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免疫与计划免疫第二节传染病概述第三节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第四节婴幼儿常见寄生虫病第五部分
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第一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一、有关免疫的基础知识(一)免疫系统(二)免疫作用的类型二、计划免疫(一)预防接种的含义(二)预防接种的程序一、有关免疫的基础知识(一)免疫系统1、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反应,其主要作用是识别和排除进入人体内的抗原性异物(如病毒和细菌),以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免疫反应正常—对机体有利;免疫反应低下—严重威胁健康(艾滋病);免疫反应超常—变态反应性疾病(急性肾炎、荨麻疹、湿疹等。)2、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细胞、免疫分子。(1)免疫器官:①胸腺:位于胸骨之后。主要作用:分泌多种激素,刺激淋巴细胞生长,并使其变成具有免疫功能的T淋巴细胞。②脾脏: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是制造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主要场所。③淋巴结及其他淋巴组织:淋巴结系统中的淋巴结和扁桃体等。(2)免疫活性细胞:指受抗原物质刺激后,能产生免疫反应的,即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①T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血液中,占淋巴细胞的70﹪;②B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淋巴结和脾脏中。(3)免疫分子:主要由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等组成,在体液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免疫球蛋白是一些抗体,主要包括5种:lgA、lgG、lgM、lgD和lgE。其中lgG是人体最主要的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3、免疫系统的功能(1)防御感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即预防传染病。(2)自身稳定:及时清除已损伤或衰老的细胞,以维持体内生理平衡。(3)免疫监视:体内某些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和清除体内因基因突变产生的异常细胞,以防发展成肿瘤。(二)免疫作用的类型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生来具有的免疫功能,是人类在种系的进化过程中,长期与病原微生物斗争而发展、完善的一种生理功能。不是针对某一种病原微生物,而是多种病原微生物有防御作用。(1)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2)吞噬细胞和体液的防御作用;(3)血脑屏障作用:“中枢神经系统的毛细血管能够限制血液中的某些物质(病原微生物)进入脑内”。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完善。2、特异性免疫当抗原(细菌、病毒等)进入人体后可激发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一系列反应,最终产生抗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1)自动免疫:机体受到外来抗原的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由此获得的免疫力,叫做自动免疫。持续时间长久,有时为终生的。它分为人工的和自然的两种。①自然自动免疫:因患过传染病或隐性感染,人体自然产生了免疫力,叫做自然自动免疫。例如麻疹。②人工自动免疫:人工将某种致病微生物予以灭活或减毒制成疫苗接种到人体,由此使人体获得对相应疾病的免疫力叫做人工自动免疫。当前我国实施的免疫接种大多数为人工自动免疫。“计划免疫”就属于这一种。
(2)被动免疫:机体因接受外来免疫物质从而产生对某种或某些疾病的免疫力。
持续时间短,为一时性的。被动免疫也分人工的和自然的两种。①自然被动免疫:经过胎盘或初乳传给婴儿的免疫抗体,使新生儿在6个月内对某些传染病有一定的免疫力。②人工被动免疫:将含有抗体的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注入人体,使其获得现成的抗体。维持时间短,一般只作应急用。二、计划免疫(一)预防接种的含义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就是把预防某种传染病所用的生物制品通过注射或口服的方法,接种到人体后,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产生对抗相应的细菌或病毒的抵抗力,从而不得这种疾病。预防接种所用的生物制品称为疫苗。通过预防接种使人体产生抵抗某种传染病的抗体,这一过程是人工自动免疫。(二)预防接种的程序1、基础免疫:选择几种威胁较大的传染病的疫苗,在短期内有计划的对小儿进行预防接种,使小儿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为今后的免疫打下基础;2、加强免疫:即根据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疾病流行情况适时地进行复种。这样,才能巩固免疫效果,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第二节传染病概述一、传染病的含义二、传染病的特性三、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四、传染病的预防一、传染病的含义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由于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在集体生活中,儿童接触密切,容易发生传染病,且可造成流行。