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专题10个_第1页
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专题10个_第2页
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专题10个_第3页
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专题10个_第4页
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专题10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中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选择题解题方法一、中考专题诠释选择题是各地中考必考题型之一,2013年各地命题设置上,选择题的数目稳定在8~14题,这说明选择题有它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选择题具有题目小巧,答案简明;适应性强,解法灵活;概念性强、知识覆盖面宽等特征,它有利于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强化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解题策略与解法精讲选择题解题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选择题的特点,小题小做,小题巧做,切忌小题大做.解选择题的基本思想是既要看到各类常规题的解题思想,但更应看到选择题的特殊性,数学选择题的四个选择支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又不要求写出解题过程.因而,在解答时应该突出一个“选”字,尽量减少书写解题过程,要充分利用题干和选择支两方面提供的信息,依据题目的具体特点,灵活、巧妙、快速地选择解法,以便快速智取,这是解选择题的基本策略.具体求解时,一是从题干出发考虑,探求结果;二是题干和选择支联合考虑或从选择支出发探求是否满足题干条件.事实上,后者在解答选择题时更常用、更有效.中考典例剖析考点一:直接法从题设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推理或判断,直接得出结论再与选择支对照,从而作出选择的一种方法。运用此种方法解题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x-201y3p0例1(2013•陕西)根据表中一次函数的自变量x-201y3p0A.1 B.-1 C.3 D.-3思思路分析: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k≠0),再把x=-2,y=3;x=1时,y=0代入即可得出kb的值,故可得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再把x=0代入即可求出p的值.解: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k≠0),∵x=-2时y=3;x=1时y=0,∴230kbkb,解得11kb,∴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当x=0时,y=1,即p=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即一次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对对应训练1.(2013•安顺)若y=(a+1)xa2-2是反比例函数,则a的取值为()A.1 B.-l C.±l D.任意实数1.A考点二:筛选法(也叫排除法、淘汰法)分运用选择题中单选题的特征,即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择支这一信息,从选择支入手,根据题设条件与各选择支的关系,通过分析、推理、计算、判断,对选择支进行筛选,将其中与题设相矛盾的干扰支逐一排除,从而获得正确结论的方法。使用筛选法的前提是“答案唯一”,即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例2(2013•莱芜)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3,N为AC的三等分点,三角形边上的动点M从点A出发,沿A→B→C的方向运动,到达点C时停止.设点M运动的路程为x,MN2=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为()A.B.C.D.B.C.D.A.B.C.D.B.C.D.∴AN=1.∴当点M位于点A处时,x=0,y=1.①当动点M从A点出发到AM=1的过程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排除D;②当动点M到达C点时,x=6,y=3-1=2,即此时y的值与点M在点A处时的值不相等.故排除A、C.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决本题应首先看清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然后根据动点的行程判断y的变化情况.对应训练k2.(2013•自贡)如图,已知A、B是反比例函数y=(k>0,x>0)上的两点,BC∥x轴,交y轴x于C,动点P从坐标原点O出发,沿O→A→B→C匀速运动,终点为C,过运动路线上任意一点P作PM⊥x轴于M,PN⊥y轴于N,设四边形OMPN的面积为S,P点运动的时间为t,则S关于t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2.A考点三:逆推代入法将选择支中给出的答案或其特殊值,代入题干逐一去验证是否满足题设条件,然后选择符合题设条件的选择支的一种方法.在运用验证法解题时,若能据题意确定代入顺序,则能较大提高解题速度.例例3(2013•邵阳)下列四个点中,在反比例函数y=−6x的图象上的是()A.(3,-2) B.(3,2) C.(2,3) D.(-2,-3)思路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中k=xy的特点进行解答即可.解:A、∵3×(-2)=-6,∴此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本选项正确;B、∵3×2=6≠-6,∴此点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C、∵2×3=6≠-6,∴此点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D、∵(-2)×(-3)=6≠-6,∴此点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k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y=中,k=xy为定值是解x答此题的关键.对应训练3.(2013•重庆)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点(1,-2),则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1A.y=2x B.y=-2x C.y=x D.y=−x23.B考点四:直观选择法A.B.C.D.利用函数图像或数学结果的几何意义,将数的问题(如解方程、解不等式、求最值,求取值范围等)与某些图形结合起来,利用直观几性,再辅以简单计算,确定正确答案的方法。这种解法贯穿数形结合思想,每年中考均有很多选择题(A.B.C.D.例4(2013•鄂州)一个大烧杯中装有一个小烧杯,在小烧杯中放入一个浮子(质量非常轻的空心小圆球)后再往小烧杯中注水,水流的速度恒定不变,小烧杯被注满后水溢出到大烧杯中,浮子始终保持在容器的正中间.用x表示注水时间,用y表示浮子的高度,则用来表示y与x之间关系的选项是()思路分析:分三段考虑,①小烧杯未被注满,这段时间,浮子的高度快速增加;②小烧杯被注满,大烧杯内水面的高度还未达到小烧杯的高度,此时浮子高度不变;③大烧杯内的水面高于小烧杯,此时浮子高度缓慢增加.解:①小烧杯未被注满,这段时间,浮子的高度快速增加;②小烧杯被注满,大烧杯内水面的高度还未达到小烧杯的高度,此时浮子高度不变;③大烧杯内的水面高于小烧杯,此时浮子高度缓慢增加.结合图象可得B选项的图象符合.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解答本题需要分段讨论,另外本题重要的一点在于:浮子始终保持在容器的正中间.对应训练44.D考点五:特征分析法对有关概念进行全面、正确、深刻的理解或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如数值特征、结构特征、位置特征等,提取、分析和加工有效信息后而迅速作出判断和选择的方法例例5(2013•三明)如图,已知直线y=mx与双曲线kyx的一个交点坐标为(3,4),则它们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A.(-3,4) B.