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丹尼尔科技有限公司聚氨酯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平顶山市丹尼尔科技有限公司聚氨酯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平顶山市丹尼尔科技有限公司聚氨酯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平顶山市丹尼尔科技有限公司聚氨酯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平顶山市丹尼尔科技有限公司聚氨酯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4-17土壤检测结果检测因子采样时间检测结果T1(0~0.2m)T2(0~0.5m)T2(0.5~1.5m)T2(1.5~3m)T3(0~0.5m)T3(0.5~1.5m)T3(1.5~3m)T4(0~0.5m)T4(0.5~1.5m)T4(1.5~3m)T5(0~0.2m)T6(0~0.2m)pH值2020.07.247.767.288.047.957.827.897.867.158.038.107.986.54镉2020.07.240.1230.1300.1190.1220.1280.0950.1130.1500.1320.1550.0990.193镍2020.07.24697394765263549379957971铅2020.07.241025863606360665597645762铜2020.07.24716361656165565361554974砷2020.07.248.006.555.136.956.386.956.814.945.395.194.425.63汞2020.07.240.0760.0650.0740.0650.0760.0850.0900.0640.0760.0730.0570.068六价铬2020.07.241.380.880.850.8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0.83未检出0.90未检出1.45四氯化碳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氯仿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1,1-二氯乙烷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1,2-二氯乙烷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1,1-二氯乙烯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顺-1,2-二氯乙烯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反-1,2-二氯乙烯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二氯甲烷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1,2-二氯丙烷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1,1,1,2-四氯乙烷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1,1,2,2-四氯乙烷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四氯乙烯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1,1,1-三氯乙烷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1,1,2-三氯乙烷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三氯乙烯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1,2,3-三氯丙烷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氯乙烯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苯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氯苯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1,2-二氯苯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1,4-二氯苯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乙苯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苯乙烯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甲苯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间+对-二甲苯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邻-二甲苯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氯甲烷@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硝基苯@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苯胺@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2-氯酚@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苯并[a]蒽@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苯并[a]芘@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苯并[b]荧蒽@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苯并[k]荧蒽@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䓛@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二苯并[a,h]蒽@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茚并[1,2,3-cd]芘@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萘@2020.07.24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由以上监测结果可知,项目各采样点位各监测因子均满足相应土壤环境质量筛选值要求,土壤环境质量较好。4.3.6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小结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小结根据2018年度叶县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大气环境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除PM10、PM2.5、O3超标外,其余各监测因子均达标。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小结根据灰河屈庄断面2018年常规监测数据,灰河屈庄断面水质CODCr、BOD5、TP不满足标准要求,其他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小结根据监测结果,叶寨村、节庄村、龚店乡、尼龙科技公司、龚店中学水井全部检测因子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II类标准。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小结项目管道沿线声环境质量现状昼、夜监测结果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说明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小结根据监测结果,项目各检测点位各检测因子均满足相应土壤环境质量筛选值要求,土壤环境质量较好。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项目位于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现状用地为空地,施工期施工机械作业带来施工噪声、扬尘、建筑垃圾、施工废水、水土流失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环境污染影响问题;在工程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二次污染,营运期各处理构筑物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生产废水、生活废水;设备噪声;污泥以及少量生活垃圾等环境污染问题。