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史习题4_第1页
世界经济史习题4_第2页
世界经济史习题4_第3页
世界经济史习题4_第4页
世界经济史习题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经济史练习(4)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明代御瓷的烧造,即以全部官搭民烧计,也只占民窑生产能力的0.8%;在丝织业中,民间机户至少是官局工匠的3倍:在冶铸业中,即使朝廷铸币,也仰仗民铜。该材料体现了A.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占主导地位 B.海禁政策造成了官营手工业的衰落C.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发生改变 D.私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最高水平.汉代实行盐铁官营、唐代诸道重税商贾以充军、清初规定片帆不得下海,其共同影响是A.阻碍对外经济往来 B.抑制商品经济发展C.促进小农经济发展D.推动手工业的发展A.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渐趋解体C.西方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传入良国明同中国产亚拓本的发廉变化A.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渐趋解体C.西方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传入良国明同中国产亚拓本的发廉变化S士囤产**1:下■■鹏单看■5元JMWX小-WWW-TWDQC,nOXu一,山『JiWCt-.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当时(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点,此时再想创新创业增加投资,不但无利可图,甚或会本钱无归(经济学上的“边际获利递减率”);因此富裕人家;多不愿其子弟外出“开创”新天地。而设计使其安守家园,娶妻纳妾之余,抽上大烟,胜于出外生事冒险。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农耕经济的领先 B.自然经济的解体C.资本主义的萌芽 D.重农抑商的风气.《旧五代史•食货志》有诏令言明:”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铜镜只能在东京铸造和销售 B.官营产品可以流向民间市场C.商品交易不受官府直接监管 D.铜镜收入成为政府主要财源.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光绪中叶以后,机厂林立,丁男妇女赴厂做工……生计日多,而专事耕织者日见其少矣。随之而来的是世风人心离古道越来越远。与上述现象出现直接相关的是B.近代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D.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进一步强化.左图为民国期间中国产业资本发展变化示意图,下表述正确的是A.1913-1920年民族资本的发展受内外形势影响B.1920年民族资本在产业资本中占据主体地位C.1913-1920年新增外国资本主要源自欧洲D.1920-1936年官僚资本萎缩缘于自然经济.据上海面粉同业人工会的报告:“自1948年6月起,各厂次粉壅积,资金呆滞,本会迭次电呈粮食部,请求准予自由转口,并推请代表进京向部请愿。部以与行政院七月八日颁行调剂民食办法第十一条之规定不符,未予批准。”由此可知A.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导致了通货膨胀B.美国的商品涌入中国排挤了国货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挤压了民族企业D.战争环境加剧了民族企业的困难8.“由民国元年至十年……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无以为继……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言,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而民初之十年为黑暗时代。”材料中“黄金时代”的到来主要是由于A.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辛亥革命的促进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 D.国民政府的推动9.1953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说:“用什么办法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呢?当然,国家要大力帮助……另一条道路是新道路,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材料中“新道路”指的是A.进行土地改革 B.实行农业集体化C.创办人民公社 D.实行包产到户10.1984年,中国国务院发布的一份通知中说: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有经营能力,或在乡镇企业事业单位长期务工的农民和家庭,发放《自理口粮户口簿》,统计为非农业人口。截止到1986年底,全国办理自理口粮户达到1633828户,总计4542988人。该现象A.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途径 B.与劳动力流动的客观需要相适应C.助推了城市经济布局的逐步调整 D.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11.1980年6月18日,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正式换上了向阳乡人民政府的牌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阳人民公社是第一个农村人民公社 B.人民公社体制在我国存在了30多年C.集中管理,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D.人民公社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伶人杨月楼与广东富家女阿宝私定婚姻,但是女方家族恃强凌弱,利用与上海县令的同乡之谊拆散这段婚姻,并以拐骗良家女的罪名将杨月楼定罪。《申报》自报道该案起就把县令作为抨击的个对象。批评县令动用酷刑强迫杨月楼认罪。这主要说明《申报》A.以新闻为本位的自觉意识 B.不屈服于权贵的革命精神C.把为民请命作为办报宗旨 D.即时准确地报道新闻事件.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了19世纪后期出现了新的经济现象,该现象的实质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B.世界市场的形成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财富资源的猎取.1816年英国率先采用金本位制,1870年后各工业国都采取金本位制。通过规定英镑与黄金的比价,英镑成为国际货币;用类似方法,马克、法郎、美元也可以在世界市场流通,随时兑换。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资本实现自由流动。这可以说明A.资本输出减弱了欧美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 B.西方国家仪靠金融手段即可控制世界市场C.英镑等同黄金起到协调各国贸易的作用 D.金融体系在国际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显著15.“19世纪70年代之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在欧美许多国家开展起来,它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异常深远。”这主要表现在A.