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2014-201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复习及试卷-人教版_第1页
【初中语文】2014-201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复习及试卷-人教版_第2页
【初中语文】2014-201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复习及试卷-人教版_第3页
【初中语文】2014-201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复习及试卷-人教版_第4页
【初中语文】2014-201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复习及试卷-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综合复习一、单元知识归纳知识点知识点梳理作者作品简介1.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2.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享有“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3贾平凹,当代著名作家。作品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野火集》;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等。4.何其芳,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作品有散文集《画梦录》。6.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7.《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8.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朝著名诗人。9.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后人把他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提,称为“元曲四大家”。文体知识元曲的相关常识:散曲,是金元时期产生于我国北方的一种可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新诗体,是元代韵文的主体,它主要形式有小令和套数两种。《秋思》就是小令。概括内容1.《春》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赞美了春的活力,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激励人们珍惜大好春光,奋发向上。2.《济南的冬天》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济南冬天“温情”宜人的气候和山青水绿、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热爱之情。3.《风雨》这篇写景散文,用细腻的笔调,通过对自然界众多事物及其动态变化的细致描写,淋漓尽致地展示出了一个全景式的风雨世界,写尽了风雨的力量和魂魄。4.《秋天》这首诗作者以敏锐的诗心捕捉景物,绘出了秋天的风彩,创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表达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5.《观沧海》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作者博大的胸怀,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6.《次北固山下》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7.《钱塘湖春行》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赞美了充满无限生机的大自然,表达对春天西湖的喜爱之情。8.《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萧条冷落悲凉的深秋晚景图。表达了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写景方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相结合、动静结合、正面与侧面相结合、从多种感官写、多角度的进行描写、丰富的想象、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二、核心考点剖析考点一:写景方法考点透析:分析景物描写的方法是写景散文中常见的题型,分析景物描写的方法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分析:从触觉、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入手,从正面与侧面相结合、虚实相结合、动静结合入手,从上看、下看、近看、远观等多角度进行描写入手,从修辞手法及生动形象的动词、形容词入手分析。例题4:《冬天的济南》一文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作结束语,有何妙处?答案:本文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作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感受。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点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考点五:描绘诗句的画面考点透析:描绘诗句的画面是中考诗词鉴赏题中常见的题型,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例题5: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所展现的画面。答案: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而行。点拨:描绘诗句的画面要找出诗词中的意象及特点,点明时间、地点;概括画面的总体特点。抓意象、点时地、明特点。三、因材施练:(一)潜能生练习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酝酿()贮蓄()澄清()枯涸()sǒng()峙清liáo()肥shuò()2.下面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A.抖擞黄晕梦寐蜷屈B.偌大倏忽房檐鸟巢C.栖息寥阔乌桕蘑菇D.箫瑟栅栏伦敦发髻3.词语积累。⑴栖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偌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呼唤朋友,招引同伴。⑷________:指振作、旺盛的样子。4.下列句子括号内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⑴山_____起来了。⑵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______清脆的歌喉。⑶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_______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⑷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A.湿润炫耀温晴烘托B.朗润卖弄温晴烘托C.朗润炫耀响晴衬托D.湿润卖弄响晴衬托5.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⑴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⑵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⑶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二)尖子生练习阅读《春》第⑥段,回答下面问题。5.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雨图,这幅画着力描写了春雨的________和郊外夜雨的_____。6.文中的“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用比喻的修辞写出春雨的特点,“像牛毛”写出了雨________的特征;“像花针”写出了雨_________的特征;“像细丝”写出了雨的_________特征。7.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①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对“树叶儿……戴着笠”几句描写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先动景后静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B.先静景后动景;先远景后近景;先绘物后写人。C.先静景后动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D.先动景后静景;先远景后近景;先写人后绘物。9.作者描写春雨时,既正面描写了雨的形态,又通过雨中景物进行侧面描写,请举出五种雨中的景物,并结合词句说说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0.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肯定有不少收获,你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调动你的感官来描写春天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单元综合检测一、基础全练(12分)⒈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撑伞(zhǎng)应和(hé)发髻(jì)

B.着落(zháo)济南(jǐ)倏乎(shū)C.碣石(jié)刹那(chà)看护(kàn)D.贮蓄(zhù)

澄清(chéng)

