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珠海S施工图路线交叉说明_第1页
S 珠海S施工图路线交叉说明_第2页
S 珠海S施工图路线交叉说明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省道S365线中心涌~井岸二桥段工程施工图设计路线交叉PAGE——————————————————————————————————————————————————————————————————————————————————————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PAGE3说明本项目全长6.27km,现状与2条高速公路和5条省道、地方公路和1条村路交叉。其中与江珠高速公路交叉1处,与西部沿海高速斗门互通匝道交叉1处;与一级公路交叉2处,分别为S272线(水厂路)和井横线(规划一级公路);与二级公路交叉1处,为旧S365线;与三级公路交叉2处,分别为X584白竹线和X589县道(含白石村村路)。省道S365与县道X584白竹线和旧S365线交叉采用平面交叉;与S272线(水厂路)交叉采用半互通立交形式;与江珠高速公路、斗门互通匝道采用主线下穿的分离立交方式,与X589县道和白石村路交叉采用主线上跨的分离立交形式;与井横线交叉采用平面交叉形式。详见交叉口设置一览表。交叉口设置一览表序号里程交叉口名称交叉形式控制类型被交道路1K13+6800白竹线交叉口平面交叉信号灯控制白竹线2K14+2388.15旧S365交叉口口平面交叉信号灯控制旧S3653K19+4300.28井横线交叉口平面交叉信号灯控制井横线4K17+1588.93水厂路交叉口半互通立交信号灯水厂路5K14+7111.3江珠高速公路交交叉口分离立交江珠高速公路6K15+7922.38斗门互通匝道交交叉口分离立交斗门互通立交7K17+8711.84X589县道和和白石村路路交叉口分离立交X589地方公公路、白石石村道1、初步设计评审意见执行情况以上所述的各交叉口均是根据地方政府及初步设计审查意见要求设置,均符合城市规划和规范要求。初步设计评审意见建议对平面交叉口进行拓宽,增加排队车道数,提高路口通行能力。本次设计在各平面交叉口处均进行了拓宽,增加了右转车道。2、设计依据本项目交叉口设计依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等及其它现行规范执行进行。3、技术标准本项目主线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公路两侧结合市政道路规划配套设计),主线设计速度为80km/h,双向八车道;水厂路辅道设计速度均为40km/h。4、平面交叉本项目共设置平面交叉三处,分别为K13+680白竹线平面交叉、K14+238.15旧省道S365平面交叉、K19+430.28井横线平面交叉。4.1白竹线平面交叉交叉形式为十字形,X584白竹线为三级公路,由于交通量较小,采用加铺转角式、信号灯控制交通设计。其中X584白竹线现状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宽度为6.0m~6.5m,按现状对其进行接顺处理,但需适当调整。4.2旧省道S365平面交叉.被交路状况:旧S365线为二级公路,现状为双向2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宽度为15米。路幅布置为3.00m(人行土路肩)+0.5m(路缘带)+2×4.00m(行车道)+0.5m(路缘带)+3.00m(人行土路肩)。本次平交设计需对旧S365调坡,涉及长度约为215m,并在其西侧增设一个3.75m的入口车道,东侧增设一个3.75m的右转出口车道,平交形式为丁字形,设置渠化导流岛、信号灯控制交通设计。4.3井横线平面交叉被交路状况:井横线,规划为一级公路,现状为双向4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井横南路路基现状宽度为24m,路幅设置为4.00m(人非机动混行道)+1.5m(绿化带)+4×3.25m(行车道)+1.5m(绿化带)+4.00m(人非机动混行道)。井横北路路基现状宽度为13m,路幅设置为4×3.25m(非机动车道)。考虑近期井横线交通量不大,故按照平面交叉形式(十字形)设置,采用渠化导流岛、信号灯控制交通设计。本次平交设计按右进右出各拓宽一个车道,横断面上双向6车道布置,需进行调坡设计,涉及路段长约450m,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平交设计后平交范围的井横南路路幅布置为:3.00m(左侧人非机动混行道)+6×3.25m(行车道)+2.5m(右侧人非机动混行道),井横北路4.00m(非机动车道)+6×3.25(机动车道)+4.00m(非机动车道)。5、水厂路半互通立交考虑省道S272(水厂路)为公路网规划的南北向重要干线公路(一级公路),并与粤西沿海高速公路和江珠高速公路出口的连接交通量较大,根据规范要求,此处设置了半互通立交,采用主线上跨,通过匝道与省道S272(水厂路)连接,保持主线交通的快速直行。本项目共设置半互通立交一处,为K17+158.93水厂路半互通立交。省道S272(水厂路)为一级公路,现状为双向4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宽度为25.5m,路幅设置为3.25m(硬路肩)+2×3.75m(行车道)+0.5m(路缘带)+3.00m(中央分隔带)+0.5m(路缘带)+2×3.75m(行车道)+3.25m。本次平交设计涉及S272路段长约370m,将其硬路肩加宽为单向第三个车道(3.75m),并结合拓展的右转匝道,平交口范围按双向8车道布置,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宽后的路基宽度为42.0m,路幅布置为4.00m(人行道)+4×3.75m(行车道)+0.5m(路缘带)+3.00(中分带)+0.5m(路缘带)+4×3.75m(行车道)+4.00m(人行道)。6、分离式立交本项目共设置分离式立交三处,分别为K14+711.3江珠高速公路分离立交、K15+792.38斗门互通匝道分离立交、K17+871.84X589县路和白石村路分离立交。6.1江珠高速公路分离立交此处采用路线下穿江珠高速的分离式立交方式。因现有江珠高速已经建成,路线走向受制于既有桥墩,线位采用中墩落在中央分隔带内,左右两幅分别从江珠高速的相邻两孔之间穿过,由于路线左侧的江珠高速边跨盖梁侵入行车道边线1.29m,梁底最低高程为7.06m,右侧边跨盖梁侵入行车道边线1.22m,梁底最低高程为6.94m,为了保证桥下5.0m的净高要求,该处本线路面纵向高程不得大于2.13m,该值低于珠海市防洪标高3.4m。6.2斗门互通匝道分离立交此处采用路线下穿斗门互通立交的分离式立交方式,中墩落在中央分隔带上,左右两幅分别从互通匝道的相邻两孔之间穿过,边墩落在机动车道外侧的边分带或人行道上,此处梁底标高最低为8.35m,为了保证桥下5.0m的通行净高,该段路面设计标高不得大于3.57m,略低于珠海市防洪标高3.4m。6.3县道X589和白石村路分离立交采用本线上跨的分离式立交方式,在保证本线交通快速直行的同时,也保证了白石村居民出行的安全。被交道路简介:X589为地方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7m,路基宽度8.5m,交叉处路面高程为3.5m。白石村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5m,路基宽度6.5m。初步设计阶段的路线纵断面设计在与X589相交处桥下净高不能满足需要的4.5m,将X589进行了改移,改至与白石村村路相邻处,使能够满足公路净高要求,需改建道路长度519m,并拆迁部分房屋。施工图阶段优化了白石山顶原JD6转点,调高了白石村段的纵断面,使桥下X589净高4.5m得到满足,从而不需对X589进行改移,同时节约了该部分的房屋拆迁。当然,桥长有适当的增加,由原来的8×30m变为300m长,与此同时桥梁横断面也进行了优化缩窄。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