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内饰总成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行业概述(一)概念汽车零部件行业为汽车整车制造业提供相应的零部件产品,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是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四部分组成,汽零各细分产品由此衍生而来。(二)行业历史发展阶段回顾回顾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起步阶段1950-1970:汽车零部件行业起步较晚。起步阶段为整车带动零部件发展,技术水平低,主要为卡车配套。成长阶段1970-1990:此阶段技术含量上升,开始为轿车配套。壮大阶段1990-2000初:外商投资加大,国产化率逐渐提升。壮大阶段2000初至今:进入21世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汽车产业迅猛发展,并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带动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及产业配套日益健全,并发展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的重要供应集群中心之一。汽车零部件整体水平提升,出口不断增长,向全球采购发展。行业发展现状(一)我国汽车零部件具备不同生命周期生命周期角度来看,内外饰件、行驶系统行业已进入成熟期,部分自主企业技术比较完善,同时依靠一定成本优势,走上之路。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部件处于成长期,国内优质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实现产品线和客户端的延伸,逐步进入全球配套体系。而汽车电子行业处于高速增长的导入期。(二)技术水平和企业规模的差距正与发达国家逐步缩小汽车零部件行业起步较晚,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较为滞后,行业内零部件供应商普遍规模较小,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不足,整体技术实力偏弱,中小规模零部件供应商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低等问题。相对于国内而言,发达国家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较大、专业化程度较高,在资金、技术等方面都具有较强优势,在技术上领先于国内大多数企业。因此,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企业在技术上与国外成熟企业存在一定差距。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配套零部件行业的成长,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已经出现了一批具有自主开发设计能力且规模较大的零部件企业和在细分领域具备较强技术研发能力的中小规模零部件企业。通过同步开发、模具设计与开发、工艺制程、规模化生产等能力的强化,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进入到了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的供应链体系。(三)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走上研发、集成、创新等高质量发展道路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受益于海外汽车品牌和零部件企业国内设厂,是国家市场换技术政策的结果。伴随国内汽车销量大幅上涨,中国零部件企业从成本优势转向研发、集成、创新等高质量发展道路,并逐步走向海外。未来随着汽车行业新能源化、智能化,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有望凭借成本、先进制造能力、快速反应和同步研发能力,使全球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四)行业进出口发展良好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领域创新要素已经形成一定积累,创新环境逐步向好,相关财政和产业政策不断优化、发明专利数量稳步提升,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带动汽零行业在进出口方面逐步形成良好发展态势。出口方面,2015年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含汽车关键件、零附件、玻璃、轮胎)出口波动幅度不大,除18年出口额突破600亿美元外,其余年度均在550亿美元上下浮动。20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总额超710亿美元,其中,整车出口额157.35亿美元,同比下降3.6%,占比约22%;零部件出口额553.97亿美元,同比下降5.9%,占比约78%。其中,我国汽零部件出口以关键件(主要类别为车架和制动系统,分别出口50.41/49.43亿美元)和零附件为主,主要出口市场为不含中国的亚洲其他地区、北美洲和欧洲。进口方面,2015-2018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出现较大跌幅,进口额同比下降12.4%;2020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由于国内需求的强劲拉动,进口额321.13亿美元,较上年微增0.4%。其中,我国汽零部件进口以关键件为主,占比近七成,其中,变速器进口额104.4亿美元,占关键件进口额比重达48%,主要来源国为日本、德国、美国和韩国;整体看,欧洲、亚洲为我国汽车关键件主要进口市场。(五)轻量化电动智能化打开零部件量价空间通过轻量化、电动智能化的升级改造,为国内厂商创造更多机会接入整车厂配套环节,同时提升自身产品价值量进一步实现量价齐升。具体地,轻量化是指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电动智能化是指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等装置,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自动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汽车。其中,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智能配件等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智能座舱方面,根据IHS估算,全球及中国市场中智能座舱渗透率稳步增长,全球/中国市场分别由2019年的38%/35%发展到2021年的49%/53%,我国加速赶超全球市场渗透率。