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天天强化练-含答案解析5_第1页
2020高考语文:天天强化练-含答案解析5_第2页
2020高考语文:天天强化练-含答案解析5_第3页
2020高考语文:天天强化练-含答案解析5_第4页
2020高考语文:天天强化练-含答案解析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天强化练5[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时间:40分钟分值:4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导学号:76082148】①“拼爹游戏”肆意上演,教育公平被踩在脚下,大学精神被无情玷污,这怎不让人痛心疾首?....②吕晓萌前两次考试没进前十名,心里很郁闷,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她终于力.挽狂澜,考了全校第三名。...③宁波的驴友在驱车穿越林地时迷失了方向,当时天色渐晚,路况不清,又难以求田问舍,所以被困在山上了。....④反腐败是我国当前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既要旗帜鲜明,坚决惩治,又需要瞻前顾后,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和影响。....⑤民调显示,朱立伦与蔡英文分别是国民党、民进党支持度最高的人选,而两人的民意支持度不分轩轾,都获得了42%的民众的支持。....⑥调查显示,70%的网友对二手房个税增至20%的新政策觉得差强人意,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政策对于需要改善住房条件的中低收入者不公。A.①④⑤ B.②③⑥C.①③⑤ D.③⑤⑥A[①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极点。②力挽狂澜:指把已经倾倒的巨浪拉回来,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此处不合语境。③求田问舍: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属望文生义。④瞻前顾后: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⑤不分轩轾:不分高下、轻重。⑥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让人满意。属望文生义。]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很多同学解答古代诗歌鉴赏的“作用题”时,往往因为对诗歌的解读不全面不深入,会产生茫然无措,只好套用术语作答。B.在人生的战场上,不但我们要有跌倒之后再爬起的勇气,而且还要从被击败的那一刻起深入反思,着手准备下一次的战斗。C.胃肠功能不好的人,在秋冬时节应该特别注意饮食,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慎食油腻、辛辣的食品,忌食生冷、粗硬的食物。D.赵扬的《唐太宗》形象地描写了唐太宗波澜壮阔的一生,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是一部弘扬儒家正义理念的好书。C[A项,成分残缺。在“无措”后加“的感觉”°B项,语序不当。把“不但”放在“我们”后。D项,结构混乱。“开创”的主语应是唐太宗。]3.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当然,表面的公正不等于公正。—①__,_②—表面功夫都不做足,内在的真诚性—③—是值得怀疑的。—④__,议员在议会中打架,—⑤—只是作秀,但也有可能是全力为选民争取利益;—⑥—假如他们只顾着打呼噜,连表现一下的念头都没有,那就一定是置选民利益于不顾。①②③④⑤⑥A然而如果一定那么虽然/B可是/生士肯定也许即使那么C但是如果大概比如也许而D/一旦似乎也许那么可是C[从前文“当然,表面的公正不等于公正”来看,下文应表转折,排除D项;②③之间的语句应表假设关系,排除B项;第④处后面的内容只是举例,选“比如”较为妥当。故排除A项。]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导学号:76082149】磷是有关生命和思想的物质。骨头里含有磷,它决定着骨髓细胞的生长和发育。—①__,才能使脑细胞正常地工作。食物里缺乏磷,—②_。怪不得身体衰弱的人和康复期的病人,要服用含磷的药物。不但人需要磷,__③__。在开口狭

窄的港湾里撒上磷的化合物,就会使细小的水藻和别的微生物很快繁殖生长,鱼的繁殖率也就提高了。【解析】语段主要介绍“磷”对生命的作用,第一处前介绍了“磷”决定了骨髓细胞的生长和发育,横线后的内容是让脑细胞正常地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横线的内容应该与“大脑中也要有‘磷’”相关;第二处,横线前是“食物里缺乏‘磷’”,横线后写衰弱的人和病人须服用含“磷”的药物,由此可知横线的内容应该填写缺乏磷会造成的后果;第三处,从后文看,在港湾里撒磷的化合物,会使水藻和微生物快速繁殖生长,鱼的繁殖率也会提高等,可以看出横线处应该填写与“其他生物也需要磷”相关的内容。【答案】 ①大脑中含有足够的磷②就会使整个机体衰弱下去(或“生命体就会衰弱下去”)③其他生物也需要磷(或“其他生命体也需要磷”)(答对一空给1分,答对两空给3分,答对三空给5分,意思对即可)5.下面是某商业网站对其网站用户行为进行分析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描述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思描述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解析】解题时,先要由左到右把构思框架图看清楚,包括图形和文字;其次,把握框架内部各部分的关系,即用户行为分析的三个角度及其分别关注的内容;然后再按照先后顺序对框架流程进行具体的介绍,将图片内容转换成文字。【答案】本网站从黏性、活跃度、产出三个角度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其中,黏性一项关注用户对网站的访问频率和访问间隔时间;活跃度一项关注用户访问网站的平均停留时长和平均访问页面数;产出一项关注用户访问网站所产生的订单数和客单价。二、名篇名句默写(5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虞美人》中能够表现已经对人生无望的李煜无限伤感和对往事回忆的句子是:“ ? 。”这正是王国维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2)《琵琶行并序》中诗人用“ , ”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3)有人常常这样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常在河边走,难免会湿鞋。”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名句“ ”来驳斥他。【答案】(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3)出淤泥而不染三、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导学号:76082150】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社会生产便日益明显地区分为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两大部分。