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图5.2-2矿区地质剖面图图5.2-2矿区地质剖面图图5.2-3矿区水文地质图.3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一)含水层矿区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Q)松散岩层含水层、五台群石咀亚群金刚库(W1j)变质岩裂隙含水层。1、第四系松散岩层含水层(Q):分布于矿区东部的塌涧河河床中,主要有全新统冲洪积物含水层(Q4)及上更新统黄土含水层(Q3),堆积厚度40-80m,补给面积较大,含水性强,富水性较好。据新河峪铁矿勘察报告,S2水井井深40m,井径0.3m,水位埋深8.0m,水位标高1136.0m,出水量1500t/日。塌涧河河床松散岩地下水在矿区段水位埋深7-9m、水位标高1130-1136m。塌涧河为季节性河流,只在雨季有少量的不间断地表泾流。据调查,历史上最大洪峰高度1.2m,斜井口附近洪峰标高为1137.20m。据S1水井水样分析结果:矿化度188mg/L、总硬度141mg/L、PH值8.7、水质类型SO4-Ca、Mg型,水质较好。从PH值和水质类型反应出该地下水已受到上游铁选场废水的污染。2、五台群石咀亚群金刚库组(W1j)变质岩(含变质石英闪长岩δo12-2)裂隙含水层:主要含水段发育于地表风化带裂隙带(0-20m),该范围内风化裂隙十分发育,具有一定的富水性,向深部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弱。据新河峪铁矿斜井(XJ)矿坑水水样分析结果:矿化度343mg/L、总硬度240mg/L、PH值8.1、水质类型HCO3、SO4-Ca、Mg型,水质中等。(二)隔水层矿区内有上更新统黄土隔水层,金岗库组变质岩基底隔水层与五台期与燕山期岩浆岩脉隔水层。1、黄土隔水层:本区广泛分布,赋存面积大,约占矿区面积的80%。厚度0-25m,变化大,由于此隔水层的存在,阻隔了大气降水与地表洪流对下伏含水层地下水的补给,同时在局部地段也阻隔了含水层地下水的侧渗潜流。2、变质岩基底隔水层:广泛分布于全矿区,是变质岩裂隙含水层下部的完整变质岩体,地层很厚,结构构造一般稳定均匀,岩体完整,阻隔了变质岩裂隙含水层地下水向下入渗,使地下水以侧渗潜流的方式在近地表的裂隙含水层中向下游径流排泄。变质岩基底隔水层一般是变质岩顶界70m以下的完整岩体,局部地段延伸至近地表,如个别钻孔,钻探期间,清洗液消耗量很小,终孔后测量静止水位基本不变化,表明钻孔不漏水,钻孔附近岩体均为隔水层。3、岩浆岩脉隔水层:项目区西南部有五台期的变质石英闪长岩体,以岩墙的形态穿插赋存于基岩含水层与隔水层之间,赋存面积大,对矿区地下水影响较大,在局部地段改变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流场。(三)地下水补、迳、排条件第四系松散岩层含水层地下水主要接受地表大气降水入渗和塌涧河上游松散层地下水补给,沿塌涧河河床向下游径流,排泄方式为开采(选矿用水、人畜吃水)和向下游径流。五台群变质岩裂隙含水层地下水除接受地表大气降水入渗外,还接受项目区外东、北部上游塌涧河松散层地下水入渗及西北部上游变质岩风化裂隙含水径流补给;沿岩石裂隙向东南下游径流;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主要为矿坑排水。(三)地下水动态第四系松散岩层含水层透水性好、地下水以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为主、水位埋藏浅,在雨季水位增高接近地表、水量亦增加大。五台群变质岩裂隙含水层地下水由于补给范围大、埋藏深,动态变化较小。据调查,新河峪铁矿斜井(XJ)井下在雨季排水量仅增加1-3t/日。调查评价区污染源调查根据《导则》要求,主要调查评价区内具有与建设项目产生或排放同种特征因子的地下水污染源。评价区内现状与建设项目产生或排放同种特征因子的工矿企业废水均不外排,不存在工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源。本次评价主要针对居民生活用水进行污染源调查。评价区范围内及内周边5个自然村,总人数约3212人,按照每人每天排放污废水量0.1m3计算,村庄居民排放生活污废水量约11.7万m3/a。废石场水文地质条件废石场含水层主要是第四系上更新统松散岩黄土含水层(Q3),堆积厚度40-80m,补给面积较大,含水性强,富水性较好。据新河峪铁矿勘察报告,S2水井井深40m,井径0.3m,水位埋深8.0m,水位标高1136.0m,出水量1500t/日。塌涧河河床松散岩地下水在矿区段水位埋深7-9m、水位标高1130-1136m。工业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三个工业场地含水层主要是五台群石咀亚群金刚库组(W1j)变质岩(含变质石英闪长岩δo12-2)裂隙含水层:主要含水段发育于地表风化带裂隙带(0-20m),该范围内风化裂隙十分发育,具有一定的富水性,向深部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弱。据新河峪铁矿斜井(XJ)矿坑水水样分析结果:矿化度343mg/L、总硬度240mg/L、PH值8.1、水质类型HCO3、SO4-Ca、Mg型,水质中等。主要污染源及设施处水文地质条件办公生活区污水处理站和工业广场1#矿井水处理设施的含水层主要是五台群石咀亚群金刚库组(W1j)变质岩(含变质石英闪长岩δo12-2)裂隙含水层:主要含水段发育于地表风化带裂隙带(0-20m),该范围内风化裂隙十分发育,具有一定的富水性,向深部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弱。据新河峪铁矿斜井(XJ)矿坑水水样分析结果:矿化度343mg/L、总硬度240mg/L、PH值8.1、水质类型HCO3、SO4-Ca、Mg型,水质中等。水文地质试验本次评价收集到灵丘县东岐铁矿的zk1302矿层顶底板抽水试验资料见表5-6、图5-7。灵丘县东岐铁矿位于本项目东南方向约4.0km,属于一个水文地质单元,因此本次引用其渗水试验结果。该矿岩性为五台超群金刚库组斜长角闪岩、角闪变粒岩,含水层深度为236.30-238.60m,厚度2.30m,含水层岩性为角闪变粒岩,含水性质裂隙含水层。静止水位埋深为92.35m,水位标高1153.77m,抽水最大降深时单位涌水量为0.0065L/s·m,渗透系数为0.0035m/d;经计算,影响半径为91m。表5.2-11矿层顶底板含水层抽水试验结果表降次延续时间(h)稳定时间(h)振动水位(m)降深水位(m)涌水量(L/s)单位涌水量(L/s·m)渗透系数(m/d)影响半径(m)136.519.0151.3943.070.2810.00650.003591图5.2-4灵丘县东岐铁矿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地下水环境影响与评价1、矿区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途径与回顾性评价(1)影响途径铁矿对地下水的影响分为两种:一是地下生矿坑水和生产生活污水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二是铁矿井下开采对地下含水层造成破坏。铁矿开采阶段产生矿坑水和生产生活污水,如果直接排放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本矿正常情况下污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非正常情况下可能发生污废水排放。当铁矿开采时,采坑破坏了各含水层和隔水层,改变了原地层及上覆松散岩系地层中地下水运行状态。(2)回顾性评价1)对含水层的影响矿区范围内原有铁矿石开采会对矿山开采范围内的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造成破坏影响,造成水位下降、水量减少。由于矿山开采规模很小,对含水层及地下水的影响不明显,从下游水井水位监测与调查结果来看,水井水位并未受到明显影响。2)采空区积水矿区范围内前期开采矿体地势整体较高,矿体围岩含水层发育程度很低,原有铁矿石开采会对采空区及周边的矿体围岩裂隙水含水层造成破坏影响,造成水位下降、水量减少,据调查前期开采期间矿坑水涌水量不大,对围岩及上覆含水层造成水量影响较小。由于矿山开采高程较高,矿坑水多直接排放形成再次补给,总体上对区域地下水水位影响不大。3)对地下水水质的污染影响前期铁矿开采规模较小,工业污水、矿坑水水及生活污水产生后多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存在对区域水质的污染影响,但由于年代久远,存留至今污染影响很小。矿山原有水体污染源主要为矿坑水和生活污水。矿坑水经沉淀处理排入沟谷内,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全部排入沟谷内。水量较小,影响不大且为暂时影响,停止排放污染随之消失。结合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区域范围内居民饮用水井并未受到明显的前期铁矿开采污染影响。4)对居民用水的影响据实地调查走访,在本区早已有铁矿开采的历史,居民水井及取水情况至今并未受到铁矿开采的水量与水质影响,实地调查村庄与本矿距离较远,村庄水井水位并未出现明显的下降、水质也没有明显变化。据此分析,区域范围村庄居民用水并未受到明显的铁矿开采影响。2、铁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1)开采对地下水含水层的破坏影响分析矿山开采影响地下水的方式,主要是矿山开采后矿体围岩发生垮落,矿坑水疏排,导致围岩含水层水量漏失,水位下降,间接对与被破坏围岩含水层有水力联系的围岩上覆含水层产生影响,造成水量有所减少,水位缓慢下降。区内矿层的顶板岩石为花岗片麻岩、黑云母片麻岩、角闪片麻岩。区内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和变质岩类风化裂隙水。