建设单位在施工期应采取相应的废气防治措施,废水处理措施,噪声防治措施,固废治理措施等,以降低对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营运期应采取废气防治措施,废水处理措施,噪声防治措施,固废处理处置措施等,以降低营运期生产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地面气候及气象要素特征气象资料统计本项目位于平顶山市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尼龙深加工园区,叶县设有气象观测站(老站),级别为一般气象站,站点位于E113022’、N33038’,观测海拔为83.4m,位于本项目西南方向,距离本项目8km,属于同一气候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次评价收集了叶县气象站近2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地面气候特征(1)气候概况根据该地近20年气象资料统计结果表明,叶县的气象基本参数见表5-1。表5-1叶县多年气象资料情况类别参数单位数值气温年平均气温℃14.8极端最高气温℃42.3极端最低气温℃-14.8气压年平均气压hPa1008.7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mm800.1年最大降水量mm1323.6年最小降水量mm373.9蒸发量年平均蒸发量mm2825湿度年相对湿度%67日照年平均年日照时数h2145.9风速多年平均风速m/s2.1年最大风速m/s24.0风向年最多风向NE无霜期年平均无霜期d217冰冻期年平均冰冻期d70备注:无大气稳定度观测资料。叶县多年风玫瑰图见图5-1。图5-1叶县多年风玫瑰图(2)近年地面气象要素①温度叶县平均气温15.82℃,其中10月至次年3月份的平均气温在平均值以下,以1月份最低,为0.49℃,4月至9月份的平均气温在年均值以上,以7月份最高,为29.17℃。叶县气象观测站全年及各月平均气温统计结果见表5-2。表5-2叶县全年及各月平均气温单位:℃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温度0.494.6310.9618.2622.1728.1729.1725.6619.4816.5410.683.6015.82叶县平均气温月变化曲线见图5-2。图5-2平均气温月变化曲线②风速地面风速资料采用叶县气象观测站接风每日3次自动记录资料,全年及各月平均风速统计结果见表5-3。表5-3叶县全年及各月平均风速单位:m/s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风速2.1叶县平均风速月变化曲线见图5-3。风速(m/s)图5-3平均风速的月变化曲线③风向、风频根据叶县气象观测站接风自记记录资料统计各月各风向出现频率结果见表5-4,各季各风向频率统计结果见表5-5,全年及各季节的风频玫瑰图见图5-4。表5-4各月各风向出现频率(%)风向时间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C1月3.235.387.531.087.537.537.534.3032.154.3012.9017.207.534.302月4.763.5717.865.959.5215.485.957.144.761.190.0000.0065.954.763月2.154.306.454.306.4511.836.455.384.306.451.083.238.609.6810.757.531.084月0.003.333.338.898.8916.678.898.898.895.566.675.564.440.005月08.6010.7511.836.452.154.302.156.458.606.452.159.684.302.156月3.336.674.446.6711.1122.227.781.111.1110.03.334.445.562.226.671.112.227月4.303.237.5311.837.539.686.454.307.534.3087.539.681.084.308月7.539.689.6816.134.303.231.080.004.306.452.150.003.237.538.606.459.689月5.5611.1116.6723.333.30093.334.4414.4410月3.236.4512.908.607.537.531.080.002.150.00510.757.533.2320.4311月3.3314.4412.2225.5600.001.110.0033.332.221.1115.5612月3.232.1510.7516.1311.831.082.150.002.154.3055.384.308.6019.35表5-5全年及各季风向频率(%)风向时间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C春季1.453.626.167.258.7013.417.255.435.804.713.264.716.886.168.705.431.09夏季5.076.527.2511.597.6111.595.071.814.356.882.542.544.715.808.332.905.43秋季4.0310.6213.9219.057.694.031.100.001.470.71.494.402.9316.85冬季3.703.7011.857.789.637.785.193.702.962.592.221.852.598.528.897.419.63全年3.566.129.7711.428.409.224.662.743.653.652.372.834.117.037.584.668.22春季,静风1.09%夏季,静风5.43%秋季,静风16.85%冬季,静风9.63%全年,静风8.22%图5-4全年及各季节的风频玫瑰图根据统计结果可知,该地近年全年最多风向为ENE风,频率为11.42%;次多风向为NE风,频率为9.77%。就各季节而言,春季最多风向均为ESE风,频率为13.41%,次多风向为NW风,频率为8.7%;夏季最多风向均为ESE风和ENE风,频率为11.59%,次多风向为NW风,频率为8.33%;秋季最多风向均为ENE风,频率为19.05%,次多风向为EN风,频率为13.92%;冬季最多风向均为EN风,频率为11.85%,次多风向为E风,频率为9.63%。该地区全年静风频率为8.22%,以秋季、冬季较多,春季最少。由风向频率的分布特点可以看出,对于本工程来说,主要影响区域为SW方向的区域。评价因子、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1、评价因子筛选根据工程分析,确定本次预测因子为:有组织预测因子为VOCs、PM10、SO2、NOX;厂界无组织为VOCs、TSP、氨、硫化氢。2、评价标准评价因子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见表5-6。表-6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执行标准评价因子1小时平均(μg/m3)8小时平均(μg/m3)24小时平均(μg/m3)年均值(μg/m3)标准来源PM10//1507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TSP//300200SO2500/150600NOX250/10050TVOC/600//参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氨200///硫化氢10///3、污染物排放源强本次预测分正常排放和非正常工况两种进行。(1)正常排放源本项目为订单制间歇性生产,各个排气筒收集的工艺废气一般不会同时排放,本次预测考虑最大影响即每个排气筒所收集的各个环节废气同时排放进行预测。正常情况下各污染源排放参数详见表5-7、表5-8。表5-7 本项目点源参数调查清单点源编号点源名称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m排气筒高度/m排气筒内径/m烟气流速/(m/s)烟气温度/℃排放工况评价因子源强/(kg/h)XYSO2NOxPM10TVOCP1G1-38.59-94.44150.514.1620正常0.0375P2G235.38-90.76150.314.1660正常0.00660.0230.0039-表5-8 本项目面源参数调查清单点源编号面源起点坐标/m面源长度/m面源宽度/m与正北夹角/°面源有效排放高度/m年排放小时数/h排放工况评价因子源强/(kg/h)XYTSPTVOCNH3H2S原料罐区-107.61-1557033087200正常-0.0018--污水池-103.91130.52522.5037200正常-0.00020.00030.0002(2)非正常排放源0,则非正常情况下各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见表5-9。表5-9 非正常排放源参数表排气筒排气筒参数污染物排放量(kg/h)排放浓度(mg/m3)P110000m3/h20m,内0.5m20℃VOCs0.03753.75P24000m3/h15m,内径0.3m60℃烟尘0.0749.7SO20.0668.7NOx1.93252(4)估算模型参数估算模型参数见表5-10。