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把握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从申论命题的角度来讲,可以入选作为申论材料的热点事件非常之多。因此,想要押中2011年国考申论考试材料内容的概率是极小的。那么面对浩瀚如海的热点时间,如何能在紧张而短暂的复习过程中,做到事半功倍把握重点呢?笔者认为,只要抓住和掌握了如下三大理论及其内涵关系,就可以应对所有的热点,因为这些理论是解释所有社会现象并指导工作开展的。一、科学发展观理论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由于其自身的广博性和深刻性,完全可以指导中国现阶段任何工作的开展。因此,只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精髓,将科学发展观的方法和要求运用到申论的答题与写作中,就可以应对几乎所有申论主题。从这个角度来说,考生应当做的不是过分关注申论热点的猜题押宝,而是应当首先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精髓吃透抓牢。二、和谐社会理论和谐社会理论是我国当下重要的核心理论。考生要在掌握该理论内涵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白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通俗一点讲,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思想,是一种理论工具,它能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而它的价值最后就体现在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上。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是方法和手段,和谐社会是结果和目的。同时,考生还要明白和谐社会理论与纷繁复杂的热点之间的关系。任何一个热点事件真正变得有价值是在其成为考试材料之时,而申论的材料一般有积极面的叙述,又有消极面的叙述。对于反映积极事物的材料,可以认为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反映消极食物的材料,可以认为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训。所以,不论申论材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只要把握了上述这个原则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应对所有的申论热点。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发展观主要解决的是人要怎样去开展工作的问题,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是告诉人要怎样去正确的看待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和其他个体。如福建省2008年秋季公务员申论考试中提到的政府官员的责任感、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广大民众的爱心与社会责任感等,这些涉及到人类思想领域的话题是科学发展观所不能完全涵盖的,但恰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涵盖范围。同时,考生还要清楚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与和谐社会理论的关系。其实,它与科学发展观理论一样,其存在价值或者说最后的实践落脚点也是在于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科学发展观从工作方法与工作思路的领域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身为个体的人的思想观念领域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理解和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之后,不论是什么材料或者是什么热点,只要出现了价值观的扭曲与偏差,就可以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给予批评和纠正。综上所述,只要深刻理解和掌握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三大理论的内涵与精髓,理清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从容应对各种申论考试材料。祝各位考生考出满意成绩,顺利晋级面试!简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科社部魏恩政
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长期执政的执政党,肩负着领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而,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大产生的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前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在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党在发展理念上的创新和升华。几年来,经过全党的不懈探索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进一步深化、完善,逐步形成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为科学发展观初步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一、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包括理论地位和实践地位两个方面。理论地位解决的时期于马克思主义、与党的前几代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的关系,实践地位则是解决其在实践中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开拓者,也是新中国社会发展理论的奠基人。毛泽东认为,解决中国的社会发展问题,必须将其与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联系起来,这就意味着需要又一个根本的条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人民民主专政,走社会主义道路。然后才谈的上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毛泽东最初对国家发展的理解可以概括为工业化加社会主义。邓小平的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突出的表现在它同样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坚持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但邓小平的发展观又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首先,邓小平强调,实现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次,邓小平的发展观认为,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在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还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在邓小平看来,精神文明不搞好,经济建设也会变质,受损害。第三,邓小平的发展观提出了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第四,邓小平的发展观还为社会发展构建了动力体系,这就是全方位的改革。总的来看,邓小平发展观概括起来,可以说是以坚持重点发展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展观。
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把发展是硬道理与党执政兴国联系起来,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推动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全面的辩证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发展观从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出发,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并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社会主义首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思想;人类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史的过程的思想,以及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
从实践上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确保实现科学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现实依据
任何一种新的思想理论的提出,都是时代发展的结果,都是实践的需要,都有其现实依据。深刻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现实依据,是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及其内涵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提出科学发展观,首先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确定路线方针政策、作出一切重大决策的根本依据。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些特征表明,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成就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经过近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改革开放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的同时,勿庸讳言,我国的经济运行、社会运行也出现一些严重的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失调、社会失序、心理失衡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甚至比较严重。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卫生、三农等方面都暴露出一些新问题,有的已经到了矛盾和冲突十分激烈的程度。因此,如何处理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如何面向未来提出一套既高瞻远瞩又科学可行的发展战略目标、发展模式,如何用一种新的发展思维来统一和提高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的认识,就成为摆在我们党新一届领导集体面前的一个当务之急的重大课题。