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C.“煤铁复合型”布局到临海型布局的演变 D.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写道:“为了调节消费倾向和投资诱导,使之互相适应,政府机能必须扩大。……因为它不仅是避免现行经济形态全部毁灭唯一可行的办法,而且也是个人积极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上述理论的提出A.表明美国告别了“自由放任”的政策 B.促进了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C.指导西方国家走出了经济滞涨的局面 D.强调了政府要充当“守夜人”的角色.据中新网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重申他的“经济振兴”计划:大规模改造联邦政府办公室,使之更加节能;大力投资公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升级学校硬件设施,安装节能系统,创造“21世纪的学校”;在美国各地普及网络宽带,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网”;改进医院设施,确保这些地方能够运用“前沿科技”。该计划与罗斯福新政相比有哪些新特点①重视发展教育与科技; ②加大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③注意环保和节能; ④加大政府的公共投资,创造就业机会。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8.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市斯大林选区选民大会上称: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表明,“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更优越”,他还说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必然会引发这个制度的“总危机”,指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他的这段讲话A.反击了杜鲁门的反苏纲领 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导致世界大战C.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 D.强调了苏维埃制度的优越性19.1922年底,列宁说:“我们在集体农场上做了很多愚蠢的事,集体农场不是今日之决策。”而后来斯大林却大张旗鼓开展农业集体化,建立集体农场。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经济政策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B.苏联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C.斯大林修正了列宁不务实的政策 D.苏联开展工业化建设迫切需要资金20.阅读《俄国及苏联国民经济建设文件汇编材料》的排名表W37年1913年192S年1的2年欧洲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0k生产总值553221机器能造业4422i下列对表格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工业生产总值于1928年恢复到战前水平B.1932年苏联机器制造业占欧洲第一,表明工业化已经实现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有助于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世界第二D.1928-1937年的经济建设,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美国投资专家麦克法伯说:“联邦政府给每人600美元的退税。如果拿这笔钱去沃尔玛消费,钱归了中国;如果拿它买汽油,钱归了阿拉伯;如果买电脑,钱归了印度;如果买水果,钱归了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如果买好车,钱归了德国;……”这一现象表明A.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 B.世界经济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C.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 D.亚洲商品的世界市场份额增大.进入1949年,国民党政权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随时有覆灭的可能,由政府信用支撑的金圆券自然急速贬值。机关职员领工资拿到金圆券后,马上就换成银元、美钞或黄金,如果稍有延迟,即要蒙受贬值损失。之所以要换成美元主要原因是A.《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发表 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C.《布雷顿森林协议》的签订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20世纪30年代中期,世界上形成了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等货币集团;二战后初期,以《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起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这一变化表明A.世界自由贸易体制建立 B.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C.区城集团化走向全球化 D.国际货币金融合作机制形成24.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25.改革促进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2分)【材料一】申不害变法简表时同普景时同351年我国町期1351年我国町期1韩国国君就招供任用中不害实杵基预交治।加强雷圭集权就治;整肃军兵.进行严酷军亨加班;重现土地向戏,Aft百姓手开荒地.5种祗食;鼓融发展手工国力有所增强,俚林暗住死后,林国根赫囊惠交法 业「料别是兵居制造【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疾病的流行引起了英国社会的强烈反应,工人阶级提出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基本权利进行不懈的斗争,一批社会热心人士在民间展开各种调查,呼吁政府特别是议会进行干预,解决环境污染和疾病流行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议会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调查,并在了解和掌握大量材料与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采寻求解决途径.在1847年以后的30年中,议会相继通过(《河道法令》、《公共卫生法》、(《消除污害法案》等一系列法案。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当议会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之后,政府从指导思想上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进行积极主动地干预,并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监督机制。例如,1831年成立了中央卫生委员会,1844年建立了城镇卫生协会,还在各地设立了卫生医官。——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材料三】主场停立嚓市济建主场停立嚓市济建桂文@制AH7lifi