地下水含水层受开采破坏影响情况见表5.212。表5.2-12开采矿体与含水层关系主要地层及矿体含水层岩性隔水层岩性围绕矿体受影响备注第四系砂砾石层亚粘土无×矿区变质岩类裂隙水风化变质岩类未风化1-①、1-②号矿体√矿区中部(2)对围岩含水层的影响矿区内1-①、1-②矿体主要围岩类型为变质岩类,含水层包括变质岩类裂隙水(浅部风化裂隙)含水层。根据1-①、1-②矿体勘探线,结合开拓系统平面投影图与纵投影图分析铁矿开采主要破坏矿体以上围岩地层。本铁矿开采随矿脉延伸情况为矿区中部狭长的条带式开采,采用斜井+平硐开采,对地层形成的破坏区呈狭长条带状,影响范围局限于矿体周边,总体很小。据此分析铁矿开采阶段可能会对采矿破坏区以上围岩含水层浅部基岩裂隙水造成破坏及疏排影响。矿区铁矿开采直接抽排矿体及围岩含水层地下水,会对含水层造成水量影响。受影响含水层主要为变质岩类基岩裂隙水,据估算矿坑水疏排水量为15m³/d,本铁矿开采对围岩含水层地下水资源量的影响较小。(3)对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的影响矿区东部有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发育,矿体开采后一般不会直接波及该含水层,不会对该含水层造成直接沟通破坏影响,不会对该含水层地下水造成直接水量影响。矿区范围内第四系松散层孔隙含水层主要由砂土、亚砂土组成,补给来源为主要为大气降水和裂隙水补给,受含水层贮存空间及补给范围控制,富水性极弱,以蒸发和向下游径流排泄为主。由于受采矿形成的地表变形影响,使孔隙水含水层的水位和径流条件受到影响,本铁矿开采为地下开采,开采矿体区域很小,对地形和地貌的影响很小,因此,对第四系松散层含水层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系统造成影响较小。综上所述,铁矿开采对地下水含水层的破坏影响较小,环评提出在生产中应加强对地下水文的长期观测。(4)铁矿开采时地下水含水层变化对地表水的影响矿区处于丘陵地形,地面塌陷的出现,使处于该地带的土地受损,并加剧水土流失。矿体开采后,引发周围岩层应力场的平衡状态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而引起岩层移动变形,其变形是从矿体的直接顶板岩层开始,自下而上依次进行冒落、断裂、离层、弯曲,最后导致地面变形,在地表变形区会出现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根据矿体赋存特征、上覆岩层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开采方法等,预测地面变形中心部位将以地面塌陷为主,在其周围边缘有出现地面裂缝的可能。铁矿开采对该区域地表形态和自然景观有一定影响,由于矿山所在区域为丘陵地带,地形较复杂,区内沟谷呈树枝状纵横交错,因此开采沉陷引起的地表起伏与原有的地表自然起伏相比甚小,一般来说对丘陵、山地的地形地貌影响甚微,开采不会明显改变区内地形地貌。但由于地表裂缝或地表沉陷的发生,地表产汇流条件必然发生改变,区内汇水量可能因此减少。由于矿区地处山区,坡度较大,蒸发强烈,区内没有较大河流,铁矿开采不会因地表下沉和导水裂隙带形成地表滞流,将对地表汇水总量产生一定影响。但矿区内开采各矿体体积很小,垂向投影面积很小,一般不会改变矿区地形现状,不会改变沟谷作为区域地形低点接受小范围流域内地表水汇流的现状,对矿区地表水径流与排泄造成较大影响。本评价建议业主单位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平时安排专人巡查,及时发现由于矿山开采造成的地面裂缝、地面塌陷等,并采取填充等治理措施。3、工业场地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1\*GB3①矿井涌水当矿方开采达产时,井下正常涌水量为10m3/d,最大涌水量为15m3/d。本工程在XJ1斜井工业场地1建设一座矿坑水处理站,用于处理矿井水,矿坑水处理站配备1台YG-1型净水器,处理能力为1m3/h。矿坑水处理站均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处理工艺。矿井涌水经混凝、沉淀和过滤处理后贮存在清水池中,综合利用于凿岩用水、降尘洒水,不外排。事故情况下,本矿井下涌水全部送往调节池(容积50m3)暂存,待运转正常后进入处理站处理。=2\*GB3②生活污水本项目在工业场地建设办公生活设施,其余场地仅建设生产设施。本项目使用旱厕,办公生活区生活污水产生量4.8m3/d,主要为食堂废水、洗浴废水和职工日常洗漱废水。本工程在办公生活区建设一座生活污水处理站,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WSZ-AO-0.5型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器,处理规模为0.5m3/h(12m3/d),采用A/O法+消毒处理工艺,污染物去除率COD:>85%;BOD5:>90%;SS:>85%。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本矿绿化用水、原矿库洒水、道路洒水、废石场洒水等不外排。在采取这些措施的前提下,本工程产生的废水对地下水水质影响不大。4、废石场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的相关要求,对Ⅰ类建设项目进行一级评价时,应遵循保护地下水环境的原则和预测要求。考虑到本工程建设区域的复杂性,将采用数值模拟法对项目建设完成投产后不同阶段的地下水水质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因本项目地下水污染源主要是废石场,为了更好的反映废石场的水文地质特征,本次以矿区、废石场、工业场地所在的沟谷作为一个小的水文地质单元进行了数值模拟。一、情景设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9.4情景设置:一般情况下,建设项目须对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的情景分别进行预测。废石场位于矿界外西南侧100m的荒沟内,该沟呈西南-东北走向,占地面积为1.4354hm2,场地由南到北约243m,沟底最宽处位于北侧约为126m,最窄处位于南侧约为39m,最大堆放高度为30m,有效库容82069.8m3,可储存废石19.7万t(废石堆密度按2.4t/m3)。因天然渗透系数大于1.0×10-5cm/s,废石场需要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中的要求进行防渗处理。因此,不进行正常工况情景下的预测。非正常工况下,假设在废石场防渗措施失效情况下,由于降水淋滤等原因,导致废石淋溶水下渗到地下水中,对地下水水质造成污染影响。废石场最大降水入渗量采用下式计算:Q降入渗=P×α×F式中:Q降入渗—降水入渗量(万m3/a);P—废石场多年平均持续性有效降水总量,本次采用灵丘县多年平均降水量观测值433.3mm;α—降水入渗系数,取值0.22;F—汇水面积,按0.89hm2计算。按此计算可得,废石场年平均降水入渗水量可达到848.40m3/a(2.32m3/d),在废石场有防渗措施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阻止因降水产生的废石淋溶液下渗进入含水层。非正常工况下,假定废石场底部防渗层出现面积为10%的渗漏范围,可能进入地下水的污水渗漏量=2.32(m3/d)×0.1=0.23m3/d。由于废石场渗滤液的渗漏不容易发现,渗漏方式假定为连续渗漏。二、污染源强分析污染源分析根据导则要求,结合背面项目的工程特征与环境特征,应预测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水质产生的直接影响,重点预测对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因此,本次评价只对潜水进行预测分析与评价。本次评价类比引用山西省煤炭地质研究所对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西玄风铁矿废石的淋溶分析数据,废石淋溶检测结果见表5.2-13。表5.2-13废石淋溶液试验结果(mg/L)项目pHHgPbCd总CrCuZn废石淋溶液7.70NDNDNDND0.014NDGB8978-1996(一级)6-90.051.02.0GB5085.3-2007-0B/T14848-2017(Ⅲ类)6.5-8.5≤0.001≤0.01≤0.005——≤1.0≤1.0项目BeBaNiAsF-CN-废石淋溶液ND0.0980.003ND0.17NDGB8978-1996(一级)0.005-1.00.5100.5GB5085.3-20070.02100551005GB/T14848-2017(Ⅲ类)≤0.002≤0.70≤0.02≤0.01≤1.0≤0.052、预测因子的选取预测因子选取原则: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装置和设施(位置、规模、材质等)及建设项目在建设期、运营期、服务期满后可能的地下水污染途径;建设项目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的特征因子。特征因子应根据建设项目污废水成分(可参照HJ/T2.3)、液体物料成分、固废浸出液成分等确定。综合考虑废石场废水的特性,确定废石场预测因子以固废浸出液成分为选取原则,由由表5-7可以看出:①浸出物中任何一种危害成分的浓度均未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物毒性鉴别》(GB5085.3-2007)。②所有监测项目浓度均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属Ⅰ类一般固体废物。=3\*GB3③根据评价结果,最终选取标准指数最大的氟化物为预测因子。