提出科学发展观,还吸取了世界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从全人类发展的历程来看,二战以后,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与此相伴,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的经济增长论应运而生。在传统的发展观念中,人们视发展为单纯的经济增长,以经济增长为追求目标。认为只要经济上去了,整个社会生活就可以大为改观,甚至社会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这种观点对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战略曾起过相当大的影响。应该说,18世纪从西方开始的“工业革命”就拉开了这一发展的序幕。伴随着机器大工业迅速发展,西方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物质财富迅猛增长。“工业文明”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刺激着人们不顾后果地追求物质财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为恢复战争创伤,需大规模经济建设;战后在政治上独立的新兴国家更迫切地要求经济上的发展,以摆脱对西方的依赖,摆脱贫穷落后。这使得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在50-60年代盛行全球。这种“经济中心型”的发展观的特征是强调工业化,经济增长第一,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为主要目标,并以此作为衡量社会文明的唯一尺度。这种发展观对战后的经济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毫无理性地追求经济的增长带来了一系列日益严峻的问题,如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公平缺失、文化贫困、心理失衡、社会动荡等,甚至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这就迫使世界各国反思旧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探索新的发展理念。
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功的内涵作了深刻的阐述。为我们研究学习科学发展国提供了方向和依据。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法则。因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发展确立正确的道路和目标,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民族都在孜孜以求的古老而常新的课题。可以说,人类所有的思想理论甚至文化,都是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和探索发展问题的。科学发展观当然也不例外。围绕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要解决要不要发展、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离开发展就去所谓发展观。改革开放29年来的实践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既强调要时刻铭记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强调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词,共同构成了科学发展的内涵,就是说,科学发展,就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但三个概念又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阐释了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科学发展观完整地提出了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有机体理论和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观点,是科学发展观有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所谓统筹兼顾,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在坚持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又要防止片面性和单打一,防止因发展不平衡而制约发展的局面。因此,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新要求,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推进各项事业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
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站在党执政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全党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内在统一的关系,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发展不科学,顾此失彼,社会就很难和谐;生活不和谐,充斥矛盾、冲突甚至对立,也就无法实现科学发展。所以,要将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通过社会的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又通过实现社会和谐为科学发展提供社会条件和保障。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是同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开放分不开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要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务仍相当艰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包括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同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城乡、地区发展不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虽然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有关,但更直接的原因是体制机制还存在弊端。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本途径在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和政治保证。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建设的主线,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党的执政能力,说到底就是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就是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党的先进性最突出的标志,也是以先进的思想理论引领科学发展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促进科学发展。所以,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2007年11月23日和谐社会的真谛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自古以来,人类对美好社会孜孜以求,因此产生了各种理想社会的设想和理论。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核心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科学回答,它是科学真理,因而指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既传承又发展了包含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认为社会主义不但是一个共同富裕的社会,而且必须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成熟的形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表现。和谐社会是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剥削阶级作为阶级不复存在,阶级对抗已经消失,社会阶层取代了阶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社会经济比较发达,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才能构建。在阶级对立而生产力发展、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或在实行计划经济因而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均不能实现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先后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互相联系的理论体系。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2月1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和2月21日在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和谐社会的特征,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并强调要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至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框架初步形成了。
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协调与共享
所谓和谐,是各种矛盾和关系配合协调,使之相生相长。当事物的矛盾和关系配合得适当、匀称即协调时,就会达到共同发展的美好境界,或发生质变生出新的更高级的事物。无论自然界、人类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莫不如此。
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和谐”不是没有矛盾,而是矛盾双方的“协合”或“和解”。事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可以表现为某种恰当的数的比例关系。他认为音乐、几何、雕塑、宇宙天体中都有和谐的范例,它们都可以通过具体的数字、比例来体现,这个数字比例就是黄金分割率0.618:1。
这个古老原理也适用于社会。不过社会领域的关系复杂多变,不像自然界那样精确固定,而且要造就恰当的数和比例,还要处理好统筹、互利和共享等社会性质的要素。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要从人类共同的根本利益出发,在路线、战略、规划、方针、政策上,着眼于统筹协调好社会发展的各种基本矛盾,主要是统筹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比例关系,排除和避免一切不利于协调的冲突、失调、波动,使各方面共同繁荣、健康发展。
和谐社会所要统筹协调的矛盾,比科学发展观要统筹协调的社会发展中的矛盾范围宽广。胡锦涛总书记把它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这六个方面,既是需要统筹协调矛盾的范围,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通过统筹协调矛盾关系,使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实现和谐社会这些基本特征,全体人民不分阶层职业、民族区域、男女老少,共享社会进步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成果。
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思想
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观点和“度”的观念。
辩证观点认为,一切事物的矛盾,不但是相克的,而且是相生的。只有对抗性矛盾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的关系,而我国现今社会整体上是非对抗性社会,社会矛盾普遍存在相生、互利、共赢的关系。矛盾一方的存在和发展,是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的。例如要快速建设城市和工业,必须更好地建设乡村和农业;要保持东南部快速发展,必须同时大规模开发中西部;要鼓励更高效率,必须实现公平;人要更长久地利用自然资源,必须同时更好地保护和造就自然资源,等等。
