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提高卷七年级语文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提高卷苏教版三上册语文试卷苏教版三年级语文试卷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同学们想要在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考试中取得优异劳绩,就要多做提高卷提升自己,接下来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提高卷,梦想会给大家带来扶助。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提高卷: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3分)()
A.归省(shěng)行辈(hng)不惮(dn)
B.撺掇(cuān)凫水(f)竹箬(ru)
C.家眷(jun)向午(xing)旺相(xiāng)
D.阖家(h)重阳(zhng)佞臣(nng)
2.修改病句。(4分)
(1)同学们刻苦学习,将来都梦想自己成为四化创办的有用人才。
(2)三天的野营生活中,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很好地磨练了未经风雨的同学们。
3.在横线上填写恰当得体的语句。(5分)
郑板桥从小擅长斟酌。一次和同学随老师到野外游玩来到小河边。河上有座拱桥,桥下水缓缓而流,从远处漂来一具女尸。他们都惊诧地瞪大了眼睛。老师当即吟诗一首,记录所见的情景: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
学生拍手叫好,惟有爱动脑的小板桥直爽地说:"。'(横线上填郑板桥认为老师的诗不切当的话。)他的话遭到同学们的责问:"?'(横线上填同学们责问的话。)老师没计较这些,要他说出哪些地方不切当,小板桥专心地说:"(指出第一句诗的不妥);(指出其次句诗的不妥);(指出第三、四句诗的不妥)。'听了板桥的话,老师觉得有理,便说:"请你帮老师改一下吧。'
小板桥斟酌一会儿,把诗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这样,郑板桥给老师改诗一事,被传为千古佳话。
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4分)
去年9月以来,巴以冲突使局势恶化。从历史进展的角度去扫视目前的局势,我们就会察觉:近期巴以间发生的一系列流血冲突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态进展,而是阿犹两大民族在由对抗走向寻求和平共处这一漫长的征途中,由于双方在利益、文化和气力比较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不成制止地要体验的一个痛楚的过程。
(1)对我们"察觉'的内容理解全面而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巴以间发生的一系列流血冲突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态进展。
B.阿犹两大民族由对抗走向寻求和平共处是一个漫长的征途。
C.巴以双方在利益、文化和气力比较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D.巴以冲突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态进展,而是两大民族在寻求和平的征途中因利益、文化和气力的比较的差异而不成制止的结果。
(2)对句中加横线的"走向'所陈述的对象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寻求。B.寻求和平共处。
C.寻求和平共处这一漫长的征途。D.寻求和平共处这一漫长的征途中的痛楚过程。
5.用符号法修改下文。(6分)
(1)换用号:(2)增补号:(3)删除号:
(4)复原号:(5)调位号:(6)留空号:
今天是放假第一天,早晨,我本来还想多睡会儿赖觉,不料早晨7点多就把我从睡梦中拖了起来,我还是不起来,这时,我妈妈就火了,她唾手拿了一把尺,再我的屁股上拍了拍,我感觉到她拿了尺没什么好事做,一下子爬起来,人虽然是起来了,可是我的眼皮还直往下垂,我也不知道怎么穿衣服的,裤子都穿反了。
二、现代文阅读(38分)
(一)(20分)
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幽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貌似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可能是渔火。
②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边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我们一面探讨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嘹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1.①段文字写的____________,②段写的是_______________。(2分)