偌大(ruò)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3分)A.宛转酝酿潦亮花枝招展B.宽敞狭窄水藻呼朋引伴C.黄晕鸟巢摇蓝东临碣石D.弧形烦燥攀附水何澹澹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文字和书法代表了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根。但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书法教育却被忽视,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刻不容缓。B.春天的红莲湖像一幅优美的画卷,多姿多彩,令游人瞻前顾后,流连忘返。C.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菲律宾在黄岩岛海域不断挑起事端,令中国人民义愤填膺。D.因救学生而双腿截肢的张丽莉老师,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最美女教师”。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我国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B.食用一包油炸方便面所摄入的油量高达30克,这已是每人每天摄入油量的上限。C.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我了解到“大衣哥”朱之文是一个朴实平易的人。D.各地要将《新华字典》列入2012年新建的农家书屋图书采购。二、能力优升(38分)阅读《济南的冬天》第4—5段,回答问题。(17分)5.第⑸段的描写对象是,其特征是。(3分)6.第⑸段呼应开头,点出“温暖”之意的句子是:(3分)7.赏析下面句子。(6分)①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此句中的“卧”字用得极妙,理由是(3分)9.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济南冬天的特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直击中考[2012·江苏省扬州中考](21分)扬州的夏日朱自清①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称道的多了,称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随声附和起来。直到现在,你若向人提起扬州这个名字,他会点头或摇头说:“好地方!好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念过些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像蜃楼海市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但在一个久住扬州像我的人,他却没有那么多美丽的幻想,他的憎恶也许掩住了他的爱好;他也许离开了三四年并不去想它。若是想呢,——他也只会想着扬州的夏日。②北方和南方一个大不同,在我看,就是北方无水而南方有。诚然,北方今年大雨,永定河、大清河甚至决了堤防,但这并不能算是有水;北平的三海和颐和园虽然有点儿水,但太平衍了,一览而尽,船又那么笨头笨脑的。有水的仍然是南方。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便在水上——有人称为“瘦西湖”,这个名字真是太“瘦”了。下船的地方便是护城河,曼衍开去,曲曲折折,直到平山堂,——这是你们熟悉的名字——有七八里河道,还有许多杈杈桠桠的支流。这条河其实也没有顶大的好处,只是曲折而有些幽静,和别处不同。③沿河最著名的风景是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桥;最远的便是平山堂了。金山你们是知道的,小金山却在水中央。在那里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错——可是我还不曾有过那样福气。“下河”的人十之九是到这儿的,人不免太多些。法海寺有一个塔,和北海的一样,据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盐商们连夜督促匠人造成的。法海寺著名的自然是这个塔;但还有一桩,你们猜不着,是红烧猪头。夏天吃红烧猪头,在理论上也许不甚相宜;可是在实际上,挥汗吃着,倒也不坏的。五亭桥如名字所示,是五个亭子的桥。桥是拱形,中一亭最高,两边四亭,参差相称;最宜远看,或看影子,也好。桥洞颇多,乘小船穿来穿去,另有风味。平山堂在蜀冈上。登堂可见江南诸山淡淡的轮廓;“山色有无中”一句话,我看是恰到好处,并不算错。这里游人较少,闲坐在堂上,可以永日。沿路光景,也以闲寂胜。从天宁门或北门下船。蜿蜒的城墙,在水里倒映着苍黝的影子,小船悠然地撑过去,岸上的喧扰像没有似的。④船有三种:大船专供宴游之用,可以挟妓或打牌。小时候常跟了父亲去,在船里听着谋得利洋行的唱片。现在这样乘船的大概少了吧?其次,A“小划子”,真像一瓣西瓜,由一个男人或女人用竹篙撑着。乘的人多了,便可雇两只,前后用小凳子跨着:这也可算得“方舟”了。后来又有一种“洋划”,比大船小,比“小划子”大,上支布篷,可以遮日遮雨。“洋划”渐渐地多,大船渐渐地少,然而“小划子”总是有人要的。这不独因为价钱最贱,也因为它的伶俐。B一个人坐在船中,让一个人站在船尾上用竹篙一下一下地撑着,简直是一首唐诗,或一幅山水画。⑤“下河”总是下午。傍晚回来,在暮霭朦胧中上了岸,将大褂折好搭在腕上,一手微微摇着扇子;这样进了北门或天宁门走回家中。这时候可以念“又得浮生半日闲”那一句诗了。(选自《白华旬刊》,有删改)10.下列对文章内容或写法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开篇解题,先对“扬州”宁人称道,再写“扬州的夏日”令人怀想,层次清晰。B.北方发了大水,文章却说“这并不能算是有水”,主要原因是作者非常讨厌水灾C.第②③段两次写到“下船”,第③⑤段两次写到“下河”,前后呼应。D.本文之中多出出现“闲”字,表现了朱自清先生对闲适生活的喜爱和向往11.阅读第③段,摘录原文相关词句补全下表。(4分)景点主要特征对比衬托之物小金山a金山法海寺(连夜督促匠人造成,挥汗吃(肉),倒也不坏b五亭桥c天下之桥d登堂可见江南诸山淡淡的轮廓,闲坐在堂上,可以永日。它处在蜀冈上12.第③段“小船悠然地漂过去”一句中“悠然”,换成“慢慢”好不好?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第④段划线的两个比喻句,一俗一雅,妙趣无穷。请选一句进行赏析。(4分)我选_____句。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是在水上。”请把这别有韵味的夏日,写100字左右的文字介绍给你的朋友。(7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作文训练(50分)15.有人陶醉于春日的和风细雨,有人惊心于夏日的狂风暴雨,有人伤感于秋冬的凄风苦雨……风雨是大自然的抒情诗。其实,人生之旅并非一路阳光,也会有风雨相伴,所以才有了“风雨同舟”“风雨兼程”“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劝勉和激励……请以“风雨”为话题作文。要求:①自拟题目,内容紧扣话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答案第三单元综合复习三、因材施练:(一)潜能生练习1.niàngzhùchénghé竦洌硕2.D.箫——萧3.⑴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⑵偌大:这么大,或那么大⑶呼朋引伴⑷抖擞4.B5.⑴比喻⑵拟人⑶拟人⑷对偶(二)尖子生练习5.轻柔、湿润;美丽。6.多而细密,亮而闪烁,柔而绵长7.①“逼”字突出了小草绿的特点,“逼”将小草入目由被动化为主动,突出了小草被春雨滋润后,清新碧绿的美好姿态,使雨中淡墨般的画面点染上十分鲜明的绿色。②“静默”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突出春雨中的乡村安静和平气氛。8.C9.五种景物:树、草、灯、房、人,由“安静而和平”“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静默”这样的词句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喜爱、欢悦、满足的感情。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