辩证法还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比例,事物发展的过程,都是有“度”的。这个“度”处于两个关节点或关节线之间的特定范围或区间。矛盾双方比例处于这个特定范围或区间内,就会均衡和谐,相生相长;事物量变到达这个关节点或线,就会发生质变,变成更高级形态,或走向反面。我们现在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把各种矛盾的比例、发展的速度和程度,调整到“度”上。所以我们要探索和掌握事物的“度”,不两走极端,这样才能协调、均衡、共赢、共享。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大多数人能够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
2,和谐社会的提出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中央提出“和谐社会”这个理念,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提出和谐社会这个理论具有三重意义。第一,实践意义:解决和应对当前我们面对的各种社会矛盾;第二、理论意义:一方面,从全面建设小康的理论到全面发展的理论,最后演化到和谐社会理论,这是理论的不断深化过程;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理论突破了单纯重视经济指标,逐步重视社会事业和社会发展,最后扩展到重视文化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和谐社会包括了社会责任、社会信任和社会诚信等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三,战略意义:中央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一项政策提出来,不仅对提升国内的经济硬实力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提升国内的软实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适应了全球化趋势下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3,关于和谐社会的要素.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基本要素,实行机会均等,形成自动解决冲突的机制.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大多数人能够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简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要求落到实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关系”自然科学论文文章简介:摘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又一次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本质上是和谐社会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关键词…摘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又一次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本质上是和谐社会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以人为本一、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十七大报告在论述科学发展观时指出,发展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要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就意味着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内部各种关系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发展的学说,关于发展问题的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关于研究和实现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主题,直接继承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学说,特别是它的社会发展观,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推进开辟了更加广阔的思路和视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之本、思想之源,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发展观又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提升到了新时代的境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保证子孙后代永续持久发展[1]。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在科学社会主义史上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为谁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我们党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和谐社会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既表明和谐社会论对科学发展观逻辑展现的关键是本质上的展开,又表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和谐社会论。和谐社会论对科学发展观实践本质的逻辑展开表明,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并非仅仅是指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过程实践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良性社会关系状态和实践活动状态,以及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与其他空间上并存的各种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良性关系状态,它尤其是指实践主客体及主体际各因素之间,通过良性实践活动和良性实践关系的相互作用而不断达到相互扬弃的状态及趋势。这即是说,社会和谐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演进的内在根据,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体实践规律。这种实践规律在本质上不仅表明和谐发展即是科学发展,而且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过程,乃是一个不断构建社会和谐的实践演进过程。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根据和总体实践规律,进一步彰显了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和谐社会论。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实行“统筹兼顾”以不断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其实践的本质皆在于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创造社会和谐,在于通过不断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及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在于通过“统筹兼顾”以达到总体和谐,以及化解各方面、各区域、各部分、各阶层间的利益矛盾,正确目标、前进方向和动力源泉。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是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全面的发展过程,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3]。这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构建社会主在于通过不断地化解矛盾达到社会总体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在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相互促进,在于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各子系统协同共进,在于一切实践主客体因素间的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于通过环保经济和循环经济使自然资源得到科学开发和永续利用。可见,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在于社会和谐,它在本质上是和谐社会论[1]4。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深入贯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和谐社会关注的社会建设,主要是处理人民内部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在社会层面上达到的和谐包含在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当中,发展等于以人为中心结合社会综合全面发展,实现经济转自http://www.ZhaZ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地位。只有加快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更好地调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是逐步实现人节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关系,解决好各种社会矛盾;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但是,这种发展不是单纯追求速度的发展,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发展,是速度、结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坚持和发展了马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高扬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旗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治国理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对于实现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它解决了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2]68。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中的伟大作用,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必须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依靠人民谋发展和发展为人民的辩证统一,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构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实现。三、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关系首先,科学发展观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发展,和谐社会的主题也是发展。