≤1.0熔融指数g/10min≥1.0灰分含量%≤5为保证工程质量,所选用抗车辙剂须取得《重庆市建设领域新技术认定证书》,并在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为了提高添加抗车辙剂的精确度以及避免因人工添加产生的安全事故,添加抗车辙时应使用带电子称重功能和随机打印功能的添加设备添加。在热集料干拌时将一定比例的抗车辙剂一次性投入,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10~15秒。掺加抗车辙剂后,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摊铺温度和初压温度比同等气温下普通沥青料提高10~20℃。(3)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及性能要求沥青混合料级配要求混合料类型AC-20筛孔(㎜)通过率%31.526.510019.090~10016.078~9213.262~809.550~724.7526~562.3616~441.1812~330.68~240.35~170.154~130.0753~7建议油石比%4.0~6.0热拌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施工工序石油沥青的标号70号沥青加热温度155~165矿料加热温度间隙式拌和机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连续式拌和机矿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5~10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145~165混合料贮料仓贮存温度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混合料废弃温度高于195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45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正常施工135低温施工150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温度,不低于正常施工130低温施工145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钢轮压路机70轮胎压路机80振动压路机70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不高于50沥青混合料性能要求技术指标要求AC-20马歇尔稳定度MS(KN)≥8流值(㎜)1.5~4孔隙率VV%3.0~5.0矿料间隙率VMA%≥14.0沥青饱和度VFA%65~75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85车辙试验60℃动稳定度DS次/㎜≥1000击实次数次两面各75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με)不小于2500冻融劈裂歇尔残留稳定度%≥80路面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的级配组成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集料的分级要求。3)施工技术要求1、沥青透层油及粘层油在路面基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沥青透层油的洒布;在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粘层油的洒布。透层油和粘层油的洒布应满足下列要求:(1)在路面基层上洒布透层油,在沥青砼层间洒布粘层油,以保证各界面层结合良好。透层油及粘层油均采用乳化沥青。(2)在基层养生结束并清除基层表面松散颗粒的尘土后,洒布透层沥青,透层沥青洒布量0.7~1.5L/m2,洒布透层沥青的基层上应禁止除施工车辆外的一切车辆通行,施工车辆在其上通行也应慢速行驶,严禁在其上调头,转弯,防止透层沥青局部脱落,对局部脱落的地方要进行修补;待满足相关要求后铺筑沥青砼下面层。(3)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粘层油的洒布。洒布前,应认真检测乳化沥青的质量,只有在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施工。粘层油(0.3~0.6L/m2)的洒布量符合设计要求,并不能污染环境。2、下面层及上面层(1)透层油洒布经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下面层沥青混凝土的铺筑;粘层油洒布完毕并完全固化后,应立即铺筑上面层沥青混凝土。(2)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认真检验原材料的质量,只有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要求的材料才能进场使用,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抽检。(3)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认真进行级配设计,在检验所设计的混合料的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才允许作为沥青拌和站的目标控制级配。(4)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在拌和沥青砼前,应认真校核拌和机的计量精度,在确认计量精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允许进行拌和。