表5-10估算模型参数表参数取值城市/农村城市/农村农村人口数(城市选项时)/最高环境温度/℃42.3最低环境温度/℃-14.8土地利用类型农田区域湿度条件中等湿度是否考虑地形考虑地形eq\o\ac(□,√)是□否地形数据分辨率/m90是否考虑岸线熏烟考虑岸线熏烟□是eq\o\ac(□,√)否岸线距离/km/岸线方向/°/(5)主要污染源估算模型计算结果根据AERSCREEN估算结果,各主要污染物对环境影响情况见表5-11。①有组织排放表5-11聚酯多元醇不凝废气估算模型计算结果表(G1)下风向距离/m聚酯多元醇不凝废气(G1)TVOC预测质量浓度/(μg/m3)占标率/%50.000.14120.0175.000.61530.05100.000.87550.07150.001.0620.09下风向最大质量浓度及占标率/%1.3790.11下风向最大质量浓度距离/m740D10%最远距离/m/表5-12导热油炉废气估算模型计算结果表(G2)下风向距离/m导热油炉废气(G2)NO2导热油炉废气(G2)SO2预测质量浓度/(μg/m3)占标率/%预测质量浓度/(μg/m3)占标率/%50.000.086580.040.024840.0075.000.37740.190.10830.02100.000.5370.270.15410.03150.000.65130.330.18690.04下风向最大质量浓度及占标率/%0.84570.420.24270.05下风向最大质量浓度距离/m740740D10%最远距离/m//表5-13导热油炉废气估算模型计算结果表(G2)下风向距离/m导热油炉废气(G2)颗粒物预测质量浓度/(μg/m3)占标率/%50.000.014680.0175.000.063990.03100.000.091060.04150.000.0.11040.05下风向最大质量浓度及占标率/%0.14340.06下风向最大质量浓度距离/m740D10%最远距离/m/②无组织排放表5-14原料罐区废气估算模型计算结果表(G3)下风向距离/m原料罐区废气(G3)TVOC预测质量浓度/(μg/m3)占标率/%50.000.078420.006575.000.088740.0074100.000.089120.0074150.000.086120.0072下风向最大质量浓度及占标率/%0.092080.0077下风向最大质量浓度距离/m86mD10%最远距离/m/表5-15污水处理站废气无组织排放估算模型计算结果表(G4)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D(m)NH3H2S下风向预测浓度Ci3(μg/m3)占标率(%)下风向预测浓度Ci4(μg/m3)占标率(%)500.11760.0590.078420.78750.13310.0660.088740.891000.13370.0670.089120.891500.12920.0650.086120.86下风向最大质量浓度及占标率0.13810.0690.092080.92最大浓度出现距离/m71m71mD10%最远距离00③评价等级的确定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计算结果汇总见表5-16。表5-16环境空气评价等级判别结果序号污染源污染物最大浓度出现距离(m)最大地面浓度(μg/m3)最大占标率Pmax(%)占标率10%的最远距离D10%(m)评价等级1聚酯多元醇不凝气VOCs7401.3970.11/三级2导热油炉废气烟尘7400.14340.06/三级SO20.24270.05/三级NOx0.84570.42/三级3原料罐区废气VOCs860.092080.0077/三级4污水处理站NH3710.13810.069/三级H2S0.092080.92/三级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项目最大占标率Pmax为污水处理站无组织排放废气H2S的占标率为0.92%,小于1%,因此,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的规定,化工行业且编制报告书的项目,评价等级提高一级。因此,最终本项目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6)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规定,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边长取5km。3、厂界达标性分析本项目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为VOCs(以NMHC衡量),根据各污染物的性质及其排放浓度限值要求,本次评价选取NMHC为预测因子,并根据各排放源距离四周厂界的距离计算其排放对四周厂界的影响,详见下表。表5-17无组织废气排放对厂界监控点影响预测结果污染物厂界预测浓度mg/m3无组织排放限值mg/m3是否达标NMHC北厂界0.000042.0达标东厂界0.00006达标西厂界0.00007达标南厂界0.00008达标由上表预测结果可知,厂区二甲苯、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在厂界监控点的预测浓度符合《关于全省开展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工作中排放建议值的通知》豫环攻坚办〔2017〕162号中标准限值,各污染物无组织排放厂界可以实现,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不大。4、主要污染物对最近敏感点的影响分析本项目主要污染物对主导风向下风向最近敏感点贺渡口村(北侧904m)预测值见表5-18。表5-18最近敏感点预测结果(VOCs)产污环节污染源位置预测点位下风向VOCs浓度/(μg/m3)占标率%生产过程有组织排气筒贺渡口村1.1870.099无组织面源贺渡口村0.01820.0015叠加影响贺渡口村1.20520.1005表5-19最近敏感点预测结果(导热油炉废气)产污环节污染源位置预测点位污染物下风向浓度/(μg/m3)占标率%导热油炉废气有组织排气筒贺渡口村烟尘0.1380.031SO20.1940.0388NOx0.6570.2628表5-20最近敏感点预测结果(污水处理站)产污环节污染源位置预测点位污染物下风向浓度/(μg/m3)占标率%导热油炉废气有组织排气筒贺渡口村NH30.01380.0069H2S0.00920.092根据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整个厂区废气(VOCs、导热油炉废气以及污水处理站恶臭)在最近的环境保护敏感点贺渡口村的落地浓度,均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的1%。说明本项目废气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规定,对于项目厂界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厂界浓度限值,但厂界外大气污染物短期贡献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浓度限值的,可以自厂界向外设置一定范围的大气环境防护区域,以确保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外的污染物贡献浓度满足环境质量标准。根据以上估算模型计算结果可知,本项目主要污染物最大占标率均小于10%,厂界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厂界浓度限值,且厂界外大气污染物短期贡献浓度均满足环境质量浓度限值,不需要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5.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由工程分析可知,项目污水分两部分处理,一部分为工艺废水,包含酯化废水W1、车间地面冲洗水W2、生活污水W4(化粪池预处理)以及初期雨水W5,该部分废水汇总后作为W综,经自建污水管网输送至厂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另一部分水为循环冷却水排水W3,为清净下水,不需要处理直接外排。经过处理后的综合废水W综各污染物浓度符合《化工行业水污染物间接排放标准》(DB41/1135-2016)的要求,同时亦符合《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达标排放。5.2.1工艺废水自行处理可行性分析1、项目工艺废水的产生情况项目污水分两部分处理,一部分为工艺废水,包含酯化废水W1、车间地面冲洗水W2、生活污水W4(化粪池预处理)以及初期雨水W5,该部分废水汇总后经自建污水管网输送至厂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另一部分水为循环冷却水排水W3,为清净下水,不需要处理直接外排。经过处理后的综合废水各污染物浓度符合《化工行业水污染物间接排放标准》(DB41/1135-2016)的要求,符合《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同时亦符合集聚区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指标,实现达标排放。