社会分工促成了物质生产者与精神生产者的分化,两种生产力因而在自身相对独立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有自身内在特征的生产力形态。物质生产力主要面对人同自然的物质关系,具有实用的、基础的、物质形态的主导品格;而文化生产力则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力”。马克思将语言、文学、技术能力等归于后者,使其显现出更偏重于人类人文关系的特征和品格。两种生产力密切相关、不可分割。文化生产力具有其精神生产的独特性,是社会意识、心理、关系等方面的文明发展成果,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特征。同时在文化生产力中,生产主体将自身强烈的主观因素,诸如思想、意志、情感、愿望等浸透于全部文化生产过程,以某种有形无形的方式体现在产品中。文化生产同其他生产一样,也是由实践主体通过劳动,将一定的材料加工改造为新存在物,因此文化生产的过程也同样是产品生产过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电子时代智能生产力,显著标志是文化与经济、科技崭新关系的建立,其重要特征是“文化的经济化、科技化”和“经济、科技的文化化”,及由之产生的当代文化、科技、经济的一体化趋势。随着传媒高速发展和信息时代来临,文化生产已日益成为当代经济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复杂科技化的现代化大生产的一部分。像影视出版、体育比赛,乃至广告娱乐、信息传播等产业,已越发成为庞大的产业集团,成为经济结构中的重要部分,文化进入市场、产业,渗透经济、科技、商品的要素,其本身已具有经济力、科技力,已成为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文化生产力代表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迅速发展,人的社会需要不断提高。在基本物质层次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精神和心理上的需要,因此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如人们对书籍、音像、艺术品的需求,对娱乐、旅游、信息与网络等服务的需求。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方面的生产力,必然内含着自身独特的生产方式,既有其独特的发生发展史以及对生产者精神创造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有对生产对象的内在要求,同时还受生产条件包括物质技术水平的限制。经济的一体化、全球化,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文化发展投以极大的关注。更多的国家民族认识到文化对当代生活的巨大影响和制约。各国普遍关注文化在人类发展中的极重要的作用。他们认为,经济发展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而脱离人文背景的发展没有灵魂。人类发展不仅包括得到商品和服务,还包括过上充实、满意、有价值和值得珍惜的共同生活。因此,文化作为发展手段尽管很重要,但它最终不能降到只作为经济发展的促进者这一次要地位。无疑,未来世界的竞争也将是文化生产力的竞争,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核心的话题之一。(有删改)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物质生产力具有实用的、基础的、物质形态的主导品格,主要面对人同自然的物质关系,而文化生产力则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力”。B.文化生产力和“物质方面的生产力”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它是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等精神方面的文明发展成果。C.庞大的文化产业集团的形成,说明文化已成为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说明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D.和其他生产一样,文化生产也是由实践主体通过特定方式的劳动完成的最富精神性的生产,具有明显的特性。D[D项,"文化生产也是……最富精神性的生产”说法于文无据,其他生产不是由实践主体通过特定方式的劳动完成的最富精神性的生产。]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人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分工,促使物质生产者与精神生产者的分化,也同时产生了文化方面的生产力和物质方面的生产力。B.建立文化与经济、科技的崭新关系是进入电子时代智能生产力的显著标志,三者的一体化趋势是其重要特征之一。C.文化生产力有其独特的生产方式,生产主体将自身强烈的主观因素有形无形地体现在产品中,并且浸透于全部文化生产过程。D.当今时代,各国普遍关注文化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这是因为他们认为,经济发展如果没有人文背景,就只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A[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同时产生”于文无据。]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生产力代表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方向,当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精神等需求。B.文化生产既包含了对文化生产者精神创造能力和生产对象的内在要求,也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因此文化生产不是纯粹的精神劳动。C.在信息时代,一个国家不能将文化置于次要地位,不能将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促进者;否则,人类的生活将枯燥而苍白。D.现代社会,文化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巨大,经济发展已成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成了世界各国的一个核心话题。C[C项,"不能将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促进者”说法有误,原文为“不能降到只作为经济发展的促进者这一次要地位”。]四、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是一首吊古之作。作者岑参与高适齐名,皆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B.一、二句描写了日暮时分,群鸦乱飞的情形,极目远望只有三两户人家,渲染出梁园萧条冷落的景象。C三、四句运用拟人、反衬手法,“庭树不知人去尽”,依然繁花盛开;以乐景反衬哀情,相反而相成,梁园的景色愈见萧条。D.全诗诗人的观察角度是“仰望——平视——近看”,分前后两部分,笔法、色调相同,由“庭树”和“飞鸦”连结在一起。E.诗中梁园的萧条是诗人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