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民族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民族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民族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民族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民族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民族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检验、除杂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及其杂质检验除杂A.Cl2(HCl)湿润的淀粉KI试纸饱和食盐水B.NaHCO3溶液(Na2CO3)Ca(OH)2溶液过量CO2C.CO2(HCl)AgNO3溶液(含稀硝酸)饱和Na2CO3溶液D.NO(NO2)观察颜色或湿润的淀粉KI试纸水参考答案:D【Ks5u解析】A.氯气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错误;B.碳酸钠的检验是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溶解,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溶液中有碳酸根离子,错误;C.二氧化碳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无法除杂,错误,选D.2.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加甲基橙试剂呈红色的溶液:Fe2+、NH4+、Cl-、NO3-B.水电离出来的c(OH-)=10-13mol/L的溶液:K+、HCO3-、Br-、Ba2+C.PH为11的溶液:S2-、SO32-、S2O32-、Na+D.所含溶质为NaCl的溶液:K+、SiO32-、NO3-、Al3+参考答案:答案:C3.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甲与丙同主族,丁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甲<乙<丙<丁B.单质的还原性:乙<甲<丙<丁C.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两两相互反应D.甲、乙、丙、丁的单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气直接化合参考答案:D略4.5mLAg+浓度为0.1mol·L-1的某溶液,加入等物质的量的某种碱金属盐,待卤化物完全沉淀后,经过滤、干燥,称得质量为0.013g,则此沉淀是()

A.LiF

B.LiCl

C.AgF

D.AgCl参考答案:答案:A5.(5分)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一定量的A、B、C物质,分别在不同温度或压强条件下发生反应:aA(g)+bB(g)xC(g),建立的化学平衡符合下图所示的关系(c%表示平衡混合气中产物C的百分含量,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x

B.T1<T2C.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D.P1>P2参考答案:C略6.(2014?延边州模拟)甲苯的苯环上有5个氢原子,其中若有两个氢原子分别被羟基(﹣OH)和氯原子(﹣Cl)取代,则可形成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有()A.9种B.10种C.12种D.15种参考答案:B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分析:采用定一议二法,解题,先固定氯原子的位置,然后确定羟基的位置,据此解题.解答:解:若有两个氢原子分别被羟基(﹣OH)和氯原子(﹣Cl)取代,则可形成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有、、,共10种.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难度较大,注意二取代物的书写可以采用定一议二法解题.7.下列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碱性:KOH>NaOH>Mg(OH)2>Ca(OH)2B.沸点:HF<HCl<HBr<HIC.热稳定性:CH4>PH3>H2O>HF

D.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参考答案:D略8.下面关于氢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性:HCl<HF

B.稳定性:SiH4>CH4>NH3

C.氢化钙的电子式为:H:Ca:H

D.等物质的量的D2O与H2O所含质子数相等参考答案:D略9.aL(标准状况)CO2通入100mL3mol/LNaOH溶液的反应过程中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a=3.36时,CO2+2OH﹣→CO32﹣+H2OB.a=4.48时,2CO2+3OH﹣→CO32﹣+HCO3﹣+H2OC.a=5.60时,3CO2+4OH﹣→CO32﹣+2HCO3﹣+H2OD.a=6.72时,CO2+OH﹣→HCO3﹣参考答案:C【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少量二氧化碳,发生CO2+2OH﹣=CO32﹣+H2O,足量二氧化碳,发生CO2+OH﹣=HCO3﹣,结合反应的物质的量关系判断.【解答】解:n(NaOH)=0.1L×3mol/L=0.3mol,A.a=3.36时,n(CO2)=0.15mol,发生CO2+2OH﹣=CO32﹣+H2O,故A正确;B.a=4.48时,n(CO2)=0.2mol,由C原子守恒及电荷守恒可知,发生2CO2+3OH﹣=CO32﹣+HCO3﹣+H2O,故B正确;C.a=5.60时,n(CO2)=0.25mol,3CO2+4OH﹣→CO32﹣+2HCO3﹣+H2O中,不符合物质的量关系,故C错误;D.a=6.72时,n(CO2)=0.3mol,发生CO2+OH﹣=HCO3﹣,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与量有关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10.实现Al3++3AlO2-+6H2O=4Al(OH)3↓,正确的做法是:(