2、自建污水处理站的基本情况(1)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本项目建设污水处理站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废水,采用的废水处理工艺,来自青岛宇田集团有限公司的聚酯多元醇生产线,该废水处理工艺经过集团公司聚酯多元醇生产线污水处理站多年的实践检验,证明该套废水处理工艺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可以确保废水的长期稳定达标排放。超然(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尼葛开发区。该公司聚酯多元醇的生产和废水处理工艺均采用的是青岛宇田集团有限公司的工艺,该生产线于2018年开始建设,201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年产聚酯多元醇10000t。该生产线采用的废水处理工艺为:预处理(水解酸化)+生化处理(UBF池+生物好氧池)+深度处理(MBR膜池+生物炭池)。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NH3-N等,污水处理站设计能力10t/h,实际处理量为8t/h,余量为2t/h。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见下图:图5-5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2020年5月~6月,超然(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污水站厂区在线监测设备汇总值的数据(自行监测),污水处理站出水中污染物浓度(均值)为COD107mg/L、BOD582mg/L、NH3-N5mg/L、SS26mg/L。根据以上监测结果可知,在采用以上废水处理工艺的条件下,厂区废水符合《化工行业水污染物间接排放标准》(DB41/1135-2016)、《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以及及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收水标准,实现达标排放。(2)可行性分析平顶山市丹尼尔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聚氨酯材料项目中的聚酯多元醇生产线采用的生产工艺和废水处理工艺,均与超然(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相同,因此在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及要求的条件下,本项目废水实现达标排放,具有经济技术可行性。5.2.2废水进入集聚区污水处理厂的可行性分析1、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平顶山第三污水处理厂是为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配套的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地点位于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的东南角,主要接纳处理该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废水。污水管网布置根据园区的地形条件为沿沙河二路、沙河四路、沙河五路、沙河六路东西向布置,污水主干管沿竹园五路南北向布置。一期设计处理规模3.0万m3/d,服务范围为竹园五路以西的产业集聚区范围,面积为8.01km2。采用“水解酸化+选择厌氧+改良型卡鲁赛尔氧化沟+深度处理+二氧化氯消毒”工艺,2016年11月经平顶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该项目进行环保竣工验收监测,期间该项目生产负荷39.8%-51.2%之间,尾水排放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A标准,排入关庙沟,经灰河排入沙河。根据调查,目前该污水处理厂已经投入使用,污水管网已经铺设至项目厂址处。污水处理厂主要设计参数见表5-21。污染物项目CODBOD5SSNH3-N进水指标(mg/L)40015030035出水指标(mg/L)5010105处理效率(%)87.593.396.785.7本项目水质(mg/L)1.1。5.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1、项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本项目所在地地下水系统属沙河地下水系统,地层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存在厚度大于10m的下更新统(更新统是更新世形成的地层,可分为下更新统、中更新统和上更新统)含钙核粘土层和亚粘土层将含水岩组分为上、下含水岩组。上部含水岩组细砂和砂卵石层,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下部地层岩性为第四系下更新统冰水沉积的棕红、灰绿和灰白色泥质粉细砂、泥质砂砾石和粘性土,局部呈半固状态,主要含水岩组为细砂和砂卵石层。根据调查区域地下水类型属松散岩类孔隙水,划分为浅层水和中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方式主要为农业灌溉用水和部分村庄居民生活饮用开采,井深为20~50m。中深层地下水开发利用方式主要为居民生活饮用水开采,井深多为120m左右。(1)区域地下水类型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根据埋藏及水力特征划分为浅层水和中深层水,特征述下:①浅层水区域上含水层底板埋深约20~40m,调查区含水层底板埋深约20m左右。根据区域资料,浅层地下水属水量丰富区,降深5m单井涌水量1000~3000m3/d。含水层以细砂、砂砾石为主,松散状,颗粒较粗,泥质含量稍高,孔隙发育。地下水位埋深4.64~9.21m。大气降水入渗是浅层地下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区内机民井分布较多,井深一般为20-30m,利用率较高,灌溉回渗也是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排泄主要为农村生活、农业灌溉、等分散式开采用水为主。地下水动态主要受大气降水、农业开采影响。②中深层水中深层地下水埋藏深度在50~250m,含水层岩性为下更新统(Q1)冰水沉积的棕红、灰绿和灰白色的泥质粉细砂、泥质砂砾石和泥质砂卵石,局部呈半固结状。含水层厚度约30-40m,南部廉村、庆庄一带厚度可达50m。因含泥质成份较高,渗透系数介于5-9m/d之间,局部10~16m/d。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中深层富水性划分为水量中等区(单井涌水量100~1000m3/d)和水量丰富区等区(单井涌水量1000~3000m3/d),调查评价区属水量中等区。中深层地下水属承压水,水头埋深5.0~10.0m。中深层水的补给主要是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中深与浅层之间水力联系较弱,其排泄主要是向东北方向径流排泄和集中供水井开采。(2)浅层地下水补、径、排条件①地下水的补给渗漏补给。分述如下:、降水入渗补给7-9映在地下水位动态上,补给期地下水位呈上升趋势。B、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0.5m/d0.3~2.0‰。C、灌溉渗漏补给旱季农田灌溉时地表水下渗补给地下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②地下水的径流0.5~1.0左右。③地下水的排泄。本区地下水排泄方式为人工开采和侧向径流排泄。人工开采排泄形式主要有农业灌溉、居民生活用水等。根据本次实测资料,调查区沙河水位略低于岸边地下水位,沙河排泄地下水。(3)地下水动态特征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农业开采影响,年内水位动态表现出:丰水期(7、8、9月)降雨入渗补给大,同时农业开采相对减少,使得地下水位上升;枯水期(4、5、6月)降水量小,农业灌溉开采量大,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处于低水位阶段。年内地下水高水位出现在8、9月份,低水位出现在5、6月份,根据区域水位动态资料,年水位变幅一般在1.0~2.5m。(4)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农田灌溉:该区原利用白龟山水库引水灌溉的支渠呈网状分布,但多数已遭废弃或破坏,仅少量能利用。现在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是开采浅层地下水进行井灌,井深一般25m,季节性较强。(5)地层岩性特征根据平顶山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水文地质勘察及岩土工程勘测成果及收集的钻孔资料,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地层分布连续性较好。浅部地层主要由第四系河流冲积的粉土、粉质粘土及砂土组成。