(-4,-3) C.(-3,-4) D.(4,3)思路分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则与经过原点的直线的两个交点一定关于原点对称.k4.(2013•巴中)在物理实验课上,小明用弹簧称将铁块A悬于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匀速向上提起(不考虑水的阻力),直至铁块完全露出水面一定高度,则下图能反映弹簧称的读数y(单位N)与铁块被提起的高度x(单位4.(2013•巴中)在物理实验课上,小明用弹簧称将铁块A悬于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匀速向上提起(不考虑水的阻力),直至铁块完全露出水面一定高度,则下图能反映弹簧称的读数y(单位N)与铁块被提起的高度x(单位cm)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B.C.D.所以其交点坐标关于原点对称,一个交点坐标为(3,4),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为(-3,-4).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函数交点的对称性,通过数形结合和中心对称的定义很容易解决.对对应训练5.(•2013宁波)已知一个函数的图象与y=6x的图象关于y轴成轴对称,则该函数的解析式为.5.y=-6x考点六:动手操作法与剪、折操作有关或者有些关于图形变换的试题是各地中考热点题型,只凭想象不好确定,处理时要根据剪、折顺序动手实践操作一下,动手可以直观得到答案,往往能达到快速求解的目的.例6(2013•宁波)下列四张正方形硬纸片,剪去阴影部分后,如果沿虚线折叠,可以围成一个封闭的长方形包装盒的是()思路分析:严格按照图中的方法亲自动手操作一下,即可很直观地呈现出来.解:A、剪去阴影部分后,组成无盖的正方体,故此选项不合题意;剪去阴影部分后,无法组成长方体,故此选项不合题意;剪去阴影部分后,能组成长方体,故此选项正确;剪去阴影部分后,组成无盖的正方体,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A.A.B.C.D.对应训练6.(2013•菏泽)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的纸片对折两次,然后剪下一个角,为了得到一个钝角为120°的菱形,剪口与第二次折痕所成角的度数应为()A.15°或30° B.30°或45° C.45°或60° D.30°或60°66.D专题二新定义型问题一、中考专题诠释所谓“新定义”型问题,主要是指在问题中定义了中学数学中没有学过的一些概念、新运算、新符号,要求学生读懂题意并结合已有知识、能力进行理解,根据新定义进行运算、推理、迁移的一种题型.“新定义”型问题成为近年来中考数学压轴题的新亮点.在复习中应重视学生应用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解题策略和解法精讲“新定义型专题”关键要把握两点:一是掌握问题原型的特点及其问题解决的思想方法;二是根据问题情景的变化,通过认真思考,合理进行思想方法的迁移.三三、中考典例剖析考点一:规律题型中的新定义例1(2013•湛江)阅读下面的材料,先完成阅读填空,再按要求答题:sin30°sin30°=12,cos30°=32,则sin230°+cos230°=;①sin45°sin45°=22,cos45°=22,则sin245°+cos245°=;②sin60°sin60°=32,cos60°=12,则sin260°+cos260°=.③∵点∵点O是△ABC的重心,∴CE是中线,点E是AB的中点.∴DE是中位线,∴DE∥AC,且DE=12AC.∵DE∥AC,∴△AOC∽△DOE,∴AOACODDE=2,∵AD=AO+OD,∴AOAD=23.(2)答:点O是△ABC的重心.证明:如答图2,作△ABC的中线CE,与AD交于点Q,则点Q为△ABC的重心.由(1)可知,AOAD=23,而AOAD=23,∴点Q与点O重合(是同一个点),∴点O是△ABC的重心.(3)解:如答图3所示,连接DG.((1,2)的点的个数是()思路分析:思路分析:“距离坐标”是(1,2)的点表示的含义是该点到直线l1、l2的距离分别为1、2.由于到直线l1的距离是1的点在与直线l1平行且与l1的距离是1的两条平行线a1、a2上,到直线l2的距离是2的点在与直线l2平行且与l2的距离是2的两条平行线b1、b2上,它们有4个交点,即为所求.解:如图,∵到直线l1的距离是1的点在与直线l1平行且与l1的距离是1的两条平行线a1、a2上,到直线l2的距离是2的点在与直线l2平行且与l2的距离是2的两条平行线b1、b2上,∴“距离坐标”是(1,2)的点是M1、M2、M3、M4,一共4个.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定义,理解新定义,掌握到一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定长k的点在与已知直线相距k的两条平行线上是解题的关键.对应训练3.(2013•台州)如果三角形有一边上的中线长恰好等于这边的长,那么称这个三角形为“好玩三角形”.请用直尺和圆规画一个“好玩三角形”;3如图在Rt△ABC中,∠C=90°,tanA= ,求证:△ABC是“好玩三角形”;2)如图2,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a,∠ABC=2β,点P,Q从点A同时出发,以相同速度分别沿折线AB-BC和AD-DC向终点C运动,记点P经过的路程为s.a①当β=45°时,若△APQ是“好玩三角形”,试求的值;s②当tanβ的取值在什么范围内,点P,Q在运动过程中,有且只有一个△APQ能成为“好玩三角形”.请直接写出tanβ的取值范围.(本小题为选做题,作对另加2分,但全卷满分不超过150分)依据(3)的条件,提出一个关于“在点P,Q的运动过程中,tanβ的取值范围与△APQ是‘好玩三角形’的个数关系”的真命题(“好玩三角形”的个数限定不能为1)33.解:(1)如图1,①作一条线段AB,②作线段AB的中点O,③作线段OC,使OC=AB,④连接AC、BC,∴△ABC是所求作的三角形.(2)如图2,取AC的中点D,连接BD∵∠C=90°,tanA=32,∴BCAC=32,∴设BC=3x,则AC=2x,∵D是AC的中点,∴CD=12AC=x∴BD=22223CDBCxx=2x,∴AC=BD∴△ABC是“好玩三角形”;(3)①如图3,当β=45°,点P在AB上时,∴∠ABC=2β=90°,∴△A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不可能是“好玩三角形”,当P在BC上时,连接AC交PQ于点E,延长AB交QP的延长线于点F,∵PC=CQ,∴∠CAB=∠ACP,∠AEF=∠CEP,∴△AEF∽△CEP,(3)∵AC是四边形ABCD的和谐线,∴△ACD是等腰三角形.∵AB=AD=BC,如图4,当AD=AC时,∴AB=AC=BC,∠ACD=∠ADC∴△ABC是正三角形,∴∠BAC=∠BCA=60°.∵∠BAD=90°,∴∠CAD=30°,∴∠ACD=∠ADC=75°,∴∠BCD=60°+75°=135°.如图5,当AD=CD时,∴AB=AD=BC=CD.∵∠BAD=90°,∴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D=90°如图6,当AC=CD时,过点C作CE⊥AD于E,过点B作BF⊥CE于F,∵∵AC=CD.CE⊥AD,∴AE=12AD,∠ACE=∠DCE.∵∠BAD=∠AEF=∠BFE=90°,∴四边形ABFE是矩形.∴BF=AE.∵AB=AD=BC,∴BF=12BC,∴∠BCF=30°.∵AB=BC,∴∠ACB=∠BAC.∵AB∥CE,∴∠BAC=∠ACE,∴∠ACB=∠ACE=12∠BCF=15°,∴∠BCD=15°×3=45°.点评:本题是一道四边形的综合试题,考查了和谐四边形的性质的运用,和谐四边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正方形的性质的运用,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解答如图6这种情况容易忽略,解答时合理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是关键.对应训练4.(2013•常州)用水平线和竖起线将平面分成若干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格子,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设格点多边形的面积为S,该多边形各边上的格点个数和为a,内部的格点个数为b,则S=12a+b-1(史称“皮克公式”).小明认真研究了“皮克公式”,并受此启发对正三角开形网格中的类似问题进行探究:正三角形网格中每个小正三角形面积为1,小正三角形的顶点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下图是该正三角形格点中的两个多边形: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填表:格点多边形各边格点边多边形内格点多边形的面A.在同一条直线上B.在同一条抛物线上C.在同一反比例函数图象上D.