(5)沥青拌和站在拌和沥青混合料时,应保证足够的拌和时间,以保证混合料拌和均匀,无花白料,温度控制正常。(6)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如果气温较低或等候时间过长,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免温度降低太快,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压实(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上面层不小于98%,中下面层不小于96%,以室内马歇尔试件密实度为准)。(7)已运到施工现场的沥青混合料在保证拌和站能满足摊铺机需要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快的摊铺,以免温度降低太快,影响压实效果。(8)当路面宽度大于摊铺机的工作宽度时,应采用两台摊铺机并行摊铺,避免形成冷接缝;当摊铺机出现故障并认为在短期内无法修复时,应就地做成一条接缝;当日施工完毕,应在完毕处做成一条垂直接缝,不同路面结构层之间,应保证上下层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80cm。(9)压路机应视摊铺时的气温和沥青混合料温度情况,必要时应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在碾压过程中压路机重复碾压宽度应不小于压路机轮宽的三分之一。(10)施工完毕后的路面应在24小时内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交通标志标线设计本次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总体原则:以保障交通安全畅通、行车有序、低公害为要求,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行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控制和电子警察系统以及局部道路改造设计。道路交通标志设计道路标志设计根据国标《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和《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DB50/T548.1-2014)进行。设置交通标志旨在通过对驾驶员适时、准确的诱导,充分发挥道路舒适、安全的效能。本项目交通标志设计主要通过适时、适量地提供交通信息,使驾驶员能够在行驶过程中正确选择路线及方向,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同时,通过禁令、指示、警告等标志来进行交通引导和保证行车安全。对重复利用的设施(或利用现状设施),必须进行相关工艺处理(防腐、加固等)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交通标志版面设计标志根据其版面内容的不同,分为警告、禁令、指示、指路等几种。交通标志版面设计主要以《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和《重庆市施工作业控制区交通设施设置规范》为依据。以下几点须注意:交通标志的形状、图案、尺寸、设置、构造、反光和照明以及制作,必须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和《重庆市施工作业控制区交通设施设置规范》规定执行。外形尺寸允许偏差为5mm。交通标志的文字书写规范、正确、工整。根据需要,可并用汉字和其它文字。当标志上采用中英两种文字时,地名用汉语拼音,专用名词用英文。设计图中的指路标志为中文标准版面。交通标志的图案、颜色严格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和《重庆市施工作业控制区交通设施设置规范》制作。同一块标志板上,标志底板和标志面所采用的各种材料应具有相容性,防止电化作用,不同的热膨胀系数或其他化学反应等造成标志板的锈蚀或损坏。交通标志的边框外缘,应有衬底色规定为:警告标志黄色,禁令标志白色,指示标志蓝色,高速路、城市快速路的指路标志绿色,其他道路的指路标志蓝色。施工警示标志(施工区域慢行、施工区距离提示等)为橙底、黑图案,文字区为白底黑字。标志的材料和结构标志板上的反光材料采用超强级反光膜。标志板采用铝合金板,指路、警告、禁令、指示标志均采用2.0mm厚度,并符合GB/T23827-2009《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的规定;高强连接螺栓和高强地脚螺栓(包括相应的螺母、垫圈),应采用40B或45号钢;并符合《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2006)的规定。标志结构的选择:本次项目施工选用单柱式直径89和114mm钢管支撑结构。标志的生产(1)标志板须保证板的平整度、卯的质量,对接缝应进行严格的处理,版面的柳丁头应打磨平滑;标志板边角要导圆。(2)贴反光膜时要求底板平整、清洁、干燥、同时贴膜车间应保持清洁、温度、湿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否则将导致气泡和皱褶的产生。(3)立柱及横梁均采用Q235碳素结构钢。柱帽及横梁帽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板。在焊接时应注意焊接质量,并应进行有效的打毛刺和修磨工作。标志结构件均采用热浸镀锌进行防腐处理,镀锌应保证锌层的厚度及均匀性。