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复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荷塘月色》复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荷塘月色》复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荷塘月色》复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荷塘月色》复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塘月色》学考复习复习要点1、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文常题)2、内容的归纳(课文的层次/情感的变化)3、重要语段的理解(4-6段)4、艺术手法5、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作者简介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就是写出了《背影》、《绿》、《荷塘月色》等著名作品的现代散文大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面对“这一年的变动”,朱自清觉得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他认为:“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此时的朱自清正处在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虑。陷入了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惶惶然”中。内容的归纳(课文的层次/情感的变化)题解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月光。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课文的层次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4—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第1-3段,写夜赏的缘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题眼)。7、8两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这样分析,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第4—6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写“月下遐思”(情)情感的变化家小径求宁静不宁静得宁静出宁静小径重要语段的理解(4-6段)第4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博喻)。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荷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荷波)。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荷韵)了。(提示:这一段写了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品味它们的妙处。)这一段写了月下荷塘美景,是从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这五个方面来写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了比喻手法,写出了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了其动态美。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博喻)。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了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出了荷花含苞待放的状态,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的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荷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运用了通感手法,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特点,来写“缕缕清香”带给人的感受,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荷波)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由“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清幽恬静的氛围。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荷韵)了。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起来,“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一段没有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作者使用了对景物分层的技巧,并把景物放置在一个特定的、不寻常的背景之中,综合运用景物描写的多种手法,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月下的荷塘弥望田田出水很高(比喻)

零星点缀(拟人、比喻)缕缕(通感)

颤动(比喻、拟人)看不见的脉脉静动幽雅宁静()()()

()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结构详解第5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提示:第5段中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描绘出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1)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浮:写深夜水汽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出雾的轻飘状态。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的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画:有“人为”动作含在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2)

“酣眠”、“小睡”分别指月光朗照和月光淡照(透过一层淡淡的云照下来),以此为喻,切合环境。

荷塘上的月色()()

月光

月影如流水静静地泻薄薄的青雾浮起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灌木的黑影杨柳的倩影光和影的和谐像名曲虽是满月,却有一层淡淡的云实虚实虚朦胧优雅结构详解第6段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比喻、拟人)。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阴阴的乍看像烟雾般整体的风光杨柳树梢远山树缝灯光树上蝉声水里蛙声由远及近、由静及动结构详解艺术手法通感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例:(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2)人靓歌甜。(听觉转为味觉)(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叠词的使用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言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的浓重气氛。叠词叠字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二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第一,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作者将自己此时的感情巧妙的融入到对眼前景物的描绘之中,收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第二,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动与静相互衬托,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