是同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思路分析:如果设C(x,y),D(x,y),E(x,y),F(x,y),先根据新定义运算得出(x+x) 3 3 4 4 5 5 6 6 3 4+(y+y)=(x+x)+(y+y)=(x+x)+(y+y)=(x+x)+(y+y),则x+y=x+y=x+y=x+y, 3 4 4 5 4 5 5 6 5 6 4 6 4 6 3 3 4 4 5 5 6 6若令x+y=x+y=x+y=x+y=k,则C(x,y),D(x,y),E(x,y),F(x,y)都在直 3 3 4 4 5 5 6 6 3 3 4 4 5 5 6 6线y=-x+k上.解:∵对于点A(x,y),B(x,y),A⊕B=(x+x)+(y+y), 1 1 2 2 1 2 1 2如果设C(x,y),D(x,y),E(x,y),F(x,y), 3 3 4 4 5 5 6 6那么C⊕D=(x+x)+(y+y),4 3 4D⊕E=(x+x)+(y+y),5 4 5E⊕F=(x+x)+(y+y),6 5 6F⊕D=(x+x)+(y+y),又∵C⊕DDE=EF=⊕D,∴(x+x)+(y+y)=(x+x)+(y+y)=(x+x)+(y+y)=(x+x)+(y+y), 3 4 3 4 4 5 4 5 5 6 5 6 4 6 4 6∴x+y=x+y=x+y=x+y, 3 3 4 4 5 5 6 6令x+y=x+y=x+y=x+y=k,3 4 4 5 5 6 6则C(x,y),D(x,y),E(x,y),F(x,y)都在直线y=-x+k上,4 5 5 6 6C,D,E,F在同一条直线上.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一定难度.专题三开放型问题一、中考专题诠释开放型问题是相对于有明确条件和明确结论的封闭型问题而言的,它是条件或结论给定不完全、答案不唯一的一类问题.这类试题已成为近年中考的热点,重在考查同学们分析、探索能力以及思维的发散性,但难度适中.根据其特征大致可分为: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方法开放型和编制开放型等四类.二、解题策略与解法精讲解开放性的题目时,要先进行观察、试验、类比、归纳、猜测出结论或条件,然后严格证明;同时,通常要结合以下数学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分析综合,归纳猜想,构建数学模型等。三、中考考点精讲考点一:条件开放型条件开放题是指结论给定,条件未知或不全,需探求与结论相对应的条件.解这种开放问题的一般思路是:由已知的结论反思题目应具备怎样的条件,即从题目的结论出发,逆向追索,逐步探求.例1(2013•盐城)写出一个过点(0,3),且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的一次函数关系式:.(填上一个答案即可)思路分析:首先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设此一次函数关系式是:y=kx+b(k≠0).根据已知条件确定k,b应满足的关系式,再根据条件进行分析即可.解:设此一次函数关系式是:y=kx+b.把x=0,y=3代入得:b=3,又根据y随x的增大而减小,知:k<0.故此题只要给定k一个负数,代入解出b值即可.如y=-x+3.(答案不唯一)故答案是:y=-x+3.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掌握待定系数法,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确定k,b应满足的关系式,再根据条件进行分析即可.对对应训练1.(2013•达州)已知(x1,y1),(x2,y2)为反比例函数kyx图象上的点,当x1<x2<0时,y1<y2,则k的一个值可为.(只需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k的值)1.-1考点二:结论开放型:给出问题的条件,让解题者根据条件探索相应的结论并且符合条件的结论往往呈现多样性,这些问题都是结论开放问题.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是:充分利用已知条件或图形特征,进行猜想、类比、联想、归纳,透彻分析出给定条件下可能存在的结论,然后经过论证作出取舍.∴y=-3x,故答案为:y=-3x.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y=kx(k≠0),(1)k>0,反比例函数图象在一、三象限;(2)k<0∴y=-3x,故答案为:y=-3x.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y=kx(k≠0),(1)k>0,反比例函数图象在一、三象限;(2)k<0,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2.该班有50人参与了献爱心活动(答案不唯一)考点三:条件和结论都开放的问题:对应训练2.(2013•山西)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后,某校九(1)班学生开展献爱心活动,积极向灾区捐款.如图是该班同学捐款的条形统计图.写出一条你从图对应训练2.(2013•山西)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后,某校九(1)班学生开展献爱心活动,积极向灾区捐款.如图是该班同学捐款的条形统计图.写出一条你从图中所获得的信息:.(只要与统计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相符即可得分)又∵∠又∵∠BCD=∠DEC=90°,∴△BCD∽△DEC.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注意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最经常用的就是两角法,此题难度一般.3.3.(2013•荆州)如图,△ABC与△CDE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D在AB上,连结BE.请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说明理由.3.解:△ACD≌△BCE.证明如下∵∠ACB=∠DCE=90°,∴∠ACB-∠DCB=∠DCE-∠DCB,即∠ACD=∠BCE.∵△ABC与△CDE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CA=CB,CD=CE,在△ACD和△BCE中,CECDACDBCECACB,∴△ACD≌△BCE.专题四探究型问题一、中考专题诠释探究型问题是指命题中缺少一定的条件或无明确的结论,需要经过推断,补充并加以证明的一类问题.根据其特征大致可分为:条件探究型、结论探究型、规律探究型和存在性探究型等四类.二、解题策略与解法精讲由于探究型试题的知识覆盖面较大,综合性较强,灵活选择方法的要求较高,再加上题意新颖,构思精巧,具有相当的深度和难度,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复习时,首先对于基础知识一定要复习全面,并力求扎实牢靠;其次是要加强对解答这类试题的练习,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因果联系,选择合适的解题途径完成最后的解答.由于题型新颖、综合性强、结构独特等,此类问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并无固定模式或套路,但是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1.利用特殊值(特殊点、特殊数量、特殊线段、特殊位置等)进行归纳、概括,从特殊到一般,从而得出规律.2.反演推理法(反证法),即假设结论成立,根据假设进行推理,看是推导出矛盾还是能与已知条件一致.3.分类讨论法.当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不惟一确定,难以统一解答时,则需要按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分门别类加以讨论求解,将不同结论综合归纳得出正确结果.4.类比猜想法.即由一个问题的结论或解决方法类比猜想出另一个类似问题的结论或解决方法,并加以严密的论证.以上所述并不能全面概括此类命题的解题策略,因而具体操作时,应更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综合运用.三、中考考点精讲考点一:条件探索型:②当②当AC=2AB时,△BDD′与△CPD′全等.理由如下:由旋转可知,AB′与AD重合,∴AB=BD=DD′=AD′,∴四边形ABDD′是菱形,∴∠ABD′=∠DBD′=12∠ABD=12×60°=30°,DP∥BC,∵△ACE是等边三角形,∴AC=AE,∠ACE=60°,∵AC=2AB,∴AE=2AD′,∴∠PCD′=∠ACD′=12∠ACE=12×60°=30°,又∵DP∥BC,∴∠ABD′=∠DBD′=∠BD′D=∠ACD′=∠PCD′=∠PD′C=30°,在△BDD′与△CPD′中,DBDPCDBDCDBDDPDC,∴△BDD′≌△CPD′(ASA).故答案为:60.