标志的立柱、横梁、加劲肋、法兰盘、抱箍、抱箍底衬等钢构件镀锌层厚度不得低于0.084mm,螺栓及标志基础的地脚螺栓、螺母、垫片等坚固件的镀锌层厚度不得低于0.050mm。交通标志施工要求(1)标志支撑结构立柱采用的钢材应符合《GB/T8162-2008结构用无缝钢管》的要求;标志牌在一根支撑结构上并设时,应按禁令、指示、警告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地排列,且路侧式标志应尽量减少标志版面对驾驶员的炫光,在装设时,应尽可能与道路中线垂直或成一定的角度,禁令和指示标志为0-45°,指路和警告标志为0-10°。标志的支撑结构设计按26.7m/s计算风荷载。标志基础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底应先整平、夯实,控制好标高,施工完毕,基坑应分层回填夯实;在浇注混凝土时,应注意使定位法兰盘与基础对中,并将其嵌进基础(其上表面与基础顶面齐平),同时保持其顶面水平,而预埋的地脚螺栓应与其保持垂直;基础底法兰盘要与地脚螺栓点焊固定,并配双螺母;标志结构中的主梁、横梁和法兰盘钢构件均须采用热浸镀锌,镀锌量不得低于600g/m2,紧固件的镀锌量不得低于350g/m2;地脚螺栓连接处构件接触面应作喷砂(或酸洗)后涂无机富锌漆;标志板与滑动槽铝用铆接,标志板与标志柱通过槽铝和滑动螺栓连接。(2)标志安装标志牌内边缘距路缘石边缘≥25cm,单柱式标志牌下缘距路面高度为2~2.50m,悬臂式标志的安装净空为5.50m;路侧标志安装时应与道路中线成一定角度,指路和警告标志其安装角度为0~10°,禁令和指示标志的角度为0~45°;当设计的标志安装位置与实际存在的构造物发生冲突或与通信人孔、电力管线等发生冲突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并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做适当调整。当通信管线穿过标志基础时,基础内布筋需作适当调整或标志位置作适当调整;桥梁、人行天桥附着标志不得侵入道路限界之内;隧道附着标志不得侵入隧道限界之内。(3)加工及施工要求标志底板同滑动槽铝均采用铝合金制作;标志底板同滑动槽铝采用铝合金铆钉铆接,铆钉沉头面必须磨至同标志面一样的高度;铆钉沉头面不得凹入板内,否则应补至板面高度,做到牢固、平整;滑动槽铝必须采用整料定制,不得焊接接长;立柱应垂直地立于基础之上;标志板偏角的调整应通过浇筑标志柱基础时,调整立柱的地脚螺栓和法兰盘位置来进行;标志柱顶端及横梁外露钢管口,用3mm厚的钢板焊接封盖;底座法兰盘与地脚螺栓采用T422或T423的焊条焊接;标志验收合格后建议将所有螺母与螺栓焊牢防止标志被盗。道路交通标线设计交通标线的作用是管制和引导交通,标线应能确保车流分道行驶,导流交通行驶方向,指引车辆在汇合和分流前驶入正确的车道,规范行车纪律和秩序,减少事故。保证在白天和晚上都具有视线诱导功能,车道分界清晰,线向清楚,轮廓分明,并与交通标志有机结合,合理诱导交通流。标线使用成型标线或热熔型涂料(表面撒反光玻珠),热熔型涂料必须符合《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的相关要求。热熔型标线成膜厚度人行道为2.0mm,其余1.8mm。交通标线设计原则(1)在机动车道路两侧路缘带内侧设置车道边缘线,车道边缘线线宽为15cm。(2)可跨越同向车行道分界线采用"2m/4m"间隔的虚线(白色),线宽15cm。(3)出入口标线为白色虚线,其中实线线段长3m,间隔3m,线宽45cm。(4)斜线填充时,斜线倾斜角度为45°,间隔为1m,线宽45cm。交通标线施工技术要求(1)所有标线材料均采用成型标线或热熔型反光涂料。(2)标线材料应符合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的规定。(3)标线的颜色及形状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2009)的规定和设计要求。(4)标线施划后的厚度为1.8mm,厚度允许偏差±0.25mm,宽度允许偏差±5mm,长度偏差±50mm,横向偏位±30mm。喷涂后边缘无明显毛边,顺直平滑。(5)施工前应设置相应的施工安全设施,彻底清扫标线施工范围内的路面,不得有起灰现象,并按设计或原有的线型要求放样;各种标线或底漆漆划后,应放置锥型路标等护线物体,加强护线措施,不应有车轮带出涂料、压漆现象;检查涂敷后标线的色泽、厚度、宽度、玻璃珠撒布的质量和数量以及线型等,对不符合要求的标线进行修整,并将残留物清除干净。道路安全设施设计本次设计道路安全设施主要包括波形梁护栏、水马等。波形梁护栏护栏能有效保证驾驶员正确、安全行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护栏的形式本设计的护栏均采用SB级路侧单面双波形梁钢护栏。B级护栏立柱采用130×130×6mm钢管,护栏板厚度为4mm,立柱间距为2m。护栏上安装反光轮廓标。上游端头采用外展式。(2)施工技术要求1)材料波形梁板、端头、连接件、立柱、柱帽均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其技术条件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拼接波形梁的螺栓采用防盗螺栓和防盗压紧螺母,其技术条件应符合《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的规定。防阻块(托架)采用型钢制造,其技术条件应符合《冷弯型钢》(GB/T6725)的规定。镀锌护栏:护栏梁板、端头、立柱、防阻块(托架)、柱帽以及螺栓、螺母、垫圈、垫片等附件均应采用热浸镀锌进行金属表面处理;热浸镀锌应为《锌锭》(GB/T470)中所规定的0号锌或1号锌,镀锌量应符合以下规定:波形梁板、护栏立柱、防阻块(托架)、柱帽的镀锌量为600g/m2,镀锌层厚度为85μm;螺栓、螺母、垫圈的镀锌量为350g/m2,镀锌层厚度为50μm。