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效益及成本控制能力将成为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竞争重点_第1页
规模效益及成本控制能力将成为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竞争重点_第2页
规模效益及成本控制能力将成为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竞争重点_第3页
规模效益及成本控制能力将成为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竞争重点_第4页
规模效益及成本控制能力将成为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竞争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规模效益及成本控制能力将成为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竞争重点规模效益及成本控制能力将成为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竞争重点动力电池是目前负极材料市场的主要增长点,下游车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及补贴退坡的背景下,将更加注重原材料的价格水平,具备良好的规模效益及成本控制能力的负极材料企业,有望取得更高的市场份额,从而挤压小型企业的市场空间,淘汰市场落后产能,促进行业集中度的提升,稳固市场竞争格局。负极材料中游分析(一)负极材料市场规模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兴起以及锂电池等产品的发展,负极材料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数据显示,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规模由2017年82.1亿元增至2021年159.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相关研究机构预测,2023年我国负极材料市场规模可达210亿元左右。(二)负极材料出货量2022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60万辆,带动动力电池出货超200GWh。海外客户加速对人造石墨技术应用,推动我国负极海外出货上升。冬奥会后,限产限电放宽,石墨化产能利用率上升,负极产能得到部分释放,市场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2022年上半年,中国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54万吨,同比增长68%。(三)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近年来,中国硅基负极材料正在不断发展,硅基负极市场迎来快速增长,出货量预计大幅增加。2021年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达1.1万吨,同比增长83%,占负极材料出货量的1.5%。随着特斯拉4680电池的量产以及大圆柱电池的推广应用,未来将继续增长,预计2023年将达2.47万吨。(四)负极材料产品结构从产品出货结构来看,受动力及储能市场需求带动,人造石墨对比天然石墨具有更好的一致性与循环性,带动人造石墨占比提升;我国主要锂电池企业逐步转向人造石墨,带动了人造石墨出货量占比进一步提升。2021年人造石墨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市场份额上升至84%;天然石墨占比下降,市场份额下滑至14%。(五)负极材料进出口量我国负极材料出口远大于进口,进出口贸易顺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负极材料出口量62.8万吨,同比增长31.4%,出口量超过此前2018年的最高值57.1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2021年中国负极材料进口数量为8.2万吨,同比增长84.5%。(六)市场竞争格局我国负极材料市场集中度较高,行业竞争格局相对较好,CR3达到56%。其中,贝特瑞、璞泰来(江西紫宸)和杉杉股份一直处于头部地位,占比分别为26%、15%、15%,东莞凯金近年市占率有所提高,占比13%。此外,贝特瑞、中科星城(中科电气)和尚太科技扩产积极,市占率提升较为明显。负极材料下游分析(一)锂电池产品结构从锂电池产品结构来看,我国锂电池主要分为动力型锂电池、消费型锂电池和储能型锂电池三大类,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数码相机和储能等众多下游领域。数据显示,2021年受新能源汽车发展带动,锂电池市场中动力型锂电池产量最大,为220GWh,占比达到68%。其次为消费型锂电池,占比为22%,储能型锂电池占比最低,仅有10%。(二)动力型锂电池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超350万辆,带动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长。同时,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高增长,带动国内部分头部电池企业出口规模提升,我国动力型锂电池产量呈高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动力性锂电池产量达220GWh,预计2023年将达733GWh。(三)消费型锂电池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消费能力的持续提升,我国3C数码类、电动工具类和小动力类产品需求量不断扩大,为消费型锂电池市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应用基础。2017-2021年,我国消费型锂电池以22%的复合年均增长率由32.5GWh增长到72GWh,预计2023年将达105.7GWh。