勘察深度内揭露的岩土地层依据其物理性质及工程特性的差异自上而下可分为6个主层(编号为层①~层⑥)层序如下:层①细砂;层②粉质粘土;层③粘土;层④细砂;层⑤粘土;层⑥含钙质结核粘土;土分述如下:①层:细砂(Q4al),灰黄色,松散-稍密状态,分选性好,级配差,颗粒均匀。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层底埋深1.6m。②层:粉质粘土(Q4al),灰黄-褐黄色,往下渐变为灰褐色,部含锈黄色斑点及少量铁锰质,层底埋深6.5m,层厚3.9m。③层:粘土(Q4al),棕黄色-灰白色,含少量铁锰质结核,钙质结核含量约占全重的5-10%,直径1-3cm,层底埋深13.2m,层厚6.2m。4④层:细砂(Q4al),灰黄色,稍密状态,分选性好,级配差,颗粒均匀。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层底埋深7.0m,层厚0.5m。4⑤层:粘土(Q3al),棕黄色,局部灰绿色,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和钙质结核,钙质结核含量约占全重的5-10%,直径1~3cm,层底埋深25.0m。⑥层:含钙质结核粘土(Q3al),褐黄色,含少量铁锰质结核,钙质结核含量约占全重的5-10%,直径1~3cm。局部夹粉质粘土。揭穿厚度5.0-7.0m。(6)包气带岩性厂址区包气带总厚度5.52m,包气带岩性为第①层细砂和第③层粉质粘土。第①层细砂厚0.3m,层底埋深0.3m;第③层粉质粘土厚5.22m,层底埋深5.52m。场地基础之下的第一层岩土层为第③层粉质粘土,连续稳定分布。各层岩性特征分述如下:第①层细砂(Q4al),灰黄色,松散-稍密状态,分选性好,级配差,颗粒均匀。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层底埋深0.3m。第③层粉质粘土(Q4al),灰黄-褐黄色,往下渐变为灰褐色,下部含锈黄色斑点及少量铁锰质,层底埋深5.52m。项目区域水文地质剖面图见图5-6。图5-6 评价区域水文地质剖面图(7)含水岩组如下:第③层粉质粘土(Qal),灰黄-褐黄色,往下渐变为灰褐色,光泽。下部含锈黄色斑点及少量铁锰质,层底埋深13.70m,层厚8.18m。15.07m1.37m。据水文地质剖面显示该层为浅层地下水的主要含水层。(8)隔水层32.8m本项目区域浅层地下水流向总体上与地形倾向基本一致,同时与沙河形成相互补给,有该区域地下水流向图可判断,项目所在位置地下水流向为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径流,径流速度缓慢,水力坡度介于0.1~1‰。地下水流向趋势图见图5-7。图5-7项目区域地下水流4.0~4.8m,稳定水位标高95.10~95.19m。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侧向径流。浅水含水层介质主0.0018。2、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附录A相关内容,本项目属于“L石化化工”,有化学反应发生,由此确定,本项目为I类建设项目。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现状调查评价范围采用公式计算法:L=α×K×I×T/ne式中:L—下游迁移距离,m;α—变化系数,α≥1,一般取2;K—渗透系数,m/d,根据地质资料,渗透系数取8m/d;I—水力坡度,0.0018;T—质点迁移天数,取值不小于5000d;ne—有效孔隙度,0.21。计算L=686m确定评价范围为下游迁移距离为686m,由于场地两侧为343m,上游取100m围合而成,区域面积为1.24km2。此评价范围内无村庄等地下水敏感点,评价范围内无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及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因此可判定为地下水敏感程度为不敏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项目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3、预测情景设置(1)正常状况根据本项目设计情况,该项目生产用到的液体原料(各种助剂)分别用储罐和桶贮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在危废暂存间暂存,并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污水输送管线均为地埋式,原料罐区、原料仓库、中间储罐区、危废暂存间、生产区域及污水处理站、事故池均已按照《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等相关规范设计地下水污染防渗措施,预计正常状况下本项目对地下水影响较小。(2)非正常状况在生产运行一段时间后,车间、仓库、罐区等防渗设施可能有少量因老化、腐蚀而发生破损,在反应釜或管道内物料发生跑、冒、滴、漏的非正常状况下,如处理不当,污染物可能下渗影响地下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已采取措施影响结果。-22。表-22 地下水环境影响情况识别表渗漏位置渗漏点污染物污染物类型发现难易程度是否可降解原料罐区储罐乙二醇、二甘醇、1-4-丁二醇其他类别(有机物)地上罐易可降解中间罐区储罐聚酯多元醇、聚醚其他类别(有机物)地上罐易可降解原料仓库桶装液体原料四异丙基钛酸酯、对苯二甲酸、硅油、磷酸、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其他类别(有机物、酸)地上易可降解生产区域反应釜、管道MDI等原料、半成品等其他类别(有机物)地上易可降解污水站池底、池壁四周COD、氨氮其他类别(有机物)地下难可降解由上表可知,可能发生渗漏的位置:原料罐区、中间罐区、原料仓库、生产区域,发生非正常事故的情景相似,均为置于地上的储罐或生产设施泄漏、同时防渗层出现破损导致的地下水污染的发生,大部分物料进入地下水后表征的污染因子均为COD,由于两个及以上设施同时发生泄漏的可能性较小,因此考虑物料在线量最大的一个设施和有地下水标准的毒性物质的泄漏作为事故状况考虑。综上所述,本次评价非正常事故的预测情景为:①乙二醇储罐泄漏,原料罐区地面由于不可预见因素导致防渗层破损,乙二醇由裂缝进入地下水;②污水池出现裂缝,废水由裂缝进入地下水。4、预测因子本项目生产过程中物料不含有重金属,不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物料主要为有机物,有机物进入地下水后主要表征为COD,污水站污水泄漏主要污染因子为COD和氨氮,因此本次预测因子选取为COD(参考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耗氧量)和氨氮。根据厂区所处的水文地质特征,本次溶质运移模型概化为一维连续点源模型。一维半无限长多孔介质模型,假设泄漏点浓度为定浓度边界,污染物向地下水下游方向扩散运移。其公式为:6、预测相关参数选取污染物泄漏源强本次地下水预测选择乙二醇储罐泄漏和污水池发生渗漏100m210m2,污水5m2。根据达西定律公式:Q=KAiQ——渗透量m3/d,K——m/d,8A——m2I——水力坡度常数,取0.0018。0.0072m3/d1.1155g/cm3,160.6kg/dCOD1.4,则乙二醇泄漏进入地下水后表征的COD224.8kg/d。本项目地下水预测因子见表5-23。表-23 地下水预测污染物源强参数预测状态预测因子污染物源强泄漏时间环境质量标准(mg/L)检出限(mg/L)事故状态下COD1560g10min3.00.05污水站短时泄漏COD17604.0mg/L30d3.00.05氨氮0.59mg/L0.500.025预测时段本次预测期定为10d,30d,100d,1000d,2000d。(3)水文地质参数根据项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可知,含水层为细沙组成的孔隙含水层,细砂的渗透系数为5.0~10m/d,评价取8m/d;当地地下水水力坡度为0.0018;有效孔隙度为0.02;地下水流速0.03m/d,纵向弥散系数根据计算公式并类比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同类地区资料,取值为0.17m2/d。7、预测结果乙二醇储罐事故状况下游不同时间处COD浓度见表5-24。表5-24 储罐瞬时泄漏不同时间下游不同距离处COD浓度预测时间d预测结果108m30974.3267mg/l11m;影响距离最远为15m100533.6607mg/l21m;影响距离最远为28m1000168.7583mg/l82m;影响距离最远为104m200097.43267mg/l174m;影响距离最远为214mCOD浓度逐渐向下游30d,11m15m100d时,21m28m1000d后,预104m2000d预测超标174m214m。污水池短时泄漏非正常状况下下游不同时间处COD、氨氮浓度见表5-25、表5-26。表5-25 污水池短时泄漏不同时间下游不同距离处COD浓度预测时间d预测结果1011247.28mg/l距离最远为8m3014377.53mg/l1m12m;影响距离最远为15m1001609.532mg/l6m23m;影响距离最远为29m1000360.8456mg/l110m2000248.8857mg/l65m141m;170m表5-26 污水池短时泄漏不同时间下游不同距离处氨氮浓度预测时间d预测结果100.3769539mg/l3m300.4818646mg/l7m100预测的最大值为0.05394364mg/l,位于下游6m,预测结果均未超标;影响距离最远为11m10000.01209378mg/l2000预测的最大值为0.008341432mg/l,位于下游65m,预测结果均未超标;且预测结果均低于检出限根据预测结果,在短时泄漏情况下,泄漏点下游方向COD浓度逐渐向下游方向扩散,在不考虑降解、吸附等物理化学反应情况下,主要随水流扩散。