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生态农业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生态农业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生态农业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生态农业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佰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赵县生态农业特色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TOC\o"1-2"\h\u7033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167591.1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1140451.2项目概况 118925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29314452.1发展规划分析 29326402.2产业政策分析 31272072.3行业准入分析 3117100第三章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分析 3295013.1资源开发方案 32223313.2资源利用方案 3280923.3资源节约措施 3211385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3334114.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33266574.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35257474.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3631197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 40180625.1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40300795.2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43147375.3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 432777第六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44199616.1环境和生态现状 44290236.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45194046.3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5035466.4特殊环境影响 5013854第七章经济影响分析 5027427.1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5068327.2行业影响分析 5781107.3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5759897.4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5827615第八章社会影响分析 5932028.1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5975748.2社会适应性分析 60270958.3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6115688第九章工程招标 63138919.1概述 63239649.2招标方案 64附录附表:1、建设投资估算表(表1)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表2)3、总投资估算表(表3)4、流动资金估算表(表4)5、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表5)6、营业收入及税金附加表(表6)7、总成本费用估算表(表7)8、外购原材料费估算表(表7-1)9、外购燃料和动力费用表(表7-2)10、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表7-3)11、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估算表(表7-4)12、工资及福利费估算表(表7-5)13、项目投资现流量表(表8)14、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表9)1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表10)16、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表11)17、资产负债表(表12)18、借款还本付息算表(表13)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2、项目总平面布置图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1.1项目申报单位概况河北佰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由佰博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宜兴市新金山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于2015年11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工商局注册成立,地址位于石家庄市赵县南柏舍镇(赵县生物产业园区),注册资本14800万元,法人代表万景春,现有员工30人,主营业务生态农业种植、技术开发、蔬菜销售等。公司成立以来,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市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北省农业厅环境保护监测站、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科研和管理机构进行合作,在“科学、生态、高效、绿色种植”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在设施农业温室大棚顶棚空间植入“无害化干化处理制药菌渣和城市污泥并资源化开发利用生产活性炭”技术,使生态农业连体大棚特色种植与环保科技治理相结合,以全新的管理模式,完善的规划设计,创新的技术思维,负责任的投资心理和满足生态环保要求为标准,着力打造一流的农工商与环境保护相依共存、共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园区,着力追求卓越品质,着力为“京津冀”城乡居民菜篮子提供特色蔬菜,着力走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发展道路,着力改善环境和空气质量,在满足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的同时,缔造一个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立体经济崭新企业。1.2项目概况1.2.1项目名称河北佰博生态农业太阳能温室种植特色蔬菜项目1.2.2项目性质新建1.2.3项目的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项目的建设背景生态农业是依据现代的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技术方法,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同步提高。生态农业同样注重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功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循环农业正在悄然兴起;生态循环农业是以农业为载体的新型产业,伴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城乡居民提供配送、绿色采摘、科普教育、科技成果展示等功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国民对健康饮食、绿色环保、无公害特色蔬菜的需求日益激增,人们渴望健康、渴望绿色安全、渴望特色无公害,尤其希望餐桌上的美味菜肴没有化肥农药残留。于是,绿色种植与生态农业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的循环的设施农业应运而生。生态循环设施农业拓展了农业发展空间,开辟了农业发展的新领域。