O中

真止权营圈

小旦有经分

,企-所与权Av一联包制大业权

庭承任”地主

-家丹提t在自

双忖I城市

F-1■■

£济体制改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l)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特点,对申不害变法进行评价。(12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推动英国近代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因素。(8分)(3)材料三是某位学生绘制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示意图。依据图示及所学,论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循序渐进中进行”。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26.城镇与城市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大范围的人口增长和农业技术的进步使得中世纪时期城镇发展达到高峰。食品的日常用品的交易范围扩大,交易量上升。与此相当,长途贸易特意从中东和远东地区进口丝绸和香料,从尼德兰南部和意大利北部进口纺织品和高质量手工产品,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地主和精英阶层对奢侈品的需求。——(英)彼得•克拉克《欧洲城镇史》【材料二】晚明时期,由于生丝、绸缎、棉布等商品的出口持续增长,这种“外向型”经济,极大地刺激了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高度成长,刺激了多层次商品市场的繁荣,它的载体就是多种类的商品集散中心——市镇。诚然,商品经济的高度成长与商品市场的繁荣,有它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从宋代以来一直在稳定而持续地起作用,到了明代中叶达到一个新高峰。由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日本人全面介入中国的对外贸易,把原先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商品成产,转化为同时兼顾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樊树志《晚明大变局》【材料三】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化表年份城镇人口(万人)城市化率(%)新建城市新建城镇19791849518.96216236119862636624.523471071819953517429.0464017532——资料选编自胡顺廷等《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1)阅读材料一,概括中世纪欧洲城镇发展的原因。(4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晚明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8分)(3)阅读材料三,归纳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8分)参考答案1-5ABDBB6-10ADABB11-15DACDB16-20BADDC21-24BCDB25、(1)历史地评价:改革是在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出现的,顺应了变法的时代潮流。辩证地评价:第一,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加强了君主集权,促进政治局面的稳定;关注农业及手工业生产,注重军事训练,增强了国力。第二,与同时代的商鞅变法对比,改革没有从制度层面入手,没有彻底废除旧制度(如井田制、世卿世禄制),没有彻底打击旧贵族特权,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变法很不彻底;过于依赖君主“术治”,忽视法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韩国的问题。(2)因素:充分发挥议会的主导作用,重视立法,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成立专门机构加强管理;工人阶级的斗争推动;社会上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3)分论点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整体进程循序渐进(改革从农村率先突破,进而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1978年开始改革,1992年进入新阶段);分论点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循序渐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乡镇企业的涌现,税费改革进一步深化改革);分论点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循序渐进(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大力改革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到多种所有制并存,改革不断深化):分论点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展进程循序渐进(1956年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1984年主张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综上所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改革从农村到城市逐步展开,农村、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均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充分说明,改革需要循序渐进。26、(1)答案:人口增长和农业技术进步;国内市场和国际贸易(国际市场)的扩大。(2)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商品化),为晚明商品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商品集散中心(商业市镇)的出现为晚明商品经济发展提供载体;宋代以来商品经济的延续发展是晚明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积累;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贸易的巨大需求以及白银大量流入,成为晚明商品经济发展的外在动力。(3)特点: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镇发展速度(规模)比城市发展速度(规模)更显著。背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使城镇迅速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为城市发展带来活力。试卷答案1.A材料从瓷器制造、丝织业和冶铸业比较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比例,显然后者远远超过了前者,故A正确;海禁政策与国内手工业没有直接关系,故B错误;古代一直重视重农抑商政策,故C错误;官营手工业产品质量仍然占据主导,故D正确。2.B材料中盐铁官营打击工商者积极性,重税商贾以充军是重农抑商的体现,清初规定片帆不得下海属于海禁政策,都抑制商品经济发展,故B正确;材料前者没有提及对外贸易,故A错误;材料与小农经济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故C错误;手工业发展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错误。3.D由材料“当时(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点,此时再想创新创业增加投资,不但无利可图,甚或会本钱无归”可知轻视商业发展,“设计使其安守家园”表明重视农业生活的稳定性,体现了当时中国的重农抑商风气,故D项正确。“当时(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点”体现了农耕经济的领先,但仅是部分材料的结论,故排除A项。