根据降雨入渗淋溶水计算,其产生量为0.23m3/d,淋溶试验中氟化物的浓度为0.17mg/L,则氟化物的产生量为0.039g/d。废石场对地下水影响的数值模拟1、模型建立(1)目标含水层本项目区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含水层,底部分布有粘土层,可视为隔水层。因此将第四系松散岩类含水层作为目标含水层。(2)模型边界的概化根据目标含水层水位线分布情况。模拟区域由ab、bc、cd、ad四段组成,其中预测评价范围西侧ab边界、东侧dc边界有基岩出露,无侧向补给,可将ab、dc概化为隔水边界,ad、bc边界为作为流量边界。(3)含水层水力特征概化从空间上看,目标含水层岩层底板倾角较大,难以忽略向下的垂直运动。同时满足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地下水流动速度较大,可视为垂直入渗运动,符合达西定律,流速矢量在平面上分为x,y,z方向二个分量,可概化为三维流,含水层参数随空间变化,体现了水流的非均质性。综上所述,将第四系松散岩类含水层概化为非均质各向同性三维非稳定流。(4)汇源项概化模拟区的源汇项主要包括补给项和排泄项。目标含水层的补给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面状补给和上游的侧向径流补给;排泄项以河谷排泄为主。(5)数学模型在不考虑水的密度变化条件的情况下,概化为非均质各向异性三维非稳定流。根据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研究区地下水流数学模型用如下偏微分方程的定解问题来描述:式中:—为渗流区域;—地下水位标高(m);,,为x,y,z方向上的渗透系数(m/d);—边界面法向方向的渗透系数(m/d); —自由面以下含水层的单位储水系数(1/m);μ—潜水含水层重力给水度;—为含水层的源汇项(m/d);—为渗流区域的上边界,即地下水的自由水面;P—为潜水面的蒸发及降水补给量等(m/d);、—渗流区的第一类、二类边界;—为定义的含水层二类边界单位面积流量,流入为正,流出为负,隔水边界为零(m3/m2·d)。2、模拟区域剖分将1:50000地形图导入模型作为计算模拟区的剖分底图,模拟区面积约17.16km²。模拟区剖分见图5.2-5。图5.2-5模拟区剖分示意图3、模型资料整理及参数确定(1)边界条件处理可将ab、dc概化为隔水边界,ad、bc边界为作为流量边界,通过这两条边界的流量用达西公式计算:Q=K×D×M×I式中:Q—侧向补给/排泄量(m³/d)K—渗透系数(m/d),根据模拟区的水文地质参数D—剖面宽度(m)M—含水层厚度(m)I—垂直于剖面的水力坡度(%)(2)大气降雨入渗补给在模型中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的计算公式为:Q降=0.1∑αiPiAi式中:Q降—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万m3/yr)P—多年平均降雨量(mm/yr)α—降水入渗系数A—计算区面积(km2)MODFLOW水流模型中补给项的赋值单位为mm/yr,因此还可简化为q降=∑αiPi,其中q为单位面积内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mm/yr)。α采用灵丘县第二次水资源评价分析成果。P采用根据灵丘县气象站的地面气候统计资料,年降水量542.1mm。在模型计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时,采用RECHARGE(补给)模块来处理,将该补给量作用于活动单元,分区见图5.2-6、表5.2-14。表5.2-14大气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取值一览表计算分区参数值河谷区0.18两侧山区0.12ⅡⅡⅠⅡⅡⅠ图5.2-6模拟区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分区图4、水文地质参数分区参与地下水均衡计算的水文地质参数主要有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给水度μs。将整个模拟区分为3个不同的水文地质参数区。表5.2-15水文地质参数分区表分区水文地质参数Ⅰ区裂隙含水区Ⅱ区松散孔隙含水区Ⅲ区裂隙含水区Kx(m/d)0.0021.50.002Ky(m/d)0.0021.50.002us0.080.180.08ⅠⅢⅡⅠⅢⅡ图5.2-7水文地质参数分区图5、模型识别选择水位监测数据为模型的识别阶段,将这一阶段的实际水位和计算水位进行拟合分析,如果计算水位与实际水位相差很大,则根据参数变化范围和实际水位差值,重新给定一组参数,直至二者拟合较好为止。通过调参计算,得水文地质参数见表5.2-16,实际水位和计算水位等值线的水位拟合小于1m的绝对误差占已知水位的80%以上,拟合结果较好,说明含水层概化、参数选择符合实际。表5.2-16调参后水文地质参数分区表分区水文地质参数Ⅰ区裂隙含水区Ⅱ区松散孔隙含水区Ⅲ区裂隙含水区Kx(m/d)0.00251.320.0025Ky(m/d)0.00251.320.0025us0.080.180.08图5.2-8水位拟合图6、模拟预测结果 (1)废石场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在非正常状况下,废石场可能对区域地下水造成影响。通过对项目建设内容的分析,非正常状况,即废石场防渗层破损,产生淋溶液泄漏,进入含水层后对地下水产生污染。本次模拟根据项目对地下水的影响途径来设定主要污染源的分布位置,选定优先控制污染物,预测在非正常状况下污染物在地下水中迁移过程,进一步分析污染物影响范围、超标范围和浓度变化。废石场中的特征因子为氟化物,本次预测以实测最大值0.17mg/L作为该废石场污染物的源强,纵向弥散系数取经验值10m2/d。当废石场库区底板发生泄漏,氟化物以定浓度0.17mg/L进入目标含水层,可将整个库区渗漏看做连续注入浓度为0.17mg/L的面污染源。拟采用污染物检出下限及其水质标准限值见表5.2-17。表5.2-17拟采用污染物检出下限及其水质标准限值模拟预测因子检出下限值(mg/L)标准限值(mg/L)氟化物0.051.0地下水污染预测结果废石场地下水污染模拟100天、1000天、2.05年预测结果见图5.2-9、表5.2-18所示。结果显示,整个模拟期内污染物氟化物在孔隙水含水层中的运移范围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扩大。废石场淋溶液发生泄漏100天后,污染物向下游最大运移距离32m,影响面积1452m2;发生泄漏1000天后,污染物向下游最大运移距离172m,影响面积18542m2;发生泄漏2.06年后,污染物向下游最大运移距离243m,影响面积37954m2。影响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点,且影响范围不超过地下水III类标准,因此对评价区内环境敏感点影响轻微。表5.2-18污染物氟化物运移范围统计表项目时间下游(m)上游(m)左侧(m)右侧(m))影响面积(hm2)敏感点100d32810121452无1000d17225314218542无2.05a24342576637954无图5.2-9淋溶液氟化物下渗100天污染运移图图5.2-10淋溶液氟化物下渗1000天污染运移图图5.2-11淋溶液氟化物下渗2.05年污染运移图②废石淋溶对地下水的持续污染影响分析废石场地形坡度较大,降水形成地表径流下泄速度快。在废石淋溶浸泡的试验中,废石淋溶浸泡液的水质情况是废石自然淋溶的极限状态,而从当地的气象资料来看,年平均降水量521.8毫米,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月;年平均蒸发量2195.8毫米。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则废石的自然淋溶量是很小的,加之废石场污染防治措施的实施,由此可确定废石淋溶水对水环境的影响很小。另外,废石淋溶水各项污染物浓度极小,即使下渗,在下渗过程还要经过包气带的吸附、降解,不会影响到孔隙水含水层,因此对地下水的影响深度较小。由废石淋溶试验可知,本矿废石不具有浸出毒性,且不超过地下水III类标准,即使降水后废石场少量积存水与废石相互作用形成废石淋溶液在废石沟内入渗,进入地下水含水层造成的污染影响范围与程度均较小。综上所述,本矿废石场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影响很小。(5)废石场对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分析①对城头会泉域的影响分析根据城头会泉域图可以看出,本矿矿区位于城头会泉域范围内,但不在重点保护区范围内,本项目距城头会泉域重点保护区约15km。本项目不在泉域的灰岩裸露区,不属于泉域直接补给区及排泄区,对泉域影响较小。项目运营期无废水排放,对城头会泉入渗补给影响很小,不会对城头会泉的水质造成影响。根据水质预测结果,在模拟期内,废石场淋溶水发生泄漏2.06年后,污染物向下游最大运移距离243m,影响面积37954m2,不会对泉域岩溶水造成影响。②对乡镇集中供水水源地的影响分析距离本矿最近的水源地为落水河集中供水水源地,该水源地位于落水河河谷阶地上,地貌属河谷阶地区,5#供水井保护区距本项目距离为9.8km,取水层位为第四系孔隙水承压水。本项目所处的地貌单元为变质岩中低山区,落水河集中供水水源地距离本项目较远,废石场污染物运移距离有限,不会对其造成影响。③对农村饮用水水井的影响分析根据现场调查,地下水评价范围内各村庄饮水情况见表5.2--19。表5.2-19地下水评价范围内村庄饮水情况编号村庄人口情况使用功能含水层类型补给来源备注1#贾庄村230居民饮用水松散岩类孔隙水大气降水下渗、地表水渗漏补给、上游径流补给均为井田范围外村庄2#新河峪村585居民饮用水松散岩类孔隙水3#乐陶山村1750居民饮用水松散岩类孔隙水4#马头关村167居民饮用水松散岩类孔隙水5#黑涧沟村480居民饮用水变质岩裂隙水A.