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全反射教案_第1页
光的全反射教案_第2页
光的全反射教案_第3页
光的全反射教案_第4页
光的全反射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的全反射教案长垣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张永亮

2013年6月2日光的全反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光疏介质,什么是光密介质。(2)理解光的全反射。(3)理解临界角的概念,能判断是否发生全反射,并能解决有关的问题。(4)知道光导纤维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概括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引起学生思维海洋中的波澜,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方法、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学生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习惯,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很多,能否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它,更科学的应用生活中常见的仪器、物品。二、教学重点全反射条件,临界角概念及应用。三、教学难点临界角概念、临界条件时的光路图及解题。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观察、猜想、印证、归纳的方法得出全反射现象的发生条件、临界角概念等。五、教学用具玩具光纤玻璃瓶激光枪、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设疑引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们观看弯曲的水柱能导光、炎热晴天被“淋湿”的马路、海市蜃楼现象视频资料提出问题,引入新课。(二)进行新课让学生到黑板前完成以下光路图(完整光路图)

乙・、甲,一乙.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给出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概念。让学生指出以上两个图中的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让学生自己体会出一种介质是光密介质还是光疏介质其实是相对的。(投影片出示填空题)光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折射角入射角;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折射角入射角。(本题让学生共同回答).全反射(设置悬念,诱发疑问)[教师]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应该大于入射角。设想,当入射角慢慢增大时,折射角会先增大到90°,如果此时我们再增大入射角,会怎么样呢?(这时可以让学生自发议论几分钟)然后做实验。出示实验器材,介绍实验。玻璃瓶内注入一部分浓茶水,液面上方充满烟雾。让激光枪从玻璃瓶的一侧射入,入射光斜射到茶水的内表面上。在烟雾中就能清晰地看到折射光线,同时在茶水中还可以看到一条微弱的反射光束。[问]增大入射角,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甲]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增大。[学生乙]反射光越来越亮,折射光越来越暗。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光线刚刚冒出水面,沿着水面掠过,这说明折射角已经接近90°。再增大入射角,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且反射光线变得更亮。(学生恍然大悟)[教师]什么结果?[学生]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没有了,只剩下反射光线。[教师]这种现象就叫全反射。.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临界角c[要求学生根据看到的现象归纳](学生讨论思考)[学生甲]入射角要大于某一个值.[教师]对,我们把这“某一值”称为临界角,即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用字母C表示。[教师启发]若已知水的折射率为n,那么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多大?学生领会,列出算式:4=nsin90o[教师]这样对吗?错在哪儿?[学生甲]光不是从空气进入水。[教师]对了。你们自己改正过来。学生列出正确计算式:X=1nsinC=1sin90on n教师点明临界角的计算公式:sinC二1n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教师]毫无疑问,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是条件之一,还有其他条件吗?[学生乙]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教师]可以概括为…[学生]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教师]很好,记住,是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巩固练习[投影幻灯片]如图E为两面平行的玻璃砖,一束光从AA/面入射.当逐渐增[教师]根据?[学生]是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教师]仅此就够了吗?[学生]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教师]本题中入射角一定能大于临界角吗?[学生]可能吧。[教师]再想想,入射到BB,处的光线是第一个界面处折射过来的光,不是光源直接发出的。(学生思考,议论)[学生甲]不可能发生全反射.因为AA/〃BB',所以图中1="由n=辿得sinrsinr=皿,。<90°,所以sinr<1即sini<1,即i<C,所以不能发生全反射。n n n[教师]好极了,注意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全反射现象及其应用水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的明亮,图解如图荷叶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光导纤维播放录像,然后教师补充介绍有关光纤通信的现状和前景。(四)同步练习.光线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A、光从玻璃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小B、光从玻璃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大C、光从空气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小D、光从空气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大.下述现象哪些是由于全反射造成的:( )A、露水珠或喷泉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耀眼B、玻璃中的气泡C、用光导纤维传输图像信号D、插在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折了.某介质的折射率为正,一束光从介质射向空气,入射角为60°,图中哪个光路图是正确的?(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主要有.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光的全反射(1)光在入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处时,通常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的介质,另一部分光进入第II种介质并改变了传播方向。(2)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时,光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中去,称做全反射现象。(3)当折射角增大到90°时的入射角称为临界角C(参考图F)。sinc=1n3.自然界中的全反射现象4.光导纤维的原理及它广阔的应用前景.(五)布置作业.课本P155练习四(1)(2)(3).阅读课后材料并自制实验模拟海市蜃楼:实验器材:玻璃缸,水,白色蔗糖,玩具激光枪。实验过程:先在玻璃缸中加入少量水,再向水中不断加入蔗糖,并让蔗糖析出为止,这样就配置成了浓度很高的蔗糖溶液。再在蔗糖溶液上面缓慢加入清水。加水时注意不能让溶液与清水混合。1-2天后,由于蔗糖分子的扩散,在玻璃缸里就形成了密度分布不均匀的蔗糖溶液。用激光枪发出的光从玻璃缸外侧射入溶液,可清晰的看到溶液中弯曲的光路。(六)板书设计不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全反射现象: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当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时,光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中去的现象全反射R临界角C: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sinC二1nL 「原理1应用(七)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以培养和发展能力为着眼点,以掌握物理研究方法和物理思维方法为依据。本节主要知识内容是全反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