(四)储能型锂电池中国负极材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一)石墨化产能分布石墨化是人造石墨的必备工序,由于双限政策影响,国内各地对属于高能耗产业的石墨化项目严格限制,目前纯石墨化厂商扩产项目较难通过地方政府能评及环评审批。负极厂商一体化产能项目由于更能促进地方就业和贡献更多税收,并属于国家鼓励的新能源产业,相对更容易拿到能评和环评审批。2021年我国石墨化产能合计98.1万吨。(二)竞争格局2021年国内负极材料产量达66万吨,同比增长85%。负极龙头贝特瑞市占率26%,同比增长3%,国内负极CR3/CR5分别达56%/80%,同比下降2%/持平,龙头厂商竞争格局较为稳定,其中贝特瑞、中科星城和尚太科技扩产积极,市占率提升较为明显。在人造石墨领域,璞泰来(江西紫宸)和杉杉股份是双龙头,2021年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均超过15%,凯金能源、贝特瑞、中科电气、尚太科技等紧随其后。2021年贝特瑞在天然石墨领域一家独大,市场份额超过60%,翔丰华、江西正拓与中科电气分别占比17%、2%与2%,其他企业占比15%。(三)性能对比从我国主要负极厂家人造石墨产品性能对比来看,多年来璞泰来主流产品均应用在高容量、高压实密度、低膨胀和长循环的高端电池。璞泰来人造石墨产品首次容量可达352-360mAh/g,首周效率92-96%,压实密度最高可达2.25g/cm³,适用于消费、动力、储能领域,产品各项指标性能明显优于其他企业产品。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一)各国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有利于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的长期发展锂电池负极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材料,长期以来受到国家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支持,并被列入国家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及目录。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新能源汽车相关法规和政策,具体包括购车补贴、税收优惠、路权特权、积分政策等,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国内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在更高的起点上与国际同行竞争。(二)日益紧迫的环保压力有利于促进锂电负极材料产业的发展二次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和电动工具等领域的加速推广应用,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量,改善环境。另一方面,二次电池中铅酸、镍镉电池的使用和废弃都有可能对环境造成了较大污染,而锂电池是具环保价值的绿色电池之一,其对这两种电池品种的替代全面符合了当下对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由此释放出的巨大市场空间给锂离子电池产业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三)下游各大车厂的扩产计划将直接推动锂电负极产业快速发展面对新能源汽车较为明确的发展趋势,国内外各大汽车巨头相继加大了新能源汽车的投资力度,同时也引来了各路资本竞相加入造车新势力,将直接推动上游动力锂电厂商以及负极材料厂快速发展。负极材料简介(一)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四大主材之一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负极材料对于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充放电倍率以及低温放电性能具有影响较大的影响。从锂电池工作原理来看: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分离,经过电解液嵌入至负极材料中。与此同时,电子由负极材料运动至正极材料。由于负极材料具有较多的微孔,因此到达负极的锂离子将嵌入至微孔中,锂离子可嵌入负极材料的数量越多,电池的充电容量越高。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负极材料中脱离,经过电解液嵌入至正极材料。负极的锂离子此时,嵌入至正极材料的锂离子数量越多,电池的放电容量越高。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成本中占比小于15%。锂离子电池四大主材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其成本占比分别约为40%、15%、15%、30%。(二)负极材料种类众多,人造石墨性能突出锂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分为碳材料和非碳材料。碳材料包括:石墨类、石墨烯、无序碳。目前锂离子电池中应用较多的是石墨类负极材料,比如人造石墨、天然石墨。非碳材料中主要包括:硅基负极材料、钛酸锂负极材料等。硅基负极材料中可以分为SiO负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硅基合金负极材料。石墨化+一体化企业优势凸显,硅基负极为未来发展方向(一)受双控+限电影响,石墨化供给短期或仍将不足石墨化是人造石墨的必经之路。石墨化是将物料按一定的升温曲线进行加热处理直至物料转化为石墨制品的过程,该过程以热能引起的运动为基础,使碳进一步富集,碳原子实现由乱层结构向石墨晶体结构的有序转化。石墨化过程为将主材料均匀放入石墨坩埚内,再通过天车吊起平放入石墨化炉中,将电阻料放入炉芯处石墨坩埚外围,外边包覆保温料,将炉体填满,即完成装炉。将炉体装满后,即进入电加热过程。通过石墨化炉两侧的电极进行通电加热,时间通常不超过48小时,在炉内达到一定温度后加盖炉顶并设置集气罩,炉内温度将继续升至2800℃-3000℃,最终将坩埚内含碳物质在高温热处理下,使其具备石墨晶体结构特征。通电加热结束后,将炉顶打开,静置冷却至材料恢复常温,即结束该生产过程。通常情况下,石墨化工序或提纯工序一个周期将达到15-22天。高温高耗电量+产能扩张较缓或将导致我国石墨化供需错配。从供需情况上看,2023年我国石墨化或将呈现供给不足的情况。