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旋转的性质,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姐提到过.对应训练对应训练1.(2013•新疆)如图,▱ABCD中,点O是AC与BD的交点,过点O的直线与BA、DC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E、F.(1)求证:△AOE≌△COF;(2)请连接EC、AF,则EF与A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说明理由.1.解:(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O=OC,AB∥CD.∴∠E=∠F又∠AOE=∠COF.∴△AOE≌△COF(ASA);(2)如图,连接EC、AF,则EF与AC满足EF=AC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考点二:结论探究型:此类问题给定条件但无明确结论或结论不惟一,而需探索发现与之相应的结论.例2(2013•牡丹江)已知∠ACD=90°,MN是过点A的直线,AC=DC,DB⊥MN于点B,如图((1).易证BD+AB=2CB,过程如下:过点C作CE⊥CB于点C,与MN交于点E∵∠ACB+∠BCD=90°,∠ACB+∠ACE=90°,∴∠BCD=∠ACE.∵四边形ACDB内角和为360°,∴∠BDC+∠CAB=180°.∵∠EAC+∠CAB=180°,∴∠EAC=∠BDC.理由如下:由(1)可知△理由如下:由(1)可知△AOE≌△COF,∴OE=OF,∵AO=CO,∴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EF=AC,∴四边形AECF是矩形.(2)MN在绕点A旋转过程中,当∠BCD=30°,BD=2时,则CD=,CB=.又∵BE=AE+AB,∴BE=BD+AB,∴BD+AB= 2CB.(1)当MN绕A旋转到如图(2)和图(3)两个位置时,BD、AB、CB满足什么样关系式,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对图(2)给予证明.思路分析:(1)过点C作CE⊥CB于点C,与MN交于点E,证明△ACE≌△DCB,则△ECB为(2(2)如图(2),过点B作BH⊥CD于点H,∵∠ABC=45°,DB⊥MN,∴∠CBD=135°,∵∠BCD=30°,∴∠CBH=60°,∴∠DBH=75°,∴∠D=15°,∴BH=BD•sin45°,∴△BD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H=BH=22BD=22×2=1,∵∠BCD=30°∴CD=2DH=2,∴CH=223CDDH,∴CB=CH+BH=3+1;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训练2.(2013•河南)如图1,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片ABC和DEC重合放置,其中∠C=90°,∠B=∠E=30°.(1)操作发现如图2,固定△ABC,使△DEC绕点C旋转,当点D恰好落在AB边上时,填空:①线段DE与AC的位置关系是;②设△BDC的面积为S1,△AEC的面积为S2,则S1与S2的数量关系是.故故BF的长为433或833.考点三:规律探究型:规律探索问题是指由几个具体结论通过类比、猜想、推理等一系列的数学思维过程,来探求一般性结论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通过对所给的具体的结论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分析、比较,从中发现其变化的规律,并猜想出一般性的结论,然后再给出合理的证明或加以运用. 2 x 12例3(2013•闸北区二模)观察方程①:x+=3,方程②:x+=5,方程③:x+ =7.x 6 x方程①的根为:;方程②的根为:;方程③的根为:;按规律写出第四个方程:;此分式方程的根为:;写出第n个方程(系数用n表示):;此方程解是:.思路分析:先计算出方程的根,再根据根的变化规律求出方程的一般形式及根的变化规律.解:(1)两边同时乘以x得,x2-3x+2=0,方程①根:x=1,x=2;两边同时乘x得x2-5x+6=0,方程②根:x=2,x=3;两边同时乘x得x2-7x+12=0,方程③根:x=3,x=4; 1 220方程④:x+ =9;方程④根:x=4,x=5.x 1 2n(n1)3.(3.(2013,1)点评:本题查了式方程的解,从题目中找出规律是解题的关键.对应训练3.(2013•南沙区一模)如图,一个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箭头所示方向作折线运动,即第一次从原点运动到(1,1),第二次从(1,1)运动到(2,0),第三次从(2,0)运动到(3,2),第四次从(3,2)运动到(4,0),第五次从(4,0)运动到(5,1),…,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3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考点四:存在探索型:此类问题在一定的条件下,需探究发现某种数学关系是否存在的题目.例4(2013•呼和浩特)如图,在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中,点E是BC边上的点,BE=1,对应训练4.(2013•陕西)问题探究:请在图①中作出两条直线,使它们将圆面四等分;KAECEPAKECKAECEPAKECAKEECP,∴△AKE≌△ECP(ASA),∴AE=EP;(3)答:存在.证明:作DM⊥AE于AB交于点M,则有:DM∥EP,连接ME、DP,∵在△ADM与△BAE中,ADADADMBAEBADABE,∴△ADM≌△BAE(AAS),∴MD=AE,∵AE=EP,∴MD=EP,∴MD∥EP,MD=EP,∴四边形DMEP为平行四边形.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此题综合性很强,图形比较复杂,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与辅助线的准确选择.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中,AB∥CD,AB+CD=BC,点P是AD的中点,如果AB=a,CD=b,且b>a,那么在边BC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PQ所在直线将四边形ABCD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如若存在,求出BQ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BPC的边BP和△EPC的边EP上的高相等,又∵BP=EP,∴S△BPC=S△EPC,作PF⊥CD,PG⊥BC,由BC=AB+CD=DE+CD=CE,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PF=PG,在CB上截取CQ=DE=AB=a,则S△CQP=S△DEP=S△ABP∴S△BPC-S△CQP+S△ABP=S△CPE-S△DEPS+△CQP即:S四边形ABQPS=四边形CDPQ,∵BC=AB+CD=a+b,∴BQ=b,∴当BQ=b时,直线PQ将四边形ABCD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专题五数学思想方法(一)(整体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一、中考专题诠释数学思想方法是指对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思想方法揭示概念、原理、规律的本质,是沟通基础知识与能力的桥梁,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抓住数学思想方法,善于迅速调用数学思想方法,更是提高解题能力根本之所在.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体会教材例题、习题以及中考试题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二、解题策略和解法精讲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读书由厚到薄的升华,在复习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在解题中提炼数学思想的习惯,中考常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整体思想、转化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在中考复习备考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系统总结这些数学思想与方法,掌握了它的实质,就可以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解题时可以举一反三。