因此,预防和管理传染病,是集体儿童机构中的一项重要的保健工作。二、传染病的特性传染病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1、有病原体传染病是由病原体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等。各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如麻疹的病原体是麻疹病毒,结核病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2.有传染性病原体经一定的途径进入易感者体内,引起传染病的发生。所有传染病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3.有免疫性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该传染病产生不感受性,称为免疫。人体的免疫状态因病而异,个体之间也有差别。如,麻疹、水痘等,一次得病后几乎不再感染,称为持久免疫。流行性感冒痊愈后,经一段时间后可再度感染。4、病程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四个时期)(1)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身体,至出现症状这段时间。可据此确定检疫期限,如猩红热:12天。(2)前驱期:头痛、发烧、乏力等症状出现,此时已具有传染性。(3)症状明显期:逐渐表现出传染病的症状,具有特异性。(4)恢复期:体温、精神、食欲逐渐恢复正常。易恶化,需要加强护理,至康复。三、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1.传染源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是传染源。2.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传给易感者,在外界环境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称为传播途径。(1)空气飞沫传播:如百日咳、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均可经空气飞沫传播;(2)饮食传播: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3)虫媒传播:蚊→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白蛉→白蛉热;蚤→鼠疫;虱→斑疹伤寒;(4)日常生活接触传播;(5)医源性传播:如乙型传染性肝炎。(6)母婴传播:包括胎盘传播、哺乳传播和产后母婴密切接触传播。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的重要传播途径。3.易感者(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免疫力,被传染后易发病的人,称为对该种传染病的易感者。未出过麻疹的儿童,没有对此病的免疫力,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人群中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者多,则容易发生该传染病的流行。四、传染病的预防在传染病流行时,只要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其流行便可终止。1.控制传染源:许多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有传染性,而到了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对病人要尽量做到“三早”(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对于传染病人要倍加关怀,不可嫌弃,病人有好的心情有利于早日恢复健康。对患传染病的动物,定要及时处理,如患狂犬病的狗,即使它是个可爱的宠物但也不能留。
2.切断传播途径: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消灭媒介生物等,使病原体没有机会感染健康人。如饭前便后要洗手,消灭蚊蝇等,就是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者: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抗病能力。此外,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在防病中也是很重要的。
第三节婴幼儿常见传染病1、水痘;2、麻疹;3、流行性感冒;4、流行性腮腺炎;5、流行性乙型脑炎;6、传染性肝炎;7、细菌性痢疾;(教材p94-p101:病因-症状-护理-预防)8、百日咳;9、猩红热;10、流脑;11、小儿结核病。1、水痘(1)病因:(2)症状:(3)护理:(4)预防:2、麻疹(1)病因:(2)症状:(3)护理:(4)预防:3、流行性感冒(1)病因:(2)症状:(3)护理:(4)预防:4、流行性腮腺炎(1)病因:(2)症状:(3)护理:(4)预防:5、流行性乙型脑炎(1)病因:(2)症状:(3)护理:(4)预防:6、传染性肝炎(1)病因:(2)症状:(3)护理:(4)预防:7、细菌性痢疾(1)病因:(2)症状:(3)护理:(4)预防:8、百日咳:(1)病因: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鸡咳、鸬鹚咳。病人及无症状带菌者是传染源,从潜伏期到第6周都有传染性,通过飞沫传播。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约2/3的病例是7岁以下小儿,尤以5岁以下者多。因为婴幼儿从母体得到的特异性抗体极少,最为易感。一般病后可持久免疫。
