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小学品德与社会 《圆明园的诉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小学品德与社会 《圆明园的诉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小学品德与社会 《圆明园的诉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小学品德与社会 《圆明园的诉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小学品德与社会 《圆明园的诉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圆明园的诉说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深入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过程,初步了解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2.能力方面:初步培养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激发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对腐败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文化遗产毁灭及流失的惋惜之情,牢记“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教学重点: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过程。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层次的表达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对腐败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文化遗产毁灭和流失的惋惜之情;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看大水法遗址图片,介绍圆明园: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一座经历了五朝皇帝151年悉心经营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一群强盗的熊熊大火给毁灭了,如今,在北京的西北郊仅留下几根残垣断壁仰天长啸,正向人们诉说昨天悲痛的故事……二、学习新课,体验明理活动一感知辉煌的圆明园。1.你对过去的辉煌的圆明园知道多少?(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汇报。)2.[课件播放《美丽的圆明园》,配上老师的解说]学生看后谈一谈有什么感受。活动二惋惜残破的圆明园1.1860年10月18日是中国黑暗的日子,(出示小资料“万园之园的毁灭”)指名读。2.当时是怎样一情形呢?可能从这影片的片段中同学们能追忆到些点滴。(播放录象)3.图片显示如今的圆明园(如今的圆明园里,在寒风中显得那么的凄凉,它似乎在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石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4.亲爱的同学们,面对大水法遗址上的几根石柱,能告诉我现在你最想说的话吗?5.把你们最想说的话用最快的速度写在46页“我也来说几句”这一栏好吗?活动三、解读圆明园的宝物1.大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即使是把法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同学们你们可否知道当年圆明园中被掠走的珍宝现在在哪吗?2.出示12生肖铜首像,让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和感想。活动四痛斥列强滔天罪行1、想一想,当时的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掠夺、焚烧?2.八国联军在中国还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中国还遭受到了哪些更严重的损失?(割地、赔款,签定不平等条约)3.同学们想一想圆明园如果存在于现在的中国,它还会遭此厄运吗?为什么?(不会,中国强大了)师小结: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中国已经成为东方的雄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为强大的中国而自豪!4.我们为我们是中国的炎黄子孙感到骄傲,国家的兴亡与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休戚相关,通过今天的学习作为新时代少年的你觉得自己想到些什么?还应该做些什么?5.同学们,如今的圆明园成为了一个符号,一个屈辱的符号,一个“落后就要挨打”的符号,同学们落后被挨打意味着什么?齐读最后的三个分句。北京西北郊的圆明园一直在默默的向我们诉说着这段令所有中国人辛酸的历史,今天,面对日益强大的祖国,请用你们最响亮的声音,通过空气的传播,让每个国人都听到“落后就要挨打,挨打意味着……”!活动五:讨论《是否重新修建圆明园》讨论:是否重新修建圆明园——相机板书: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精彩,不但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还说出了自己的理由,非常好,老师建议大家课后上网参加讨论,把自己的理由展示出来,让专家借鉴。三、总结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了,圆明园的废墟始终屹立在那里,它记载着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中华民族那段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史,忘记历史就是背叛,为了让圆明园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学情分析:因为介绍的内容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使学生对当年的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可以凭借插图,也可以通过收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使学生归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但对爱与恨交织的情感把握上又不是很准,尤其是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更需要老师的引导。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课堂学习过程就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这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说:“要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丰富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同时在教学中,透过字里行间充分挖掘“爱恨变换”的情感主线,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带着他们在爱的情感中走进圆明园,在由恨而生的使命感中走出圆明园。效果分析:这节课上完后,我及时地反思了本节课的设计是否合理,提问是否是有效提问,我觉得本节课从教学效果上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较合理。能抓住课文重点精心设计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是有效提问。在课堂上我设计的每个环节都深深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民族的自尊心。男同学一片愤激,女同学一片唏嘘。我的讲述使学生跟随我体验了被侵略的耻辱感,并且上升人类文明的高度来看火烧圆明园的危害性。