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新晨范文网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同时也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离开了科学发展观所坚持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失去了础和动力,也是解决中国一切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离开了发展,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把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机结合起来。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从而实现我们党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其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信任、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是发展的价值尺度,也是发展的力量源泉。人不仅是和谐社会的受益者,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从而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一切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使全体人民各得其所。面对利益矛盾冲突的新格局,必须注意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要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再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条件下,逐步理顺各方面的经济社会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健康有序,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和创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持续巩固,我们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经济实力增长,综合国力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激发社会活力,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和谐。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则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4]。总之,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活观、实践观、价值观、意识观相统一的科学世界观,在本质上是和谐社会论。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典型理论形态,是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科学世界观。而和谐社会论作为科学发展观实践逻辑的具体化和展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的直接理论环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的直接理论指导。这种关系表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参考资料:http://www.X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方针
中国的建设发展实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经验,而需要中国特色的理论来指导。指导中国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面对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我们党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并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结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现阶段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就要围绕和谐社会建设这一目标展开。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的角度科学地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使全体社会成员的尊严都得到维护,权利都得到保障,价值都得到提升,从而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可以说,离开了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原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失去了根本意义和力量源泉,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了发展的为民性、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规律。只有坚持发展的为民性,才能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睦相处,不断焕发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热情;只有坚持发展的全面性,才能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只有坚持发展的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矛盾,减轻社会震荡,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环境;只有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使和谐社会建设利在当代、惠及子孙,始终充满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科学发展观确立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科学发展观坚持了社会发展与和谐的有机统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所规定的这一原则,努力在发展中促进社会和谐,在和谐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着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如果离开发展去片面追求社会和谐,结果不仅会使和谐本身失去应有的价值,而且还会使整个社会停滞不前;另一方面,我国又是在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动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和谐因素日趋增多的情况下来建设小康社会的,如果只顾发展而无视人们对社会和谐的迫切要求,不仅难以更好更快地发展,就是发展起来了,也只能是一个广大人民无法接受的畸形社会。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任务,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历史地统一起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科学发展观生动展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科学思想方法。科学发展观对以人为本原则的倡导,生动展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倡导,生动展示了运用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的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这些科学思想方法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不可少的。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自觉运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以利于把最广大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这一伟大事业中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自觉运用联系的观点做好统筹兼顾的工作,使这一工程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协调一致地运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自觉运用发展的观点搞好前瞻性规划,坚持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去不断开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和谐世界建设的思想基础
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现代综合式思维和开放性全局性战略思维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上的成功运用。它将国家置于国际大背景下,不仅对中国自身如何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还对一国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如何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其致力于和平发展、贡献人类的和谐思想不仅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全人类意义,更具有深远的社会历史意义。建设和谐国家,进而建设和谐世界,这是全人类的伟大工程,需要一个共同的理念来达成共识、凝聚力量。科学发展观以其科学的内涵、深远的意义,为推进和谐世界建设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以世界眼光谋发展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在强调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发展的开放性。强调以开放的思维方式来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把经济社会发展置于一个开放性的视域来考察;强调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把我国的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放在一种宏大的全球视野中去思考;强调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继续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科学发展观的这种以世界眼光谋发展的开放性发展思维进一步拓宽了发展的总体思路。
