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_第1页
心理发展与教育_第2页
心理发展与教育_第3页
心理发展与教育_第4页
心理发展与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1页,总共68页。Z

X

D学生认知与学习专题当前2页,总共68页。我们为什么要上这门课师范教师资格知识与能力当前3页,总共68页。

小汪老师是位数学老师。在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应用题启蒙教育时,起初,老师一遍又一遍读题,并且要求孩子们跟着一齐大声地朗读应用题。可是,孩子们对“共”、“多”、“少”等概念的认识还是很模糊,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会感到困难。后来,小汪老师想到了制作直观教具——插入式活动卡片:他先用四开大小的画纸画上河、岸各半的彩色图景,再用刀划出若干道小口;然后又用硬纸剪出若干张小鸭子图案,正反面涂上颜色;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题意将小鸭子插在背景图上,便成为一道道情景应用题。走进课堂:情景应用题当前4页,总共68页。岸上原有5只鸭子,又游来3只,共有几只?岸上有8只鸭子,游去3只,还有几只?岸上有5只鸭子,河里还有3只,共有几只?岸上有5只鸭子,河里有3只,河里鸭子比岸上少几只?岸上有6只鸭子,游去1只,又游去2只,岸上还有几只鸭子?………………

小汪老师根据题意,使用直观教具将鸭子只数和方向加以变换,学生学得趣味盎然。走进课堂:情景应用题当前5页,总共68页。1.为什么起初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会感到困难?应用题的什么特点在干扰他们的理解?2.小汪老师运用了什么策略,帮助学生理解了应用题?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应用题启蒙教育,确实会碰到很多困难。应用题本身含有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如“共”“多”“少”等这些概念都很抽象。小汪老师根据教育艺术制作了直观教具——插入式活动卡片,不仅遵循了此年龄阶段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发展特征,而且增添了教学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可见,有效教学的首要前提之一就是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是怎样思维的以及怎样看待世界的。这便要求探索认知发展问题。思考题当前6页,总共68页。课程性质通过该课程学习可以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学生认知的特点,学习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结合教育教学实例,熟悉并掌握教育心理学原理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为学生今后在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开展相关宣传、教育和辅导活动,准确地诊断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并向学生、家长及教师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等奠定基础。当前7页,总共68页。课程目标总体目标具体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当前8页,总共68页。本课程的内容结构当前9页,总共68页。整点规矩考勤态度作业考试70%30%当前10页,总共68页。第一章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目标心理发展概述心理发展理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当前11页,总共68页。心理发展的概述实质规律关系当前12页,总共68页。心理发展的实质发展是指从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成熟、衰老的整个过程中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广义心理发展狭义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一生的心理变化(毕生发展)一般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的变化(儿童与青少年)当前13页,总共68页。心理发展的实质心理发展的内容: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语言等方面的发展。注意发展不仅有量的变化,而且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不仅指向前推进的过程,而且也指衰退、消亡的变化。。由于疾病、疲劳、药物等原因导致的心理变化就不属于发展的范畴,因为这一类的变化只是一种暂时性的变化,可以通过休息或治疗得到恢复。年龄增长并不等于发展当前14页,总共68页。

参照国内外现行的年龄阶段的划分方式,我们将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作如下划分:

1.胎儿期(从受精卵—出生)(Prenatal)2.婴儿期(0-2岁)(InfancyandToddlerhood)【新生儿期(0-1个月),乳儿期(0-1岁)】3.幼儿期(2、3岁—6、7岁)(EarlyChildhood)4.童年期(6、7岁-11、12岁)(MiddleChildhood)5.青少年期(11、12岁-18、19岁)(Adolescence)6.成年早期(20-38、39岁)(EarlyAdulthood)7.成年中期(40-60岁)(MiddleAdulthood)8.成年晚期(60-)(LateAdulthood)当前15页,总共68页。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在正常情况下,个体身心的发展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而且这种顺序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不能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顺序性当前16页,总共68页。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身高”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人与人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因材施教。有的人聪明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一方面是生理与生理的互补,盲人的其他器官会特别灵敏另一方面心理还可以弥补生理机能的缺失,“身残志坚”互补性当前17页,总共68页。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1.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主导作用2.教育作为一种决定性的条件,制约着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和方向当前18页,总共68页。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当前19页,总共68页。遗传个体出生前的发展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首先,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自然条件,这个条件必不可少。其次,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决定着心理活动所依据的物质基础——大脑及活动的差异,从而影响着心理机能的差异。当前20页,总共68页。环境环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现实水平起着决定作用。首先,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另外,社会生活条件是制约个体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重要因素。在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可能范围内当前21页,总共68页。个体心理发展是

