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汇编7篇_第1页
科学教案汇编7篇_第2页
科学教案汇编7篇_第3页
科学教案汇编7篇_第4页
科学教案汇编7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科学教案汇编7篇科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自主积累词语,必需驾驭的词语有:兄弟、捉虫、蜜糖、闻名、长角须、粘成、标本、鬼脸、盖子、忍不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2、弄清晰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教学难点:

理解达尔文为什么称兄弟俩为“小叫虫”以及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敬重了。

教学打算

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实施反思

导入初读感知,感悟理解

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学预习,感知本课学习任务。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胳。

1、“孩子”指谁?“科学家”是谁?孩子为什么考科学家。

2、课文是按什么依次写的。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指名读第1~4自然段。

兄弟俩为什么非要见见达尔文不行?

(结合理解“甜滋滋”、‘闻名“的意思。)

2、分组读第5、6自然段。

3、自由读第7自然段。

a、画出叙述兄弟俩制作“虫子标本”过程的内容,并说一说他们这样做的目的。(结合理解“怪模怪样”的意思,“虫子标本”则通过挂图让学生直观感知。)

b、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兄弟俩不盲目信任别人。

4、重点指导学习第8~16自然段。

a、自由读第8~16自然段,了解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b、反复朗读:分角色读、示范读、表演读,让学生自己弄清晰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c、理解两个“叫虫”的不同意思。

第一个“叫虫”学生联系上文自己说说意思。即“会叫的虫子。”

其次个“叫虫”则让老师作适当的讲解,即“说谎虫”。

d、说说达尔文称兄弟俩为两只好玩的“叫虫”说明白什么?

5、齐读第17自然段。

事后,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敬重了?

(正由于达尔文见多识广,平常对虫子视察得细致,所以才不会被考住,兄弟俩对达尔文爷爷更加敬重了。)

五、开故事会。

收集有关达尔文爷爷的资料或故事。

了解达尔文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将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六、相识生字及词语。

七、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捉、忍、鬼、盖”等几个字。

八、作业

1、读课文3遍;

2、写下自己读文后的感想

科学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金鱼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并能用语言简洁的描述出来。

2、尝试用动作和表情仿照金鱼游泳或者吃食的样子。

3、引导幼儿情愿照料金鱼,体验饲养金鱼的乐趣。

二、活动打算

1、装有金鱼的浴缸一个

2、金鱼鱼食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老师将装有金鱼的透亮玻璃缸以及鱼食投放至科学区。

2、老师组织幼儿有序的进入活动区,请幼儿自由视察并畅所欲言。老师可在一旁做必要的引导。

(1)请你们细致看看鱼缸中的金鱼都有哪些颜色?

(2)看看金鱼的头上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3)金鱼身上一片一片的东西叫什么?

(4)金鱼的身体后面是什么呢?看看金鱼的尾巴像什么?

(5)你们猜猜金鱼它是靠什么来游动的?

(下一页:活动延长和活动总结)

(6)说说金鱼喜爱住在哪里?

3、老师组织幼儿为夏金玉投掷食物,留意视察、仿照小金鱼吃食物的样子。

(1)老师请小挚友们来仿照一下小金鱼吃食物时是什么样子的?(嘴巴一张一合)

(2)小挚友们,小金鱼吃饭就像我们小挚友吃饭一样,吃多了肚子会不舒适,吃饱了之后老师和妈妈就不给小挚友吃了,所以小金鱼也不能常见的给它东西吃,不然是会肚子疼得哦!

4、请幼儿依据老师的讲解,与四周同伴自由探讨小金鱼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老师可在一旁倾听指导。

四、活动延长

请班级幼儿轮番来做“小金鱼饲养员”,每天到自然角为金鱼投食,体验其中的欢乐,获得成就感。

五、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幼儿的爱好都很大,主要还是通过视察小金鱼的样子感受金鱼的可爱,激发幼儿爱惜小动物的情感。许多幼儿在视察时都能开心回答老师提出的疑问,知道金鱼头上有两只圆圆的眼睛和一张嘴巴,金鱼和其他的鱼类都是一样靠鱼腮来呼吸的,金鱼的身体上有鱼鳞,可以爱护自己不受到损害。

通过在区角的视察中会发觉,金鱼还有一条又大又长的尾巴,帮助它在游动时限制前进的方向。除了尾巴还要靠鱼鳍才能欢乐生活,当然还要幼儿明白,金鱼喜爱生活在清水中,所以在家养的金鱼肯定要经常换水,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金鱼才会更加的快乐哦!

