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瓢虫教案(实用10篇)_第1页
小瓢虫教案(实用10篇)_第2页
小瓢虫教案(实用10篇)_第3页
小瓢虫教案(实用10篇)_第4页
小瓢虫教案(实用1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小瓢虫教案(实用10篇)

小瓢虫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

1、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认识和区分前后。

2、通过活动使幼儿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前、后。能用方位词正确完整地表述,并读准字音。

活动准备

1.课件-认识前后

2.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多拉A梦,很高兴见到你们。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学习一下“前、后和上、下”吧!

二、通过课件,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1、玩游戏

大森林中,大雄、静香、小胖、小强在一起玩游戏,他们准备要进行一场跑步比赛。

比赛开始了!

(1)小朋友们,请注意观察,看看谁跑的最快,在最前面,谁跑的最慢,在最后面。

(2)小朋友们,你们说说:谁跑的最快,在最前面,谁跑的最慢,在最后面。

三、引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

教师:你们看!一群小动物要排队上山啦!

(1)小兔子的前面有哪几只小动物呢?

(2)看看大马的前面是谁?大马的后面是谁呢?

四、理解和运用方位词。

看看图片上的小动物,你还知道什么呢?

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前、后|的方位词。

小瓢虫教案第2篇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活动,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2.认识圆形,初步掌握圆形的特征。

3.能在生活中找出各种圆形的物品。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教师提前在班级内的各个角落放置一些圆形的物品。

课件准备:“圆形专卖店”情景图片;“各种形状”组图;“去进货”组图;游戏背景音乐。

纸面教具:《圆形专卖店》。

材料准备:马克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圆形

——小老鼠皮皮新开了一家专卖店,里面卖的物品很特别,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皮皮的专卖店里都有哪些物品?

二,帮助幼儿认识圆形掌握圆形的特征

——这个圆圆的图形就叫做圆形。

——圆形和其他形状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三,发放纸面教具巩固幼儿对圆形的认识

1.发放纸面教具,引导幼儿寻找正确的小汽车。

2.引导幼儿在纸面教具上连一连。

3.教师操作课件,验证幼儿的答案。

四,播放游戏音乐玩游戏寻找圆形的物品

——恭喜小朋友们顺利地帮助皮皮完成了进货任务,现在请小朋友在班级内找一找,哪些物品是圆形的?

小瓢虫教案第3篇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10以内数的认识,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画有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10个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一棵有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10个点的树叶的大树

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帮助瓢虫分家—帮助瓢虫找树叶—结束游戏

活动过程:

1、今天,张老师邀请了一个非常可爱的朋友来我们班里,猜猜它是谁?

教师与幼儿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作吃状)。

2、那么多小瓢虫,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可爱的小瓢虫朋友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数数瓢虫上有几个点,用这个方法来确定是几星瓢虫。

(1)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看!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2)请你数一数你的瓢虫宝宝背上有几点?你是怎样数的?(小结:可以从上数到下或者从左数到右)

(3)你的朋友是六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4)你的朋友是七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5)你的朋友是八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6)你的朋友是九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7)你的朋友是十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3、小瓢虫刚和我说,他们很希望小朋友帮他们一个忙,他们最近造了3幢漂亮的房子,可是就5幢房子,却有那么多小瓢虫,这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能说出按瓢虫背上点的多少进行分类)

请幼儿帮助小瓢虫分家。

4、小瓢虫开心极了,有了自己的家,他们还希望请小朋友能帮它们找到它们活动的小树叶(请幼儿找到相应的有相同点数的树叶,并将瓢虫放到相应的数字树叶上)

活动结束:

让我们和可爱的小瓢虫一起去玩吧!

小瓢虫教案第4篇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尝试用重叠对应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教学过程:

一、搭车游戏

幼儿扮演小动物(任选一个动物贴纸贴在胸口),小椅子当作小汽车。

1、“车”与“乘客”一样多

所有的“车”排成一列,然后按一位“乘客”乘一辆“车”的规则上“车”,比较“车”多还是“乘客”多(一样多)。

2、“车”与“乘客”不一样多

所有的“车”排成圆形,然后也按一位“乘客”乘一辆“车”的规则上“车”,比较“车”多还是“乘客”多(“车”多,“车”比“乘客”多一辆)。

思考:要使“车”和“乘客”一样多,该怎么办?(吧“车”拿掉一辆或再请一位动物乘上“车”)

二、搭车练习

1、幼儿操作:将练习纸右边的小动物撕下来,贴到左边的小汽车车厢上方,看看是车多还是小动物多

2、老师提醒:一个小动物乘一辆汽车

老师观察:撕纸是否仔细,抹浆糊是否薄、满

是否一个小动物乘一辆车

老师了解:是否能用语言表述(汽车多动物少,汽车比动物多一辆)

三、整理学习用品

小瓢虫教案第5篇目标:

1、锻炼钻、爬、跑的动作,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感受参与大型亲子体育游戏活动的乐趣。

准备:

拱门3个、淘米竹筐15个、瓢虫头饰15个、毛毛虫30条、大白菜一棵、滑滑梯3组垫子3组。

方法:

