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实施科普资源开发与共建共享和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情况汇报关于实施科普资源开发与共建共享和科普基础设施
建设工程的情况汇报
XX市科学技术协会(2010年6月)
一、关于科普资源开发与共建共享工程实施情况
我市历来重视科普资源开发与共建共享工作。不断开发、集成优秀科普资源,针对建设三明科普资源开发、集散、服务中心,建立和完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科普资源有效整合等内容,总结科普资源科学发展的经验,发现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认真探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科学方法。
(一)搭建社会化科普服务网络平台
1、以数字化实现科普资源共享。由XX市科协兴建的海西(三明)数字科普馆于2009年2月9日建成开通,是全省首家数字科普馆,该科普馆设有科技前沿、科技博览、科普动态、探索自然、多彩生活等11个大栏目70多个子栏目,数字科普馆创建以来,共发布7000多条科普信息,1100多幅科普图片,被群众誉为看得见、用得上、读得懂、学的会、信得过的三明人自己数字科普网。在互联网时代,海西(三明)数字科普网站是XX市最重要的公共科普资源。网站上的科普资源不仅面向三明地区也面向全国,与所有人群和机构共享。
2、共建网络科普资源共享新平台,大力发展网络科普,充分整合网络科普资源,并利用互联网对全市44家重点网站进行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共建XX市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下发《XX市网络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倡议书》及通讯录,共同促进我市网络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提升我市科普工作水平,提高我市全民科学素质服务。
3、以科普巡展方式共享。“大篷车”、“流动科技馆”,将不同的科普内容作成模块单元,在全市12个县(市、区)巡展。目前已经有近100站次展出,参观人数达到上十万人。
4、实现科普品牌活动网上交流展示。我市每年都把由市科技局、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和市科协主办的“科技o人才活动周”活动和市科协主办的“全国科普日”活动中开展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农业科技、地震科普、气象科普、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等面向广大市民和企业的科普活动,集中上网,更大范围地展示宣传了我市科技事业发展的最新成就。
(二)促进科普创作的繁荣与发展
1、我市抓好科普作品创作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努力开展科普、科技、教育与大众传媒的有效合作,形成了报纸、电视、广播、刊物、手机等七大载体互动联动、优势互补的新型科普传播形式。如三明电视台开办的《科技之光》栏目、三明日报社创办的《科普天地》栏目、三明广播电台创办的《科普之声》栏目、市科协联合移动公司三明分公司出版了《移动o科普——民生资讯通、商务随心通、农家致富通》系列丛书等,被民众誉为“流动”的科普馆、“口袋”的科普馆、“掌上”的科普馆。
2、以开展多种创新、创意竞赛活动调动公众参与科普创作的积极
2性,如我市举办“华宇杯”首届XX市青少年科普动漫创意大赛,激发青少年创意热情。由市科协、市教育局、市文化与出版局、市广电局、三明学院、华宇(福建)置业集团联合举办的“华宇杯”首届XX市青少年科普动漫(创意)大赛是首届海峡两岸(三明)创意产业暨动漫动画高峰论坛的一项重要内容。活动以“动漫人人爱,科普我参与”为主题,旨在促进我市动漫产业发展,培养青少年动漫人才,挖掘青少年动漫作品,为青少年动漫爱好者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创造平台。
(三)支持和鼓励面向公众生活实际需求的科普创作
1、我市积极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普作品创新活动。2006年以来,XX市科协、XX市教育局、XX市环保局、XX市科技局每年都联合举办了XX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选拔赛和五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通过竞赛筛选出的优秀个人和队伍,代表XX市在国际级、国家级和省级相应的竞赛中都斩获佳绩,有一支队伍获得国际银牌,一支队伍获国家级金牌,高士其奖一名,国家级一等奖一名,五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奖100人次,省级竞赛获奖300余次。
2、科普创作成果丰硕。自2006年以来我市各行各业有识之士主动开展科普创作活动。如市科普作家协会创作了期刊《迎春花》和《XX市科普创作通讯》,出版了各类科普专辑;市农业局编印了《农业155技术手册》、《农业155百名专家顾问介绍》和《天宝岩绿色食品茶叶生产与管理手册》;市卫生局联合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XX市健康教育协会编印了《XX市民健康膳食指南》、《幸福生活》和《健康一百岁》系列科普书刊;市科协编印了《三明科普动态》、《三
3明科普》等期刊,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普作品创作局面。
(四)重视科普人力资源,打造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科普队伍加强科普创作队伍建设。以市科协作家科协等为骨干力量,有计划有重点地扶持和造就一批科普作家及热心创作的科普工作者,构成我市科普创作队伍的主体。