自动驾驶方面,全球ADAS市场规模由2010年的146.3亿美元上升为2020年的175.7亿美元,同比增速达20.1%;根据中汽协数据,2020年中国ADAS市场规模达到844亿元,同比增长19.3%;同时,2021年,国内L1/L2占比分别达25.9%/16.4%,L1-L2级别即以车道保持、自适应灯光控制、盲点辅助系统、交通信号识别等技术为主的辅助自动驾驶技术。线控制动方面,行业尚处于发展早期阶段,总体渗透率位于低位;受益于电车销量高增且新能源汽车配置率较高,整体增速较快;根据佐思数据中心,我国汽车线控制动搭载率2022年9月已突破20%。国内自主厂商客户拓展加速,继峰股份、伯特利、德赛西威分别深耕智能座椅、智能电控方向、智能座舱及驾驶,22Q1-Q3分别实现归母净利4.8/-0.8/6.9亿元,同比+30%/-148%/+41%。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影响着下游整车市场和服务维修市场的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配件供应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最近十五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快速发展的时期。目前,我国本土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但大多规模较小,创新能力不足,开发手段相对落后,整体水平较差。在高科技零部件方面,他们仍然高度依赖跨国公司。由于中国零部件市场存在一定的区域壁垒,行业发展存在诸多障碍。向外资开放零配件市场将导致市场份额的重新划分,引导行业进入新的整合阶段。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为34558.11亿元,202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为41176.11亿元,同比增长-3.89%。发展趋势分析(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自主供应商有望把握结构性发展机遇目前我国汽车整车和零部件行业的收入规模比例约1:1,与汽车强国1:1.7的比例仍存差距。而全球汽车业竞争的实质为配套体系的竞争,即产业链、价值链的竞争,因此,优化产业上下游布局,加速供应链的融合创新,构建自主安全可控产业链的企业有望不断提升行业地位。从长期看,为减少海外断供风险,更多主机厂将自主供应商纳入配套体系,国产核心零部件进口替代进程有望加速,汽车行业兼具周期与成长的双重属性,在市场增量有限的背景下行业结构性机遇可期。(二)产品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整合扩展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众多,除少数竞争力较强的大型零部件企业外,多数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研发能力不足,在价格较低、利润有限的低端零部件市场展开激烈的竞争。因此,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激烈,伴随汽零行业并购重组的步伐加快,产业链不断整合和扩展,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同时,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成本优势日益削弱,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只有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完善产品结构,实现向系统开发、系统配套、模块化供货方向发展,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三)高壁垒核心零部件的深度国产化延续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和产业技术快速升级,部分本土制造企业已掌握精密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工艺,将带动我国汽车产业尤其是零部件产业进入深度进口替代阶段,由此前整车装配、基础零件、核心零件合资模式过渡到高壁垒核心零部件的深度国产化(国内自主厂商取代外资或合资厂商),核心零部件领域由国际厂商(包括其在华设厂、合资企业)主导的局面正逐渐被打破,汽车零部件国产化的浪潮将为具备先进制造能力的本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汽车行业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一)全球汽车市场发展概况21世纪以来,全球汽车产业正快速发展,汽车产量总体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增长率常年保持3%左右。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2009年全球汽车消费市场萎靡,需求不足引致汽车总产量有所下滑。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汽车产量逐渐回升。2010年,全球汽车产量达到7,770.40万辆,增长率为25.75%,是近年来最高值。此后连续七年,全球汽车产量持续上升,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27%,并于2017年达到峰值9,730.25万辆。此后,受全球经济下行、汽车产业发展周期以及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汽车制造业进入低迷期。全球汽车产量在2020年达到最低值7,762.16万辆,同比下滑15.43%。截至2021年,由于各国出台的一系列宽松政策刺激了全球经济增长,下游需求快速反弹,汽车产业进入上升周期。从全球销量占比来看,世界汽车市场格局差异化较大,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国家表现相对较好,除中国以外的发展中国家汽车市场均表现不佳。全球汽车大部分销往中国、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其中中国和美国汽车市场占据全球汽车市场半壁江山,分别占比33%和19%。(二)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情况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进行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在高效布局国内汽车制造业的同时,改善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拉动汽车消费需求。从2009年起,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并且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十二年位居全球第一。