三、中考考点精讲考点一:整体思想整体思想是指把研究对象的某一部分(或全部)看成一个整体,通过观察与分析,找出整体与局部的联系,从而在客观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整体是与局部对应的,按常规不容易求某一个(或多个)未知量时,可打破常规,根据题目的结构特征,把一组数或一个代数式看作一个整体,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例1(2013•吉林)若a-2b=3,则2a-4b-5=.思路分析:把所求代数式转化为含有(a-2b)形式的代数式,然后将a-2b=3整体代入并求值即可.解:2a-4b-5=2(a-2b)-5=2×3-5=1.故答案是:1.点评: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代数式中的字母表示的数没有明确告知,而是隐含在题设中,首先应从题设中获取代数式(a-2b)的值,然后利用“整体代入法”求代数式的值.对应训练11.(2013•福州)已知实数a,b满足a+b=2,a-b=5,则(a+b)3•(a-b)3的值是.1.1000考点二:转化思想转化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思想。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我们通常是将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转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已知与未知、数量与图形、图形与图形之间都可以通过转化来获得解决问题的转机。思路分析:将容器侧面展开,建立A思路分析:将容器侧面展开,建立A关于EF的对称点A′,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B的长度即为所求.解:如图:∵高为1.2m,底面周长为1m,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0.3m的点B处有一蚊子,此时一只壁虎正好在容器外壁,离容器上沿0.3m与蚊子相对的点A处,∴A′D=0.5m,BD=1.2m,∴将容器侧面展开,作A关于EF的对称点A′,连接A′B,则A′B即为最短距离,A′B=22220.51.2ADBD=1.3(m).故答案为:1.3.点评:本题利用转化思想把立体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从而使问题简单化、直观化。将图形展开,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同时也考查了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应训练2.(2013•宁德质检)如图,在Rt△ABC中,∠C=90°,AC=8,BC=6,点P是AB上的任意一点,作PD⊥AC于点D,PE⊥CB于点E,连结DE,则DE的最小值为.考点三:分类讨论思想2.4.8解:∵Rt△ABC中,∠C=90°,AC=8,BC=6,∴AB=10,如图,连接CP,∵PD⊥AC于点D,PE⊥CB于点E,∴四边形DPEC是矩形,∴DE=CP,当DE最小时,则CP最小,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CP⊥AB时,则CP最小,∴DE=CP=68102.4.8解:∵Rt△ABC中,∠C=90°,AC=8,BC=6,∴AB=10,如图,连接CP,∵PD⊥AC于点D,PE⊥CB于点E,∴四边形DPEC是矩形,∴DE=CP,当DE最小时,则CP最小,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CP⊥AB时,则CP最小,∴DE=CP=6810=4.8,故答案为4.8.填空:甲种收费的函数关系式是.乙种收费的函数关系式是.该校某年级每次需印制100~450(含100和450)份学案,选择哪种印刷方式较合算?专题六数学思想方法(二)(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一、中考专题诠释数学思想方法是指对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思想方法揭示概念、原理、规律的本质,是沟通基础知识与能力的桥梁,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抓住数学思想方法,善于迅速调用数学思想方法,更是提高解题能力根本之所在.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体会教材例题、习题以及中考试题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二、解题策略和解法精讲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读书由厚到薄的升华,在复习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在解题中提炼数学思想的习惯,中考常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整体思想、转化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在中考复习备考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系统总结这些数学思想与方法,掌握了它的实质,就可以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解题时可以举一反三。三、中考考点精讲考点四:方程思想从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适当设定未知数,把所研究的数学问题中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方程或方程组的数学模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方法,这就是方程思想。用方程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已知条件或公式、定理中的已知结论构造方程(组)。这种思想在代数、几何及生活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4(2013•温州)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在⊙O上,延长BC至点D,使DC=CB,延长DA与⊙O的另一个交点为E,连接AC,CE.对应训练4.(2013•娄底)2013年3月,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该地救援队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救援,救援队利用生命探测仪在地面A、B两个探测点探测到C处有生命迹象.已知A、B两点相距4米,探测考点五:函数思想函数思想是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集合与对应的思想,去分析和研究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或构造函数,运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线与地面的夹角分别是30°线与地面的夹角分别是30°和45°,试确定生命所在点C的深度.(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2≈1.41,3≈1.73)4.解:如图,过点C作CD⊥AB于点D,设CD=x,在Rt△ACD中,∠CAD=30°,则AD=3CD=3x,在Rt△BCD中,∠CBD=45°,则BD=CD=x,由题意得,3x-x=4,解得:x=431=2(3+1)≈5.5.答:生命所在点C的深度为5.5米.例5(2013•凉山州)某车队要把4000吨货物运到雅安地震灾区(方案定后,每天的运量不变).从运输开始,每天运输的货物吨数n(单位:吨)与运输时间t(单位:天)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式?因地震,到灾区的道路受阻,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少运20%,则推迟1天完成任务,求原计划完成任务的天数.思路分析:(1)根据每天运量×天数=总运量即可列出函数关系式;(2)根据“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少运20%,则推迟1天完成任务”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解:(1)∵每天运量×天数=总运量∴nt=4000∴n=4000t;(2)设原计划x天完成,根据题意得:4000x(1-20%)=40001x。解得:x=4经检验:x=4是原方程的根,答:原计划4天完成.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及分式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对应训练5.