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儒家的仁爱及墨家的兼爱_第1页
比较儒家的仁爱及墨家的兼爱_第2页
比较儒家的仁爱及墨家的兼爱_第3页
比较儒家的仁爱及墨家的兼爱_第4页
比较儒家的仁爱及墨家的兼爱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比较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摘要先秦时代,大小城邦林立,思想家们活动极为活泼,各种学派著书立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与墨家。墨家“兼爱〞观与儒家的“仁爱〞观影响深远。二者的爱的来源、其顺序都是有区别的。本文旨对儒墨两家的思想的核心即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思想,进展深入的研究以及比较他们各自的现代价值。希望能够吸取其精华,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建立奉献一份微薄之力。关键词儒家仁爱墨家兼爱1前言“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根底,“仁爱〞思想包涵三个不同的层次含义:“亲亲〞、“仁民〞、“爱物〞,其中,“爱物〞可以说是儒家“仁爱〞思想的完结。“仁爱〞思想在不同的层面上有着不同的表达,但是其依旧未脱离这三个含义。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于当今世界及中国社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的生存困境问题、人的异化问题、和谐家庭的构建等问题,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墨家的墨子创造了其独有的十大思想主*,其中“兼爱〞是其思想的精华,墨子关注平民生计,心怀天下平等互爱的民粹思想对今天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有着的借鉴意义。2儒家“仁爱〞概念的内涵历史的来看,主要包括三层涵义:即“亲亲〞、“仁民〞、“爱物〞。虽然儒家的这种“仁爱〞不管如何开展,其中心依旧是个体自身,但是,从“亲亲〞到“仁民〞再到“爱物〞它表达了人之“仁爱〞*围的不断扩展,表达了儒家在理论层面上,对社会进步,带来的要求道德进步的不断的回应,事实上也表达着人类道德的进步,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儒家的这种“仁爱〞具有普适性和普世性价值。3墨家“兼爱〞的内涵兼爱〞是墨子十大主*的核心思想,其根本涵义便是视人如己,不分亲疏远近、贫贱富贵,同等程度的爱一切人。①兼爱的本义还可以形象阐述为“像爱自己一样的爱所有的人〞。墨子的“兼爱〞是把“爱〞的观念社会化。“兼〞有“兼顾〞,“无差等〞的意思,也有“相对〞、“相互〞的意思,“兼爱〞便是相互无差等的一种普遍的爱,如?墨子·兼爱下?中所说的“譬之日月,见照天下之无私也。〞这种普遍的爱要求人们相互地,平等地爱。爱人之国如爱己国,爱人之家如爱家,爱人之亲如爱己亲,爱人之身如爱己身,无差异的泛爱众生。墨子认为“兼相爱,交相利〞是治理国家,稳定天下的良方,只有“兼以易别〞的博爱,全然无私的爱才能实现理想的和谐世界,改变社会混乱和动乱的现象。4“仁爱〞与“兼爱〞比较及其各自的现代价值4.1“仁爱〞与“兼爱〞比较“兼爱〞和“仁爱〞都是一种普遍的爱。儒家有“泛爱众〞、“仁者爱人〞,墨家有“兼爱天下〞,这两种爱都是一种对人类社会的泛爱,理想上要求人与人之间的普遍的相互爱,不是狭隘的一己私爱,表达的是一种爱的普遍性,平等性。可以看出“兼爱〞与“仁爱〞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墨子的“兼相爱〞其实是一种“仁之爱〞,故?墨子·经上?说:“仁,爱也〞。墨子把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开展成“己所欲,施于人〞而已。①墨子的“兼爱〞中的不分亲疏远近,上下贵贱的平等的爱其实就是一种“仁〞的表现,也符合“仁爱〞的本质。由此可见墨子主*“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思想显然和孔子的“仁爱〞殊途同归。“兼爱〞与“仁爱〞的*围和程度不一样。“仁爱〞是一宗族血缘为根底的,其爱有亲疏远近、贵贱差等之分。儒家以“亲亲为大,爱有厚薄〞之分。正是因为人有亲疏远近之分,儒家才突出“亲亲〞。儒家以宗法理论为根底的“仁爱〞,只是为统治阶级的效劳,便于统治而已,可见这种“爱〞是有差等,是不平等的。墨子从小平民的立场出发,提出无差等、平等的爱。这种“兼爱〞是超越了家庭、个人和国家的爱,是一种朴实的大爱。墨子的“兼爱〞思想相对于儒家这种有差等的爱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他披露了传统宗法制度的不合理性,也暴露了儒家伦理的局限。但是也要看到,墨子抹去人我之别,把国与国,人与人想成无对立的境界,在当时历史背景条件下显然带上了平民性的空想色彩。当时一家一户独立而分散的经济格局正在形成,墨子这种“兼爱〞无疑是想要打破宗族血缘和阶级的界限,是战国初期平民阶层逐步崛起的映射。“仁爱〞的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而兼爱是理性的爱。孟子开展的“仁爱〞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之说。说明儒家的“仁爱〞是一种彻底的义务,不需要任何动因。墨子则推崇“兼相爱,交相利〞,“言爱即有交义〞的主*,墨家这种“爱利并重〞,故凡事必以利为权衡。?墨子·贵义?中说“万事莫不贵义,义者,利也。〞这便是墨子为他提倡的“兼爱〞找到的动机,由此可见墨子的“爱〞是一种理性的爱。墨子这种“爱〞是以满足利己心,满足个人利益为出发点的。“兼爱〞思想是利己行为动机和利他的行为准则的结合,本质便是调和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冲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利益的矛盾和冲突,但低阶层想要和高阶层的利益实现调和是不可能的,甚至“兼爱〞主*阻碍了当时大一统的历史潮流。但可以看出,墨子作为当时下层平民立场的代表,他从平等观出发提出人际交往的原则——“兼相爱,交相利〞,深刻而鲜地明反响了当时社会平民要求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平等以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所拥有的时代特色。4.2“仁爱〞与“兼爱〞各自的现代价值仁爱〞与“兼爱〞同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虽然当时时代背景下不容许考虑低阶层的利益,墨子的思想不会被统治阶级所接纳,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墨子思想中所蕴含的民粹主义和平等博爱的精华值得现代人们的深思。