现代社会,人们渴望在没有污染的环境中专心工作,创造经济奇迹;渴望在优美放松休闲的氛围中品味特色、安全、健康美食,快乐地享受生活。于是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种植特色蔬菜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最好选择。据专家介绍,标准化生态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态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生态连体大棚农业、特色种植、无公害蔬菜等一个个新的名词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悉、所接受、所渴望。生态循环农业主要是以发展特色种植(含特色养殖)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在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内,不但可以做到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更多的是通过现代化农业种植高科技手段,有机地调节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优质蔬菜、果蔬、果木、花卉的种植时间和区域条件限制,人工干预了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湿度、自然光照条件、补光波普长度、土壤成分、二氧化碳残留浓度等,使得大棚内种植的蔬菜产量更高、品质更好、质量更安全、更加适合人们的口味、吃起来更安全。生态循环农业种植特色蔬菜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无公害的安全放心蔬菜,还可以为城乡居民提供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绿色采摘、科普教育、科技成果展示等服务。使的农产品在城乡居民的各种休闲、观光、参与中就地消费,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生态循环农业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大田农业、旅游农业、高效农业等同意义上的农业,它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生态循环农业是以农业循环经济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新体系。本项目所在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古称赵州,地处石家庄市区东南40公里,总面积为675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2008年),辖11个乡镇、281个行政村。县府驻赵州镇。汉为平棘县,晋为赵国,北魏置赵郡,为赵州治,隋改为赵州。1913年改为赵县。赵县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共有文物保护单位21处。县境位于河北平原,光热充足,地下水丰富,利于井灌,又有石津渠灌溉之利,一年四季分明,春秋两季时间短,夏冬两季时间长。东部为沙质褐土,适于雪花梨生长。赵县农业发达,玉米、小麦是主要粮食产品。特产雪花梨俗称象牙梨,个大,皮薄、汁多、含糖分高,成熟后洁白如雪,故名,是河北省大宗出口的优质水果之一。本项目充分考虑了“京津冀”一体化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障“环首都”经济圈“菜篮子”工程需要和赵县近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京津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社会经济优势,区位和环境优势,农业种植和技术优势、农业资源优势和旅游优势,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循环农业立体经济园区。2、建设的必要性(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的第一类“鼓励类”第一条“农林业”第11款“生态种(养)技术开发与应用”、第31款“农牧渔产品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第32款“农林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与综合利用”及第三十四条“旅游业”第2款“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游及其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服务”的范畴,属于国家鼓励的产业之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中提出“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使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利用农业实施景观资源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中提出“推动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和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全面推动生态旅游,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本项目在石家庄市赵县南柏舍镇(毗邻赵县生物产业园区)建设生态农业太阳能低温复合膜温室特色蔬菜种植区,温室反季蔬菜种植区,有机蔬菜种植区、名特中草药种植区、特色花卉种植区,无公害生态果园种植区,生态养殖区等七大功能区。本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循环高效农业,优化了种养结构,利用农业设施景观资源配置无害化干化处理制药菌渣和城市污泥并资源化利用生产环保吸附材料——活性炭,同时兼顾发展生态观光、农工商与环保相结合立体经济科技成果展示、科普教育等服务,使农民和农业一般农田土地在农业功能的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项目符合国家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3)符合《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七章中提出“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适应绿色消费、生态环保、安全健康的市场需求,着力扩大优质、生态、安全农副产品供给。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和产地环境整治,推进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绿色控害技术综合运用示范基地建设,完善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和检疫体系网络,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第九章“服务业跨越”第二节中提出“大力拓展生态农业旅游等新兴业态,着力开发文化修学、宗教文化、温泉度假、邮轮游艇、自驾车营地、低碳旅游、生态养生、特色运动等高端产品,延伸生态旅游产业链条,提高旅游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本项目一方面通过连体大棚设施温室种植无公害特色蔬菜、花卉等农产品,并通过在农业大棚顶棚空间全封闭配置低温疏水膜等特色技术设备,无害化干化处理制药菌渣和城市污泥,再将经干化处理后收取的菌渣污泥干基送到活化炉内进行炭化和活化处理制成环保吸附材料——活性炭。生态农业种植板块农产品分拣、检质、包装、存储、配送均在规范的条件下进行,对区域环境没有不良影响;制药菌渣和城市污泥无害化干化处理中的卸料、泵送、布料、太阳能复合膜(疏水膜)低温晾晒、干化后的渣泥收集、集中输送进入活化炉、炭化、活化裂解全流程过程中全部自动化操作,项目不需要补充水源,不耗煤,卸料和布料过程中少量耗电,晾晒不用电(全部利用太阳能自然光源),炭化和活化过程中不使用煤电等补充能源(活化炉点火时需少量使用天然气,启动后依靠菌渣污泥干基自热供能,因此该过程耗能可忽略不计),项目生态农业种植和工业生产加工过程中没有污水、废水、废气和乏汽对外排放,属于零污染零排放生态环保项目。另一方面,依此立体经济园区为载体,发展生态农业观光,绿色采摘、科技成果展示、科普教育,使得本项目农产品和环保吸附产品在城乡居民参与过程中就地消费,项目利润和经济效益是普通种植业的5至10倍;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种植,可保障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拓展了延伸农工商与环境保护产业化立体经济和农业旅游观光的产业链条。