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下第13课《短文两篇》知识梳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5740f9aa308d5c7f3e28ead92a9076/c95740f9aa308d5c7f3e28ead92a90761.gif)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13课《短文两篇》知识梳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5740f9aa308d5c7f3e28ead92a9076/c95740f9aa308d5c7f3e28ead92a90762.gif)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13课《短文两篇》知识梳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5740f9aa308d5c7f3e28ead92a9076/c95740f9aa308d5c7f3e28ead92a90763.gif)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13课《短文两篇》知识梳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5740f9aa308d5c7f3e28ead92a9076/c95740f9aa308d5c7f3e28ead92a90764.gif)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13课《短文两篇》知识梳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5740f9aa308d5c7f3e28ead92a9076/c95740f9aa308d5c7f3e28ead92a907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文两篇谈读书【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可令读数学,盖演算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音傅彩(fù)文采藻(zǎo)饰诘(ji)难味同嚼(á)蜡吹毛求疵(ī)阐(chn)证【释1.怡情:使心情愉快。2.傅彩:增添光彩。3.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文采。4.矫:做作,不真实。1/7
5.学究:迂腐的读书人。6.鄙:看不起。7.诘难:诘问,为难。8.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段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9.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燥无味。10.滞碍:不畅通。11.吹毛求疵:这里指细致到烦、挑剔的地步。12.阐证:阐述论证。【家作简】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在本篇中,他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Historiesmakemenwise;poetswitty;themathematicssubtle;philosophydeep;moral,grave;logicandrhetoric,abletocontend)。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进步。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思想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方面也提出许多思想。著有《新工具》《论说随笔文集》等。后者收入58篇随,从各个角度论述广泛的人生问题,精妙而有哲理,拥有很多读者。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他自称“以天下全部学问为己任”,企图“将全部科学、技术和类的一切知识全面重建”,并为此计划写一套大书,总名《伟大的复兴》;尽管只完成1、2两分,但已造成巨大影响。例如他在用拉丁文写的《新工具》(1620一书中提出的“四假相说”,有力地揭露了中古经院哲学的主观、片面、语词混乱和盲目崇拜传统权威等弊病,为英国经验论哲学的兴起扫除障。他强调通过实验去揭示自然界的秘密,获得知识,并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因此马克思称他为“整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3页。此外,培根还写了法律著作、历史著作《亨利第七王朝史》1622)、幻想游记《新大西岛》1626和58篇短组成的《随笔》。《随笔》是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初版于1597,只包含篇短的摘记式文章;经过1612年和1625年两增补扩充,才收入了短文58,然而它在英国文学史上却有重要地位。作者是个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政治活动家在书中写了对世家子弟社会的与道德的劝言是的标题内容涉及哲学思想(如《真理》《死亡》),伦理探讨(如《忌》《爱》《利己的聪明》),官秘诀(如《高位》《党争》),处世之道(如《友谊》《诡诈》),治家准则(如《父母与子女》《婚与单身》)等,还包括了对若干具体问题的建议(如《读书》《旅行》《营造》《娱乐》),也不乏对艺和大自然的欣赏(如《美》《庭园》)。2/7
培根对每个题目都有独到之见,诛心之论,而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如:“善择时即省时。”“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顺境易见劣性,逆境易见德性。”“一腾达,无不须循小梯盘旋而上。”“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这些话充满成熟的人生经验,而写法则务求清楚达意。使用的比喻十恰当,但都来自实际。培根的文章也写得富于诗意。诗人雪莱读了他的随笔《死亡》篇以后,曾赞叹说“培根勋爵是一个诗人”(《诗之辩护》)。英国本无随笔,由于培根的示范,始在英国植根,后来写随笔的名家辈出,因而随笔成为英国学中有特色的体裁之一,后世将他尊为“英国散文之父”,可见培根对此有开创之功。著有《学术的进步》(1605)和新工具》(1620等。培根尖锐地批判了中世纪经院哲学,认为经院哲学和神学严重地阻碍了科学的进步,主张要全面改造人类的知识,使整个学术文化从经院学中解放出来,实现伟大的复兴。他认为,科学必须追求自然界事物的原因和规律。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以感官经验为依据。他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原则,认为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感觉经验一切知识的源泉。要获得自然的科学知识,就必须把认识建筑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经验归法,主张以实验和观察材料为基础,经过分析、比较、选择、排除,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作景培根: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居家著述。《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他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要容这篇随笔的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但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就是一个观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怡情、博彩和长才。重点阐述读书的好处。而后从反面指出读书中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中得来的。第二,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指出读书仔细思考,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主张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或精读,有的书可只读摘要。在分析读书、讨论和作文的不同作用后,提倡读书和讨、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第三,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先说各种学科的书籍,阅读后都有塑造性格的作用;再说明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3/7
【题想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人善辩。【维图不求甚解【文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懂,实际4/7
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释不求甚解:语出晋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原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必在字句上花太大功夫。现多指学习或工作不认真,不求深刻的理解,浅尝辄止。【家作简】马南邨,是作者笔名,名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又名邓云特(福建人,当代著名的思想理论家和散文作家60年初,以“马南邨”cun1)等笔名,创作了一批引人入胜、启人心智的文,其中最著名的是《燕山夜话》。“文革”中,遭受残酷迫害,于1966年5月18日冤去世。《不求甚解》是《燕山夜话》中的一篇代表作。【要容第一部分(第段):摆出批驳的靶子。这篇杂文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首先摆出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着作者明确提出自已的看法:“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的理由”。第二部分(第2---4段: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第二段,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证明人们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陶渊明的读书态是正5/7
确的,值得我们学习。第3段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好读书”,才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题。其次,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十分易。所以陶渊明每有“会意”,就十分高兴。第四段,说明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甚解”。指出“不求甚解”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就承认“不求甚解”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固执一点,而是了解大意。第三部分第段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态度,并以古人事例证明。第,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甚解”,实际上做了许多曲解,因此被列宁批评。今天我们读经典著作,一定要虚心读,理解典著作的精神实质。第段,介绍古人就以“不求甚解”态度读书的。举了诸葛亮的例子。诸葛亮读书是“观其大略”,比徐庶等人“多于精熟”高明,知识面更广,了解问题更全面。第四部分(第7---8段:全面解释“不求甚解”,指出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因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第7段全面解释“不求甚解”,反面说,“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很不认真,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第八段,紧接上一段的意思,说明陆象山的语录的意思也是不因小失大,与“不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汽车行业零部件采购供应合同
- 2025年锂亚电池项目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年个人借条合同样本
- 2025年设备租赁与物流协调合同范本
- 2025年个人消费贷款合同简化版
- 2025年医疗物联网平台运营策划协议
- 2025年临时停车楼建设施工合同
- 2025年云计算服务协议样本(电子版)
- 2025年全球企业家保密协议指南
- 2025年供货与采购合作合同
- 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规划课题申报范例:俄罗斯教育改革研究(附可修改技术路线图)
- 运输企业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简单版5篇)
- SAP导出科目余额表和凭证表操作说明及截图可编辑范本
- 仓库货物安全管理
- 服务质量、保证措施
- 端午做香囊课件
-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高清版)
- 墨香里的年味儿(2023年辽宁沈阳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 外研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阅读理解专项习题
- 2024-2030年市政工程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