)A.向铝盐溶液中不断加入纯碱溶液

B.向铝盐溶液中不断加入小苏打溶液C.向烧碱溶液中不断滴入铝盐溶液

D.向铝盐溶液中不断滴入烧碱溶液参考答案:C略11.已知:H2(g)+O2(g)=H2O(1)

△H=-285.8kJ·mol-1 CH4(g)+2O2(g)=CO2(g)+2H2O(1)△H=-890.3kJ·mol-1

现有H2和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1),共放出热精3242.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1:3

C.1:4

D.2:3参考答案:D略12.右图是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200.0mL4.6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0mLB.该硫酸50.0mL与足量的铁反应可得到标准状况下H220.3LC.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49%D.该试剂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mol·L—1

参考答案:A略13.铊(Tl)是某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与铝同族,位于第6周期。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2Ag=Tl+

+2Ag+。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Tl+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

B.Tl3+的氧化性比Al3+弱C.Tl能形成+3价和+1价的化合物

D.Tl+的还原性比Ag强参考答案:C略14.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①Na+、②Ba2+、③Cl一、④Br一、⑤SO32一、⑥SO42一离子中的若干种(忽略水电离出的H+、OH-),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③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⑥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⑥参考答案:D略15.如图为刻蚀在玻璃上的精美的花纹图案,则该刻蚀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A.CaCO3+2HCl===CaCl2+H2O+CO2↑B.2FeCl3+Cu===CuCl2+2FeCl2C.Si+4HF===SiF4↑+2H2↑D.SiO2+4HF===SiF4↑+2H2O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10分)BaSO4性质稳定,组成与化学式相符,常以BaSO4重量法测定BaCl2·nH2O中的Ba的含量。主要步骤如下:①在酒精喷灯下灼烧瓷坩埚至恒重,称得坩埚的质量为mg②称取m1gBaCl2·nH2O并在烧杯中溶解,加盐酸等作一系列前处理③将一定浓度的过量硫酸滴入钡盐中得到白色沉淀④静置,

⑤将沉淀和滤纸置于瓷坩埚中,经酒精喷灯加热碳化后,继续在800-850℃灼烧至恒重,称得坩埚和固体的质量为m2g⑥计算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①步灼烧坩埚后称量前应放在_________冷却,省略第①步中“灼烧瓷坩埚至恒重”可能导致计算结果_______(填“偏高”、“不变”或“偏低”),原因是

。(2)沉淀钡盐时应加入过量的硫酸,原因是

。(3)第④步静置后的操作是

。(4)第⑤步灼烧温度不超过900℃,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干燥器(1分)

偏低(1分)

坩埚中可能含有易挥发、易分解的杂质(2分)(2)降低硫酸钡的溶解度,让硫酸钡完全沉淀(2分)(3)过滤、洗涤沉淀(2分)(4)硫酸钡会被碳还原(或“部分硫酸钡会发生分解”)(2分)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磷存在于人体所有细胞中,是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必要物质,也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磷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2)N和P同主族且相邻,PF3和NH3都能与许多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但NF3却不能与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磷酸为三元酸,其结构式为。PO43-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写出一种与PO43-互为等电子体且属于非极性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4)将磷酸加热可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焦磷酸(H4P2O7)、三磷酸以及高聚磷酸,焦磷酸的酸性强于磷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磷化硼(BP)是受到高度关注的耐磨涂料。BP中B和P原子均形成共价键,其中存在配位键,配位键中提供孤电子对的是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原子;磷化硼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_,其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_杂化,1mol

BP

中含有____________molB-P键。(6)Cu3P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P3-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Cu+的半径为a

pm,P3-

的半径为b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CuP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g·cm-3(用含a、b、NA的代数式表示)。参考答案:(1)3s23p3