1、XX市的科普作家协会和科普志愿者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力量,是三明宝贵的科普人力资源财富。目前,XX市有科普作家协会会员88人,注册的科普志愿者有14只队伍共1100人,他们可以从事科普组织工作和多领域的科学传播工作。
2、我市利用科普作家协会资源优势,广泛吸纳科普资源的专家,对科普产品进行研究、评价,对科普资源开发企业和科普产品进行认定和推介,并编印XX市科普创作通讯等科普创作刊物,扩大对外宣传和影响力。
3、通过全民科普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制定出科普工作先进人物评选标准,定期对科普工作先进人物进行表彰,每年对在科普工作中业绩突出的或者积极投身科普事业的科技工作者和志愿者给予奖励。
4、XX市在现在科普志愿队伍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学村官作为科普宣传员的遴选、确定工作,充分发挥好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在社区重点建设科普活动室和展室从事辅导和讲解;把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时间计算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同时设立科普志愿者奖项,对作出成绩的社会各界科普志愿者给予奖励和表彰。
(五)建立科普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和交流机制
1、2006年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市科技会展中心(海峡闽中科技馆)建设问题,先后出台了《XX市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关于XX市“科普惠农工程”实施意见》、《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等政策性文件,以科普活动为主转向以科普服务为主,紧紧抓住科普资源整合集成、开发加工、配送服务三个环节,着力搭建科普出版物配送服务平台、科普活动服务平台、展览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互联网科普服务平台,努力把XX市科协建设成为科普资源开发中心、集散中心和服务中心,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
2、科普信息资源库。我们采用整合、采购、开发和交流的方式,使分散在各单位的社会科普信息资源实现共享。
3、科普人力资源库。我们通过建立科普人才信息资源数据库和科普专业机构信息资源网络数据库,逐步扩大数据库的记录和检索服务功能。在已有的两个数据库里可以查询本市科普专职人员、科普工作联络员、科普信息管理员、科普创作人员、科普志愿者、科技新闻工作者、科普专业机构等信息。
4、定期通过科普作家协会等组织发布科普信息、简报,提供科普资源展示服务。收集和发布各类科普讲座、科研成果、技术专利的科普化宣传、展览展示、报告会、培训、知识竞赛及各类专题活动信息,及时更新,便于有需要的人群快捷查询。(例如:XX市科普创作通讯、农业155技术手册等)
5、依托科普讲师团开设网上课堂,提供在线学习功能,通过视频、音频、图片、flash、动漫等形式来表现科普的丰富内涵,为广大多媒体创作爱好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六)保护知识产权,创造公共信息资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
1、近年来,XX市知识产权保护局根据《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年度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印发了《县(市、区)工作考核科技创新工作评分标准》,将“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增长幅度”、“知识产权机构建设情况”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年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中,并相继出台了《XX市知识产权局行政执法行为的依据》、《XX市知识产权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公开制度(试行)》、《XX市知识产权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说明理由制度(试行)》、《XX市知识产权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案件集体讨论决定制度(试行)》和《XX市知识产权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案件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试行)》等多部法规作为保障科普创作原创性的执法依据。
2、我市通过举办各类企业和试点单位的知识产权保护培训班来提高企业和单位对知识产权制度的了解,通过不断加大对专利工作的考核力度和强化专利考核激励机制,促使各县(市、区)将专利工作摆在科技工作的更突出位置,促进全市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形成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有效地保护了广大科普工作者开展科普作品创作的积极性。
二、关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
2006年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科普