(2)症状:病程分3期,即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①卡他期:一般为1~2周,开始有类似感冒的症状。3天左右后症状减轻,唯咳嗽加重,渐渐转变成阵发性痉挛性咳嗽。②痉咳期: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是本期特点。可致呕吐、大小便失禁、面红耳赤、口唇发绀、张口伸舌。
③恢复期,痉咳减轻、停止,鸡鸣样吸气声消失,若无并发症,约经2~3周即愈。(3)护理:要注意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新鲜,以减少痉咳发生的诱因;对婴幼儿要注意吸痰,以防窒息;及早应用抗生素治疗,一般可采用红霉素、氯霉素、氨基苄青霉素、卡那霉素以及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复方新诺明);重症患者应短期应用皮质激素;若有并发症(如支气管肺炎
),应作相应处理。
(4)预防:应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一般起病后隔离40天,或痉咳开始后30天;患者的痰、口鼻分泌物要进行消毒处理;要保护易感者,进行预防接种,注射白喉类毒素、百日咳菌苗、破伤风类毒素三联疫苗已列入常规预防接种计划之中;对于婴幼儿及体弱的接触者,可给予百日咳多价免疫球蛋白作被动免疫,还可用红霉素作药物预防。9、猩红热猩红热是由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发热、咽部红肿及疼痛、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退疹后皮肤脱屑、也可出现肾炎或风湿热等并发症。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和带菌者,一般经飞沫传染,偶可通过污染食物、衣物等传播。多发生于2-10岁的儿童,常见于冬春季。护理:早期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减轻病情,并减少并发症及疾病的传播。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饮食要易消化而富于营养,饮水要充足。必要时静脉补液,最重要的是立即给予足够剂量的抗生素,应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林可霉素等。
预防:及时隔离患,防止扩散感染。托幼机构的保育员若为带菌者,应暂时调离工作并予以青霉素治疗,待咽培养阴性后才能恢复工作。另外,改善居住卫生条件,加强室内通风及换气,对密切接触者给予药物预防,也有一定作用。10、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病菌存在于鼻咽腔分泌物中,通过咳嗽、打喷嚏等飞沫传播,免疫力弱,病菌就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在血液中繁殖形成败血症,进一步随血流侵犯脑组织和脊髓外的被膜,引发脑脊髓膜炎。
发热、头痛、呕吐是流脑三大主要症状。婴儿症状表现不典型,往往伴有高热、拒食、烦躁、哭闹不安等;暴发型流脑病人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严重后果。流脑的初期症状,主要表现是发热、头痛、咽痛、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流涕、咳嗽等等。很像感冒。因此,往往不被人所重视,常有人视流脑为感冒,延误了治疗。流脑重为突然高热,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头颈强直,皮肤有出血点,大、小便失禁,昏迷,抽搐等。11、小儿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各个器管,以肺结核最为常见。小儿期以原发型肺结核为多见。治疗不当。易发生血行播散,引起粟粒性结核及结核性脑膜炎,这两种疾病,是小儿结核病的主要死亡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卡介苗接种和普及、抗结核病化学治疗不断完善,本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均有明显下降。小儿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肺结核患者咳嗽时,结核杆菌随唾沫散于空气之中,或已干的带菌痰液尘埃飞扬飘浮于空气之中,当易感小儿吸入此污染空气后,在一定条件下,结核杆菌可在肺内引起感染。小儿结核病的预防(1)提高机体免疫力:接种卡介苗、加强营养和体格锻炼;(2)隔离传染源;(3)药物预防:口服异菸肼进行预防性治疗,疗程6~12个月。第四节婴幼儿常见寄生虫病教材:p86-881、蛔虫病病因-症状-预防2、蛲虫病病因-症状-预防思考复习题1.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2.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反应,其主要作用是识别和排除进入人体内的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3.传染源是指被病原体感染的人或动物,它包括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4.计划免疫属于人工自动免疫。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空气传播而引起的传染病。6.人体最主要的抗体是IgG。7.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为每年的3月24日。8.口服脊髓灰质疫苗时,应使用少许凉开水化开喂服。9.急性结膜炎是由于眼球外层的睑结膜发炎引起的传染性疾病。10.通过预防接种使人体产生抵抗某种传染病的抗体,这一过程是人工自动免疫。名词:1.免疫;2.人工被动免疫;3.人工自动免疫;4.传染病。问答:1.传染病的常见的传播途径有哪些?2.简述免疫系统的功能。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常见即发输血不良反应1.发热反应
2.过敏反应