(2013•济南)某地计划用120-180天(含120与180天)的时间建设一项水利工程,工程需要运送的土石方总量为360万米3.(1)写出运输公司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y(单位:天)与平均每天的工作量x(单位:万米3)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由于工程进度的需要,实际平均每天运送土石比原计划多5000米3,工期比原计划减少了24天,原计划和实际平均每天运送土石方各是多少万米3?2.解:(1)由题意得,y=360x,把y=120代入y=360x,得x=3,把y=180代入y=360x,得x=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2≤x≤3,∴y=360x(2≤x≤3);(2)设原计划平均每天运送土石方x万米3,则实际平均每天运送土石方(x+0.5)万米3,根据题意得:360x-3600.5x=24解得:x=2.5或x=-3经检验x=2.5或x=-3均为原方程的根,但x=-3不符合题意,故舍去,答:原计划每天运送2.5万米3,实际每天运送3万米3.考点六: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是指从几何直观的角度,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研究数量关系,寻求代数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形助数),或利用数量关系来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以数助形)的一种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使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使问题得以解决。例6(2013•玉林)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O是原点,已知A(4,3),P是坐标轴上的一点,若以O,A,P三点组成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共有个,写出其中一个点P的坐标是.对应训练对应训练6.(•2013南充)如图,函数y1=1kx与y2=k2x的图象相交于点A(1,2)和点B,当y1<y2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1 B.-1<x<0思路分析:作出图形,思路分析:作出图形,然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解,再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点P的坐标即可.解:如图所示,满足条件的点P有6个,分别为(5,0)(8,0)(0,5)(0,6)(-5,0)(0,-5).故答案为:6;(5,0)(答案不唯一,写出6个中的一个即可).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解更简便.6.C专题七归纳猜想型问题一、中考专题诠释归纳猜想型问题在中考中越来越被命题者所注重。这类题要求根据题目中的图形或者数字,分析归纳,直观地发现共同特征,或者发展变化的趋势,据此去预测估计它的规律或者其他相关结论,使带有猜想性质的推断尽可能与现实情况相吻合,必要时可以进行验证或者证明,依此体现出猜想的实际意义。二、解题策略和解法精讲归纳猜想型问题对考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要求较高,经常以填空等形式出现,解题时要善于从所提供的数字或图形信息中,寻找其共同之处,这个存在于个例中的共性,就是规律。其中蕴含着“特殊——一般——特殊”的常用模式,体现了总结归纳的数学思想,这也正是人类认识新生事物的一般过程。相对而言,猜想结论型问题的难度较大些,具体题目往往是直观猜想与科学论证、具体应用的结合,解题的方法也更为灵活多样:计算、验证、类比、比较、测量、绘图、移动等等,都能用到。由于猜想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也是人们探索发现新知的重要手段,非常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备受命题专家的青睐,逐步成为中考的持续热点。三、中考考点精讲考点一:猜想数式规律思路分析:观察图形可知,第1个图形共有三角形5+2个;第2个图形共有三角形5+3×2-1个;第3个图形共有三角形5+3×3-1个;第4个图形共有三角形5+3×4-1个;…;则第n个图形共有三角形5+3n-1=3n+4个;思路分析:观察图形可知,第1个图形共有三角形5+2个;第2个图形共有三角形5+3×2-1个;第3个图形共有三角形5+3×3-1个;第4个图形共有三角形5+3×4-1个;…;则第n个图形共有三角形5+3n-1=3n+4个;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第1个图形共有三角形5+2个;第2个图形共有三角形5+3×2-1个;第3个图形共有三角形5+3×3-1个;第4个图形共有三角形5+3×4-1个;…;例1(2013•巴中)观察下面的单项式:a,-2a2,4a3,-8a4,…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第8个式子是.思路分析:根据单项式可知n为双数时a的前面要加上负号,而a的系数为2(n-1),a的指数为n.解:第八项为-27a8=-128a8.点评:本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这类题型在中考中经常出现.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对应训练1.(2013•株洲)一组数据为:x,-2x2,4x3,-8x4,…观察其规律,推断第n个数据应为.1.(-2)n-1xn考点二:猜想图形规律根据一组相关图形的变化规律,从中总结通过图形的变化所反映的规律。其中,以图形为载体的数字规律最为常见。猜想这种规律,需要把图形中的有关数量关系列式表达出来,再对所列式进行对照,仿照猜想数式规律的方法得到最终结论。例2(2013•牡丹江)用大小相同的小三角形摆成如图所示的图案,按照这样的规律摆放,则第n个图案中共有小三角形的个数是.则第n个图形共有三角形5+3n-1=3n+4则第n个图形共有三角形5+3n-1=3n+4个;故答案为:3n+4点评:此题考查了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从简单图形入手,抓住随着“编号”或“序号”增加时,后一个图形与前一个图形相比,在数量上增加(或倍数)情况的变化,找出数量上的变化规律,从而推出一般性的结论.例3(2013•绥化)如图所示,以O为端点画六条射线后OA,OB,OC,OD,OE,O后F,再从射线OA上某点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在射线上描点并连线,若将各条射线所描的点依次记为1,2,3,4,5,6,7,8…后,那么所描的第2013个点在射线上.思路分析:根据规律得出每6个数为一周期.用2013除以3,根据余数来决定数2013在哪条射线上.解:∵1在射线OA上,2在射线OB上,3在射线OC上,4在射线OD上,5在射线OE上,6在射线OF上,7在射线OA上,…每六个一循环,2013÷6=335…3,∴所描的第2013个点在射线和3所在射线一样,∴所描的第2013个点在射线OC上.故答案为:O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根据数的循环和余数来决定数的位置是解题关键.2.(2013•娄底)如图,是用火柴棒拼成的图形,则第n个图形需根火柴棒.2.2n+13.(2013•江西)观察下列图形中点的个数,若按其规律再画下去,可以得到第n个图形中所有点的个数为(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3.(n+1)2解:第1个图形中点的个数为:1+3=4,第2个图形中点的个数为:1+3+5=9,第3个图形中点的个数为:1+3+5+7=16,…,第n个图形中点的个数为:1+3+5+…+(2n+1)=(121)(1)2nn=(n+1)2.故答案为:(n+1)2.3.3.(2013•兰州)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0)、B(0,4),对△OAB连续作旋转变换,依次得到△1、△2、△3、△4…,则△2013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对应训练9090AOEOBGAEOOGBOAOB,∴△AOE≌△OBG(AAS),∴OG=AE,OE=BG,∵AF-EF=AE,EF=BG=OE,AE=OG=OE-GE=OE-BF,∴AF-OE=OE-BF,∴AF+BF=2OE;(2)图2结论:AF-BF=2OE,图3结论:AF-BF=2OE.