6基础设施建设,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投入。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普设施建设,尤其把各类科技博物馆和青少年科技活动馆、站、室建设摆上重要议程,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着力抓好市科技馆建设。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支持下,2006年6月开工兴建三明科技会展中心(海峡闽中科技馆),该中心由市科协与XX市捷龙商业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是省、市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为1.82亿元,该项目总建筑面积54330平方米,室外广场12000平方米,占地面积29323平方米,其中设在科技会展中心的海峡闽中科技馆总面积为10900平方米,仅科技馆部分约需投资3600万元,现已完成主体工程。目前正在积极进行布展和二次装修的准备工作。二是着力抓好自然类科学博物馆建设。我市建有自然科学类博物馆6个:沙县博物馆、永安地质博物馆、泰宁地质博物馆、尤溪博物馆、XX市博物馆、XX市万寿岩博物馆;自然保护区5个:将乐龙栖山自然保护区、永安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三明莘口格氏栲自然保护区、明溪君子峰自然保护区、沙县富口镇七仙洞自然保护区;行业特色科技技馆4个:三明林业局动物标本馆、闽西地质大队动植物陈列馆、三钢陈列馆、消防科技馆。三是着力抓好青少年科技活动场所建设。市教育厅、市科协、团市委、市妇联加强青少年宫、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7场所建设,丰富内容、增强科普教育功能,现有市级青少年宫和儿童活动中心各1个;县级青少年宫3个;县级儿童活动中心12个;县级青少年校外科技活动中心6个。四是着力抓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社区建设。我市建有科普教育基地35个(其中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9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5个),先进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2个(其中全国先进农村科普示范基地3个,XX省先进农村科普示范基地19个),XX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个,省科普示范社区33个。五是着力抓好市区科普画廊建设。我市建有统一标准的不锈钢科普画廊48座,总长达480米(每个社区均有一座科普画廊),总投资38万元。科普画廊由两区科协负责管理,统一制作版面,每两个月更换一次版面。六是着力抓好社区科普大学和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建设。我市三元、梅列两区分别建有综合性的科技活动中心、XX县区于2007年建成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共有科普活动综合性场所展教面积10618平方米。XX县区科技活动中心成立2006年5月,地点设在江滨社区,中心下设有青少年绿色网吧、科普活动室等,共有科普活动综合性场所展教面积10536平方米。两区都实行以资源共享,集中管理形式。目前已成立社区科普大学6所和青少年科学工作室1个。七是着力抓好农村科普“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市科协、市财政厅加大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力度,在农村抓好农村科普“一站一栏一员”建设,我市农村已建成482个科普宣传栏、592个科普服务站,配备809个科普宣传员,并结合开设各县农函大分校、乡镇教学辅导站、村辅导班,形成上下贯通的市、县、乡、村四级农村科
8普网络。八是着力抓好海西(三明)数字科普馆建设。海西(三明)数字科普馆于今年年2月9日建成开通,设有科技前沿、科技博览、科普动态、探索自然、多彩生活等11个大栏目70多个子栏目,并于今年5月21日和XX市44家重点网站结成网络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数字科普馆创建以来,共发布5000多条科普信息,1100多幅科普图片,被群众誉为看得见、用得上、读得懂、学的会、信得过的三明人自己数字科普网。九是着力抓好以大众传媒为主体的科普传播载体建设。联合电视台、报社、电台、信息中心等不断拓展科普工作新领域,形成了报纸、电视、广播、刊物、手机等六大载体互动联动、优势互补的新型科普传播形式。市委组织部在市电视台开设《党的建设》栏目,在广大党员中开展科普教育。市卫生局健康教育所与电视台联办《人人健康》栏目。市科协成立了三明科协声像中心,先后投入经费近40万元购置声像设备,由中心人员采编制作节目,并与三明电视台联合开办《科技之光》栏目;与三明日报社联合创办《科普天地》栏目,与三明电台联办《科普之声》专题,联合三明移动公司出版了《移动〃科普——民生资讯通、商务随心通、农家致富通》等系列丛书,共印制10万册,成为“流动”科普馆、“口袋”科普馆、“掌上”科普馆。移动、联通和气象局等单位都利用短信平台开展科普教育。
(二)我市科普场馆队伍建设情况
海峡闽中科技馆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正科级,人员配备为10人。其中,行政管理部门:馆长1人、副馆长1人、