补给影响周围村民生活用水水井含水层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补水水源主要依赖于大气降水垂直入渗与山区汇流侧向补给。矿井开采对松散岩类孔隙水的影响较小,且开采区距离村民饮用水井较远,不会对其造成影响。B.水质污染影响在设定情景1000d后,污水中氟化物沿地下水水流方向向下游的最大迁移距离分别为172m,新河峪村水井距废石场距离为1470m,其取水层位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污染物迁移至最远处浓度较小,不会对下游新河峪村水井产生水质影响。在设定情景2.05年后,污水中氟化物沿地下水水流方向向下游的最大运移距离为243m。新河峪村水井距废石场距离为1470m,其取水层位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本项目不会对下游新河峪村水井产生明显水质影响。因此,在设定情景下,本项目不会对城头会泉域、乡镇集中供水水源地以及分散式供水井产生直接影响。服务期满后应及时根据土地复垦方案对废石场进行复垦,防止废石淋滤液持续产生并向下游迁移,对下游新河峪村水井产生水质威胁。小结1、环境水文地质现状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有5个村庄,评价范围内没有水源地。5个村庄共有4口孔隙水井,一口裂隙水。依据评价标准,以Ш类地下水质量标准作为基准值,7个水质监测点监测指标均满足地下水III类标准,评价区孔隙水水质较好。2、地下水环境影响根据计算,工业场地非正常情况下,污染质沿地下水流方向向下游迁移,而且随着时间迁移距离的变长,最大运移距离243m;在污染源下游243m及更远距离处污染物浓度达到地下水Ⅲ类水质标准要求,工业场地下游243m范围内没有村庄水井。因此,工业场地非正常状况下渗进入地下水后对地下水的水质污染超标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均较小。根据模拟结果,废石场污染物氟化物沿地下水流方向向下游迁移,而且随着时间迁移距离的变长,污染物最大运移距离243m,影响面积37954hm2,最大超标距离0m,最大超标范围0m2。废石场底部泄漏会对含水层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范围有限,其最大243m影响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点,且影响范围不超过地下水III类标准,因此对评价区内环境敏感点影响轻微。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综上所述,在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加强管理,严格遵循地下水环境防治与保护措施以及环评要求,本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5.2.4运营期固废环境影响评价运营期固体废物情况(1)固体废物种类工程固体废物主要是废石和生活垃圾,其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5.2-20。表5.2-20工程固体废物排放量统计固体废物名称产生量处置措施排放量废石58265t/a废石优先进行综合利用,综合利用不畅时直接送往拟选废石场进行填埋处置。0生活垃圾4.95t/a集中收集后送往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4.95t/a废机油、废润滑油0.5t/a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0矿井水处理站污泥1.20t/a污泥经干化后送往废石场处置0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1.60t/a污泥经脱水干化后作为绿化用肥0(2)固体废物成分分析A.废石成分分析本次评价类比山西省煤炭地质研究所对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西玄风铁矿废石的成分分析报告,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西玄风铁矿位于灵丘县城史庄村东,与本矿直距9km,该矿铁矿形成条件赋存结构(均为侵入岩成矿,以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与本矿一致,能够代表本矿废石基本特性。铁矿废石工业成分见表5.2-21。表5.2-21废石工业成分分析汇总表项目基本成份(%)SiO2Al2O3Fe2O3CaOMgONa2OK2OP2O5TiO2MnO2S铁矿废石52.929.4715.463.853.640.960.1730.68由表5.2-20中可以看出,废石中除含有碳、铝、铁等常量元素外,还含有各种痕量的重金属元素,废石经过长期风化淋溶,可能以淋溶方式进入水体和土壤,进而污染水体和土壤或对环境空气造成污染。B.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可分为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据类比,其成分大致如表5.2-22。表5.2-22生活垃圾主要成分分类无机类有机类成分金属类玻璃类沙土类其它类纸类塑料类厨房类其它类0.60.4524.5633.443.190.2436.720.82(3)废石浸出试验分析本次评价类比引用山西省煤炭地质研究所对山西宏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西玄风铁矿废石的淋溶分析数据,废石淋溶检测结果见表5.2-23。表5.2-23废石浸出液检验结果mg/L项目pHHgPbCd总CrCuZn废石淋溶液7.70NDNDNDND0.014NDGB8978-1996(一级)6-90.051.02.0GB5085.3-2007-0B/T14848-2017(Ⅲ类)6.5-8.5≤0.001≤0.01≤0.005——≤1.0≤1.0项目BeBaNiAsF-CN-废石淋溶液ND0.0980.003ND0.17NDGB8978-1996(一级)0.005-1.00.5100.5GB5085.3-20070.02100551005GB/T14848-2017(Ⅲ类)≤0.002≤0.70≤0.02≤0.01≤1.0≤0.05由表5.2-23中废石浸出液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废石浸出液中各种有害成份含量均小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中的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值,也小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说明该废物属《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规定的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废石排放方案与废石场选址分析(1)废石场建设及废石排放方案运营期矿山废石年产生量为3000吨,本项目开采年限2.05年,则开采期产生的废石约为6150t。目前场地附近存在四处废石堆,四个废渣堆总堆放体积2.1711万m3,约5.2106万吨(废石堆密度2.4t/m3)。本项目总废石量约为58256t/a。废石优先进行综合利用,外售给灵丘县富力矿业有限公司铁选厂,综合利用不畅时直接运往废石场合理堆存。本项目设一个废矿石场:废石场由南到北约243m,沟底最宽处位于北侧约为126m,最窄处位于南侧约为39m,占地约1.4354hm2。有效库容82069.8m3。在废石场顶面周边及坡面两岸布设截排水沟,截排水沟设置在废石场与山体交接处,总长612m。截排水沟采用浆砌石矩形结构,断面尺寸为底宽0.8m,深0.8m,壁厚0.4m,碎石垫层厚0.1m。当截排水沟跨越运石道路时,采用过路涵管下穿道路方式,过路涵管选用内径为0.8m,外径为0.85m的钢筋混凝土管,直接购买,其基础及接口参考排洪涵管基础及接口。废石场高程、库容及废石平台面积关系表场内截排水沟:在废石场内部设场内截排水沟,设置在马道内侧以及边坡坡脚处,与周边截排水沟连通,共布设5道,总长268m。马道排水沟采用浆砌石矩形结构,断面尺寸为底宽0.4m,深0.4m,壁厚0.3m。废石场位于矿界外西南侧100m的荒沟内,该沟呈西南-东北走向,占地面积为1.4354hm2,场地由南到北约243m,沟底最宽处位于北侧约为126m,最窄处位于南侧约为39m,最大堆放高度为30m,有效库容82069.8m3,可储存废石19.7万t(废石堆密度按2.4t/m3),经过现场勘察,该废石场尚未投入使用,剩余库容即为废石场全部库容。可满足本矿废石处置的需要,废石场汇水面积约为0.89hm2。废石场占地类型主要为工矿用地、其他草地、其他林地、有林地和旱地,植被主类型草丛,主要为铁杆蒿、狗尾巴草、荆条和酸枣等灌草丛,植被覆盖率一般。根据本项目采空区分布情况和本项目储量分布图,本项目废石场未压占资源,占地范围内无采空区分布。环评要求废石场修筑拦渣坝、截水沟和消力池,并依据山坡地形对废石进行堆放。废石从从里往外堆存,用推土机将废石推平,并通过推土机往返对废石进行压实。废石场填平后,在表面覆1m厚黄土,密闭压实,绿化造林。具体施工及建设应委托有资质单位按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13)进行专门设计。(二)废石场地选择合理性分析废石场占地类型主要为裸土地和其他草地,植被主类型灌草丛,主要为铁杆蒿、狗尾巴草、荆条和酸枣等灌草丛,植被覆盖率一般,不占用基本农田,不在山西省永久性生态公益林范围内。①矿山区距离灵丘县城约9.6km,占地位于农村地区,不违背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②矿区土体为第四系上更新统浅黄色粉土、粉质黏土夹不稳定的钙质结合层和砂砾石层。