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上课资料_第1页
古诗两首上课资料_第2页
古诗两首上课资料_第3页
古诗两首上课资料_第4页
古诗两首上课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两首上课资料第1页/共63页黄鹤楼黄鹤楼第2页/共63页黄鹤楼

黄鹤楼故址在现在的武汉市武昌蛇山,自古是游览胜地。现已重建。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第3页/共63页第4页/共63页第5页/共63页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第6页/共63页

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绝唱七律之首hào第7页/共63页第8页/共63页赠汪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9页/共63页广cí辞

wéi唯独mèng

孟líng

陵hè

浩然黄楼

告第10页/共63页广辞

唯独

陵鹤

浩然黄楼

告第11页/共63页

学习古诗的方法解诗题知诗人解词语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第12页/共63页解诗题黄鹤楼送孟浩然广陵之(去、到)诗题给我们哪些信息?第13页/共63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人物:事件:地点:孟浩然和李白李白送孟浩然去广陵黄鹤楼第14页/共63页广陵是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

第15页/共63页知诗人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第16页/共63页李白与孟浩然

两人第一次相见就是李白生活在安陆(今湖北)的时候,那年李白大概28岁,而孟浩然40岁左右。李白当时诗名尚小,而孟浩然名声在外。李白专程前往鹿门山谒(yè)见浩然,两人习性相投,一见如故。于是,相约来到江夏(今武昌),游历月余,最后,孟浩然要去广陵,于是二人在黄鹤楼相别。看着好友离去,李白思绪万千,欣然写下千古绝唱《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第17页/共63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mèngfānwéi第18页/共63页解词语(1)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2)之:去,到。(3)广陵:即扬州。(4)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仰,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5)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6)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7)下:长江由西往东流,从武汉的黄鹤楼到扬州(广陵)是顺江流而下。(8)碧空尽:在碧蓝的天空消失。(9)尽:消失。(10)唯:只。际:边

第19页/共63页明诗句第20页/共63页西东长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第21页/共63页注释:“故人”就是“老朋友”,指孟浩然。“辞”就是“辞别”,黄鹤楼在扬州的西方,所以说“西辞”。“烟花”,阴历三月是春天最好的时节。春天百花盛开,田野上常有迷迷蒙蒙的雾气,古人称为“烟花”。“下”是顺流直下,可见船走得很快。“碧空”就是湛蓝的天空。“天际”是天边。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我的好朋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第22页/共63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第23页/共63页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入诗境第24页/共63页

按理说,江南三月,长江上一定是千帆竞渡,可李白为什么说是“孤帆”呢?只有那──孤帆远影孤帆远影孤帆远影只有那载着他的好朋友远去的──只有把他的那颗心、那个眼神牵得远远的──第25页/共63页

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想像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抒发了作者对老朋友依依借别之情。“烟花三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而此时此刻作者却没有心情赏春,而是默默地注视着江上,老朋友的船渐渐远去,独自忍受离别之苦。悟诗情第26页/共63页李白与孟浩然告别时能说些什么?发挥你们的想象同学间交流。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想象一下,平时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看到过送行的场面?自由空间第27页/共63页同学们说的不错,这就是情,诗中表现的是一种朋友这间的情。生活中,还有父子情、母女情、师生情、同学情……情充满整个世界,人间处处都有情。让我们带着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来朗诵这首诗好吗?第28页/共63页读一、二句诗,说说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事情第29页/共63页读第三、四句诗,假如你就是诗人李白,你看到了什么,心里在想什么?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写景第30页/共63页总结写法:1、前两句叙事、写景,后两句写景、。2、写送别场面。(话别)3、没有直接抒写离情别绪,而是写孤帆,江水,来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关切与祝福。第31页/共63页当堂训练“之”的意思是()。“广陵”是现在的()。“烟花”指()。“故人”是老朋友,这里指(

)。因为(),所以说“西辞”。“尽”是()。“唯”是()。“天际”是()。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老朋友()之情。去艳丽的春景扬州孟浩然黄鹤楼在扬州的西边消失只天边依依惜别第32页/共63页1、给带点的词选正确的解释。

1)唯见长江天际流。()

A.只B.但

2)故人西辞黄鹤楼。()

A.告别B.躲避,推托2、说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思。AA第33页/共63页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34页/共63页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35页/共63页解诗题送元二安西使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使:出使。接受使命出外办理外交事务。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第36页/共63页知诗人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受禅宗影响很大。他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山居秋暝》、《鸟鸣涧》等。第37页/共63页第38页/共63页送元二使安西渭城阳关安西第39页/共63页长安玉门关阳关西域都护府第40页/共63页shè(宿舍)shě(依依不舍)jūn

(君子)舍君第41页/共63页解词语渭城:秦置咸阳县,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渭水北岸。浥(yì):湿润。客舍:旅店。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君:指元二。更尽:再饮完。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故人:老朋友。

第42页/共63页明诗句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第43页/共63页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第44页/共63页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翠色欲滴。这句诗点明了送别的

。地点时间环境气氛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朝雨:早晨下的雨。浥(yì):湿。客舍:旅店。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第45页/共63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第46页/共63页第47页/共63页第48页/共63页第49页/共63页第50页/共63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君:指元二。更:再。更尽:再饮完。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故人;老朋友第51页/共63页(伤感的酒)

春雨挽留不住友人的脚步,朋友终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祝福的酒)

出使安西,路途遥远,吉凶难料,还请您干了这一杯,祝福我的朋友一路平安。(壮行的酒)

祝愿朋友今日出使安西,一定能在边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来年凯旋而归。

“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你感受到了什么?

入诗境第52页/共63页诗句包含思想感情:悟诗情

从包含深情地的劝酒中,可以体会出朋友间的那种依依不舍与牵挂。第53页/共63页悟境读一二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写景第54页/共63页读三四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假如你是诗人,此时,你心情如何呢?场面第55页/共63页对古人而言,友情是花间一壶酒,友情是江上一叶舟,友情是月夜独登楼,友情是庭深小径幽。对于我们,友情是什么呢?要靠我们用一生品味,用一生去守侯。温馨寄语:第56页/共63页交流要点:两首诗的相同和不同点,

相同点:

1、都写“送”别场面。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关切与祝福。2、诗中有写景和叙事。3、都没有直接抒情,寓情于景。

不同点: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前两句叙事兼写景,后两句写景。《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写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