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三生物复习伴性遗传_第1页
2015年高三生物复习伴性遗传_第2页
2015年高三生物复习伴性遗传_第3页
2015年高三生物复习伴性遗传_第4页
2015年高三生物复习伴性遗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第一页,共80页。一、基因在染色体上1.萨顿假说:(1)内容:基因是由_______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在_______上。(2)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_____关系。(3)方法:___________。染色体染色体平行类比推理法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第二页,共80页。基因行为染色体行为独立性存在方式来源分配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成对的染色体只有一条。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也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自由组合的。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第三页,共80页。P红眼(♀)×白眼(♂)

F1_____(♀、♂)

F2红眼(♀、♂)∶白眼(♂)=_____红眼3∶1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2.实验证据(摩尔根的果蝇眼色实验):果蝇的特点:易饲养、繁殖快、后代多、相对性状明显(1)过程及分析:第四页,共80页。XWXW红眼(雌)×XwY白眼(雄)XWYXwXWY红眼(雄)XWXw红眼(雌)×PF2F1配子XwXWYXWXWXW红眼(雌)XWXw红眼(雌)XWY红眼(雄)XwY白眼(雄)摩尔根设想,控制白眼的基因(w)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不含其等位基因。第五页,共80页。测交验证×XWXwXwYXWXwYXw配子XWXwXWYXwXwXwY测交后代红眼:白眼1:1第六页,共80页。①F1的结果说明_____是显性性状。②F2的比例关系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_________,红眼和白眼受_____等位基因控制。③F2白眼果蝇只有_____,说明白眼性状的表现与_____相联系。(2)实验结论:控制白眼的基因在________上。(3)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_____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___________。红眼分离定律一对雄性性别X染色体多个呈线性排列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第七页,共80页。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假说孟德尔发现遗传已知第八页,共80页。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C第九页,共80页。1.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一个基因。()2.在形成配子时,并非所有非等位基因都发生自由组合。()3.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4.染色体和基因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一条染色体上含有许多基因。()×√×√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盲点判断】第十页,共80页。(3)特点:与性别相关联,即在不同性别中,某一性状出现概率不同。性染色体性别考点二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1、伴性遗传的概念及理解(1)概念: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

,遗传总是和________相关联的现象。(2)基因位置:性染色体上——X、Y或Z、W上。第十一页,共80页。精子卵细胞1:1

22条+Y22条+X22对(常)+XX(性)♀

22对(常)+XY(性)♂22条+X22对+XX♀22对+XY♂2.XY型性别决定×受精卵注意男孩的性染色体来源考点二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第十二页,共80页。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生物第十三页,共80页。3.ZW型性别决定zzzw异型同型ZW型:鸟类、蛾蝶类♂♀考点二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第十四页,共80页。男性染色体组型:女性染色体组型:44+XY44+XX常染色体性染色体常染色体性染色体人类的XY型性别决定第十五页,共80页。

(1)X、Y也是同源染色体,X、Y染色体上也存在等位基因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不同源,但也有一部分是同源的。二者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X、Y的同源区段,基因是成对的,存在等位基因,而非同源区段则相互不存在

等位基因。4、X、Y染色体不同区段与伴性遗传的关系考点二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有关性染色体的分析.(2012·江苏高考T10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第十六页,共80页。X、Y染色体不同区段与伴性遗传的关系:基因(设为B、b)所在区段位置与相应基因型对应关系:基因所在区段基因型(隐性遗传病)男正常男患病女正常女患病ⅠXBYB、XBYb、XbYBXbYbXBXB、XBXbXbXbⅡ-1(伴Y染色体遗传)XYBXYbⅡ-2(伴X染色体遗传)XBYXbYXBXB、XBXbXbXb(2012·江苏高考T10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第十七页,共80页。①X1Y中X1来自母亲,Y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1只能传给

,Y则只能传给

。②X2X3中X2、X3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2、X3任何一条既可传给

,又可传给

。③一对基因型为X1Y、X2X3的夫妇生两个女儿,则女儿中来自父亲的都为X1,且是

的;但来自母亲的可能为X2,也可能为X3,

相同。女儿儿子女儿儿子相同不一定考点二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2)X、Y染色体的来源及传递规律第十八页,共80页。(1)X、Y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的遗传与常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相似,但也有差别,如:♀XaXa×XaYA♂♀XaXa×XAYa♂