根据头豹研究院测算,2022年我国石墨化供给和需求分别为72万吨和64万吨;2023年我国石墨化供给和需求分别为85.3万吨和91.4万吨。从能耗上来看,石墨化企业属于高能耗企业。石墨化炉种类多样,但高温以及高耗电量难以避免。我国目前主流的石墨化炉为艾奇逊石墨化炉和内串式石墨化炉。根据石墨网统计,艾奇逊石墨化炉和内串式石墨化炉的耗电量巨大,其耗电区间分别为4000~4800kwh/t、3300~4000kwh/t。从石墨化产能布局来看,我国石墨化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市场格局较为分散。1)根据高工锂电统计,2021年内蒙古石墨化产能占比为41%、四川为17%、山西为12%、青海为8%。由于石墨化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因此石墨化产能布局整体上是根据电力供应能力以及电价分布的。2)石墨化市场格局较为分散,根据头豹研究院,2021年我国外协厂的石墨化市场占比达到了63%。在上市公司中,璞泰来石墨化市场份额最大,达到了整体市场份额的13%。从政策端来看,双控政策不断出台,石墨化产能释放受阻。2021年国家发改委出台《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后,各省市发改委相继出台相关的双控政策,石墨化厂商产量受限。以我国石墨化产能占比最大的内蒙古自治区为例,2022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完善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政策保障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其中下达了对于各盟市年度能耗强度降低目标任务,以及加强了对于两高项目的认定、管理、审核。(二)一体化趋势加剧,龙头企业优势凸显一体化是负极材料企业降本的主要方式,其中石墨化自供率为重中之重。1)石墨化在人造石墨中的占比较高。目前我国大部分负极材料厂商的石墨化都是以外协厂加工为主。根据璞泰来2021年年报,公司人负极材料加工费占比为41.75%;2)电价上涨,抬升石墨化费用。根据璞泰来2021年年报,石墨化的主要成本为制造费用以及辅助生产费用,占比达到84.16%。由于石墨化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因此电费对于制造费用以及辅助生产费用的影响较大。随着各地电力市场改革进程加速,高耗能企业的电价进一步提升,因此将会推升石墨化的成本;3)受调控政策影响,有效产能不足,石墨化供应紧缺,石墨化加工价格上涨。4)委外加工石墨化大幅拉低负极材料企业毛利率。根据尚太科技的测算,2020年当石墨化委外加工占比达到30%和50%时,负极材料毛利率分别下降7.98%和13.30%。负极材料厂商扩产石墨化产能,石墨化自给率有望提升。根据GGII数据,2021年璞泰来、杉杉股份、中科电气、翔丰华、凯金能源石墨化自给率分别为66.67%、35.00%、53.03%。根据各公司公告(据不完全统计),中科电气规划石墨化产能达20万吨,杉杉股份规划石墨化高达50万吨,贝特瑞规划石墨化产能达28万吨。(三)硅基负极未来可期硅基负极克容量高,可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续航里程是新能源汽车的痛点之一。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续航需求,我国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不断提高。根据数据显示,2018-2021年纯电新能源汽车最高续航里程分别为565km/660km/706km/840km/1008km。解决续航里程的方法除了增加电池尺寸,其次是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以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为例,历年来能量密度都是不断提升的。由于硅基负极的克容量远高于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因此硅基负极的应用可提升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快充车型纷至沓来,硅基负极高倍率性能傲视群雄。随着消费者对于补能时长要求的提高,缩短补能时长是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供给端来看,已有多家车企已经或即将推出800V的快充车型。为了提升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就需要使用高倍率的电池。高倍率电池一般指的是连续放电能力≥3C的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充电高倍率电池,它主要依赖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因此,具有高倍率性能的负极材料将提高锂电池的充放电能力。大圆柱电池推出,负极材料膨胀率容忍度提高。硅先天不如石墨稳定,因此在充放电的过程中容易膨胀。一般碳基负极在嵌锂反应中体积的膨胀不超过10%,而硅基则能膨胀360%,从而引发SEI膜破损等副反应,导致电池容量衰减。大圆柱电池带动硅基负极材料需求上涨主要原因为:1)圆柱电池体积更大。硅基负极在充放电的过程中膨胀率极高,大圆柱电池的体积较大,为硅的膨胀预留了一定的空间,减少了膨胀所带来的影响;2)大圆柱电池表面为弧形。硅基负极的膨胀时多个方向可以分摊膨胀压力,因此对于硅基负极的膨胀容忍度更高。人造石墨主角地位难撼动,硅基负极粉墨登场(一)石墨类负极性能优化进行时石墨类负极各有优势,人造石墨更胜一筹。从克容量来看,天然石墨容量略高于人造石墨。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理论容量为340-370mAh/g,人造石墨的负极材料的理论容量为310-360mAh/g。从循环性能来看,人造石墨循环性能好于天然石墨。根据贝特瑞的数据,天然石墨(GSN产品)的循环周数为500周左右;人造石墨(AGP-2L-P)循环周数可达6000周。主要原因为天然石墨的颗粒大小不一致,表面缺陷较多,因此容易与电解液反应从而导致循环性能下降。从膨胀率角度来看,天然石墨膨胀率高于人造石墨。主要原因为鳞片石墨的结晶度较高,片层结构单元化大,具有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