1、幼儿扮演瓢虫从起点趴下,沿垫子爬过,然后钻过拱门,站起跑向大白菜,捉一条毛毛虫回起点。

2、每组10人,分三组进行。

规则:

家长不能在幼儿的活动场地走跑,幼儿独立完成。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的稠、稀两种纸浆,既可当橡皮泥进行立体造型,又可当水粉颜料进行平铺涂色。在幼儿灵巧的手中,各色纸浆变成形态各异的瓢虫和五彩斑斓的小路;小小的牙签成了瓢虫的脚,黑色的火柴头成了瓢虫的触角;树叶、纸条、棉花变成了天空、大海、花园、房屋、球场等瓢虫爱去旅游的景点。丰富多样的材料充分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活动中,瓢虫和旅游景点的设计及制作对幼儿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因此我把活动过程安排为“引入课题一幼儿操作一再引入一再操作一作品评价”,这样有利于幼儿保持积极投入的状态,也有利于教师进行更有效的指导。

小班亲子游戏优秀教案《瓢虫旅行记》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392字。

小瓢虫教案第6篇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学习用简短的句子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猫、小鱼图片和白纸若干。

2、猫妈妈头饰1个。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扮演猫妈妈:“小朋友们好!知道我是谁吗?……你们能不能帮我喂喂我的猫宝宝呀?让我先来教教你们怎么喂猫宝宝吧……”

2、基本活动:

(1)教师示范:

a、先给小猫排队

向幼儿说明要求,喂小猫的时候要说:“一只猫吃一条鱼”

b、引出多和少(猫的图片比鱼的图片多1―2张)提问:为什么这只小猫没有鱼吃呀?

幼儿讨论,教师从旁引导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让做得对做得好的幼儿上台来边做边讲

(4)巩固复习: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3、巩固复习:

(1)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2)让部分幼儿扮演小猫,部分幼儿扮演小鱼,让幼儿练习操作过程

(3)“送猫宝宝回家”――让幼儿把自己得作业放到教师指定的地点

活动延伸:

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玩具和器材让幼儿更多的操作比较,加强记忆。

小瓢虫教案第7篇设计背景:

小班的小朋友对事物特征的认知还不是很全面,所以我想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对事物有更全面的认识。

活动目标:

1、比较物体的大小,按大小规律排序。

2、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述物体的特征。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认识大和小的概念。

活动准备:

PPT课件、大小不同的球(鞋子、衣服、瓶子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大和小

1、出示颜色和大小不同的两个球,让幼儿观察这两个球有什么不同?

2、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3、请幼儿观察周围的东西或者想想见过的东西,什么大,什么小?

二、学习比较大小的方法

出示大小差别不大的两个球。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教师小结:

小班数学教案及反思《比较大小》含PPT课件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瓢虫教案第8篇一、活动目标

1、感知三种颜色交替排列的变化规律,并续排。

2、愿意参加操作活动,体会其中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小太阳笑脸,红、黄、蓝圆形色卡纸若干。

2、学具:操作卡,三色蘑菇玩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集体学习,“小太阳边辫子”导入课题

1、引导幼儿观察感知两种颜色交替排序的变化规律。

①(出示第一、二条辫子)

提问:这根辫子有几种颜色?

它们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什么颜色在前?什么颜色在后?

②发现规律,接着往下排。

(出示第三条辫子)

提问同①

2、引导幼儿观察感知三种颜色交替排列的变化规律,并续排。

(依次出示第四、五条辫子)

“小太阳想用三种颜色编出更美的辫子,我们它!”

提问:这条辫子有哪三种颜色?按什么顺序来编的?

什么颜色在前?什么颜色在中间?什么颜色在最后?

接下去该排什么颜色?

(二)操作活动

“小兔今天起得真早,她要做一件事——种蘑菇,请你帮助小兔把这三种不同颜色的蘑菇象编辫子一样,按一个颜色在最前、一个颜色在中间,一个颜色在最后的顺序,有规律地种在点子上”。

四、活动结束

1、

2、

小瓢虫教案第9篇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等量判断,尝试用点数的方法验证。

2、初步认识数的不变性。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夏天水果若干、各种水果图片、5以内不同排列实物卡片。

2.材料配套:主题活动《摆一摆数一数》。

活动过程:

1.摸一摸,猜一猜。

出示装有各种水果的箱子,请幼儿摸一摸,并说说摸到的感觉。

将摸出的水果放在盘子里,供幼儿点数。

2.看一看,玩一玩。

出示水果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上水果的名称,并手口一致的点数水果的种类和相同水果的个数。

3.摆一摆,数一数。

介绍材料及操作方法:引导幼儿在不同的方格贴出不同排列的图案,引导幼儿感知,虽然每个格子摆的位置不一样,但数量是一样的。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引导幼儿表述配对活动的结果。

小瓢虫教案第10篇活动目标:

1、能按照物体的规律进行推理,并能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2、能主动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美。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ppt编织绳小鱼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今天小猫过生日,邀请了小狗小兔和小猴来做客,它们各走一条路,请小朋友来看一看它们走了哪三条不同的路。

二、发现规律

1、观察三条路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