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开放(学历案)【精讲专练】 中考历史 二轮高效复习备考 (部编版)_第1页
我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开放(学历案)【精讲专练】 中考历史 二轮高效复习备考 (部编版)_第2页
我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开放(学历案)【精讲专练】 中考历史 二轮高效复习备考 (部编版)_第3页
我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开放(学历案)【精讲专练】 中考历史 二轮高效复习备考 (部编版)_第4页
我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开放(学历案)【精讲专练】 中考历史 二轮高效复习备考 (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七我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学习主题】本专题跨度较大,涵盖从古至今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是中考的必考专题,复习时要予以重视。就内容组成而言,本专题大致分为四部分民族团结、祖国统一、边疆问题和外交成就;就命题趋势而言,这四部分都是高频命题区域,联系国家层面时政热点的频度较高,都可以围绕国家统一和外交成就进行命题;最后,这四部分往往会相互结合进行考查,如将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一和边疆问题结合起来考查,将边疆问题和外交成就结合起来考查。总之,本专题内容既是重点,又是热点,考生在掌握基本史实基础上,要理清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者】张鹏飞【课标要求】1.通过“丝绸之路”的开辟,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2.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通过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的意义。3.以文成公主入账。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料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发展。4.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事迹。5.知道蒙古军灭亡西夏,金,南宋。6.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7.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知道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知道西北边疆的巩固。认识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8.列举《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9.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熏的残暴的侵略本质。10.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11.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12.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13.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4.了解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诗,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学习目标】1.通过对专题主题解析,结合复习资料,自主梳理知识内容;2.结合相关史料、图片,知道我国的民族关系,认识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3.观察地图,总结我国处理边疆的措施;体会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4.列举中外交流历史事件,结合相关史料,理解对外开放的重要作用,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培养世界公民。【评价任务】1.小组合作,完成复习资料知识梳理,以小组形式绘制单元思维导图(检测目标1)。2.通过阅读孝文帝改革史料,认识改革内容及影响(检测目标2)。3.学生结合多媒体图片,简述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理解文成公主入藏的作用(检测目标3)。4.学生结合教材和史料,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检测目标4)。5.学生识读地图,梳理我国管理边疆地区的措施(检测目标5)。6.学生结合地图及图片,认识丝绸之路的路线及意义(检测目标6)。7.学生阅读表格,理解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及作用(检测目标7)。8.学生阅读诗句及观察图片,知道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检测目标8).9.学生阅读史料,识记不平等条约相关内容及影响,认识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罪行(检测目标9).10.学生结合相关图片与史料,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检测目标10)11.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案,认识对外开放的作用,培养小组合作能力(检测目标11)。12.完成习题训练,学生在训练中达到复习目标,加深对课本的理解(检测目标12)。【学法建议】1.本专题为中考二轮复习内容,因为是初三学生具有自学能力,所以一方面培养学生自学与合作能力,另一方面重视知识的梳理和整合,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达到记忆基础知识目的。2.重视学生对历史核心素养的理解掌握,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是中考重难点,所以着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最终解题答题能力。3.学历案中,A组学习内容为合格要求,B组为较高要求,可根据需要选择完成。【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填写复习资料知识梳理相关内容(检测目标1)二、课中学习学习任务(一):1.通过阅读孝文帝改革史料,认识改革内容及影响(检测目标2)材料一太和九年(孝文帝年号),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诸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恆从见口。——《魏书·志第十五·食货六》材料二乡饮礼废,则长幼之序乱。孟冬十月,民闲岁隙,宜于此时导以德义······推贤而长者,教其里人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和、妻柔。——《魏书·帝纪第七·高祖纪下》材料三高祖(即北魏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魏书·列传第九上·献文六王》设计说明:培养学生论丛史出能力,从史料中获取知识。2.学生结合多媒体图片,简述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理解文成公主入藏的作用(检测目标3)。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设计说明:重在培养学生识读图片,运用知识能力。3.阅读史料,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检测目标4)材料一“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区,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物,行使自治权利。”材料二《人民日报》社论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极大优越性的好政策、好制度。”“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进一步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最重要的是团结和组织各族人民努力把经济搞上去。设计说明:培养学生论丛史出能力,从史料中获取知识学会。4学生识读地图,梳理我国管理边疆地区的措施。(检测目标5)设计说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历史解释能力。5.结合地图及图片,认识丝绸之路的路线及意义(检测目标6)设计说明:增强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达到加强记忆目的6.阅读表格,理解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及作用(检测目标7)。设计说明:意在是学生培养时空观念,形成历史横向思维。7.阅读诗句及观察图片,知道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检测目标8).设计说明:训练学生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8.阅读史料,识记不平等条约相关内容及影响,认识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罪行(检测目标9).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材料三: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东郊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材料四:日军占领南京两天后┄┄大规模地抢劫,屠杀平民,将中国人赶出家园,集体屠杀战俘与身体强壮的男子,把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中山北路上都是尸首┄┄城门前面,尸首堆得像小山一样┄┄到处都在杀人。机枪声响个不停。设计说明:学生加强对史料的认识,学会学以致用。9.结合相关图片与史料,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检测目标10)材料一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是:甲、相互尊重领土主权;乙、互不侵犯;丙、互不干涉内政;丁、平等互利;戊、和平共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材料二1955年,在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材料三1971年,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代表大会,引起了联合国历史上空前的轰动。智利一位代表描述当时的情景,中国人来到联合国就好像他们从月球上或从火星上来的——是素不相识或神话般的人物。

材料四我们一贯主张加强联合国作用,支持联合国在涉及和平与安全的重大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了1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军队、警察和军事官员3000多人次。设计说明:理论联系实际,在史料中培养历史思维,在图片中贴近历史。学习任务(三)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案,认识对外开放的作用(检测目标11).设计说明:增强合作能力,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识读地图的能力。学习任务(四)完成以下训练题(检测目标12)A组(巩固学习)1.(2018·日照中考)下列历史事件与“戚继光抗倭”性质相同的是()①岳飞抗金②郑成功收复台湾③文天祥抗元④雅克萨之战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2018·盐城中考)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国政府曾颁发给部分商人海外渡航证明书,这说明当时清政府()A.严格管制对外贸易B.积极发展对外交往C.废止重农抑商政策D.屈从于列强的侵略3.(2018·莱芜中考)《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载:“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段材料评述的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求同存异”方针C.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D.“一国两制”构想B组(拓展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十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多哈回合谈判、贸易政策审议,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摩擦。十年间,中国的平均关税从15.3%下降至9.8%。同时,中国对世界开放了10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清理修订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