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一带一路(文明往来)课件_第1页
专题八 一带一路(文明往来)课件_第2页
专题八 一带一路(文明往来)课件_第3页
专题八 一带一路(文明往来)课件_第4页
专题八 一带一路(文明往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巩固1.中国古代民生思想及实践有哪些?2.中国近现代对民生问题的探索有哪些?3.我国现在社会保障体系有哪些内容构成?4.世界民生问题的实践有哪些?专题八一带一路——中外文明往来一带一路文明交流的方式我国的对外交往热点:“一带一路”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目前,28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将出席论坛,那么什么是“一带一路”呢?观看视频,思考什么是一带一路热点:“一带一路”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目前,28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将出席论坛,那么什么是“一带一路”呢?观看视频,思考什么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点拨提高:1、汉朝时期①古代丝绸之路开辟的条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丝织业发展;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保护商旅往来。②路线: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到中亚(伊朗)、西亚(阿拉伯半岛),直到欧洲(大秦:古代罗马)。意义:丝绸之路的开通,成为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2、唐:海陆并举(1)日本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回国后日本仿效隋唐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日本的建筑、文字、风俗、制度等深受唐朝影响。(2)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和佛教,对中日经济文化的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3)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他所著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3、两宋:陆路受阻,海路为主,设立市舶司4、元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著有《马可•波罗行纪》,对西方人了解东方及新航路的开辟起了重要作用。补充: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

时间对比: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新航路开辟早半个多世纪。技术规模对比:郑和下西洋在船只、人数、航海技术上都远远超过新航路开辟。目的对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新航路开辟的目的是寻找和掠夺财富。结果对比: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明朝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新航路开辟:一场持续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侵略、殖民扩张从此拉开了序幕。使世界连为一个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5.清朝:(1)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后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2)雅克萨之战:康熙帝两次指挥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签订平等的《尼布楚条约》。(3)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导致中国落伍于世界。(仅留广州一地为对外窗口)(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民国初北洋政府的屈辱外交:(1)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上,英、法等国拒绝中国政府提出的正当要求,在《凡尔赛和约》中规定将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委任统治”。(2)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与会九国签订《九国公约》,使中国又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三、新中国的外交1.外交政策: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外交成就:(1)50年代的外交成就: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2)70年代的外交成就: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3)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1991年中国加入APEC组织,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2015•湖南)对外交往是国家实力的展示。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经济交流】材料一:丝绸之路的路线图:(1)两次出使西域,并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丝绸之路经过的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古代中央政府注重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清朝时加强对新疆管辖的史实。①张骞。②设立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因素。①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②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③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材料三: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产。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3)根据材料三,指出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郑和下西洋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①特点:和平友好的交往。②影响:促进了中国与沿途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交往。【文化交流】材料四:(4)图一中的人物主要出使哪个国家?图二中的人物主要贡献是什么?①图一:日本。②图二:传播了印度的佛教文化。【政治交往】材料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5)中美建交是在哪一年?就如何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谈谈你的看法。①1979年。②A.“不冲突、不对抗”,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B.中美两国都是世界性的大国,理应“相互尊重”,C.“合作共赢”,中美合作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意思相近即可)材料六: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因为,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陈凤英《习近平“一带一路”构想战略意义深远》(6)“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集中体现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哪两大发展趋势?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当堂检测1.(2016成都)后人在对张骞的评价中说“骞始开通西域道也”,这里所说的"西域道"的起点是A.洛阳B.成都C.长安D.酒泉2.(2016青岛)2015年3月,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景与行动》,旨在重开“丝绸之路”。关于古代"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A.东汉张骞始开丝绸之路B.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C.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D.丝绸之路起点是洛阳3.(2016贺州)近几十年来,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汉代开辟了A.丝绸之路B.海上丝绸之路c.通往西域的道路D.通往漠北的道路4.在“一带一路”的大战略下,新疆致力于发挥新疆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打造丝绸之路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