3.溶血反应一输血不良反应的定义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输血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输血免疫反应。二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1、按发生的时间分为:
即发型输血反应迟发型输血反应2、按免疫学分为:免疫性输血反应非免疫性输血反应各种血液成分的输血不良反应及类型
1.不同品种发生不良反应率:白细胞6.49%;浓缩红细胞1.06%;洗涤红细胞0.47%;血小板0.4%2.不良反应率:发热反应52.1%(发生率2.9%
);过敏反应42.6%;溶血反应4.5%四常见输血不良反应1.发热反应2.过敏反应3.溶血反应4.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5.输血后紫癜6.血小板输注无效7.循环负荷过重8.肺微血管栓塞9.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0.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1.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是指在输全血或血液成分期间或输血后1~2小时内,体温升高1℃以上,并以发热、寒颤为主要临床表现一类的输血反应为发热反应。(1)发生原因致热原:一般指引起发热反应的各种微量物质,包括细菌性热源、药物中的杂质,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杂质、采血器材或输血器上的残留变性蛋白质等。免疫反应:大多数发热反应与多次输入HLA(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类分子:内源性抗原的递呈分子HLA-Ⅱ类分子:外源性抗原的递呈分子)
不相合的白细胞、血小板有关。其他反应的早期症状。1.发热反应1.发热反应(2)症状与体征 一般在输血开始15分钟至2小时,突然发热、畏寒、寒颤、出汗,体温可高达38~41℃。此外,其他症状尚有恶心、呕吐、皮肤潮红,但血压无改变。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小时,然后可以完全恢复正常。在全麻状态下,发热反应很少出现。1.发热反应(3)诊断输血开始至2小时以内体温升高1℃以上,并伴有发热症状。受血者有多次输血史或妊娠史,既往输血发热反应史,或献血者血清中有HLA、粒细胞和血小板抗体。应同轻症溶血性输血反应和细菌污染反应相鉴别。1.发热反应(4)预防血站:采、输血器具和制剂的制备过程中做到无致热原。护理:采血和输血应严格无菌操作。医生:反复发生输血反应患者,最好输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和洗涤红细胞。对于已经开始出现发热的病人应及时停止输入。(或者减慢输入速度,退热及抗过敏处理,排除溶血等其他严重并发症,因为溶血的早期症状也可能只有发热。)2.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包括单纯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更严重者出现呼吸障碍、休克等表现。是常见的输血反应之一,其发生率为3%,占输血总反应率的42.6%。2.过敏反应
(1)发生原因:2次以上接触致敏原,致使介质细胞脱颗粒。IgA、IgG同种异型抗体、其他免疫球蛋白多聚体等均可作为致敏原使机体致敏;受血者过敏体质;被动获得性抗体。2.过敏反应(2)症状与体征过敏性输血反应,一般发生在输血数分钟内或输血后立即发生。轻度过敏反应:全身皮肤瘙痒、皮肤红斑、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多见于面部)和关节痛、血液噬酸性粒细胞增多。重度过敏反应: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哮喘、紫绀,更严重的可出现过敏性休克。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2.过敏反应(3)预防有过敏史者,在输血前半小时,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如苯海拉明、非那根(异丙嗪)或类固醇类药物。不输用有过敏史献血者的血浆(致敏原一般存在于血浆)。对高危(有抗-IgA或限定特异性抗-IgA抗体的)患者输血时,应选用洗涤红细胞,或缺乏IgA献血者的血液。2.过敏反应
(4)发生过敏反应后处理:及时停止输血;抗过敏处理: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苯海拉明、异丙嗪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企业导师制师带徒培养合同
- 2025年度人合作合伙合同:清洁能源项目投资合作框架
- 2025年度医疗护理劳务合同患者安全与权益保障合同
- 2025年度仓储物流转租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店面转让定金支付及品牌战略合作协议
- 2025年度仓储设施使用权及仓储仓储服务协议
- 2025年杭州医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2025年度个人短期租房合同月付与租户退租流程管理协议
- 2025年度合伙投资开中式餐厅合作协议
- 2025年度互联网企业产品经理岗位聘用合同
- 现场施工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规范 通则
-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 教育心理学课件(完整版)
- YYT 1898-2024 血管内导管导丝 亲水性涂层牢固度试验方法
- 2023年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试题及答案解析
- JIS-D1601-1995-汽车零部件振动试验方法
- 高血压肾病护理查房课件
- 基坑开挖影响周边环境与建筑物研究
- 《民事诉讼法》课件
- 环保合规与企业风险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