2)立柱放样立柱应根据设计图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放样。立柱放样时尽量按波形梁护栏的标准长度进行。立柱放样后,应调查每根立柱位置的地基状态。如遇地下设施,立柱打入深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调整某些立柱的位置,或采用设计文件中的其他方式埋设立柱。如遇特殊情况,还不能满足埋设深度时,经过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同意后可适当调整埋设深度,但最小埋设深度不能小于50cm。3)立柱安装一般路段,根据路面结构情况,可采用人工挖穿混凝土菱形预制块,再用机械将立柱打入至设计深度,最后浇筑M15号砂浆填逢的方法施工。石方区、挡墙等无法打入的路段,采用先人工开孔,后预埋立柱,再浇注C20混凝土回填的方法施工。如有破坏路基、路面与地下设施的情况,则承包商必须采用C30混凝土自行修复路基、路面和接受地下设施有关主权单位的处理。立柱安装就位后,其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应形成平顺的线形。4)波形梁安装波形梁安装必须在立柱基础强度达到70%后方能进行(立柱打入的除外)。波形梁通过拼接螺栓相互连接,并由连接螺栓固定在托架上,拼接方向与行车方向一致。波形梁的连接螺栓及拼接螺栓不宜过早拧紧,以便在安装过程中利用波形梁的长圆孔及时进行调整,使其形成平顺的线形,避免局部凹凸。波形梁顶面应与道路竖曲线相协调。待护栏的线形比较满意时,方可最后拧紧螺栓。5)柱帽、托架及端头安装柱帽通过连接螺栓固定于立柱上,与托架安装同步进行。托架通过连接螺栓固定于波形梁与立柱之间,在拧紧连接螺栓前应调整托架使其准确就位。波形梁护栏起、终端与开口处应安装端头梁,端头梁通过连接螺栓固定于波形梁上,在拧紧连接螺栓前应调整端头梁使其准确就位并与护栏保持线形顺适。路侧护栏的开口一般人行通道≯2m、车行通道≯6m,且两侧护栏按独立段布置。水马水马通常设置在城市道路上汽车容易发生碰撞的部位,用以警示、诱导汽车行驶,并能有效减少人车损伤。本设计的水马采用三孔蓝色水马,中空,灌水后应具有缓冲弹性,能有效地减小冲击力,显著降低车与人的损伤。其表面设置反光膜,可根据需要贴上指示标签,诱导车辆行驶。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要求(1)交通安全设施的色彩、尺寸、材质、摆放地点等必须满足前述相关要求。(2)布设施工作业控制区时,应顺着交通流方向设置安全设施。作业完成后,应逆着交通流方向拆除安全设施,恢复正常交通。(3)夜间或雾季施工,在交通标志和上游过渡区锥形筒上应设置醒目的频闪设施。(4)若在夜间或雾季实施交通转换,还应在交通转换点安设照明灯,引导车辆顺利通过转换区域。(5)锥形筒设置除上游过渡区延伸段按20m间距布置外,其余均按斜线段不低于3m、直线段不低于2个/15m的标准布设。(6)标志牌主要设置于施工作业控制区域。标志牌设置高度要求其下沿离地面高度应不低于2.5m,并起到良好的视线诱导作用。警告区标志牌设置应以不阻碍行车安全、保证车辆顺畅为原则。(7)施工现场有较大危险源的作业场所和有关设备设施(如气罐等),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施工现场管理现场人员管理现场人员按照工作职责分为施工作业人员、标志及交通维护人员、管理人员等三类。现场人员应遵守下列基本规定:(1)接受专门的工前安全教育和作业规程培训,并按规定办理保险。(2)规范着装。(3)严禁搭乘货车车厢进出施工现场。(4)严禁随意横穿高速公路、在作业区外活动或将任何机具和物料置于作业控制区外。(5)严禁在施工作业区域内休息、娱乐、嬉闹、打架斗殴,作业期间严禁饮酒。(6)符合与从事工作相适应的年龄、行为能力和判别能力的要求。(7)不得有违反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的其他行为。作业设备管理(1)施工作业车辆标识和颜色应满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关键技术
- 利用风光互补特性的能量调度方案
-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2024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4有机合成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
- 2024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时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菩萨蛮其二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学案+练习人民版
- 影像检查诊断报告
- FMCW无线电高度表天线被部分遮挡下的影响分析及验证方法
- XX小学体育特色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 高考专题复习:《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分析
-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 新大《新疆地质概论》教案第6章 矿产资源
- EGD杀生剂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MSDS)zj
- GB/T 12229-2005通用阀门碳素钢铸件技术条件
- 超分子化学-第三章 阴离子的络合主体
- 控制变量法教学课件
- 血压计保养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