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音乐教育_第1页
浅谈中国音乐教育_第2页
浅谈中国音乐教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中国音乐教育情况我想我很幸运选到冯老师所教的音乐欣赏课,这门课让我受益匪浅,每一节课我都在认真地听,可以说这是我15年读书生涯里让我觉得很享受的课。课堂上,老师不仅教给我们很多音乐方面的知识,还道出他对中国音乐教育的担忧,同时还呼吁我们能为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做点事情。我想说他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然而像他这样的老师不多,所以我们身上的担子还很重,我们应该为国家也为自己的后代做一些事情。有鉴于此,我从网上以及一些报刊杂志上搜集了一些资料,来谈谈我对中国音乐教育的一点粗浅认识。首先要谈到中国音乐教育的现状。教育改革已经走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历程,但城乡发展却极为不平衡,尤其是农村,其状况让人十分担忧。那么让我们看看农村的音乐教育情况吧。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小学六年没上过一次音乐课,唯一见过的的音乐器材还是摆在杂物室里的一台破烂不堪的风琴,初中虽然开设了音乐课,但老师却是隔壁班上的语文老师,上课就是让文艺委员叫教大家唱流行歌曲,高中依然如此。有人曾对一个县的音乐教育情况做了一次调查,得出了这样一串统计数据:全县中小学共247所,在校学生56524人,大专科班出身的音乐教师0人,半路出家的音乐教师120人。而且在这120个准音乐教师中,能用简谱教唱新歌的只有14人,能用五线谱教唱新歌的0人,其他的则只能先唱熟歌词然后套唱简谱。共有教学设施:钢琴一台(县一中),风琴45台,二胡320把,打击乐器(主要为锣钹)15套,录音机110部。统计中,笔者还发现部分中小学已取消了音乐课,还有些虽订了音乐课本、列出了音乐课表,但没有人认真严肃地上过几堂音乐课。笔者还访问了几位学校负责人,问及音乐教师情况,答曰:一无教师,二无设施,三无支持。

该县的农村中小学音乐美育教育情况是如此,全国的情况又如何?资料表明:我国农村现有中学93000所,而音乐教师仅有28000人,按每校1名计,尚缺65000人;现有小学822309所,学生1.337亿人,教师才6.9万名,其比例为1940:1。若每所中小学配备一名音乐教师,以目前全国所有音乐学院、高师、综合大学科系、艺术学院的师资培养能力,尚需进行70年的努力培养,才能满足这一要求。多么让人寒心的数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这种现象?原因很多。一师资紧缺。上面的数据已经说明一切。二老师素质低。为解决音乐师资紧缺问题,很多音乐老师都是半路出家,有的甚至是只是从别的学科老师暂时抽调过来的,这无疑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三教学设备简陋,政府的漠视,经费投入极少。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教学设备奇缺,离中小学教育的标准相差甚远。显然学校没有投入相当的经费,但我认为更多的责任在于国家在于政府。这里有一项调查:当前财政收入的支出结构主要是三项:一是经济建设支出,一是社会文教支出,一是政府的行政经费支出。从1993年的数字看,经济建设的支出占30%多。尽管这些年来数字逐年在降,但是经济建设占财政支出如此大的比例,恐怕只能说明我们现在经济进程中,政府主导的色彩还非常浓。而社会文教支出从1995年到2003年八年间,上升不到一个百分点。增长最快的是什么?人人都想得到,那就是行政经费,增长了21.4%,这八年上升了4.4个百分点。管近年教育经费有不小幅度的增长,但是主要增长在高等院校,而非基础教育,“我们的基础教育变成了叫花子教育”。现在的基础教育,中央财政拿的占2%,地方省市拿的占11%,其他全部是县乡两级支出,而县乡两级的财政百分之六七十的地方是赤字,所以义务教育实际上还是由老百姓自己承担,政府并没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也就是说,这些个当官的把我们的教育经费吃了,然而这就是中国的国情,政府只会想到他们的自己的吃喝却不管老百姓的教育。对比于农村,城市的条件就好多了。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学校不仅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比较齐全的教材设备,还有专业的音乐教室,有条件的还有自己的合唱团。这些学校还有机会参加各种各样的音乐比赛。看过徐本禹故事的人都会知道,对于连教室都没有的狗吊岩小学来说,城市简直比天堂还好。说到城市中的音乐教育就会涉及到家庭音乐教育。现在很多家长会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各种艺术,很多孩子选择学弹钢琴、拉小提琴等等音乐方面的艺术。