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重点考察知识点)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重点考察知识点)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重点考察知识点)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重点考察知识点)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重点考察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重点考察知识点)

第一单元隋唐阶段: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繁荣与开放是隋唐社会的时代特征。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三个时刻和一具基本观点)(581年-618年)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算是隋文帝)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XXX: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

基本观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历史进展的大趋势。

二、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具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具体表如今:选官制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制;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1、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钞票塘江。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妨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XXX。)2、科举制(隋炀帝)★★★

创立(隋朝):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武则天:首创殿试。

科举制的积极妨碍: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可以由此参政,并且也推动了教育的进展。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要紧制度,向来维持了1300多年。

科举制的消极妨碍:束缚了人们思想,忽视有用性学咨询,也阻碍了我国科技的进展。三、隋朝的XXX

缘故: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时刻:618年

一、唐朝的建立和统一(618年-907年)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都城,李渊算是唐高祖,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二、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之治”

(1)主观缘故: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所以,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客观措施:①任用贤能。唐太宗广纳贤才,有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基本上贞观阶段闻名

的宰相。

②政治方面。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舞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③经济方面。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舞进展农业生产。

④边疆治理。唐太宗阶段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唐朝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治理)

三、女皇武则天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当政期间,接着实行唐太宗进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进展,国力别断增强。在科举考试方面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设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四、唐玄宗与“开元盛世”(唐朝最鼎盛阶段)(1)要紧措施: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2)客观措施:①任用贤能。任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②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冗员。(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③经济方面。进展经济,改革税制。④文化方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浮现了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非常高,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三彩最有名。

3、商业:长安城人口百万,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有商业区和居民区坊)。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XXX。

2、唐太宗被各族领袖尊称为“天可汗”,意为各族共同的君主。

3、唐太宗阶段,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作用: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进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特点:开放,充满活力、兼容并蓄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唐诗::①李白的诗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所以享有“诗仙”的美誉。②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③白居易

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知道,妇孺都会吟唱,深受大众欢迎。

2、书法:唐朝最闻名的书法家是

颜真卿(特点:端正劲美,雄浑敦厚,代表作品《

颜氏家庙

碑》)和

欧阳询(特点:方折峻丽,笔力险劲,代表作品《九成宫醴泉碑》)。

3、画家:唐朝最闻名的画家是阎立本(善长人物故事画,代表作品《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情景,特点是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和吴道子(代表作品《送子天王图》,特点是降笔雄劲,风格奔放)。

一、与XXX的交往

(1)遣唐使:是XXX政府派遣到唐朝举行交流的使团。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造技术等传回XXX,对XXX社会的进展产生了深远的妨碍。

(2)鉴真东渡:唐朝最富妨碍的XXX鉴真,东渡XXX传授佛法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为XXX设计唐招提寺;前后12年,前5次东渡失败,第6次才成功,眼睛失明)

二、与天竺(印度)的交往

(1)玄奘西行: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历尽艰辛,西行天竺学习佛法。玄奘的见闻,由弟子整理成书——《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宝贵文献。(玄奘——《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

三、交流频繁的缘故(吸引世界各国来华的缘故)★★★

A、唐朝政权强大,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代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C、玄奘、鉴真等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D、唐朝海陆交通发达。

四、唐朝的对外政策:对外开放和友好交往的政策。★★★

对我们今天的启发:A.一具国家惟独经济发达,文化先进才干关于国外产生辐射力和吸引力.B.一具国家惟独对外开放,积极交流才干有所得益,有所进步.

一、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弱的转折点)

1、缘故:A、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XXX。B.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C.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D.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2、人物: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

3、结果和妨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唐末农民起义: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

三、唐朝XXX后,进入了五代十国阶段,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在于唐朝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尽管是一具政权分立的阶段,但统一始终是一具必定趋势。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阶段:XXX进展和社会变化

XXX进展和社会变化是辽宋夏金元阶段时代特征。

一、北宋的的建立

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赵匡胤算是宋太祖。(陈桥驿兵变和“黄袍加身”)

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军事方面: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将领有拥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定期换防造成兵别识将,将别识兵。(杯酒释兵权)

2、行政方面:在中央,削弱宰相权力,设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点,安排文臣担任知州等,同时三年一换,设通判分权。

3、财政方面:设置转运使,把地点财税收归中央。

三、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目的: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表现:A、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遇有战事,也有文官挂帅出征。B、注重进展文教事业,改革和进展科举制。

妨碍:A、扭转了五代十国阶段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拥兵自重的事情,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稳定。B、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C、(消极作用)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落,人民负担加重。

政治上:多民族政权并存的时代经济上:经济重心南移

一、两宋阶段各族政权比较表:

多民族政权并存的时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