科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2、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对比的方法探讨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

2、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科学看法目标

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视察试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改变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比试验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实力。

难点:设计对比试验来说明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实力不同。

【教学打算】

为学生打算: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装有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学生活动手册等。

老师打算:学生试验材料一套、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出示图片:红糖在水中渐渐溶解。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水中。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中?

2、引出小苏打并简洁介绍。

3、出示一杯清水和若干食盐、小苏打。

提问:假如我们把它们不断地加入这杯水中,它们能始终溶解下去吗?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入,唤起学生的前概念“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并进一步引发学生思索: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力是无限的吗?激起学生对“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力”的探究爱好。

二、探究

活动一:设计对比试验

1、老师提问: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哪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力强?我们可以怎样做这个试验?

2、引入对比试验。

通过向两杯等量的水中,分别加入食盐和小苏打并比较它们的溶解实力。

3、试验设计,小组探讨。

(1)对比试验应当设置哪些试验条件?

(2)怎样取同样多的水?

(3)食盐和小苏打每次放多少?

4、明的确验方法。

(1)在两个相同的透亮杯中分别倒入50毫升冷水;

(2)分别往两个水杯中加入1份食盐和1份小苏打;

(3)用搅拌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4)重复其次步,直到食盐、小苏打不能溶解为止。

5、引导学生进一步思索。

在做试验时,为什么要一份一份地加入?

若某一份没有全部溶解,份数如何计算?

6、出示试验记录单。

活动二:探究溶解实力

1、出示试验材料。

2、出示试验提示。

(1)明确分工,相互合作。

(2)轻轻搅拌,不要溢水。

(3)没有溶解,不算一份。

3、分发材料,小组视察,老师指导。

4、引导学生思索以下问题。

50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盐?多少份小苏打?

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实力相同吗?

设计意图: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干脆设计对比试验还是有肯定难度的。因此,设计试验时,老师要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索怎样做可以使对比更有效。明白了对比试验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为学生后续规范地进行对比试验打好基础。

三、拓展

1、拓展资料。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力是不同的。

在温度等条件发生改变时,同一物质的溶解实力也有改变。

2、课后试验。

厨房中有很多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比如白糖、味精、食盐、小苏打等。

哪一种物质的溶解实力比较强?假如想在家里做试验,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课堂的试验延长,课后找寻生活中溶解的例子并接着探讨,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科学教案篇4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在终身教化的背景下的高质量的幼儿教化,强调科学教化首先要细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四周事物及现象的新奇心和探究欲望。为了让化学试验活动成为幼儿科学领域的一项实践活动,尝试让化学小试验走进幼儿,将化学小试验变为幼儿感爱好的嬉戏探究活动,不仅使幼儿自始自终保持深厚的探究爱好,而且让幼儿感受到化学小试验的奇异,特设计此活动。

【活动目标】

1.视察化学小魔术,激发探究爱好和主动尝试的欲望。

2.了解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的现象,初步了解生活中哪些常见的食物含有淀粉。

3.在科学嬉戏中尝试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科学现象,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

【活动打算】

1.米汤、马铃薯、小麦粉、馒头、玉米面、南瓜、芋头、藕等含淀粉的物质若干,萝卜、白菜、莴苣等不含有淀粉的物质若干、小喷壶若干、碘酒、清水、透亮的杯子若干、若干。

2.老师示范画两张、挂历纸若干。

3.幼儿课前用米汤画好几幅画。

4.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幼儿画好的米汤画,视察画面上有什么,制造悬念引出课题。

请小挚友说说昨天你画了什么画,老师从魔术箱里画,大家一起欣赏。提问:为什么大家画的画都不见了?

(二)老师和幼儿扮演魔术师,把碘酒溶液喷在画面上,视察发生的现象。

1.启发幼儿探讨为什么不见的画喷上药水后又会出现?