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环境因素影响着遗传因素的变化和生理成熟遗传素质与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当前22页,总共68页。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理论当前23页,总共68页。皮亚杰(1896-1980)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知发展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当前24页,总共68页。心理发展涉及到的几个重要概念图式平衡同化顺应组织当前25页,总共68页。图式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当前26页,总共68页。平衡同化顺应组织个人图式和经验之间的和谐根据已有图式解释新的刺激从而适应新刺激改变已有图式更好地理解新刺激重组已有图式,形成新的上位结构只见过鸟的婴儿会认为所有会飞的东西都是鸟儿童把天空中的飞机也叫做小鸟当意识到这种新鸟既没有羽毛也不能拍打翅膀时,内心就会体验到冲突或不平衡。于是给它取个新名字(或问这是神马)组成包含一个上位概念(飞行物体)和两个下位概念(鸟和飞机)的有层次的图式当前27页,总共68页。根据个体心理的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当前28页,总共68页。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儿童依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外部环境,9个月后出现客体永久性当前29页,总共68页。当前30页,总共68页。当前31页,总共68页。视频当前32页,总共68页。前运算阶段2—7岁表象思维阶段开始运用简单的符号/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自我中心/无守恒/刻板性当前33页,总共68页。当前34页,总共68页。视频当前35页,总共68页。当前36页,总共68页。当前37页,总共68页。视频当前38页,总共68页。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出现了逻辑思维,但仍需具体形象的支持,守恒,去自我中心,可逆性视频当前39页,总共68页。形式运动阶段11/12岁—成年命题运算阶段,能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当前40页,总共68页。教育启示1.老师应该认识到儿童的认知能力有时是突发的、跳跃的,而不是随时间平缓地发展的。2.儿童能做什么?儿童不能做什么?在教学时要考虑到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不能刻意对儿童提前教学。要重视儿童的感知训练(多做活动)。3.尽量面对面地与儿童沟通,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并按儿童思维方式选择知识,组织知识,实施知识教学。4.针对个别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当前41页,总共68页。维果斯基(1896-1934)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发展的实质是从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强调文化,社会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当前42页,总共68页。文化历史发展观心理发展观最近发展区关键期内化说当前43页,总共68页。心理发展观1心理发展的两种过程种系发展过程低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文化-历史发展过程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当前44页,总共68页。心理发展观1

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当前45页,总共68页。最近发展区2最近发展区D1=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D2=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D2-D1当前46页,总共68页。内化说3通过工具符号将外部经验转化为内在智慧。高级的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当前47页,总共68页。关键期4关键期,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关键期这一概念的引用,应推到奥地利习性学家K.Z.洛伦茨的研究。洛伦茨发现出生的小鸡、小鹅有印刻现象。他指出,个体印刻现象只能在个体生命中一个短暂的“关键期”发生,个体在这时刻所印刻的对象,可以使该个体对它接近并发生偏好,而且不会被忘却,由此形成了一种对它的永久约束性的依恋。

当前48页,总共68页。根据蒙台梭利对婴幼儿的观察与研究,可以归纳出以下九种:一、语言敏感期(0-6岁)二、秩序敏感期(2-4岁)三、感官敏感期(0-6岁)四、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五、动作敏感期(0-6岁)六、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七、书写敏感期(岁)八、阅读敏感期(岁)九、文化敏感期(6-9岁)当前49页,总共68页。教育启示1.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也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现实性,教和学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发展。2.在教学中,要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教育,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50页,总共68页。埃里克森(1902-1994)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发展是一个生物人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的适应,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当前51页,总共68页。2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分为贯穿一生的8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当前52页,总共68页。2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婴儿期(0~1.5岁)阶段1: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任务:基本信任感对不信任感结果: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当前53页,总共68页。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儿童早期(1.5~3岁)阶段2:培养自主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任务:结果: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当前54页,总共68页。2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学前期(3~6、7岁)阶段3:培养主动感,体验目的的实现任务:结果:主动感对内疚感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当前55页,总共68页。2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学龄期(6、7~12岁)阶段4:培养勤奋感,体验能力的实现任务:结果:勤奋感对自卑感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当前56页,总共68页。2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青年期(12~18岁)阶段5:培养自我同一性,体验着忠诚的实现任务:结果: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当前57页,总共68页。2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成年早期(18~25岁)阶段6:发展亲密感,体验爱情任务:结果:亲密感对孤独感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当前58页,总共68页。2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成年中期(25~50岁)阶段7:获得繁殖感,体验关怀的实现任务:结果:繁殖感对停滞感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当前59页,总共68页。2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成年晚期(50岁至死亡)阶段8:在衰老过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任务:结果:完善对失望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当前60页,总共68页。当前61页,总共68页。教育启示1.注重社会文化因素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体现终身发展的观念。2.个体发展是一个充满危机的过程,个体的自我需求与社会规范之间往往存在冲突,教育应该培养个体应对危机并且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3.为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身发展造成障碍。4.教师给儿童创造更多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获得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发展自我的满足感,不要羞辱学生。5.尽量让儿童自己做决定,自由选择,培养儿童对自己的肯定,自我认同,确立自我同一感。6.通过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解决好每个阶段的问题,顺利渡过危机,以免儿童的人格发展出现障碍或迟滞。当前62页,总共68页。回顾心理发展的实质,内容★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遗传,环境★心理发展概述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心理发展理论第一章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当前63页,总共68页。练习题当前64页,总共68页。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A.顺序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