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已经建成了种类齐全、产业链完善的汽车产业体系,成为全球汽车行业不可或缺的一环。从产业规模看,2000年-2017年中国汽车销量从2001年的235.85万辆,增长至2017年的2,894.14万辆,即使是面对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其上升势头依旧猛烈。2018年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和我国宏观经济下行,汽车产业进入短暂调整期,随后又有所反弹。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中国实现销量2,627.5万辆。不仅汽车销量蝉联全球第一,我国汽车出口同样位居世界前列。由于我国供应链、产业链布局逐步完善,加之低基数效应,汽车整车出口量由2020年的99.49万辆增长至2021年的201.52万辆,实现数量上的翻一番。从长期来看,我国汽车产业仍有庞大的增长潜力。根据公安部数据,截至2022年6月,我国汽车人均保有量219.5辆/千人,远低于美国822.7辆/千人和日本609.0辆/千人。随着近年国家对限购政策的放松,鼓励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预计未来我国汽车产业仍能独占鳌头。(三)新能源汽车强势崛起汽车动力细分市场中,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呈现出较强的上升势头。2015年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巴黎协定》,该协定期望通过节能减排实现温控目标,由此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飞速发展。2015年至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7.84%,除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受全球汽车市场大环境影响有所下滑,每年增长率均在40%以上。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668.5万台,相较2020年同比增加72.91%。受益于新型电池技术的推广,全球新能源汽车有望弥补续航不足的短板,获得更充足的增长动力。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对车内结构轻量化、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为上游汽车注塑零部件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格局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主要是围绕其下游的整车行业进行运作。随着不断发展,零部件制造业已经形成了二级供应商零件→一级供应商部件→整车厂商的多层次的金字塔竞争格局,整车厂商在开发出新款车型后通过招标的方式将零部件交由选定的一级供应商进行设计、开发和生产。在对应车型开发过程中,一级供应商一经确定不会轻易更换。同时,一级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满足产能合理分配、提高效率等目的,会将部分零部件的制作分包给二级供应商。有些二级供应商又会将该部分的零部件制作中的一部分外包给三级供应商,由此形成了一级、二级、三级供应商体系,三者互为上下游关系,处于同一产业链上。一级供应商企业通常规模较大,资金实力较强,具备较强的开发能力和管理能力,相应市场占有率较为稳定。二级供应商大多数独立于整车厂,对市场反应灵敏,经营机制灵活,企业数目较多,因此竞争较为激烈,二级供应商主要依靠成本和价格优势进行竞争,目前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三级供应商主要为大量规模较小的零件供应厂商,靠部分低端配套产品加工维持经营,抗风险能力较差,产品附加价值较低,可替代性较强,缺乏产品核心竞争力。与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相同,汽车内饰制造业也可大致分为三级。一级内饰供应商主要负责内饰总成的制造并提供给汽车整车厂商。就国内而言,延锋汽饰在内饰企业中营收体量最大,2020年内饰件营收超过100亿美元,是戴姆勒、大众、宝马、通用、比亚迪等整车企业的供应商。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一)国家政策支持汽车零部件发展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作为汽车制造业下属的子行业,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得到了国家大力支持。随着行业快速发展,发改委、工信部等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规范行业发展、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二)汽车零部件形成六大产业集群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已形成六大汽车产业集聚区,分别在长三角集群、珠三角集群、京津冀集群、中三角集群、成渝西部集群、东北集群。汽车零部件制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 《动力电池技术》教学大纲
- 震撼人心的130句经典语录
- 玉溪师范学院《三笔字书写技法》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玉溪师范学院《绝版木刻创意制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显微镜的成本核算-记账实操
- 2023年氨泵项目成效分析报告
- 2019湘美版 高中美术 选择性必修4 设计《第二单元 产品设计》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 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高考一模数学试题
- 宾馆安保协议书
-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方案.doc
- ISIS路由协议
- 第八章学校体育管理PPT课件
- 海洋立管课程概述.
- 工程结算单(样本)
- 论排球跳发球技术的动作结构和特点
- 《福建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2017版)正式版20176XXXX615
- 苏教版二年级(上)数学全册集体备课
- 《领导对下级工作表现的评价范文 》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案例分析三亚
- 水肥一体化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