♀XaXaXaYA♂♀XAXaXaYa(♀全为隐性)(♂全为显性)(♀全为显性)(♂全为隐性)5、X、Y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考点二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第十九页,共80页。Ⅱ-1区段为Y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其上的遗传为伴Y染色体遗传;Ⅱ-2区段为X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其上的遗传为伴X染色体遗传。考点二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2)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如血友病、红绿色盲——如抗VD佝偻病——如外耳道多毛症常见的伴性遗传的种类⑴伴X隐性遗传⑵伴X显性遗传⑶伴Y遗传第二十页,共80页。再来看看这两副图中有什么?红绿色盲症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指患者色觉障碍,不能区分红色和绿色。第二十一页,共80页。[探究]红绿色盲症遗传的特点研究人类遗传病的特点,我们可以用调查法获得,如在人群中调查遗传病发病率,(有关资料表明,我国人群中红绿色盲中男性发病率为7%,女性发病率为0.49%。)在家系调查中研究遗传病的遗传特点。考点二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第二十二页,共80页。性别女(♀)男(♂)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人群中与红绿色盲症有关的个体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女性XX

男性XY红绿色盲基因是随着X染色体向后代传递的考点二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第二十三页,共80页。[探究]红绿色盲症遗传的特点①XBXB×XBY→③XbXb

×XBY→②XBXb

×XBY→⑤XBXb

×XbY→④XBXB×XbY→⑥XbXb

×XbY→无色盲男:50%,女:0男:100%,女:0无色盲男:50%,女:50%都色盲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考点二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第二十四页,共80页。XBXbXBYXbYXBXbYXBXb男性正常女性色盲男性色盲×⑤女性正常(携带者)XbXbXbXbY男性色盲女性正常(携带者)亲代配子子代母亲的红绿色盲基因可传递给儿子,也可传给女儿。考点二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第二十五页,共80页。XBXbXBYXbYXBXbYXBXb男性正常女性色盲男性色盲×⑤女性正常(携带者)XbXbXbXbY男性色盲女性正常(携带者)亲代配子子代母亲的红绿色盲基因可传递给儿子,也可传给女儿。※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由母亲遗传来考点二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第二十六页,共80页。XBXbXBYXbYXBXbYXBXb男性正常女性色盲男性色盲×⑤女性正常(携带者)XbXbXbXbY男性色盲女性正常(携带者)亲代配子子代父亲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传递给女儿。※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考点二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交叉遗传第二十七页,共80页。四种婚配方式组合成一个家系:XBYXbYXBXBXBXbXBYXbXbXBXBXBXbXBYXbYXBXbXbYXBXbXbXbXBYXbY④②③⑤IIIIIIIV第二十八页,共80页。XBYXbYXBXBXBXbXBYXbXbXBXBXBXbXBYXbYXBXbXbYXBXbXbXbXBYXbY④②③⑤IIIIIIIV四种婚配方式组合成一个家系:第二十九页,共80页。[探究]红绿色盲症遗传的特点XBYXbYXBXBXBXbXBYXbXbXBXBXBXbXBYXbYXBXbXbYXBXbXbXbXBYXbY④②③⑤IIIIIIIV隔代遗传第三十页,共80页。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交叉遗传隔代遗传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探究]红绿色盲症遗传的特点结论女病,父子必病;男正常,母女必正常。第三十一页,共80页。下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症的系谱图。图中除深颜色代表的人为红绿色盲患者外,其他人的色觉都正常。据图回答问题。16523498710ⅠⅡⅣⅢ(1)图中9号的基因型是(2)8号的基因型可能是A、XBXBB、XBXbC、XBYD、XbYA、XBXBB、XBXbC、XBYD、XbYDAB(3)7号和8号生育的男孩是色盲的概率

。14(4)7号和8号生育色盲男孩的概率

。18“正常男孩”和“男孩正常”包含的范围大小不同,进行概率运算时遵循以下规则:男孩正常的概率=后代男孩中正常者的概率。正常男孩的概率=正常男孩在后代全部孩子中的概率。第三十二页,共80页。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性疾病。

患者由于对磷、钙吸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X型(或0型)腿、骨骼发育畸形(如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伴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XAXA、XAXaXAYXaXa、XaY女性患者:男性患者:正常:考点二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第三十三页,共80页。→

⑴连续遗传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⑵女患者多于男患者。父亲只传女儿X

→⑶男病,母女必病儿子的X来自母亲→⑷女正常,父子必正常。

IVIIIIII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抗维生素D佝偻病系谱图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考点二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第三十四页,共80页。