根据预测结果,泄漏后10d,下游影响距离最远为8m;泄漏后30d,下游影响距离最远为15m;泄漏后100d时,下游影响距离最远为29m;泄漏1000d后,下游影响距离最远为110m;泄漏2000d后,下游影响距离最远为170m。储罐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污染物都可以及时控制,因此造成污染地下水的几率较小。同时本地区包气带主要为黏土层一般厚度在3m左右具有较好的防渗性能,而根据同类发生的事故企业对事故的控制及处理时间一般不超过24h,以及在自然界生化作用下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实际乙二醇泄漏后对地下水的贡献要远小于理论计算值。。5.4声环境质量影响预测与评价1、评价等级及预测范围本工程所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2类地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要求,本次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二级。根据声评价等级要求,本次声环境影响预测范围确定为厂址边界外200m。本项目厂址外200m范围内没有噪声敏感点,因此,本次噪声预测仅预测项目正常运行时的厂界噪声值。2、工程高噪声设备源强拟建项目机械设备数量较多,主要高噪声设备有物料泵、输送泵、空压机、风机等。由工程分析可知,工程设备噪声源强及治理措施见表5-27。表5-27工程设备噪声源及治理措施序号名称数量/台噪声分贝级dB(A)所在位置治理措施治理后声级(dB(A))1物料泵285生产车间罐区合理布设、减振、隔声652输送泵480锅炉房合理布设、减振、隔声604空压机190生产车间真空泵房合理布设、减振、隔声705风机280生产车间空压机房合理布设、减振、隔声603、噪声预测(1)预测范围根据项目特点及项目周边环境状况,噪声预测范围为厂界外200m。(2)评价标准本项目营运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昼间60dB(A),夜间50dB(A))。(3)预测模式根据本项目主要高噪声设备的分布状况和房间外源强,计算出各声源对厂界及敏感点的噪声贡献值,然后采用噪声预测模式进行预测,公式如下: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等效声级贡献值(Leqg)计算公式:式中: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LAi-i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dB(A);T-预测计算的时间段,s;ti-i声源在T时段内的运行时间,s;预测点的预测等效声级(Leq)计算公式:式中: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Leqb——预测点的背景值,dB(A)。4、评价标准本项目营运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5-28。表5-2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2类60505、噪声预测结果与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当有多个声源时,为简化计算和边缘绘制等声级线图,可视情况将数个声源合为声源组团,然后按照等效声源进行计算。本工程高噪声源主要分布在生产区内。根据厂区高噪声设备的布置情况,按预测模式预测工程投产后所有噪声源对厂界的影响,各预测点噪声预测结果见表5-29。表5-29项目噪声影响预测结果单位:dB(A)项目贡献值标准达标分析昼间夜间东厂界46.5昼间:60夜间:50达标南厂界48.5达标北厂界48.3达标西厂界47.8达标由上表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营运后各厂界噪声均可以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值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5.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聚酯多元醇车生产过滤产生的滤渣(S1)、聚氨酯矿用组合料生产环节产生的滤渣(S2)、废原料包装桶(S3)、质检废液(S4)、废导热油(S5)、废机油(S6)、职工生活垃圾(S7)。1、一般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废储存区禁止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混入,并应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的要求进行储存。废原料包装桶(S3),厂区收集后可出售相关单位或者由原料生产厂家回收用于其原使用途。生活垃圾,厂区收集后及时送集聚区垃圾中转站,最终送叶县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卫生填埋。一般固废临时堆放场应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的要求规范化建设,固废临时贮存场应满足如下要求:(1)临时堆放场应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得小于1.5m。临时堆放场四周应建有围墙,防止固废流失。(2)临时堆放场应建有防雨淋、反渗透措施。本项目一般固废储存在生产车间内,地面进行硬化,可以满足防雨淋、反渗透要求。(3)为了便于管理,临时堆放场应按《环境保护图形标识—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本项目厂区设置80m2一般固废仓库,用于暂存厂区产生的一般固体废物。2、危险固废由工程分析可知,项目营运后会产生部分危险固废:酯多元醇车生产过滤产生的滤渣(S1)、质检废液(S4)、废导热油(S5)、废机油(S6),该部分危险废物需统一收集,分类贮存在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标准的容器储存,加上标签,并有专人管理。用以存放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隙。不得将不相容的废物混合或合并存放。作好危险废物情况的记录,记录上须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日期、存放库位、废物出库日期及接收单位名称。项目拟在固废仓库设置单独的区域用于存放项目产生的危险固废,约55m2。本项目危险废物贮存场地应按照环境保护部公告2017年第43号《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l8597-2001)及其修改单中相关规定,做到“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四防要求,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或2mm厚人工材料(防渗系数<10-10cm/s),保证地面无裂痕。在危险废物贮存处周围设置围堰。危险废物的盛装容器密封,耐腐蚀,不渗漏,并进行定期检查;危险废物的处置应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本项目危险废物应分类收集,分区存放,严禁不相容的固体废物堆放在一起。企业应在投入运行前与相应资质单位签订委托处置协议,并对危险废物妥善暂存,禁止随意排放污染环境。由此可知,本项目固废经处理处置后,均能够实现减量化和无害化,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5.6土壤环境影响分析1、环境影响识别(1)影响类型及途径本项目施工期主要为土方施工、厂房建设及设备安装,主要污染物为施工期扬尘,不涉及土壤污染影响。营运期主要大气污染物为恶臭污染物NH3、H2S,不涉及大气沉降影响,主要涉及废水处理构筑物在事故泄漏工况下渗对土壤造成垂直入渗的影响。本项目属于污染类影响项目,不涉及生态影响型的土壤酸化、碱化、盐化。综上,本项目环境影响类型见下表:表5-3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类型与影响途径表不同时段污染影响型生态影响型大气沉降地面漫流垂直入渗其它盐化碱化酸化其它建设期运营期√服务期满后由上表可知,拟建项目的影响途径主要为运营期事故状态下的垂直入渗污染。(2)影响源及影响因子本项目土壤环境影响源及影响因子识别结果见下表:表5-31土壤环境影响源及影响因子识别表污染源工艺流程/节点污染途径污染物指标特征因子备注污水处理构筑物生产单元垂直入渗废水苯胺事故工况2、现状调查与评价(1)调查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结合项目特性,土壤现状调查范围为厂区占地范围及占地范围外0.2km范围。