“兼爱〞的现代价值墨子“兼爱〞中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理想境界,为现代人们的交往树立了典*。而今天人际关系的脆弱,社会信用的缺失也急迫需要墨子“兼爱〞这种具有平民空想色彩思想的调和。“兼爱〞不仅对当代中国的精神文明建立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和谐社会的创立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墨子“兼爱〞思想在今天有实现的可能。中国当前正处于深刻的历史变革时期,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今天,人们生活水平,精神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文化出现多元化开展现象。但与此同时不可防止的产生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和事物,人与人,区域之间贫富差距扩大导致道德体系岌岌可危,要为社会的开展创造更好的道德及伦理环境,无疑墨子的“兼爱〞思想对中国现阶段的和谐社会创立具有相当的借鉴价值。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优秀文化的融合不可防止出现各种冲突,墨子“兼爱〞思想在调和各国文化之间互相学习,相互借鉴起到不可无视的作用。墨子“兼爱互利〞思想表达的是劳动人民质朴、纯真、善良的品性,在调和世界上的**冲突,文化差异,局部战争也有相当的借鉴意义。毕竟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只要“兼爱〞,最终会实现多样文化的共存。因为市场经济的平等互利性,墨子的“兼爱互利〞有了其可行性,也使得充满爱的“和谐世界〞的构建有了实现的可能。可见,墨子的“兼爱〞不是由于本身理论的不先进,反倒是由于其理论过,于先进而超越了他生活的时代的承受能力而被统治者所排斥。我们这个时代对墨子的“兼爱〞是有足够的承受力的,我们的政府也是可以接纳其积极思想的。墨子“兼爱〞中的关注平民阶层生计思想与我们今天实行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构建相切合。今天关注的农民工、农村医疗保险、新农村建立、大学生就业等问题正是我们国家对低阶层民众的生计关心,这正表达了墨子“兼爱〞思想的要求。墨子的民粹主义和平等博爱主义深入人心,这个时代不仅需要“仁爱〞本性的爱,更加需要“兼爱〞这种理性的爱为当代我国太平。“仁爱〞的现代价值儒家的“仁爱〞思想的开展,表达了其博大精深和其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持久的和永恒的生命力。对于当今之中国及其当今之世界,儒家的“仁爱〞思想,依旧就有重大的现实意义。①“亲亲〞之“仁〞与家庭和谐的建立:儒家“仁〞的思想,在家庭中强调“孝悌〞、“敬长〞道德观,要求人们遵守人类社会五伦秩序,即父子有情,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亲缘关系中讲究亲情、互尊互爱、父慈子孝的人性和仁爱之心。“敬其所尊,爱其所亲〞这正是现代独生子女家庭中最为缺失的精神。②“仁民〞之“仁〞与人的“生存危机〞问题:在物质文明高度兴旺、人际交往关系高度契约化的现代社会,金钱崇拜和享乐主义使人们道德沦丧,情感疏离,产生与日俱增的孤独感和空虚感。从而使得,人被置于对自身的物化及其造物的依赖之中,如海德格尔所说:现代社会对人最大的威胁不是原子弹,而是人的生存意义的丧失,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灵性与物性、目的与手段相分裂,德性、情感乃至整个内心世界被严重轻视甚至漠视〞。没有信仰,唯一真实的只有本能的冲动和享乐,在迷茫中,我们忘记了如何去做人,如何有热情有意义的去生活。“仁〞对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对自己要自立、自达;另一方面还要立人、达人,即要有助人共进的胸怀。这就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帮助,改变人与人之间那种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关系,实现社会自律性的秩序,恢复社会应有的良心底线,具有重要的意义。③“仁民〞之“仁〞与全人类的友爱、和平梦想的建立、努力。没有人类友爱,世界的和平几乎是无法实现的。而全世界各个民族如此的不同,要想到达人类的友爱和平,就必须培养人类的同类感,提倡人类友爱的这一普世价值。*世英先生曾说过,“仁者爱人,就是表达人所具有的同类感。〞可见,儒家的“仁爱〞思想,为我们致力于全人类的福祉,提供了思想源泉!④“爱物〞之“仁〞与当今中国环境问题的缓解: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一种整体性的大生命观,与当代的生态学完全一致,表现出热爱生命、泛爱万物的强烈情感。在当今在全球变暖,中国生态环境整体也在继续恶化的情况下,依照儒家天人一体的思想,吸取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起一种实用性强的生态哲学,是我们能够走出现今的开展困境,走向生态开展之路的优秀思想资源。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生心之所不能已也,非求其报也。故曰:“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参考文献:[1].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M].广洲:**人民2002[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社,2009[3].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M].**文艺,2009[4].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人民,2007版。[5].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大学,2003版。[6].高秀昌.论墨子的“兼爱〞思想.**科技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目录1前言---------------------------------------------------22儒家“仁爱〞的内涵-------------------------------------23墨家“兼爱〞的内涵-------------------------------------24“仁爱〞与“兼爱〞比较及其各息的现代价值---------------24.1“仁爱〞与“兼爱〞比较--------------------------------------24.1.1“兼爱〞和“仁爱〞都是一种普遍的爱---------------------34.1.2“兼爱〞与“仁爱〞的*围和程度不一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