(2)F原子电负性强,吸引N原子的电子,使其难以给出电子对形成配位键

(3)正四面体形

CCl4(或SiF4)

(4)焦磷酸中非羟基氧的数目比磷酸中非羟基氧的数目多

(5)P

原子晶体

sp3

4

(6)6

g/cm3解析:(1)磷为15号元素,基态磷原子核外有15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故基态磷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3;(2)N和P同主族且相邻,PF3和NH3都能与许多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但NF3却不能与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其原因是F原子电负性强,吸引N原子的电子,使其难以给出电子对形成配位键;(3)PO43-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等电子体是指价电子数和原子数(氢等轻原子不计在内)相同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与PO43-互为等电子体且属于非极性分子的化学式有CCl4或SiF4;(4)将磷酸加热可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焦磷酸(H4P2O7)、三磷酸以及高聚磷酸,焦磷酸的酸性强于磷酸的原因是焦磷酸中非羟基氧的数目比磷酸中非羟基氧的数目多;(5)BP中B和P原子均形成共价键,其中存在配位键,配位键中提供孤电子对的是P原子;(3)由于BP属于耐磨涂料,所以形成的晶体应该是原子晶体。B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所以每生成1molBP,共形成4molB-P键,其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3杂化;(6)根据Cu3P的晶胞结构可知,P3-在晶胞的顶点,故配位数为6;根据原子均摊法计算,每个晶胞中有个P3-,12个Cu+,晶胞边长为2(a+b)pm,体积为8(a+b)3pm3=8(a+b)3cm3,则密度为=g/cm3。18.在FeCl3溶液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废液处理和资源回收的过程简述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FeCl3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操作Ⅰ加入的试剂W是

。(2)操作Ⅱ之前最好加入适量稀盐酸,某同学用10mol?L-1的浓盐酸配制250mL1mol?L-1的稀盐酸,并进行有关实验。①需要量取浓盐酸

mL。②配制该稀盐酸时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

③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稀盐酸,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

,实验时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测得锥形瓶中待测液的浓度

实际浓度。(填“>”、“<”或“=”)。(3)操作Ⅲ前需要通入气体V,请写出实验室制取气体V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

是氧化剂。(4)操作Ⅲ应在HCl气流氛围中进行,其原因是

。(5)若通入的V的量不足,则最后制得的氯化铁晶体不纯净,这是因为溶液U中含有杂质

。请设计合理的实验,验证溶液U中的成分,并判断通入的V的量是否不足

(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供选择的试剂:酸性KMnO4溶液、KSCN溶液、氯水。(6)若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石灰水,调节溶液pH,可得红褐色沉淀。该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为5,则金属离子浓度为

。(己知:Ksp[Fe(OH)3]=4.0×10-38)参考答案:(1)2Fe3++Cu==2Fe2++Cu2+;铁粉或Fe(2)①25mL。②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③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大于。(3)MnO2+4HCI(浓)=

MnCI2+CI2↑+2H2O,MnO2(4)抑制Fe3+(或FeCI3)的水解(5)FeCI2或Fe2+

取少量溶液U,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则表明溶液U中有Fe3+(FeCI3);另取少量溶液U,加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若KMnO4溶液退色,则表明溶液U中有Fe2+(或FeCI2),说明通入的V的量不足够若KMnO4溶液不退色,则说明通入的V的量

充足。(6)4.0×10-11mol·L-1略19.电镀污泥中含有Cr(OH)3、Al2O3、ZnO、CuO、NiO等物质,工业上通过“中温焙烧—钠氧化法”回收Na2Cr2O7等物质。已知:水浸后溶液中存在Na2CrO4、NaAlO2[也可表示为NaAl(OH)4]、Na2ZnO2等物质。(1)水浸后回收Cu、Ni时的操作是

。水浸后的溶液呈

性(“酸”、“碱”、“中”)(2)完成氧化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