我们不否认这些教育能提高孩子的素养,但有些孩子确实是被强迫学这些东西,结果是让孩子对音乐产生深深的厌恶,这可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进步快。但对于不懂音乐的家长来说,他们如何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评价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呢?在很大程度上,不懂音乐的家长是通过看孩子会弹几首乐曲,参加音乐考级考过了几级来判断和评价的。孩子会弹的乐曲多,考级的级别高,则表示孩子学得好,进步快,老师教得好;反之,则表示孩子学得不好,老师教得也不行。对孩子的真实水平家长其实并不清楚。而有的音乐教师,正是抓住了大多数家长不懂音乐和音乐考级规定了曲目这两种实际情况,便拔高学生程度,让学生死练某一级别的几首考试乐曲,然后去参加高于学生实际水平的考级。这样,学生可能在短期内就能考过很高的级,获得高级别的考级证书,懵过了学生家长。而学生实际水平则没有提高,即便有所提高,也提高得很有限。这样就改变了家长让孩子学习音乐的初衷,也改变了中国音乐家协会设置音乐考级的初衷,使音乐教育走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一谈到中国音乐教育,我们都无法避免想到我们的民族音乐教育,那么现在我们的民族音乐教育情况怎样呢?实际形势却不容乐观。这里有一些数据:北京中学生抽样调查数据统计,98%的中学生喜爱音乐,但明确提出喜爱民族音乐的只占总人数的2%;另据一则对北京7所大学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53.19%的大学生喜欢西方交响乐或声乐作品,而喜欢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者仅占26.86%,再一则对全国66所师范院校音乐院系的抽样调查,这些未来的音乐教师们希望能“在实践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仅占被调查人数的2%。这些统计数据虽然还仅仅是局部的,但所显现的学生民族音乐观念淡漠,不喜欢自己传统音乐的总体现象却是一致。民族音乐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象征,然而我们却在慢慢的远离她。有句话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上的。我们不要等到要向外国人学我们的民族音乐时才去后悔去反省自己的错误。最后当然要说到如何改变的问题。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多,然而中国的音乐教育却仍然让人担忧。面对国际化的发展,中国的音乐教育该何去何从呢。我提出以下几点个人之见。一国家政府要重视起音乐教育,这是根本之举。当年就是李岚清的主张,才使得今天的高校有了艺术教育中心。没有的政府的重视,一切都是空谈。没有的国家的经费投入,就没有良好的师资和良好的教学条件;没有国家的相关文件,学校就不会拿音乐教育当回事。归根结底,教育要依靠政府(至少在当前政府几乎主导一切的情况下),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二改变人们的观念,也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重视起音乐教育。我想每个有识之士都有责任将这种观念传播给其他人。不管你是老师还是学生,不管你是父母还是孩子。当然老师的责任更大,因为他们能影响更多人。三中小学音乐教育是重中之重,决不能放松。我国音乐

教育家贺绿汀曾经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四不能让音乐教育变成了竞技性训练。这当然就涉及到当前的音乐考级制度以及老师的师德问题。在前文也提到不能将音乐教育带入应试教育的误区,更不能纵容某些无德老师误导我们的孩子。五要开创自己的音乐的教育体系。当前几乎所有学校都是采用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当然我们不是贬斥这种体系,是好的我们就采用。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学族音乐的人越来越少。所以这需要政府和专家学者共同努力,及早建立起自己的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结语。在第一节课上,冯老师说过苏联为什么会在二战后为什么能成为能和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原因就是苏联的艺术教育搞得好。那一刻,我就在想是不是中国的艺术教育搞好了,中国就会超过美国,是有可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