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手化脓性感染第一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二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概述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其次是链球菌手部感染后张力迅速增高,压迫神经末梢产生剧痛组织坏死较快,感染易扩散脓肿形成后波动感不明显,表现为持续性跳痛或垂手痛第三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治疗要点抬高患肢、局部制动热敷、理疗合理使用抗生素脓肿形成后及早切开引流术后功能锻炼第四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甲沟炎、甲下脓肿第五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甲沟炎的形成第六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指甲三边均埋于皮肤皱襞下,两侧呈沟状,称为甲沟。该部位感染即为甲沟炎。感染波及指甲下,有脓积聚,为甲下脓肿。甲沟炎、甲下脓肿局部红、肿、热、痛等炎症化脓表现一般无全身感染中毒反应第七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治疗要点早期热敷、消毒如有脓肿形成,及时切开引流若为甲下脓肿,可将指甲拔除第八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九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甲沟炎切开第十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脓性指头炎第十一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脓性指头炎多由刺伤带入污物或挤压伤引起。由于感染灶临近指骨,且皮肤厚韧,脓肿不易破出,常发展为末节指骨感染或发展为化脓性腱鞘炎。第十二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疾病特点患指剧痛,难以忍受肿胀不明显,但张力极高如合并指骨坏死,疼痛因神经麻痹而减轻可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第十三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治疗要点早期理疗、热敷合理使用抗生素如出现患指跳痛或高张,应切开引流可做两侧对口引流避免做鱼嘴样切口第十四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正确方法错误方法第十五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课堂测试张某,25岁,7d前干活时不慎右手食指末端被刺破,未经消毒处理,3d后感到肿胀,轻微疼痛,昨天开始疼痛加剧,以夜间为甚,难以入睡,局部苍白,肿胀明显,全身不适。1.该患者可能是A.脓性指头炎B.甲沟炎C.甲下脓肿D.化脓性腱鞘炎E.蜂窝织炎第十六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课堂测试2.入院后检查,右手食指末节指腹苍白,肿胀明显,张力较高,触痛剧烈,波动感不明显。此时的首要措施是:A.拔除指甲B.局部涂抹鱼石脂软膏C.局部热敷D.手指两侧切开引流E.抗生素应用第十七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课堂测试3.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发生A.肌腱坏死B.手内肌坏死C.掌中间隙感染D.末节指骨坏死E.手部蜂窝织炎第十八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课堂测试4.经治疗2周后,局部伤口未愈,不断流脓,此时可能并发A.末节指骨骨髓炎B.化脓性腱鞘炎C.掌中闻隙感染D.鱼际问隙感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理商产品销售合同
- 婚庆服务承揽合同
- 房地产自由经纪人分销合同
- 外汇担保合同合同协议
- 建筑施工合同与施工总承包合同
- Java程序设计基础 课件 第12章 JavaFX图形用户界面程序设计
- 购房合同范本备案章子
- 钢板租赁合同范本wps
- 挂扣协议合同范本
- 外墙工程供货合同范本
- 对数的概念说课稿课件
- DB52∕T 1559-2021 朱砂 工艺品-行业标准
-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升本)学士学位考试复习题
- 精神障碍检查与诊断试题
- 《功能材料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2018年12月
- 【原创】《“备-教-学-评”目标一致性的实施策略》讲座PPT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总复习《数的认识》(1)
- 中医护理原则和方法
- 机房专用精密空调巡检维护
- 换流站控制保护软件Accel简介
- 动、静平衡原理及平衡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