若控制性状的基因只在Y染色体上,就叫伴Y遗传。伴Y遗传无显隐性之分,因为致病基因只在Y上,X上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只要有致病基因就一定是患者。伴Y遗传病最大的特点:传男不传女,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伴Y遗传考点二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第三十五页,共80页。1.(X、Y染色体的遗传特点)(2014·西安模拟)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考点二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通关题组】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可能不等于女性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D.由于X、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D第三十六页,共80页。2.(伴性遗传的类型)(2014·成都模拟)某生物兴趣小组对甲病(由基因A或a控制)和乙病(由基因B或b控制)两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调查,经调查其家族系谱图如下图,已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Ⅱ-6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请回答:考点二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第三十七页,共80页。(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2)Ⅲ-7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Ⅲ-7与Ⅲ-9婚配,生育子女中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二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BXaY或BbXaY1/6第三十八页,共80页。【互动探究】图中Ⅲ-8和Ⅲ-10的基因型及概率各是什么?提示:Ⅲ-8的基因型为1/2bbXAXA或1/2bbXAXa,Ⅲ-10的基因型为1/3BBXaY或2/3BbXaY。考点二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第三十九页,共80页。1.(2014·合肥模拟)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1上,现用一只表现型为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后代: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由此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A.Ⅰ;ⅠB.Ⅱ-1;ⅠC.Ⅱ-1或Ⅰ;ⅠD.Ⅱ-1;Ⅱ-1【加固训练】C第四十页,共80页。2.下面遗传系谱图中,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B或b表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Ⅰ2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B.Ⅱ5的基因型为BbXAXA的可能性是1/4C.Ⅳn为患两种遗传病女孩的概率是1/32D.通过遗传咨询可确定Ⅳn是否患有遗传病【加固训练】C第四十一页,共80页。1、在实践中根据某一性状特征区分雌性和雄性如鸡芦花基因B非芦花基因b位于Z性染色体上ZBWZbWZBZBZBZbZbZb芦花非芦花非芦花芦花芦花基因型表现型你能否根据以上原理设计杂交组合在F1雏鸡就可区分雌雄?考点三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第四十二页,共80页。步骤现象及结论的口诀记忆图解表示第一,确定是否为Y连锁遗传若系谱图中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则为伴Y遗传病;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第二,确定图谱中遗传病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无中生有”为隐性(无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患者)“有中生无”为显性(有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正常的)2、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断(四步法)考点三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第四十三页,共80页。第三,确定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①子女正常双亲病②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伴X显性遗传①子女正常双亲病②父病女不病或者子病母不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①双亲正常子女病②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伴X隐性遗传①双亲正常子女病②母病子不病或女病父不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考点三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第四十四页,共80页。考点三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第四,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面推测①若该病在代与代间连续性遗传→②若该病在系谱图中隔代遗传→第四十五页,共80页。1.(伴性遗传与分离定律的关系)(2014·广安模拟)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一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果蝇交配产生的子二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B.眼色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C.眼色和性别表现为自由组合D.子二代红眼雌果蝇有两种基因型考点三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通关题组】C第四十六页,共80页。【互动探究】题目中子二代白眼雄果蝇与雌果蝇杂交,后代出现白眼雌果蝇的概率是多少?提示:1/8。子二代中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mY,雌果蝇的基因型为1/2XMXM和1/2XMXm,两者杂交出现白眼雌果蝇的概率是1/2×1/2×1/2=1/8。考点三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第四十七页,共80页。2.(伴性遗传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2014·蚌埠模拟)小鼠的长尾与短尾(相关基因T、t)是一对相对性状,黑色与褐色(相关基因R、r)为另一对相对性状。其中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多只基因型相同的褐色短尾雌鼠和多只基因型相同的褐色短尾雄鼠分别交配得到的后代统计如下表:

褐色短尾褐色长尾黑色短尾黑色长尾雄鼠74762624雌鼠1510490考点三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第四十八页,共80页。(1)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__________。(2)控制小鼠的黑色与褐色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3)写出雌雄亲本小鼠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4)在上述子代中,杂合褐色短尾雌鼠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__________。(5)上述子代中所有的短尾雌鼠与长尾雄鼠杂交,后代雌鼠中短尾小鼠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考点三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