2.两段都描写了船行之快,哪一处是正面描写?哪两处是侧面描写?(3分)
3.文中画线片面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作用有何不同?(3分)
4.下面两句话分别描写了人物的什么心情?(4分)
"我却还以为船慢。'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一面探讨着戏子,或骂,或笑。'
5.解释文中下面两个词语的含义:(2分)
依稀: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渔: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①段文字从多角度举行了描写,按以下要求举行填写。(3分)
所见:_____________________所闻: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感: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却还以为船慢'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腊梅(余秋雨)(18分)
一
人真是很古怪,蜗居都是纵横千里的遐想,而当时我在写各地名山大川游历记的时候,倒反而往往有一些静定的小点在眼前朦胧,可能是一位偶然路遇的老人,可能是一只老是停在我身边赶也赶不走的小鸟,可能是一个让我打了一次瞌睡的草垛。有时也未必是旅途中遇到的,而是走到哪儿都会浮现出来的记忆亮点,一闪一闪的,使飘飘忽忽的人生线络落下了几个针脚。
是的。假设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过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
把那些枯萎的长线头省略掉吧,只记着那几个点,实在也就够富足了。
为此,我要在我的游记集中破例写一枝花。它是一枝腊梅,地处不远,就在上海西部的一个病院里。他就是我在茫茫行程中经常明灭于心间的一个恬静光点。
二
步履再强壮的人也会有生病的时候,住医院对一个旅行者来说可能是心理反差最大的一件事。要体力没体力,要空间没空间,在局促和无奈中等待着,不知何时能跨入人生的下一站。
看来天道酬勤,也罚勤。你们平时的脚步太洒泼了,就驱赶到这个小院里停驻一些时日,一张一弛。不管你容许不容许,习惯不习惯。
那次我住的医院是一位外国富商的私人宅邸,院里树木不少,怅然已是冬天,都凋零了。平日看惯了山水秀色,两眼全是饥渴,成天在树丛间探索绿色。但是,看到的只是土褐色的交织,只是一簇簇一致的病房服在反复转圈,越看心越烦。病人无意停步攀谈几句,三句不离病,出于礼貌又不敢多问。只有两个病人一有机遇就高声谈笑,护士说,他们得的是绝症。他们的开朗很受人敬爱,但谁都知道,这是一种很下力气的精神支撑。他们的谈笑很少有人倾听,由于大家拿不出那么多抚慰的回响、勉强的笑声。往往是护士陪着他们漫步,大家远远地看着背影。
病人都热爱早睡早起,天蒙蒙亮,院子里已挤满了人。大家加紧在那里做深呼吸,动动手脚,生怕天亮透,看清那光秃秃的树枝和病恹恹的面容。只有这时,一切都将醒未醒,空气又冷又清爽,张口开鼻,抢得一角影影绰绰的清早。
一天又一天,就这么过去了。突然的一天清早,大家都觉得空气中有点异样,害怕四顾,察觉院子一角已蜂拥着一群人。迅速走过去,踮脚一看,人群中间是一枝腊梅,淡淡的晨曦映着刚长出的嫩黄花瓣。赶近过去的人还在口中谈论着它的名字,一到它身边都不再做声,一种高雅淡洁的幽香已把大家全都慑住。有意吸口气去嗅,闻不到什么,不嗅时却满鼻都是,一下子染透身心。
花,仅仅是一枝刚开的花,但在这儿,是沙漠驼铃,是荒山凉亭,是久旱见雨,是久雨放晴。病友们看了一会儿,逐渐侧身,把位置让给挤在后面的人,自己在院子里踱了两圈,又在这儿停下,在人群背后细心等待。此后,病院漫步,全成了一圈一圈以腊梅为中心的圆弧线。
三
住院病人都有一点神经质。天地狭小,身心脆弱,想住了什么事怎么也排遣不开。听人说,大量住院病人都会与热心姣好的护士产生一点情感牵连,这不能全责怪病人们逢场作戏,而是一种脆弱心态的自然投射。待他们出院,身心恢复正常,一切也就成为过眼烟云。现在,全体病人的情感都投射在腊梅上了,带着一种超常的执迷。与我同病房的两位病友,一早醒来就说闻到了腊梅的香气,有一位甚至说他简直是被香气熏醒的,而事实上我们的病房离腊梅不近,至少隔着四五十米。
依我看来,这枝腊梅确也当得起病人们的执迷。各种杂树乱枝在它身边让开了,它大模大样地站在一片空地上,人们可以看清它的全部容貌。枝干虬曲苍劲,黑黑地缠满了岁月的皱纹,光看这枝干,犹如早就枯死,只在这里伸展着一个悲怆的历史造型,实在难以想像,就在这样的枝干顶端,猛地一下涌出了那么多鲜活的生命,花瓣黄得不加一丝混浊,轻得没有质地,只剩片片色影,娇怯而通明。整个院子不再有其他色调,犹如叶落枝黄地闹了一个秋天,天寒地冻地闹了一个冬天,全是在为这枝腊梅铺垫。梅瓣在寒风中微微哆嗦,这种哆嗦能把整个铅蓝色的天空摇撼。病人们不再厌恶冬天,在腊梅跟前,大家全都懂了,天底下的至色至香,只能与清寒相伴随。这里的美学概念只剩下一个词:冷艳。
它每天都要增加几朵,于是,计算花朵和花蕾,成了各个病房的一件大事。争执是经常发生的,争执不下了就一起到花枝前留心数点。这种处境有时发生在夜里,病人们甚至会披衣起床,在寒夜月色下把头埋在花枝间。月光下的腊梅尤显圣洁,四周暗暗的,惟有晶莹的花瓣与明月遥遥相对。幽香和夜气一拌和,沁人心魄。
有一天早晨起来,天气奇寒,推窗一看,大雪纷飞,整个院子一片银白。腊梅变得更醒目了,袅袅婷婷地兀自站立着,被银白世界陪衬成仙风道骨,气韵翩然。几个病人要冒雪赶去观看,被护士们阻拦了。护士低声说,都是病人,哪能受得住这般风寒?还不快回!