2.出示米汤和碘酒,引导幼儿视察相识,老师操作淀粉遇碘酒的改变过程,帮助幼儿理解试验现象

3.用课件出示有淀粉和碘酒的图片,讲解小试验的科学原理。

小结:刚才我们用米汤画画,米汤里含有淀粉,小喷壶里装的药水是稀释的碘酒溶液,淀粉遇到碘酒溶液后就会发生反应,变成蓝色。

(三)组织幼儿玩“串串香”小吃店,进一步让幼儿探究生活中还有哪些最常见的食物含有淀粉?

1.提问:我们常常吃的食物都有哪些养分物质?怎样吃才能做到养分平衡?

2.讲解玩“串串香”小吃店嬉戏的玩法和和留意事项。

今日我们来玩开“串串香”小吃店的嬉戏,“串串香“中的每一种食物养分都特别丰富,有的食物有许多淀粉,有的食物没有淀粉,你须要买哪一种自己去选择,老师请小挚友轮番当顾客和厨师,当厨师的小挚友请你给“串串香”食物喷上或刷上碘酒,当顾客的小挚友请你说说你要吃有淀粉的食物还是没有淀粉的食物。)

(四)玩食物找家的嬉戏。

老师扮演魔术师将小挚友变为食物,小挚友戴上各种食头饰,含淀粉的“食物”就跑到淀粉的家,不含有淀粉的“食物”就去找不是淀粉的家。

(五)播放幻灯片,老师小结常见的食物是否含有淀粉,以及科学用餐学问。

科学教案篇5

目标:

1、能有序地将自己所了解的科学变更了生活的事情讲给同学听。

2、在沟通中培育对科学的爱好,激发探究欲望。

3、培育学生良好的`科学情趣。

重、难点:

较详细完整地讲解并描述科学变更了生活的故事。

教法:

讲授法

时间:

过程:谈话导入

1、同学们,现代科技的发展不断的变更着我们的生活,今日,我们将围绕“科学变更生活”这个话题,谈谈身边的科学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2、以点促面打开思路

生活中很多方面都可以让我们体会到科学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3、学生构思,拟定提纲。

4、在小组内沟通发言。

5、小组举荐,全班沟通。

6、小结:我们了解到科技带来了哪些方面的改变?

板书:

科学变更了生活

以点促面

拟定提纲

全班沟通

科学教案篇6

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是学生进入科学课学习的入门课,也是《十万个为什么》单元的起始课,这节课主要侧重对学生视察实力上的初步培育和训练,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针对教材所设计的活动,我将本科的教学内容做了部分调整,调整为以下五个层次的教学活动:1、看照片。2盲人猜物。3、尝试与指导。4、实地视察。5、沟通与拓展。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学会运用各种器官获得各种信息。

2、了解一片草地(或花坛等)的植物、动物和其他。

3、通过对自然的感知及描述,使他们的视察变得敏锐。

(二)过程与方法

1、是学生通过好玩的感知活动,体会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奇异作用。

2、通过对学校花坛一角的视察,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敏感度。

(三)情感看法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自然的酷爱之情。

2、在活动中培育信任感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学生会运用各种感觉器官获得多种信息

2.引导学生进行视察,依据学生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相识和感知。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法、实地考察法、嬉戏法、对比发觉法

教学打算:

盲人猜物的嬉戏材料、考察学校花坛、教学协助、视察记录表、哨子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日我们要上一节什么课吗?看,老师告知你们(毛笔蘸水写“科学”二字在黑板上)

细致看这两个字,要知道从现在起先,我们就要一起去发觉、去探讨这奥妙无穷的科学世界了!

(学生细致视察活动)

谁能把刚才的发觉说出来?

看来大家已经体验到细致视察带给我们的乐趣,今日就让我们带着浓浓的爱好一起起先探究自然、探究科学吧!(板书课题)

看照片。

刚才,我们是怎么发觉了用毛笔蘸水写的字慢慢变没了呢?(眼睛看)好,眼睛是我们探究自然的很重要的一种方法。

(PPT文稿出示:学生熟识的一片草地(或花坛)的照片)

这是一幅照片,它是我们校内的一角,从这篇草地的照片上你能发觉什么?