岩体为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变粒岩、黑云角闪片岩夹磁铁石英岩等,属坚硬岩类本项目各废石场沟底大部分出露为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Q3),废石场出露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地基均能够满足承载力的要求。③本项目废石场所在位置无断层、无断层破碎带,根据各地质勘探线剖面、柱状图可知,本项目区域内无溶洞。评价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发育程度较轻、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发育。④本区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唐河-上寨河支沟源头处。矿区范围内沟谷发育,均为干谷,没有地表水体,因此废石场所在场地不属于江河、湖泊、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⑤本项目废石场内及周边均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由以上分析可知,拟选的废石场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中规定的选址要求,因此评价认为废石场选址可行。(三)废石排放场环境保护措施经现场踏勘,废石场封闭性较好,沟内分布有少量灌木和草,自然植被覆盖一般,为减轻废石堆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价提出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安全性措施:废石场下游修建拦石坝,必须选择有专业资质的正规单位进行正规设计和施工,拦石坝建成后须经安全验收后才能投入使用。(2)绿化防尘措施:为减小废石扬尘污染影响,在沟口设置绿化林隔离带,树种应选择当地适宜生长的植物,废石堆满后要复垦,恢复植被,初期种灌木等,土质稳定后植树造林,保持与周围植被一体化。(3)防渗措施:废石场底部黄土压实平整,平整后铺设2mmHDPE土工布,进行防渗,防渗系数不大于10-5cm/s。(4)防洪措施:环评要求废石场四周布设截水沟,截水沟从坡顶到坡底修建,并且具有防渗功能,截水沟横断面应能满足50年一遇防洪标准要求;截洪沟下游设置消力池。(5)工程措施:主要包括筑坝工程(拦石坝)、排水沟工程、绿化工程等内容。(6)道路措施:运输道路要经常清扫洒水,保持路面干净,并对道路两侧种植绿化带。(7)管理措施:企业应指定专人负责废石堆存及有关事宜,并建立责任制。(8)关闭及封场措施:废石场封场后,矿方仍需继续维护管理,直到稳定为止,以防止覆土层下沉、开裂以及废石堆体失稳造成滑坡等事故。本项目启用原有废石场,经现场踏勘,该废石场尚未按照设计开工建设,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为底部未进行防渗处理,废石场未建设拦渣坝、两侧未设置截排水沟、下游未设消力池。本次环评要求废石场根据上述整改要求进行整改。(四)废石运输方式为进一步减小废石运输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评价提出以下措施:(1)运输道路两侧种植绿化带,道路路面要经常清扫、洒水,保持路面清洁和相对湿度。(2)工程全部投产后,企业需指定专业部门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统计废石产生量,并确定废石运输频率以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以避免产生的废石在工业场地内临时堆存产污。(五)废石堆放方案废石堆放分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废石场修筑拦渣坝、截水沟,沿沟口修筑拦渣坝,废石场顶面周边及坡面两岸修筑浆砌石截水沟拦截坡面径流;拦渣坝马道坡脚一侧布设浆砌石排水沟,将废石坡面径流导入截水沟,防止雨水大量涌入沟内,对废石造成浸泡淋溶污染水体,并将沟体推平压实,对废石场进行绿化。第二步,按阶段进行废石分层推放:废石由汽车运至废石场后,由推土机推平压实,废石应逐层进行堆放,废石场服务期满后,废石表面覆以0.8-1.0m厚的黄土。第三步,外边坡整形、覆土和绿化。每个阶段废石堆放完成后,即开始对边坡进行整形,然后覆土并绿化。绿化树种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栽种季节宜选择在春季,草种选择耐旱、繁植力强的品种。树木栽种方式采用客土坑栽,客土采用熟土及肥料按比例混合。为了保证绿化和树木成活率,要定时洒水。第四步,堆顶覆土及复垦:当废石堆放达到顶部时,及时进行平整,平台和坡面平整后表面全部覆土,覆土厚度为0.8-1.0m,平台覆土后交由当地村民使用,坡面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树种选用沙棘,草种选择紫花苜蓿,此后作好苗期管理定期浇水。废石场处置工程平面布置图见图5.2-12,剖面布置图见图5.2-13。图5.2-12废石场平面布置图图5.2-12废石场平面布置图图5.2-13图5.2-13废石场横剖面图生活垃圾处置方法本项目职工定员3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4.95t/a(按照当地生活水平,生活垃圾产生量以每人每天0.5kg计)。环评要求在各场地设置封闭式垃圾箱,集中收集后送往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污水处理站污泥本项目矿井水处理站会产生污泥,产生量为1.2t/a;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产生量为1.2t/a。根据3.3.2章节所述,项目矿井水pH值为6.5-8.5,主要污染物为COD、SS,不涉及第一类污染物;因此矿井处理站污泥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污泥经干化后送往废石场处置。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经脱水干化后作为绿化施肥。危险废物处置方案本项目危险废物主要为设备生产、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废润滑油(HW08),属于危险废物,产生量约0.5t/a,放置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工程排放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废石,废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景观、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要素的影响,其影响程度的大小取决于废石的理化性质、场地选择及处理措施。(1)废石排放对景观及土地利用的影响废石排放对景观及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废石堆存占用土地、山林,影响区域景观,改变土地原有功能等方面。本项目产生的废石首先外售综合利用,若利用不畅时,则送往废石场堆放,在废石堆存、处置过程中,评价规定了一一对应的环境保护及生态恢复措施,当沟填满后,再绿化进行复垦;加之本区不具有其他敏感性功能(旅游、自然保护等),因此,评价认为废石堆存场地不会对其土地使用功能及区域景观产生明显的影响。(2)废石风化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分析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废石风化起尘量与废石易风化成分、起尘风速、废石场地形及废石堆存防尘措施有着直接的关系。废石场的起尘风速为4.8m/s,据当地气象站多年常规气象资料统计,评价区平均风速为1.5m/s,废石场自然防风条件较好,因此能够发生扬尘的机会较少。评价提出:废石分层堆存,分层倾倒,分层压实,废石场周围及沟顶种植防风林等污染防治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的减小扬尘产生。由上述情况来看,废石排放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不大。(3)废石淋溶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1\*GB3①废石浸出液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分析由表5.2-23中可以看出,在自然酸度条件下,测定的微量元素的浓度值均未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在废石浸出试验中,废石淋溶是在被充分浸泡的状态下进行的,而从该地区气象资料看,不可能出现浸出试验固液比为1:5的情况,即废石不会被充分浸泡,实际上降雨量是多次累积值,很少的降雨量分布于全年,每次的降雨量与废石积存时相比要小得多,因而废石受降雨长时间的浸泡更小。加之评价规定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实施,可以确定废石淋溶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很小。=2\*GB3②废石淋溶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由于当地气候干燥,废石自然淋溶达不到充分浸泡的状态,此外地表土层能吸附重金属,废石中的重金属经土壤吸附后的浓度值要比试验值要小得多,因此,本工程废石排放对评价区地下水的影响很小。