(2)敏感目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本项目土壤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周边居民区、学校、医院、疗养院、养老院、耕地等。根据实际情况,项目评价范围内无居民区、学校、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环境敏感目标,东侧、南侧现状为耕地。敏感目标具体见下表:表5-32土壤环境敏感目标一览表保护目标方位距离耕地西侧、南侧紧邻用地边界(3)土地利用类型调查根据现场调查结果,本项目污水处理站场地及周边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耕地及建设用地。(4)土壤类型调查根据国家土壤信息服务平台查询数据,厂区内全部为一种土壤类型,土类为H21潮土。(5)土壤理化性质调查根据对厂区的土壤理化性质调查,结果如下表:表5-33建设项目所在地土壤理化性质调查表采样点位T1T5坐标E113°26′1766"N33°41′3700"E113°26′1777"N33°41′3882"采样时间2020.07.242020.07.24层次0-0.2m0-0.2m现场记录颜色黄褐色黄褐色质地轻壤土轻壤土砂砾含量18%17%其他异物植物根系植物根系实验室测定阳离子交换量13.8cmol+/kg15.2cmol+/kg氧化还原电位312mv323mv饱和导水率(cm/s)1.851.93土壤容重(g/cm3)1.121.09孔隙度(%)48.949.4(6)影响源调查本项目对土壤可能产生影响的物质主要有来源于废水各污染物,如COD和NH3-N。在不发生事故工况的情况下,对土壤影响不大。3、土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预测范围厂区占地范围及周边200m范围内。(2)预测时段建设项目运营期。(3)情景设置根据本项目运营后情况,结合土壤环境质量的标准限值,本次土壤环境预测情景考虑废气排放的MDI储罐泄漏后垂直入渗进入土壤的环境影响。(4)预测因子特征因子苯胺(MDI的生产原料,聚合MDI中会含有少量前聚体占比不超过10%)。(5)预测标准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苯胺筛选值标准限值为260mg/kg。(6)预测方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GB964-2018),本次土壤环境影响预测采用以下预测方法:1)单位质量土壤中某种物质的增量计算公式:2)单位质量土壤中某种物质的预测值计算公式:(7)预测结果项目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方式有:储罐泄漏后防渗层破漏造成垂直入渗导致的土壤污染。MDI储罐为地上罐,泄漏后较易被发现,根据环境风险评价章节分析结果,MDI储罐泄漏30min后被发现,泄漏量为756kg,不考虑经淋溶和径流排放的污染物量,表层土壤容重0.84kg/m3,评价范围考虑围堰区域,面积为104m2。经计算,MDI储罐泄漏后地面漫流进入土壤中物质的增量为86.59mg/kg。表-34 储罐泄漏后土壤环境影响预测表位置增量(mg/kg)现状值(mg/kg)预测值(mg/kg)评价标准(mg/kg)占标率%是否达标储罐周围土壤86.59086.5426032.9达标由以上分析可知,大气沉降造成的土壤影响预测值为86.54mg/kg,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仍满足第二类用地苯胺筛选值标准限值260mg/kg要求,占标率32.9%,项目对土壤环境影响可接受。5.7生态影响分析植树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植物还具有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的功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CO2释放氧气,进而改善周围环境的空气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温室效应;炎热的夏季,植物可以通过自身的蒸腾作用吸收周围的热量,从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大面积绿地的生态效益非常可观。绿色植物还具有吸收有害气体,吸附粉尘,杀菌以及隔离噪声的作用。周围地区种植绿化树种,其在生长过程中能够从空气中吸收氨气以满足自身对氮素的需要,既可以降低厂区氨气浓度,减少空气污染,又能够为植物自身提供氮素养分,减少施肥量并促进植物生长。研究表明,合理植树绿化可以阻留净化25%~40%的有害气体和吸附35%~67%的粉尘,使恶臭强度下降50%。因此,在现代化企业种植绿化树种对美化环境、防风遮阴、调节空气温、湿度变化及改善厂区生态环境均具有重要作用。对本项目绿化措施建议:①场内主干道道路两侧的绿化选一些树干直立树冠适中的树木种植,树荫能降低路面温度,也可以在路旁围上篱笆,种植攀藤植物来美化环境。②场区内部要用树木隔离。如在生产区、生活区和管理区用高大的树木进行隔离,如杨树、榆树等,起到隔离的效果。③场内小道进行绿化。如栽种一些比较矮小的植物,象塔柏、冬青等四季常青树种进行绿化。对一些小通道也进行绿化,主要种一些矮小的植物或花草。5.8环境风险评价5.8.1评价目的及重点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造成的重大环境污染的事件,其特点是危害大、影响范围广、发生概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环境影响及其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通过对本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和源项分析,进行风险评价,提出减缓风险的措施和应急预案,为环境管理提供资料和依据,达到降低危险、减少危害的目的。5.8.2环境风险源调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源包含危险物质和危险单元,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的原辅材料、燃料、中间产品、副产品、污染物、火灾和爆炸伴生/次生等的物质,以及生产装置、储运设施等的工艺设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B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表列出的风险物质对照本项目生产过程使用的原辅材料和产品进行筛选,本项目涉及的突发环境风险物质为聚合MDI(其他生产原料如乙二酸、乙二醇、二乙二醇、丁二醇等物质以及中间品和成品,均不属于风险物质)。MDI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生产工艺特点如下表;根据HJ169-2018附录C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的分级,确定项目生产系统危险性见下表:表-35 环境风险源调查一览表序号名称形态用量t/a最大储存量t用途位置及储存方式一、物质风险源调查1二苯基亚甲基二异氰酸酯(MDI)液态7500276生产原料储罐区储罐二、生产工艺风险源调查序号生产单元危险性生产工艺/设备套数操作条件1聚酯多元醇生产单元组合料反应釜(B组分)4常温、常压5.8.3环境风险潜势的判断1、风险物质存储量(Q值判定)本项目运营期的用的原料主要为己二酸、乙二醇(甘醇)、二乙二醇(二甘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钛酸四异丙酯、丙三醇、硅油、甘油等,中间产品有聚酯多元醇、液态产品为聚酯多元醇和聚氨酯矿用组合料。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B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表列出的风险物质对照本项目生产过程使用的原辅材料和产品进行筛选,本项目厂区危险物质存储量见下表:表-36 危险物质临界量与实际储存量一览表序号物质名称CAS号最大存在总量q(t)标准临界量Q(t)q/Q1二苯基亚甲基二异氰酸酯(MDI)26447-40-52760.5552Q。②当存在多种危险物质时,则按下式计算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Q:Q=q1/Q1+q2/Q2+…qn/Qn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t。当Q<1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当Q>1时,将Q值划分为:(1)1≤Q<10;(2)10≤Q<100;(3)Q≥100。本项目Q=276/0.5=552由此可知,本项目Q≥100。2、行业及生产工艺(M)。