学生视察与汇报。

二、盲人猜物。

看来眼睛却是能视察到许多,是探究自然的很重要的一种方法。

假如给你这个,拿出装有4种不同液体的瓶子摆在桌上,问学生:谁来猜一猜瓶里的液体是什么?

学生揣测,学生可能很快就猜出有颜色的液体是果汁。

老师追问:你是怎么揣测的?[:]

学生回答:眼睛看到的。

老师:对了,眼睛看是获得信息一种重要方法(板书:眼睛看)。这时增加嬉戏难度,让学生蒙上眼睛揣测,其他学生只可赐予提示,不能说出答案。

学生可能用鼻子闻的方法揣测出其中两瓶是酒精和醋(板书:鼻子闻),用嘴尝的方式说出另一瓶是水(板书:嘴尝)。

学生全部猜出后,嬉戏结束。

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其视察的方法(并板书),并让孩子靠着生活感知,说出:还可以用手摸、耳朵听进行视察获得信息。

老师总结:刚才的嬉戏,老师发觉我们班藏了这么多小科学家!会用多种感官获得信息。

这一环节,通过简洁的看、闻、尝,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获得信息,相识到科学学问是通过探究学习得来,并感受探究科学的乐趣。同时培育了学生的合作沟通实力,[:学,科,网]

三、尝试与指导。

问学生:假如老师要带大家走进校内花坛的一角视察,你该怎么做呢?老师先带来一盆月季花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用激将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视察前,老师强调:在视察时,不能损害到他们)

学生主动回答,老师在激励学生发觉的同时要做好引导。

这一环节,学生通过练习能精确的运用多种感官获得信息,从而使视察实力变得敏锐。

四、实地考察。

老师说:通过上一活动的努力,同学们可以用自己的多种感官进行科学视察了。已经通过老师的考核了,接下来,我们要走出教室,到学校花坛的一角进行实地考察了,信任你们肯定会有更多的发觉。

要想发觉更多的信息,仅仅用多种方法视察是不够的,还要求带好笔,刚好填写“科学视察记录表”。

出示温馨提示

1、仔细细心

2、带上笔,刚好填写《科学视察记录表》。

学生来到花坛前,面对这鲜活的事物,肯定会有许多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视察并刚好帮助学生找寻答案,有困难的问题则记录下来。同时要维持好纪律,确保学生平安。[:ZXX]

15分钟后,学生拿着满满地记录表,走进教室,完成实地考察活动。

五、沟通与拓展。

老师:哪位同学情愿把自己的发觉和大家一起共享?

(学生汇报沟通),在沟通中,针对学生暴露出一些问题,老师要刚好指导。

汇报结束。

老师:花坛里的全部隐私是不是都被我们发觉了呢?我们下课以后孩子可以接着到花坛上进行视察:看看某种植物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他的正反两面是不是一样的等等,同时提示大家,假如你们能带上放大镜、尺子等小帮手去视察,可能会有更多的发觉。

这一环节充分发挥校内资源,进行体验式探究活动,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起先科学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视察活动的进行。

板书设计:

探究自然

眼睛看手摸

鼻子闻嘴尝

耳朵听

科学教案篇7

阶段

老师活动引入。

学生活动传粉读图、分类、填空、出示虫媒花和风媒花的图片和实物标本填空、探讨、比较。

引入

由春天的景象引入。

受精

演示花粉的萌发过程和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动画和幻灯片。

视察、描述果实和种子的过程并沟通探讨。

果实、种子的形成。

引导学生视察

读花的结构图、视察、回忆、认知。

小结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春天来了,大地一片蒸蒸而上的景象,到处繁华似锦。请你形容一下你看到的花的形态,你留意到它每天都在发生改变吗?你能说出这些改变吗?(由花蕾到开放,再盛开,再萎谢。)为什么会这样?

二、新课

(一)传粉。

定义:植物开花后,雄蕊中的花粉。

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

分类:看挂图,了解豌豆花和棉花的传粉状况,填书上的空。小结:传粉可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引导学生探讨:1。你认为哪种传粉方式最普遍?说明理由。2。你认为异花传粉的途径主要有哪些?老师小结: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也不是肯定的。

虫媒花:演示一组虫媒花的图片及实物标本,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做过的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