(4)固体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固体废物主要是废石,废石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占用土地,由于废石本身不含有益于植物生长的养分,且不利于水分保持,因此堆放废石后,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同时废石堆放后,对原土地上生长的各种植物及植被压倒和覆盖,改变了原有生长条件使植物死亡。废石堆放造成植物生长条件改变,对局部的生态环境造成极严重的破坏,因此应对废石场进行复垦,以减少废石堆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上所述,废石属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废石场选址可行,所以由废石堆放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分析及废石浸出液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结合环评规定的废石处置措施,本工程废石堆置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造的影响较小。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往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所以本工程固体废物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5.2.5运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运营期主要噪声源根据工程分析,本工程噪声源主要为各类机械设备比如通风机,空压机和各类水泵等。运营期主要噪声源噪声级见表5.2-23。表5.2-23运营期工程主要噪声源噪声级噪声源噪声源位置数量(台)治理前噪声值dB(A)治理措施治理后噪声值dB(A)斜井工业场地1#1空压机空压机房2110基础减振、空压机房单独封闭隔声802卷扬机绞车房2110基础减振、机房单独封闭隔声803水泵水泵房890室内布置,水泵与进出口管道间安装软橡胶接头,泵体基础设橡胶垫或弹簧减振器754运输车辆--90限制车速,限制鸣笛。80回风斜井工业广场2#1风机风机房2110合理布局、基础减振、消音器80风井工业场地1风机风机房6110合理布局、基础减振、消音器80(2)噪声预测模式影响声波从声源到受声点传播的因素有很多,它们主要包括传播发散、气温、平均速度、遮挡物状况、植被状况、风向、风速等,其中对声波的传播影响最大的是与声源到受声点的距离有关的传播发散,即声波随距离的衰减。厂界噪声预测模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推荐的公式:Lp(r)=Lp(r0)—(Adiv+Aatm+Abar+Agr+Amisc)本次噪声预测计算将从偏保守角度出发,仅考虑声波随距离的衰减Adiv对单个点声源的几何衰减用以下公式计算:Lp(r)=Lp(r0)-20lg(r/r0)两个以上的多个噪声源同时存在时,总声级计算公式为:现状监测值与预测贡献值叠加的预测总声级计算公式为:以上式中:r:预测点到声源的距离;Adiv:距离衰减,dB;Aatm:空气吸收衰减,dB;Abar:遮挡物衰减,dB;Agr:地面效应,dB;Amisc:其他多方面效应,dB;L(r):声源衰减至r处的声压级,dB;Lp(r0):声源在参考距离r0处的声压级;r0:预测参考距离,m;L0:预测点的噪声现状值,dB。本次噪声预测计算从偏保守出发,只考虑声波随距离的衰减Adiv,以保证实际效果优于预测结果。(3)噪声预测结果与评价本次评价利用预测模式对各场地进行预测。先计算出各设备噪声影响值,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各设备噪声对各预测点声环境造成的影响值即为预测值。各工业场地厂界噪声预测结果见表5.2-24。表5.2-24厂界噪声预测结果序号昼间dB(A)夜间dB(A)预测值预测值XJ1斜井工业场地1#1#53.744.12#54.643.73#54.343.94#53.643.55#54.045.9斜井FJ1工业广场2#6#55.745.37#55.443.68#55.945.99#57.045.2风井工业场地310#55.345.911#53.944.612#53.844.813#56.048.5表5.2-24中噪声预测结果显示,各场地厂界四周噪声昼间预测值为53.6—57.0LAeq(dB),各场地厂界四周噪声夜间预测值为43.5—48.5LAeq(dB);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综上,本项目声环境质量影响较小。5.2.6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排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GB3①运营期运营期原矿库和运输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粉尘,水体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矿井水。生活污水污染物为COD、BOD5、SS等。矿井排水经净化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固体废物主要是废石,另有少许生活垃圾。粉尘等飘落在作物叶片上,将阻碍作物的光合作用,降低产量。植物受污染后,出现各种伤害情况,生理代谢受到影响,生长发育受阻,叶片枯黄衰败直至死亡。本工程废石排放量为3000t/a,将造成压占土地、水土流失等问题,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如处置不当,还会产生扬尘等造成二次污染,导致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的污染,必须严格管理。本项目废石送往拟选废石场;废石在运输、处置过程会产生扬尘,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生活垃圾含有大量的无机或有机废物,如不及时处理,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破坏景观。=2\*GB3②服务期满服务期满后,整个矿井将会停止生产。环境空气、水体、固体废弃物等污染将停止排放,对生态环境不再造成污染影响。主要工作是对工程运营所形成的污染影响进行恢复和治理的相关内容。采矿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范围预测A、评估区地表移动变形预测矿山主要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地下开采后,岩石原有的应力平衡遭到破坏,从而使围岩产生变形、位移、开裂和塌陷等,甚至引起大面积变形、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因此,矿山采空区是引发地面塌陷的重要因素。评估区赋存一条铁矿体,位于太古界五台群石嘴亚群金岗库组斜长片麻岩中,矿体走向近东西向,倾向350º,倾角68°-74°,顶底板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属急倾斜矿体。矿体沿走向长约720m,厚度1.10-2.80m,平均厚1.80m。根据矿体分布区地形特征,矿区内西部矿体埋深浅,东部矿体埋深大,矿体埋深25-150m。根据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开采顺序为各中段之间采取自上而下、同一中段之间采取由远而近、由顶到底(上盘到下盘),即第一年开采1250、1210中段,第二年开采1170中段。顶柱、间柱全部回采,回采率约65%。设计开采阶段高度(倾向高度)40m,长度(走向长度)50m,顶柱高5m,间柱宽6m,底柱高5m,1250、1210、1170中段平均采深40m(见开拓系统图)。矿山开采沉陷采用宽深比D/H估算采动充分程度。一般情况下:D1/H0、D2/H0<1.2-1.4时地表为非充分采动;D1/H0、D2/H0=1.2-1.4时地表达到充分采动;D1/H0、D2/H0>1.2-1.4时地表达到超充分采动。式中D1、D2为采空区沿走向及倾向的实际长度;H0为平均采深。区内为陡倾斜矿体,厚度1.10-2.80m,平均厚1.80m,最大采深约150m。经估算,矿体开采后,倾向宽深比为<1.2,走向宽深比为1.40,地表达充分采动,预测该铁矿塌落后地表变形强烈,地表可能出现一个沿采空区分布的条形凹地,形状似漏斗状,中心深度很大,规模属小型。B、移动变形范围的圈定《开发利用方案》中已对岩石移动范围进行了圈定,即根据矿体上下盘围岩的力学性质及采用的采矿方法,矿体上盘错动角第四系地层45°(α),围岩取65°(β),下盘错动角第四系地层45°(α),围岩取65°(β),画出各勘探线剖面的错动线(见图5.2-14、5.2-15、5.2-16),从而圈定矿区开采终了的地表移动范围。图5.2-142-2′线地表移动地质剖面图图5.2-153-3′线地表移动地质剖面图图5.2-164-4′线地表移动地质剖面图C、地面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影响程度预测评估结果本矿矿体围岩硬度较大,矿区岩石移动范围外发生大面积塌陷的可能性较小,岩移范围内尤其在地下采空区分布区地表,发生大面积塌陷的可能性较大,根据开采计划,第一年开采1250、1210m中段,分布在地表1线东10m~4线东62m,采长180m,采高80m。