对图2证明:过点B作BG⊥OE交OE的延长线于G,则四边形BGEF是矩形,∴EF=BG,BF=GE,在正方形ABCD中,OA=OB,∠AOB=90°,∵BG⊥OE,∴∠OBG+∠BOE=90°,又∵∠AOE+∠BOE=90°,∴∠AOE=∠OBG,∵在△AOE和△OBG中,90AOEOBGAEOOGBOAOB,∴△AOE≌△OBG(AAS),∴OG=AE,OE=BG,∵AF-EF=AE,EF=BG=OE,AE=OG=OE+GE=OE+BF,∴AF-OE=OE+BF,∴AF-BF=2OE;若选图3,其证明方法同上.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同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与矩形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对应训练4.(2013•锦州)如图1,等腰直角三角板的一个锐角顶点与正方形ABCD的顶点A重合,将此三角板绕点A旋转,使三角板中该锐角的两条边分别交正方形的两边BC,DC于点E,F,连接EF.猜想BE、EF、DF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在图1中,过点A作AM⊥EF于点M,请直接写出AM和AB的数量关系;1如图2,将Rt△ABC沿斜边AC翻折得到Rt△ADC,E,F分别是BC,CD边上的点,∠EAF=2∠BAD,连接EF,过点A作AM⊥EF于点M,试猜想AM与A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44.(1)EF=BE+DF,证明:如答图1,延长CB到Q,使BQ=DF,连接AQ,∵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AB,∠D=∠DAB=∠ABE=∠ABQ=90°,在△ADF和△ABQ中ABADABQDBQDF,∴△ADF≌△ABQ(SAS),∴AQ=AF,∠QAB=∠DAF,∵∠DAB=90°,∠FAE=45°,∴∠DAF+∠BAE=45°,∴∠BAE+∠BAQ=45°,即∠EAQ=∠FAE,在△EAQ和△EAF中AEAEEAQEAFAQAF,∴△EAQ≌△EAF,∴EF=BQ=BE+EQ=BE+DF.(2)解:AM=AB,理由是:∵△EAQ≌△EAF,EF=BQ,∴12×BQ×AB=12×FE×AM,考点五:猜想变化情况∴AM=AB∴AM=AB.(3)AM=AB,证明:如答图2,延长CB到Q,使BQ=DF,连接AQ,∵折叠后B和D重合,∴AD=AB,∠D=∠DAB=∠ABE=90°,∠BAC=∠DAC=12∠BAD,在△ADF和△ABQ中ABADABQDBQDF,∴△ADF≌△ABQ(SAS),∴AQ=AF,∠QAB=∠DAF,∵∠FAE=12∠BAD,∴∠DAF+∠BAE=∠BAE+∠BAQ=∠EAQ=12∠BAD,即∠EAQ=∠FAE,在△EAQ和△EAF中AEAEEAQEAFAQAF∴△EAQ≌△EAF,∴EF=BQ,∵△EAQ≌△EAF,EF=BQ,∴12×BQ×AB=12×FE×AM,∴AM=AB.例5(2013•张家界)如图,OP=1,过P作PP⊥OP,得OP=2;再过P作PP⊥OP且 1 1 1 12 1对应训练5对应训练5.(2013•黑龙江)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是2,以BC边上的高AB1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得到第一个等边三角形AB1C1,再以等边三角形AB1C1的B1C1边上的高AB2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得到第二个等边三角形AB2C2,再以等边三角形AB2C2的边B2C2边上的高AB3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得到第三个等边AB3C3;…,如此下去,这样得到的第n个等边三角形ABnCn的面积为.P1P2=1,得OP2=3;又过P2作P2P3⊥OP2且P2P3=1,得OP3=2;…依此法继续作下去,得OP2012=.思路分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P4,再由OP1,OP2,OP3的长度找到规律进而求出OP2012的长.解:由勾股定理得:OP4=221=5,∵OP1=211;得OP2=321;OP3=2=431;依此类推可得OPn=1n,∴OP2012=201212013,故答案为:2013.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由已知数据找到规律.335.4考点六:猜想数字求和 (n1) 1例6(2013•广安)已知直线y=x(n为正整数)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n2n2S,则S+S+S+…+S =.n 1 2 3 2012思路分析:令x=0,y=0分别求出与y轴、x轴的交点,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列式表示出S,n再利用拆项法整理求解即可.解:解:令x=0,则y=12n,令y=0,则-12nnx+12n=0,解得x=11n,所以,Sn=111212nngg=111()212nn,所以,S1+S2+S3…+S+2012=111111111()223344520132014L=111()222014=5032014.故答案为:503201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表示出Sn,再利用拆项法写成两个数的差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对应训练66.(2013•黔东南州)观察规律:1=12;1+3=22;1+3+5=32;1+3+5+7=42;…,则1+3+5+…+2013的值是.6.1014049专题八专题八阅读理解型问题一、中考专题诠释阅读理解型问题在近几年的全国中考试题中频频“亮相”,特别引起我们的重视.这类问题一般文字叙述较长,信息量较大,各种关系错综复杂,考查的知识也灵活多样,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考查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新颖数学题.二、解题策略与解法精讲解决阅读理解问题的关键是要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的材料,弄清材料中隐含了什么新的数学知识、结论,或揭示了什么数学规律,或暗示了什么新的解题方法,然后展开联想,将获得的新信息、新知识、新方法进行迁移,建模应用,解决题目中提出的问题.三、中考考点精讲考点一:考点一:阅读试题提供新定义、新定理,解决新问题例1(2013•六盘水)阅读材料:关于三角函数还有如下的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asinβ;tantan(α±β)=tantan1tantanm。利用这些公式可以将一些不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来求值.例:tan15°=tan(45°-30°)=tan45-tan301tan45tan30g=31(33)(33)1263363(33)(33)13=2-3。根据以上阅读材料,请选择适当的公式解答下面问题∴S∴S四边形CDOF=S矩形ABCD-2S△ABF=4×6-2×12×4×3=12.探究:解:分为两种情况:①如图1,∵S△ACD=S△BCD.∴AD=BD=12AB,∵沿CD折叠A和A′重合,∴AD=A′D=12AB=12×4=2,∵△A′CD与△ABC重合部分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14,∴S△DOC=14S△ABC=12S△BDC=12S△ADC=12S△A′DC,∴DO=OB,A′O=CO,∴四边形A′DCB是平行四边形,∴BC=A′D=2,过B作BM⊥AC于M,∵AB=4,∠BAC=30°,∴BM=12AB=2=BC,即C和M重合,∴∠ACB=90°,由勾股定理得:AC=2242=23,∴△ABC的面积是12×BC×AC=12×2×23=23;②如图2,∴x=5∴x=5,∴M(5,4),∴OM1=5.∵P(4,2),∴OP1=4,∴P1M1=NP1=1,∴ON=3,∴NT=6.∴S△MNT=12××46=12,∴S四边形OCMN=814-12=334<10.∴综上所述:截得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为10.对应训练3.