本项目行业及生产工艺评估表如下:表5-37 行业及生产工艺(M)行业评估依据分值石化、化工、医药、轻工、化纤、有色冶炼涉及光气及光气化工工艺、电解工艺(氯碱)、氯化工艺、硝化工艺、合成氨工艺、裂解(裂化)工艺、氟化工艺、加氢工艺、重氮化工艺、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胺基化工艺、磺化工艺、聚合工艺、烷基化工艺、新型煤化工工艺、电石生产工艺、偶氮化工艺10/套无机酸制酸工艺、焦化工艺5/套其他高温或高压,且涉及危险物质的工艺过程a,危险物质贮存罐区5/套(罐区)管道、港口/码头等涉及危险物质管道运输项目、港口/码头等10石油天然气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开采(含净化),气库(不含加气站的气库),油库(不含加油站的油库)、油气管线b(不含城镇燃气管线)10其他涉及危险物质使用、贮存的项目5a高温指工艺温度≥300℃,高压指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10MPa;b长输管道运输项目应按站场、管线分段进行评价。生产过程中会不发生化学反应,涉及危险物质贮存项目环境风险源调查情况,项M=5M4表示。注:M﹥20,10<M≤20,5<M≤10,M=5分别为M1、M2、M3、M4表示。3、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分级根据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和行业及生产工艺(M),按照下表确定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等级(P),分别以P1、P2、P3、P4表示。表-38 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等级判断(P)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行业及生产工艺(M)M1M2M3M4Q≥100P1P1P2P310≤Q<100P1P2P3P41≤Q<10P2P3P4P4综上,本项目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等级为P3。4、环境敏感程度分级(1)大气环境原则如下表:表-39 大气环境敏感程度分级分级大气环境敏感性E1周边5km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机构人口总数大于5万人,或其他需要特殊保护区域;或周边500m范围内人口总数大于1000人;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管段周边200m范围内,每千米管段人口数大于200人E2周边5km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机构人口总数小于5万人;或周边500m范围内人口总数大于500人,小于1000人;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管段周边200m范围内,每千米管段人口数大于100人,小于200人E3周边5km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机构人口总数小于1万人;或周边500m范围内人口总数小于500人;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管段周边200m范围内,每千米管段人口数小于100人根据调查,本项目周边5km人口总数为40972人,小于5万人,因此大气环境敏感程度为E2。(2)地表水环境下游环境敏感目标情况,共分为三种类型,E1为环境高度敏感区,E2度敏感区,E3为环境低度敏感区,分级原则见下表,其中地表水功能敏感性分区和环境敏感目标分级分别见下表:表-40 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环境敏感目标地表水功能敏感性F1F2F3S1E1E1E2S2E1E2E3S3E1E2E3表5-41 地表水功能敏感性分区敏感性地表水环境敏感特征敏感F1排放点进入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为Ⅱ类及以上,或海水水质分类第一类;或以发生事故时,危险物质泄漏到水体的排放点算起,排放进入受纳河流最大流速时,24h流经范围内涉跨国界的敏感F2排放点进入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为Ⅲ类,或海水水质分类第二类;或以发生事故时,危险物质泄漏到水体的排放点算起,排放进入受纳河流最大流速时,24h流经范围内涉跨省界的敏感F3上述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表-42 环境敏感目标分级敏感性环境敏感目标S1发生事故时,危险物质泄漏到内陆水体的排放点下游(顺水流向)10km范围内、近岸海域一个潮周期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的两倍范围内,有如下一类或多类环境风险受体: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包括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红树林、珊瑚礁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海上自然保护区;盐场保护区;海水浴场;海洋自然历史遗迹;风景名胜区;或其他特殊重要保护区域S2发生事故时,危险物质泄漏到内陆水体的排放点下游(顺水流向)10km范围内、近岸海域一个潮周期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的两倍范围内,有如下一类或多类环境风险受体的:水产养殖区;天然渔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滨风景游览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生存区域S3排放点下游(顺水流向)10km范围、近岸海域一个潮周期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的两倍范围内无上述类型1和类型2包括的敏感保护目标综上,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为E2。(3)地下水环境依据地下水功能敏感性与包气带防污性能,共分为三种类型,E1为环境高度敏感区,E2为环境中度敏感区,E3为环境低度敏感区,分级原则见下表,其中地下水功能敏感性分区和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见下表。当同一建设项目涉及两个G分区或D分级及以上时,取相对高值。表-43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环境敏感目标地下水功能敏感性G1G2G3D1E1E1E2D2E1E2E3D3E2E3E3表5-44 地下水功能敏感性分区敏感性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敏感G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他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敏感G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a敏感G3上述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a“环境敏感区”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表5-45 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敏感性包气带岩土的渗透性能D3Mb≥1.0m,K≤1.0×10-6cm/s,且分布连续、稳定D20.5m≤Mb<1.0m,K≤1.0×10-6cm/s,且分布连续、稳定Mb≥1.0m,1.0×10-6cm/s<K≤1.0×10-4cm/s,且分布连续、稳定D1岩(土)层不满足上述“D2”和“D3”条件Mb:岩土层单层厚度。K:渗透系数。综上,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E3。5、环境风险潜势划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为Ⅰ、Ⅱ、Ⅲ、Ⅳ/Ⅳ+级。下表确定环境风险潜势。表5-46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划分环境敏感程度(E)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极高危害(P1)高度危害(P2)中度危害(P3)轻度危害(P4)环境高度敏感区(E1)Ⅳ+ⅣⅢⅢ环境中度敏感区(E2)ⅣⅢⅢⅡ环境低度敏感区(E3)ⅢⅢⅡⅠ注:Ⅳ+为极高环境风险P3为E2,地表水为E2E3,最终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综合等级为Ⅲ级。5.8.4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1、评价等级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其评价工作等级判别依据见表5-47。表5-47 评价等级划分依据一览表环境风险潜势Ⅳ、Ⅳ+Ⅲ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