第二年开采1170m中段,分布在地表1线东10m~3线东54m,采长420m,采高40m,由于地下采空区的形成破坏了岩体内部应力结构,可能造成地表沿采空区走向的条形凹地,形状似漏斗状,中心深度很大,预测第一年开采产生的地面塌陷范围2.206hm2,矿山服务期地面塌陷范围3.7761hm2(其中包括与CK1、CK2、废渣场及废弃工矿场地的重叠部分1.2584hm2),预测塌陷深度平均0.94m左右。根据以上分析,地面塌陷范围内有一些废弃的临时用房、废弃的干选场及临时过往行人或牲畜,威胁对象为机器设备及临时过往行人或牲畜,受威胁人数5~10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0~200万元,对照《规范》附录E,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较大,危险性中等,影响程度较严重。(1)对地下水及居民饮用水源井的影响分析详见地下水影响分析章节。(2)对建构筑物的影响分析本项目生态评价范围内没有村庄,另外矿区内的工业场地、巷道均不位于沉陷区范围。因此,地表沉陷不会对建构筑物造成影响。(3)对植被的影响分析对地表植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滑坡、地表裂缝造成的压埋、林木歪斜和倾倒,涵水抗蚀性降低等造成的植被覆盖率降低。另外,在沉陷盆地的边缘地带,可能会由于土地含水性降低等因素而导致植被覆盖率进一步下降,对局部地区的林业生产力构成一定程度的影响。(4)对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影响分析由于地下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陷和地表变形、浅层地下水疏干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地面植被、地形、土壤、土地生产力等因子的变化,从而引起加速侵蚀、植被退化、土地退化等荒漠化危害,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另外在沉陷盆地的边缘地区会不同程度地加重土壤侵蚀。(5)地质灾害影响分析在推进的工作面前方地表,产生边坡失稳、陡坡重心偏移等多种不测因素造成的滑坡、陡坡坍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应建立地表变形观测站或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观测,严密监控可能的滑坡对各地面目标造成的危害。在开采过程中,也应按照地质灾害评价报告的结论,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或避免因井下开采而带来的地质灾害。废石场、取土场、运输道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GB3①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地质地貌景观是地壳长期演化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地址遗产,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废石场、取土场的建设势必造成对周围的地质地貌、地面植被、地质构造和其他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本项目废石场、取土场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和合理堆存、开采,并在服务期满后恢复植被,属于矿山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工程,在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后,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废石场、取土场的建设会改变现有地表地貌,提高绿化率,对改善现有影响具有积极意义。=2\*GB3②对地质结构的影响废石场的建设,引起局部区域地应力的不平衡,使地质构造遭到破坏,若不采取有效的冶理措施可引发地质灾害,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生态影响评价小结本矿达产后生产能力为3万t/a,矿区面积0.5141km2。从本工程的总体布局情况来看,施工期水土流失、项目占地、运营期废石堆存是相对敏感的生态问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受挖填土方等工程行为的影响,部分植被地段和植物多样性将受到破坏,但总的植被分布不会被打乱。环评报告中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在设计、施工、运营各期得到落实。这些措施落实后可以消除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或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工程建设及运营带来的影响是区域自然体系与人工生态体系可以承受的。5.2.7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预测1、情景设置本项目采区范围受矿井涌水影响造成水位下降,废石场防渗层破损可能产生淋溶液泄漏造成垂直入渗影响,因此本次土壤环境影响情景为采区范围正常状况下的土壤盐化,废石场非正常状况下的垂直入渗。2、预测评价范围本次土壤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与现状调查范围一致,采区范围为采区范围内及采区范围外2km,废石场为废石场占地范围内及废石场占地范围外0.2km。3、预测评价时段本项目属于土壤生态影响和土壤污染影响复合型,重点预测时段为运营期和服务期满,预测评价时段为采区范围2.09a;废石场为污染发生后100d、1000d、10a、20a。4、预测评价因子本次采区范围预测评价指标为盐化,废石场垂直入渗预测因子为:铁、锰、氰化物。5、预测评价标准采区范围预测评价标准采用导则附录F.3,见表5.2-27。废石场特征因子铁、锰现无评价标准,氰化物评价标准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2筛选值第二类用地135mg/kg。表5.2-25土壤盐化预测表土壤盐化综合评分值(Sa)Sa<11≤Sa<22≤Sa<33≤Sa<4.5Sa≥4.5土壤盐化综合评分预测结果未盐化轻度盐化中度盐化重度盐化极重度盐化6、预测评价方法(1)采区范围采区范围预测方法采用附录F.1,公式如下:式中:n—影响因素指标数目;Ixi—影响因素i指标评分;Wxi—影响因素i指标权重。(2)废石场废石场预测方法采用附录E.2,公式如下:式中:c—污染物介质中的浓度,mg/L;D—弥散系数,m2/d;q—渗流速率,m/d;z—沿z轴的距离,m;t—时间变量,d;θ—土壤含水率,%。7、预测参数(1)采区范围采区范围预测参数选取见表5.2-26。表5.2-26采区范围预测参数序号参数选取参数取值分值权重1地下水位埋深(GWD)/(m)3000.352干燥度(蒸降比值)(EPR)3.5640.253土壤本底含盐量(SSC)(g/kg)0.22100.154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TDS)/(g/L)0.59400.155土壤质地壤土40.10(2)废石场本次垂直入渗预测采用HYDRUS1D软件求解非饱和带中水分与溶质运移方程。本次模型选择废石场底部向下至地下6m范围内进行模拟,土质分别为砂质粘壤土26cm、粘壤土17cm、壤质粘土557cm。废石场预测参数选取见表5.2-27。表5.2-27垂直入渗预测参数序号参数选取参数取值1污染物介质中浓度C铁4.35mg/L、锰0.1mg/L、氰化物0.025mg/L2渗漏量铁44.892g/d、锰1.032g/d、氰化物0.258g/d3弥散系数D04渗流速率q砂质粘壤土1.68cm/d粘壤土6.24cm/d壤质粘土4.8cm/d5水分运移边界上边界0.265m/d下边界06预测点N1:-0.2m;N2:-1m;N3:-2m;N4:-4m7时间变量T1:100d;T2:1000d;T3:10a;T4:20a8、预测结果(1)采区范围根据采区范围预测参数,土壤盐化影响因素赋值为1.4分,根据土壤盐化预测表属于轻度盐化。(2)废石场根据废石场预测参数,废石场特征因子垂直入渗预测结果如下。不同预测点铁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不同预测时间铁浓度随深度变化曲线图不同预测点锰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不同预测时间锰浓度随深度变化曲线图不同预测点氰化物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不同预测时间氰化物浓度随深度变化曲线图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盐化预测结果,本项目采区范围土壤盐化影响因素赋值为1.4分,属于轻度盐化。根据垂直入渗预测结果,废石场在非正常状况下模拟期20年和6m预测深度范围内,土壤中铁、锰、氰化物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升高,铁最大值为4.154mg/L,出现在表层土壤(20cm)、7285d(19.96a)处;锰最大值为0.0955mg/L,出现在表层土壤(20cm)、7295d(19.98a)处;氰化物最大值为0.02388mg/L,出现在表层土壤(20cm)、7295d(19.98a)处。综上所述,本项目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土壤环境影响可以接受。小结根据现状监测结果,采区范围盐化分级为未盐化,酸化、碱化分级为无酸化或碱化,表明采区范围未受盐化、酸化、碱化影响。废石场监测点位基本因子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筛选值,表明评价区土壤环境质量良好,特征因子铁、锰留取了监测背景值。本项目土壤影响主要为采区范围正常状况下的土壤盐化,废石场非正常状况下的垂直入渗。根据预测结果,本项目重点预测时段为运营期和服务期满,采区范围土壤盐化影响因素赋值为1.4分,属于轻度盐化。废石场在非正常状况下模拟期20年和6m预测深度范围内,土壤中铁、锰、氰化物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升高,但是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土壤环境影响可以接受。根据本项目土壤环境影响情形,针对本项目土壤重点影响区和敏感目标拟定了土壤环境跟踪监测计划。综上所述,本项目评价区土壤环境质量良好,采取环评提出的措施后项目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从土壤环境影响角度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本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见表5.2-28。