自然经济的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故排除C项。4.B根据“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可知允许官营的产品可以被人贩卖到民间市场,B正确;A不符合材料“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排除A;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紧扣材料分析解答即可。5.B“光绪中叶”是1895年之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急需劳动力,材料中现象正是这一经济发展的表现,故B正确;A是鸦片战争之后就开始解体;C中生活方式传入是鸦片战争之后;此时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故D错误。.A1913-1920属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国内辛亥革命以及国外一战影响,故A正确;外国资本在此期间仍然占据主导,故B错误;一战期间外国资本主要是日本,故C错误;1920年一一1936年官僚资本并不是萎缩,而是扩大,故D错误。点睛:本题是表格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A、两头看,项间比:①两头看:看头 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②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B、察变化、译文字: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C、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D糖惭]1S8年是国共两党进行内战时期,由于战争环境?民族工业发展困难,.各厂次粉壁积,资金呆滞”是这一现象反映,口正确;材料没有提及通货膨胀信息,A错误;B是解放战争初期现象;C中官僚资本没有体现T排除。.A根据“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可知,黄金时代指1903-1912年,结合所学,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A正确;1911年辛亥革命,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国民政府时期,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根据时间并结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知识分析解22.C22.C9.B9.B【解析】1953年,三大改造中对于农业实行合作化运动,走集体化道路,故E正确;A是1952年完成;C是1958年;D是197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合.10.B1984年,我国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为了适应这批进城务工人员,实现材料中《自理口粮户口簿》,B正确;A是1992年之后;C中经济布局不符合经济体制改革内容;D中深化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11.D人民公社既是基层政权,也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故答案为D项。材料中没有关于第一个人民公社的信息,排除A项;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到1983年正式撤销共25年,排除B项;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水平,阻碍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排除C项。12.A根据材料中的“《申报》自报道该案起就把县令作为抨击的个对象。批评县令动用酷刑强迫杨月楼认罪”,说明《申报》以真实、客观和维护社会正义作为办报宗旨,以新闻为本位的自觉意识。故答案为A项。“革命精神”不能反映,排除B项;CD项说法片面,均排除。13.C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反映的是垄断组织的兼并现象。垄断组织的产生,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因此选择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罗斯福新政时期,排除A。BD与题意无关。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14.D本题考查金融体系在世界市场形成中的巨大作用。世界市场成熟的标志以世界金融中心的形成为标志,金融业需要国际货币制度。一个国家把商品卖给另一个国家,又从第三国或地区进口,这就需要一个金融中心来保持国际支付平衡。19世纪中后期,只有英国具有这种能力。由此可见,金融体系促进了资本的自由流通,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成熟,故D项正确,A项错误;金融手段只是控制世界市场的方式之一,故B项错误;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15.B16.B17.A18.D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表明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算体现了其强度苏维埃制度的优越性.故选优依据所学知识,杜鲁门主义是"如年,是美国开始推行冷战政策的标志.故排除小己D项说法与材料不符.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19.D20.C21.B考察世界经济一体化。题干所反映的是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日益成为个整体。故应选B。23.D题干体现的是世界货币由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等货币集团变为二战后初期,以《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起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说明国际间的货币金融实现了合作,从而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故选D;题干是关于国际货币和金融领域的变化,所以国际贸易、经济格局和区域化、全球化与题意无关,故排除ABC。24.B.(1)历史地评价:改革是在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出现的,顺应了变法的时代潮流。辩证地评价:第一,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加强了君主集权,促进政治局面的稳定;关注农业及手工业生产,注重军事训练,增强了国力。第二,与同时代的商鞅变法对比,改革没有从制度层面入手,没有彻底废除旧制度(如井田制、世卿世禄制),没有彻底打击旧贵族特权,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变法很不彻底;过于依赖君主“术治”,忽视法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韩国的问题。(2)因素:充分发挥议会的主导作用,重视立法,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成立专门机构加强管理;工人阶级的斗争推动;社会上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3)分论点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整体进程循序渐进(改革从农村率先突破,进而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1978年开始改革,1992年进入新阶段);+分论点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循序渐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乡镇企业的涌现,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