科学发展观是对世界高度负责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要求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实际行动为改善全球生态环境、促进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做出积极的努力。中国的人口占全球近1/5,但人均能耗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只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中国在节能方面的成就和努力获得了包括世界能源署在内的国际组织的一致公认。中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对世界的高度责任感。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强调既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又积极推动建立全球南北均衡发展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强调利用世界和平的有利时机发展自己,同时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积极参与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开放、非歧视性的多边国际贸易体系,以发展的眼光来拓展与世界各国的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国际合作的共同利益。致力于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积极维护双边与多边关系稳定。主张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科学发展观是积极为人类做贡献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中国才会对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各国投资者提供了创业的机遇;中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世界经济尤其是周边国家经济注入了发展活力。当西方国家经济低迷之际,中国一直为保持世界经济增长而努力。中国在过去几年中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西方工业七国的总和。现在,中国经济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保持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从这种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将造福于整个人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层面为主导,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四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有利于建立道德规范,有利提高国民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编辑本段背景从2002年10月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推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在社会上均引起强烈反响。从人民公仆郑培民、航天英雄杨利伟、独臂英雄丁晓兵、爱心歌手丛飞,到乡邮递员王顺友、好军医华益慰、自立自强的优秀大学生洪战辉、70多年前参加长征的红军群体等,虽然他们的身份不同,经历不同,但他们的故事都让人热泪盈眶,震撼人们的心灵。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编辑本段含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支持编辑本段基本内容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从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如果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动摇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精神上团结一致,凝聚智慧和力量,克服任何困难、创造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纽带和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主要表现形式。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源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也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导精神。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只有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进一步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进而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得到进一步弘扬。四内容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没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方向和灵魂;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内核和主题;没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精髓和主旋律;没有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价值坐标和道德标准。编辑本段建设途径导向牢牢把握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基本前提。在现代社会,新闻舆论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社会舆论和群众情绪的重要因素。能不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和党的执政地位,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在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人们思想空前活跃、信息传播途径日益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努力营造顾全大局、珍视团结、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规范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规范作用。由于社会舆论具有大众化、普遍化和无孔不入的特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十分重视发挥社会舆论的这种规范、制约和影响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坚持从基本规范抓起,鼓励人们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价值认同实践体现到日常生活、社会交往之中,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增强价值认同,养成良好习惯,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熏陶充分发挥大众文化的熏陶作用。大众文化的力量深深融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健康向上丰富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标志。目前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重视发挥大众文化在影响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认同等方面潜移默化的作用,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提高文化产品品位与提高群众文化鉴赏水平的统一,既要大力支持精品文化,也要鼓励和发展能够使人民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享受的大众文化,让人民群众在娱乐和享受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认同。编辑本段意义价值体系是精神旗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和体制。与这些根本性的制度和体制相适应,必然有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核心内容作出清晰的界定越来越迫切。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面旗帜,鲜明地亮出这面旗帜,就是要昭示人们,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不论人们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能动摇的。价值体系是思想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会瓦解、社会就会动荡、国家就会分裂。对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思想基础作出科学的概括和清晰的界定,明确其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使之容易为全党全社会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在今天社会思想观念和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样的情况下,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明确揭示了我们共同思想基础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将会推动全党全社会更加自觉地维护我们的共同思想基础。价值体系是道德共同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着多层次的思想道德而降低甚至否定先进性的要求,也不能不顾人们思想道德的客观差异,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那么,用什么来引领人们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和进步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兼顾了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价值体系是迫切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各国经济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竞争,不同文化既相互借鉴又相互激荡。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既挑战着国家主权的内涵,又冲击着人们的国家观念、民族认同感。国家之间的竞争,既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又越来越反映在软实力之间的较量。在软实力中,最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直接反映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提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编辑本段总结2007年底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o"查看图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物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六章 动态数列分析课件
- 西街小学领导、教师听课评课制度
- 110KV送出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XXXX公司税务管理制度
- 行政专员工作总结
- 浙教版2021-2022学年度七年级数学上册模拟测试卷 (740)【含简略答案】
- Marsdenoside-K-生命科学试剂-MCE
- 教材订购系统课程设计
- 浙教版2021-2022学年度七年级数学上册模拟测试卷 (722)【含简略答案】
- 加强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就业实习管理的方案
- 中国心力衰竭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实践版2024)解读
-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阳光测评英语试题
- JJG 162-2019饮用冷水水表 检定规程(高清版)
- 公务员考核量化测评标准
- 五大领域认知发展
- PMS颜色对照表
- 河沙开采工艺流程
- 机井通电标准化设计(200kVA
- 铁路电力供电基础知识
- [宝典]妻管严攻略游戏生活休闲
- 湖北省博物馆英文导游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