新课程并不废止讲述,但要减少讲述,要精讲,要追求一种气氛和境界,我们老师的讲述是语言营造一种情境,让学生在讲述的引领下走进历史,体验历史。但我在文本的把握处理上,还是有不足之处,如在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时,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去谈,特别是一些让人寒心的真实例子。这样才能更好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对腐败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文化遗产毁灭及流失的惋惜之情,牢记“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教材分析:“圆明园的诉说”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不能忘记的历史”中的第一个主题,通过了解圆明园曾有过的辉煌和被毁灭的悲剧,在令人痛惜的对比中,引导学生追溯自1840年以来,外国侵略者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深重灾难、使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本主题试图以“圆明园的诉说”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从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对晚清中国的侵略罪行。教科书选了“火烧圆明园”“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等重大事件作为具体的知识点,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究。关于圆明园的故事和资料相当多,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堂上先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然后整理出带普遍性的、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让他们分组合作、一起完成。如:圆明园是怎样建成的?我们能找到哪些圆明园的图片?火烧圆明园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最辉煌时的圆明园有哪些著名景点?当年圆明园被掠走的珍宝有多少、现在的去向如何?„„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这场悲剧的深层原因:为什么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会在帝国主义的枪炮面前不堪一击?教科书47页的小资料介绍了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起,列强开始侵略中国的史实,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教科书以《南京条约》和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等重大事件为代表,引导学生去发现这段历史带给中国人民的屈辱和危害。教师在启发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适当地补充、介绍这段历史概况,帮助他们对资料进行整理,使学生脑海中对这段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一个简单而又比较清晰的脉络,以免只留下支离破碎的印象。评测练习(前置性学习任务单)活动一感知圆明园的辉煌阅读资料在世界的一角,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宝岛,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法)雨果查找资料,你对圆明园的辉煌了解多少?活动二惋惜惨败的圆明园读45页课本资料,你知道了什么?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你想说什么?活动三解读圆明园的宝物你知道圆明园的宝物在哪里吗?活动四痛斥列强的滔天罪行面对英法联军的无耻行径,你想说什么?自1840年,英国用鸦片、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后,外国侵略者在中国还犯下了那些滔天罪行?还遭受了哪些严重的损失?为什么中国遭受这样的耻辱?如果圆明园存在于现在的中国,它还会遭此厄运吗?为什么?立志,做卡片,表决心。活动五讨论:是否重修圆明园?反思:《圆明园的诉说》是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不能忘记的历史》中的第一个主题活动。这一主题设置了两组图文,第一组展示了圆明园遗址、未烧毁的圆明园局部图及相关资料,第二组以活动的形式展示了学生交流的画面,以上内容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图文并茂地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究。文本内容不多,但内涵丰富。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我采用了图片展示、音乐渲染、影像故事等辅助手段,用数据来说话,用事实来见证,和先“抑”后“扬”、以“情”促“情”,以“情”激“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思辨,以达到既定的目标。第一、昔日的圆明园已不复存在,其精美、壮观上能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去品味、感受。因此,将其确定为教学重点,使其成为语言文字训练的最佳落脚点。只有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品味语言,才能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无限向往。第二、只有“爱之深”,才会“恨之切”。通过影片片段激发学生对帝国主义侵略者和旧中国的腐败统治者憎恨,激发民族自尊心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以爱激恨,从而化难为易,达到使教学结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第三、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旧中国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一些史实,懂得社会制度的腐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憎恨帝国主义侵略者和旧中国的腐败统治者,激发民族自尊心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这节课上完后,我及时地反思了本节课的设计是否合理,提问是否是有效提问,我觉得本节课从教学效果上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较合理。能抓住课文重点精心设计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是有效提问。在课堂上我设计的每个环节都深深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民族的自尊心。但我在文本的把握处理上,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在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时,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去谈,特别是一些让人寒心的真实例子。这样才能更好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对腐败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文化遗产毁灭及流失的惋惜之情,牢记“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在时间的把握上,我做的也不是很好。对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