(2013•江西)某学校活动小组在作三角形的拓展图形,研究其性质时,经历了如下过程:●操作发现:在等腰△ABC中,AB=AC,分别以AB和AC为斜边,向△ABC的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1所示,其中DF⊥AB于点F,EG⊥AC于点G,M是BC的中点,连接MD和ME,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填序号即可)思思路分析:操作发现:由条件可以通过三角形全等和轴对称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结论;数学思考:作AB、AC的中点F、G,连接DF,MF,EG,MG,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四边形AFMG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DFM≌△MGE,根据其性质就可以得出结论;类比探究:作AB、AC的中点F、G,连接DF,MF,EG,MG,DF和MG相交于H,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K可以得出△DFM≌△MGE,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结论;解:●操作发现:∵△ADB和△AE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①AF=AG= AB;②MD=ME;③整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④∠DAB=∠DMB.2●数学思考:在任意△ABC中,分别以AB和AC为斜边,向△ABC的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2所示,M是BC的中点,连接MD和ME,则MD与ME具有怎样的数量和位置关系?请给出证明过程;●类比探究:在任意△ABC中,仍分别以AB和AC为斜边,向△ABC的内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3所示,M是BC的中点,连接MD和ME,试判断△MED的形状.答:.∴∴MG=BH=4-23<MN.此时容器内液体形成两层液面,液体的形状分别是以Rt△NFM和直角梯形MBB′G为底面的直棱柱.∵S△NFM+SMBB′G=12×33×1+12(4-23+4)×2=8-1136.∴V溢出=24-4(8-1136)=2233-8>4(dm3).∴溢出液体可以达到4dm3.专题九方案设计型问题一、中考专题诠释方案设计型问题,是指根据问题所提供的信息,运用学过的技能和方法,进行设计和操作,然后通过分析、计算、证明等,确定出最佳方案的一类数学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新颖、灵活、密切联系实际的方案设计问题正越来越受到中考命题人员的喜爱,这些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所要求的核心内容之一。课题测量教学楼高度方案一二课题测量教学楼高度方案一二图示测得数据CD=6.9m,∠ACG=22°,∠BCG=13°,EF=10m,∠AEB=32°,∠AFB=43°参考数据sin22°≈0.37,cos22°≈0.93,tan22°≈0.40sin13°≈0.22,cos13°≈0.97tan13°≈0.23sin32°≈0.53,cos32°≈0.85,tan32°≈0.62sin43°≈0.68,cos43°≈0.73,tan43°≈0.93方案设计型问题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测量、购物、生产配料、汽车调配、图形拼接等。所用到的数学知识有方程、不等式、函数、解直角三角形、概率和统计等知识。这类问题的应用性非常突出,题目一般较长,做题之前要认真读题,理解题意,选择和构造合适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求解,最终解决问题。解答此类问题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另外,解题时还要注重综合运用转化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方程函数思想及分类讨论等各种数学思想。三、中考考点精讲考点一:设计测量方案问题这类问题主要包括物体高度的测量和地面宽度的测量。所用到的数学知识主要有相似、全等、三角形中位线、投影、解直角三角形等。例11.(2013•吉林)某校数学课题学习小组在“测量教学楼高度”的活动中,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对应训练1.(2013•内江)如图,某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欲测量公园内一棵树DE的高度,他们在这棵树的正前方一座楼亭前的台阶上A点处测得树顶端D的仰角为30°,朝着这棵树的方向走到台阶下的点C处,测得树顶端D的仰角为60°.已知A点的高度AB为3米,台阶AC的坡度为1:3(即ABAB:BC=1:3),且B、C、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请根据以上条件求出树DE的高度(侧倾器的高度忽略不计).这类问题不仅在中考中经常出现,大家在平时的练习中也会经常碰到。它一般给出两种元素,利用这两种元素搭配出不同的新事物,设计出方案,使获利最大或成本最低。解题时要根据题中蕴含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组),通过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来确定方案。1.解:如图,过点A作AF⊥DE于F,1.解:如图,过点A作AF⊥DE于F,则四边形ABEF为矩形,∴AF=BE,EF=AB=3,设DE=x,在Rt△CDE中,CE=tan60DEo=33x,在Rt△ABC中,∵13ABBC,AB=3,∴BC=33,在Rt△AFD中,DF=DE-EF=x-3,∴AF=3tan30xo=3(x-3),∵AF=BE=BC+CE,∴3(x-3)=33+33x,解得x=9.答:树高为9米.考点二:设计搭配方案问题求打折前每本笔记本的售价是多少元?由于考虑学生的需求不同,学校决定购买笔记本和笔袋共90件,笔袋每个原售价为6元,两种物品都打九折,若购买总金额不低于360元,且不超过365元,问有哪几种购买方案?方案方案4:购买康乃馨2支,购买兰花5支;方案5:购买康乃馨2支,购买兰花6支;方案6:购买康乃馨3支,购买兰花4支;方案7:购买康乃馨3支,购买兰花5支;方案8:购买康乃馨4支,购买兰花3支;(2)由题意,得,532871xyxyx,购花的方案有:方案1:购买康乃馨1支,购买兰花6支;方案2:购买康乃馨1支,购买兰花7支;方案4:购买康乃馨2支,购买兰花5支;方案5:购买康乃馨2支,购买兰花6支;∴小明实现购买方案的愿望有5种,而总共有8中购买方案,∴小明能实现购买愿望的概率为P=58.考点三:设计销售方案问题在商品买卖中,更多蕴含着数学的学问。在形形色色的让利、打折、买一赠一、摸奖等促销活动中,大家不能被表象所迷惑,需要理智的分析。通过计算不同的销售方案盈利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明白更多的道理。近来还出现运用概率统计知识进行设计的问题。例3(2013•遂宁)四川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将于2014年8月18日在我市隆重开幕,根据大会组委会安排,某校接受了开幕式大型团体操表演任务.为此,学校需要采购一批演出服装,A、B两家制衣公司都愿成为这批服装的供应商.经了解:两家公司生产的这款演出服装的质量和单价都相同,即男装每套120元,女装每套100元.经洽谈协商:A公司给出的优惠条件是,全部服装按单价打七折,但校方需承担2200元的运费;B公司的优惠条件是男女装均按每套100元打八折,公司承担运费.另外根据大会组委会要求,参加演出的女生人数应是男生人数的2倍少100人,如果设参加演出的男生有x人.分别写出学校购买A、B两公司服装所付的总费用y(元)和y(元)与参演男生人数x之间1 2的函数关系式;问:该学校购买哪家制衣公司的服装比较合算?请说明理由.思路分析:(1)根据总费用=男生的人数×男生每套的价格+女生的人数×女生每套的价格就可以分别表示出y(元)和y(元)与男生人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根条件可以道购买服装的费用受x的变化而变化,分情况讨论,当y1>y2时,当y=y1 2时,当y<y时,求出x的范围就可以求出结论. 1 2解:(1)总费用y(元)和y(元)与参演男生人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分别是: 1 2y=0.7[120x+100(2x-100)]+2200=224x-4800,1y=0.8[100(3x-100)]=240x-8000;2)由题意,得当y>y时,即224x-4800>240x-8000,解得:x<200 1 2当y=y时,即224x-4800=240x-8000,解得:x=200 1 2当y<y时,即224x-4800<240x-8000,解得:x>200即男生少于200人时,购买B公司的服装比较合算;当参演男生等于200人时,购买两家公司的服装总费用相同,可任一家公司购买;当参演男生多于200人时,购买A公司的服装比较合算.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条件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运用,运用不等式求设计方案的运用,解答本题时根据数量关系求出解析式是关键,建立不等式计算优惠方案是难点.对应训练3.(2013•绥化)为了迎接“十•一”小长假的购物高峰.某运动品牌专卖店准备购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