站在底楼檐廊和二楼阳台上的病人,都柔情柔意地看着腊梅。有人说,这么大的雪确定打落了好些花瓣,有人不同意,说大雪只会催开更多的花蕾。这番讨论终究感动了一位护士,她自告奋勇要冒雪去数点。这位护士苗条,刚迈出去,一身白衣便消融在大雪之间。她步履简便地走到腊梅前,捋了捋头发,便低头仰头地细数起来。她确定学过一点舞蹈,数花时的身体让人联想到《天女散花》。结果,她终究直起身来向大楼微微一笑,冲着大雪报出一个数字,惹得楼上楼下的病人全都欢呼起来。数字证明,承受了一夜大雪,腊梅反而增加了大量朵,没有凋残。
这个月底,医院让病人评比优秀护士,这位冒雪数花的护士得了全票。
过不了几天,突然下起了大雨,上海的冬天一般不下这么大的雨,全体的病人又一下子拥到了檐廊、阳台前。谁都明白,我们的腊梅这下子真的遭了难。几个眼尖的,清晰已看到花枝的片片花瓣。雨越下越大,有些花瓣已冲到檐下,病人们忧愁满面地仰头看天,声声惋叹。就在这时,一个清亮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去架伞!'这是另一位护士的声音,冒雪数梅的护士今天没上班。这位护士虽然身材颀长,却还有点孩子气,手上夹着红绸伞,眸子四下一转。人们像遇到救星一样,悄悄看着她,忘却了道谢。有一位病人突然阻拦了她,说红伞大刺眼,与腊梅不太搭配。护士抿嘴一笑。转身回到办公室,拿出来一把黄绸伞。病人中又有人反对,说黄色对黄色会把腊梅盖住。好在护士们用的伞色调繁多,结果终究挑定了一把紫绸伞。护士穿着乳白色雨靴,打着紫伞来到花前,拿一根绳子把伞捆扎在枝干上。等她捆好,另一位护士打着伞前去接应,两位姑娘互搂着肩膀回来。
四
春天来了,腊梅终究凋谢。病人一批批出院了,出院前都到腊梅树前看一会儿。各种树木都绽出了绿芽,地上的青草也开头抖擞起来,病人的面色和眼神都逐渐明朗。不久,这儿有大量鲜花都要开放,蜜蜂和蝴蝶也会穿墙进来。病房最难捱的是冬天,冬天,我们有过一枝腊梅。这时,腊梅又凋谢躲避了,斑驳苍老,若枯枝然。几个病人在打赌:"今年冬天,我要死缠活缠闯进来,再看一回腊梅!'护士说:"你们不会再回来了,我们也不梦想健康人来胡调。健康了,赶路是正经。这腊梅,只开给病人看。'说罢,微微红了脸。
8.给以下加点字注音。(2分)
蜗()居遐()想晨曦()慑()住
9.解释以下词语。(2分)
(1)强壮:__________________(2)斑驳:________________
10.全文主要讲了哪一件事?请用简明扼要的话来回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一片面中第2自然段画线处运用什么修辞方法?请你仿此句,再写一句关于人生的话。(3分)
12.为什么冒雪数花的护士会在优秀护土评比中得全票?(3分)
13.春天来了,病人不断出院,可是他们为什么还要来看腊梅?(3分)
14.假设说采用了以物喻人的写法,你认为腊梅比喻什么样的人?具有怎样的品质?(3分)
三、作文(40分)
15.以"美就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提高卷答案:
一、1.B2.(1)把"将来'移至"成为'前面(2)删去"在'"中'"在'"下'四字,或将结果一句改做:未经风雨的同学们受到很好的磨练。3.老师的诗有的地方不切当,我认为不好。你也太放荡了!老师的诗还会不好?尸体远远地从水面漂来,我们不能很领会地辨清她的年龄,所以不能说她年龄"二八'。我们并不知道她落水的理由,所以不能推断为"风吹'。"三魂'、"七魄'是看不见的,不能说它们"随浪转、泛波涛'。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学生的答案意思大致对即可)4.(1)D(2)C5.符号运用恰当,内容上改对或修改有道理即可。参考修改观法:(1)第一句末逗号改句号;(2)可删去一个"早晨';(3)"赖'改"懒';(4)"早晨7点多'之后可加"妈妈';(5)"把我从睡梦中拖了起来'之前可加"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2025年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第六单元 第三节 碳达峰与碳中和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
- 第1单元第1课《绚丽舞台-初识VB》-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清华大学版(2012)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上册
- 2024四川资阳市雁江区区属国有企业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放射医学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 第四单元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同步教学设计(部编版)
- 2025年共青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离骚》(节选)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火力发电厂总经理岗位规范
-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 中国的能源安全 课件
- 期末总结600字四篇
- DCDC中恒定导通时间控制模式COT介绍
- 五险一金缴费明细表
- JJG 644-2003振动位移传感器
- GB/T 27648-2011重要湿地监测指标体系
- 全套教学课件《管理学基础》
- (完整版)新标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3第二版整本书答案
- ISO13485-2016年《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