9管理人员3人,科技馆设展览研发部、公众服务部、工程管理部。根据国家建设部、发改委发布的《科技馆建设标准》的要求,市科技馆的主要功能设置有展览教育用房:常设展厅、非常设展厅、学术报告厅、同声传译厅、影像厅、科普活动室;公众服务用房:门厅、大厅、休息厅、卫生间、票房、问讯处、展销部、医疗室;业务研究用房:图书资料室、声像制作室、展品设计研究室、展品维修、仓储用房;管理保障用房: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保安监控室、工程部管理用房、食堂、车库等功能。这些都需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现正在积极筹备中,准备采取招收专业人员和临时聘用的办法来解决。
除海峡闽中科技馆以外,我市的自然博物馆、地质博物馆、生物标本馆、数字科普馆等科技类博物馆,科普活动站(活动中心、活动室)和社区科普大学、科普宣传栏(科普画廊)等科普设施,以及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校外科技活动中心、自然保护区等由科学、科研、生产和服务等机构配备专兼职科普人员,其中专职80多人,兼职150多人。
(三)我市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做法
1、领导高度重视,坚持政策引导。《科学技术普及法》、《XX省科普条例》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颁布后,市委、市政府把科普设施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2008年7月16日,市委书记黄琪玉到三明工作不到三个月,就带领有关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专门到市科协调研,听取市科协工作汇报,并就贯彻落实《科普法》、《纲要》、《科普条例》,加强我市科普工作和科普设施建设提出
10了具体意见;黄琪玉书记、刘道崎市长和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多次到市科技会展中心(海峡闽中科技馆)调研,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今年上半年,市政协主席袁德俊、副主席吕凯明带领市政协部分委员到我市科普场馆进行调研视察。上级科协领导对我市科普设施建设也给予关心和支持,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宋南平,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叶顺煌和主管全国科技馆的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高勘曾先后调研考察了建设中海峡闽中科技馆,他们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普设施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赏。200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市科技会展中心(海峡闽中科技馆)建设问题,市里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长为组长,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科协等多个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市科技会展中心(海峡闽中科技馆)建设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还先后出台了《XX市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关于XX市“科普惠农工程”实施意见》、《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等政策性文件,对促进我市科普场馆建设、加快实施全民科学素质工程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2、整合社会资源,坚持合力共建。我市坚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的“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高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把科普设施建设作为一项社会工程,在坚持“政府推动”的基础上,实行“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机制,为科普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政府推动。各级政府坚持把科普设施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重要问题,为科
11普场馆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部门联动。市政府建立了由多个职能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要求各有关部门树立一盘棋思想,跳出部门圈子抓好科普设施建设,并在工作上实行大联合、大协作,做到工作上互相支持,信息上互通有无,资金、设备上互相支持,资源上互相共享。三是上下联动。市里组织人员深入各县(市、区)对科普场馆建设进行督促检查,各县(市、区)也相继成立了科普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形成了上下联动抓科普设施建设的工作格局。四是典型带动。为了调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参与科普设施建设的积极性,近年来我们总结推广了一批在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如,永安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领导高度重视科普工作的组织安排,认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