褐色短尾褐色长尾黑色短尾黑色长尾雄鼠74762624雌鼠1510490褐色、短尾常RrXTXt×RrXTY5/163/4第四十九页,共80页。【互动探究】题中两亲本交配,后代褐色短尾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是多少?提示:2/9。雌雄亲本小鼠的基因型为RrXTXt×RrXTY,两者交配后代褐色短尾鼠中包括雌鼠和雄鼠,其基因型和比例为3/8R_XTX—、3/16R_XTY,即褐色短尾鼠总比例为3/8+3/16=9/16,其中纯合子基因型及比例为1/16RRXTXT、1/16RRXTY,纯合子总比例为1/8,因此褐色短尾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是2/9。考点三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第五十页,共80页。1.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a)又患红绿色盲(b)的男孩。此男孩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AaXBY、AaXBXbB.AaXBY、aaXbXbC.AAXbY、AAXBXbD.AaXBY、aaXBXb【加固训练】考点三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C第五十一页,共80页。2.某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杂交组合亲代表现型子代表现型及株数父本母本雌株雄株1阔叶阔叶阔叶243阔叶119、窄叶1222窄叶阔叶阔叶83、窄叶78阔叶79、窄叶803阔叶窄叶阔叶131窄叶127考点三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第五十二页,共80页。下列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A.仅根据第2组实验,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B.根据第1组或第3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型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用第2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D.用第1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8考点三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杂交组合亲代表现型子代表现型及株数父本母本雌株雄株1阔叶阔叶阔叶243阔叶119、窄叶1222窄叶阔叶阔叶83、窄叶78阔叶79、窄叶803阔叶窄叶阔叶131窄叶127D第五十三页,共80页。1.(2013·山东高考)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的雄性黄猫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C.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D.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考题体验强技提能D第五十四页,共80页。2.(2013·广东高考改编)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A.白眼雄果蝇占1/4B.红眼雌果蝇占1/4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2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考题体验强技提能A第五十五页,共80页。3.(2014·雅安模拟)以下为遗传系谱图,2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1号和2号所生的孩子可能患甲病B.乙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患乙病的男性多于女性D.甲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考题体验强技提能D第五十六页,共80页。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

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无病非伴性女病,父子无病非伴性男病,母女无病非伴性第五十七页,共80页。4.(2014·攀枝花模拟)如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设为D、d)、乙(基因设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考题体验强技提能A.甲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Ⅱ6的基因型为DdXEXe,Ⅱ7的基因型为DDXeY或DdXeYC.Ⅲ13所含有的色盲基因只来自Ⅰ2D.Ⅱ7和Ⅱ8生育一个两病兼患的男孩的概率为1/8A第五十八页,共80页。5.(2014·芜湖模拟)人类的先天性白内障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低血钙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一个先天性白内障男性(血钙正常)和一个低血钙佝偻病女性(眼球正常)婚配,生有一个正常女孩。该夫妇又生下一男一女双胞胎,则两个孩子均正常的可能性为()A.1/16B.1/8C.1/32D.1/64考题体验强技提能A第五十九页,共80页。【延伸探究】该夫妇若生一个女孩患两种病的概率是多少?提示:1/4。该夫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XbY、aaXBXb,由于所生孩子是女孩,患先天性白内障的概率是1/2,患低血钙佝偻病的概率是1/2,故患两种病的概率是1/4。考题体验强技提能第六十页,共80页。①患白化病的概率

;②不患白化病的概率

;③患色盲的概率

;④不患色盲的概率

;⑤仅患白化病的概率为

;⑥仅患色盲的概率是

;9.下图为一假设的家族系谱。若Ⅲ1与Ⅲ3婚配,他们的孩子1/32/31/87/81/3×7/8=7/241/8×2/3=1/12第六十一页,共80页。⑦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

;⑧仅患一种疾病的概率是

;⑨孩子患病的概率是

;⑩不患病的概率是

。1/3×1/8=1/247/24+1/12=3/87/24+1/12+1/24=10/24

2/3×7/8=7/12(或1—10/24(患病的概率)=7/12)第六十二页,共80页。

当两种遗传病(如甲病和乙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可先计算出患甲病和患乙病的概率,再用图解法计算相关患病概率,根据乘法原理有:两病兼患概率=患甲病概率×患乙病概率;(独立事件)只患甲病概率=患甲病概率-两病兼患概率;只患乙病概率=患乙病概率-两病兼患概率;只患一种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