表5.2-28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工作内容完成情况备注影响识别影响类型污染影响型□;生态影响型□;两种兼有√土地利用类型建设用地√;农用地□;未利用地√土地利用类型图占地规模(52.9241)hm2敏感目标信息敏感目标(耕地)、方位(周边)、距离(相邻)敏感目标(贾庄村)、方位(NW)、距离(1200m)敏感目标(新河峪村)、方位(S)、距离(1320m)影响途径大气沉降□;地表漫流□;垂直入渗√;地下水位√;其他()全部污染物含盐量;粉尘、铁、锰、氰化物含盐量;铁、锰、氰化物所属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Ⅰ类√Ⅱ类□;Ⅲ类□;Ⅳ类□敏感程度敏感□;较敏感√;不敏感□评价工作等级一级√;二级□;三级□现状调查内容资料收集a□;b√;c√;d√理化特性棕色粒状壤土,砂砾含量8~22%,无其他异物,pH值6.95~7.12,含盐量138~295mg/kg,阳离子交换量12.8~18.2cmol/kg,氧化还原电位318~512mV,饱和导水率0.95~1.12cm/s,容重1.00~1.11g/cm3同附录C现状监测点位占地范围内占地范围外深度点位布置图46403.0m现状监测因子基本因子:GB36600-2018基本项目;特征因子:pH、含盐量、铁、锰现状评价评价因子基本因子:GB36600-2018基本项目;特征因子:pH、含盐量评价标准GB15618□;B600√表D1√;表D.2√;其他()现状评价结论满足相应标准、满足相应土地利用类型影响预测预测因子铁、锰、氰化物预测方法附录E√;录F√;其()预测分析内容影响范围(2km)影响程度(较小)预测结论√□□不达标结论:a)□)□防治措施防控措施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保障□;源头控制√;过程防控√;其他()跟踪监测监测点数监测指标监测频次3pH、含盐量、铁、锰、氰化物5年1次信息公开指标监测位置、点数、指标、频次评价结论评价区土壤环境质量良好,采取环评提出的措施后项目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从土壤环境影响角度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注1:□为勾选项,可;为内容填写项;备注为其他补充内容。注2:需要别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级工作,分别填写自查表。5.2.8环境风险评价评价的目的和评价重点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在特大降水、边坡崩塌、滑坡物质堵塞排水廊道等各种不利因素组合情况下,拦石坝存在受洪水浸泡、冲击而可能发生溃坝,引发以废石为主要物源的泥石流环境风险事故的可能。本次评价重点对拦石坝溃坝造成的次生环境风险进行分析,提出防范及应急措施,力求将环境风险降至最低。本项目为采矿项目,废石场不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生产、使用、储存,因此不适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故本次评价采用《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试行)(HJ740-2015)对该项目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和风险评价,同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环境风险识别本项目主要的环境风险为在特大降水、边坡崩塌、滑坡物质堵塞排水廊道等各种不利因素组合情况下,拦石坝有可能出现溃坝,引发以废石为主要物源的泥石流环境风险事故。拦石坝溃坝环境风险影响分析本项目废石场拦渣坝溃坝使废石场失去稳定性,形成崩塌和滑坡,为泥石流储备了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当暴雨来临时,便形成泥石流。泥石流是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流体,它具有巨大的能量,来势凶猛、破坏力极强。根据《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试行)(HJ740-2015),本项目废石场拦渣坝属于山谷型尾矿库,其环境风险受体调查评估范围为尾矿库下游不小于80倍坝高。本项目拦渣坝坝高最高为16m,因此本项目环境风险受体调查评估范围为1.28km。根据调查废石场下游1.28km范围内没有村庄、河流、重要公路等环境敏感目标存在,该范围内主要是荒草地。废石场下游最近的村庄为新河峪村,相距1.32km,不在环境风险受体调查评估范围内,且新河峪村不在沟谷内,因此废石场溃坝不会对其造成影响。因此,废石溃坝后只要采取措施及时清理废石,然后进行生态恢复,不会对环境造成永久性损害。但这一过程会加重水土流失和造成植被破坏,故必须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专门设计,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避免溃坝事故的发生。事故防范措施(1)废石场下游敏感目标调查根据《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试行)(HJ740-2015),本项目废石场拦渣坝属于山谷型废石场,其环境风险受体调查评估范围为尾矿库下游不小于80倍坝高。本项目拦渣坝坝高最高为16m,因此本项目环境风险受体调查评估范围为1.28km。根据调查废石场下游1.28km范围内没有村庄、河流、重要公路等环境敏感目标存在,该范围内主要是荒草地。废石场下游最近的村庄为新河峪村,相距1.32km,不在环境风险受体调查评估范围内,且新河峪村不在沟谷内,位于沟谷上方16m的台垣地带,因此废石场溃坝不会对其造成影响。(2)废石场防范措施为使废石场能安全、稳定运行,评价提出以下废石场风险防范的相关要求:①废石场坝址选择必须进行安全认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坝址地区的工程地质勘探、测量;必须选择有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微生物学理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政法学院《spss大数据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安全用电动向绿色低碳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 情感教育在激发学习动机中的作用
- 宁波工程学院《全科医学概论理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昌影视传播职业学院《网页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家校共育下的考试策略优化方案
- 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专职员工岗前协议2024年版范例
- 二零二五年度程海生态环境保护基金管理合同3篇
- (主城一诊)重庆市2025年高2025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 (第一次)英语试卷(含答案)
-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2024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竞赛试题70题(附答案)
- 2024年中国机织滤布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湖北省中考物理真题含解析
- 荔枝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 贵州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示范文本模板
- 2024年内容创作者与平台合作协议2篇
- 《实验性研究》课件
-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全文)
- 酒店客房打扫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