项目符合《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4)符合赵县发展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赵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按照产业集聚、园区带动、突出重点的发展理念,着眼于现有资源、产业基础和开发潜力,充分考虑区域分工和联系,突出区域特色,确定“十二五”期间及今后一个时期,规划形成“一区带三园”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一区:赵县省级工业园区(省级工业聚集区),三园:赵县省级工业聚集区、赵县现代装备制造园区,赵县生物产业园区。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着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高端农业,提高农业信息化、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水平。加快高效生态示范农业园建设,开发集“领略历史文化名城、休闲度假、体验情趣”为一体的旅游、观光、休闲农业项目,拓展生态农业发展空间。近年来,赵县县委、县政府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打好基础、搞好服务、科学规划、逐步实施”原则,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属地管理、三级联动等措施,坚持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多元化,以完善交通条件、市场物流、新型农村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现代服务业五大产业为突破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农业和梨果业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的转变,形成了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5)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河北佰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从自身优势能力和发展的角度出发,投资建设赵县生态循环农业太阳能温室种植特色蔬菜并无害化处理制药菌渣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生产活性炭项目,生态农业种植产品主要供给京津冀大中城市特别是北京天津市场;无害化处理制药菌渣和城市污泥的服务对象主要针对石家庄市及其周边工业园区相应企业;活性炭产品主要供给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不仅能够提高公司盈利能力,还将带动周边农民发展设施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农民就业。因此,本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1.2.4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赵县南柏舍镇南李家疃村(毗邻赵县生物产业园区南侧偏东,与宁晋市接壤,紧靠省级公路,距青银高速公路3.5公里,距京港澳高速公路12公里,距大广高速公路40公里),项目所在地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劳动力资源丰富,利用农业流转土地建设立体经济项目,土地利用率高。1.2.5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588.39亩,按照功能划分为九大功能区。其中特色蔬菜种植区占地面积100亩,反季蔬菜种植区占地面积100亩,有机蔬菜种植区占地面积50亩、名特中草药种植区占地面积100亩、特色花卉种植区占地面积50亩,无公害生态果园种植区占地面积100亩,生态养殖区占地面积50亩,生态农业与工业化生产加工及员工生活区占地面积38.39亩。同时,按功能分区购置并安装相应设备,配套建设生活供水、补光照明供电、太阳能蒸发冷凝水净化回用、农业种植灌溉、全自动疏水膜晾晒、活化炉裂解系统等设施,以满足生态农业种植与无害化处理制药菌渣污泥资源化利用生产活性炭的生产经营需要。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特色无公害蔬菜3500吨;有机蔬菜80吨;中草药15吨;特色花卉10万棵;无公害果品100吨;年可接待绿色采摘、农业观光、科普教育游客10000人次。1.2.6工程方案项目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及定位一、项目指导思想(1)建设上尽量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风貌。总体设计将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使生态农业与环保科技立体经济园区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因此项目的建设上将尽量尊重本来的土地原生资源,使其与生物产业园区自然环境和周边乡村融为一体。(2)兼顾体验种植、科普教育与观光农业。在对项目进行实地规划时将通过合理布局,采取封闭种植区与体验种植区及科普教育区分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同时又要兼顾景观群落,增加体验种植、绿色采摘、农业观光和科普教育的多样性和趣味性。(3)开发“体验经济”。通过生态农业种植园区的建设,让观光者体验到“回归自然,健康为本”的感受,吸引城市观光者广泛参与到生态农业园区生产、生活中,进行农耕、民俗体验。(4)服务设施规划具有现代性。在采摘区、停车场、厕所等服务设施的规划上将采用现代化的材质和设计方案,特别是观光者关心的卫生间和洗手池的布置一定要打破传统的农家风格。二、项目规划设计原则生态农业园建设规划,将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倡自然、循环经济和自然生态,保护生态环境,把资源开发、经济效益、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可持续发展与乡村发展建设有机第结合起来,实现生态农业与环保科技立体经济产业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生态农业种植板块根据自身特点和现状,因地制宜,利用毗邻农村并接壤生物产业园区的优势,坚持以“农”为本,以生态农业特色种植带动环保科技产业的共同发展,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开发一片,建成一片,受益一片,滚动发展”的原则,对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种植和环保科技为主要功能区进行开发建设,形成生态农业与环保科技相结合共同发展的立体经济格局。(1)整体性与开放性的原则生态农业板块的规划将从整体布局着手,特别注重特色种植和生产加工区与周边环境的有机结合。从生态农业种植园区内部讲,各个功能区尽管有各自的特点,但并不是一个个无机的、分散的结构,而是一种开放式的有机结合体;同时生态园本身将与周边环境相互衔接、相互融合。(2)生态性原则生态农业种植园区自身的生产生活将更为注重生态环保的要求,节制引用外来物种,保护和发展乡土物种,不会对项目自身和周边乡村产生不良影响。(3)经济性原则生态农业种植园区强调用最少的人工和资金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强调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同时,生态农业种植园区自身除了发展生态农业产品以外,还将开展体验采摘、农业观光等,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求得生态农业种植园区自身良性循环,因此在生态农业板块的规划中将充分考虑经济生产的内容。(4)参与性原则亲身直接参与体验、自娱自乐已成为当前人民的休闲时尚。生态农业板块在观光项目的设置上将充分考虑体现“参与感”、“体验感”,结合生态农业种植自身空间广阔、地貌丰富等特点,吸引京津冀城乡居民广泛参与到生态农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层面地体验农场生活的情趣,享受到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氛围。(5)特色性原则特色是本项目生态农业板块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和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会愈强,因此,本项目生态农业板块将着重明确资源特色,选准突破口,使生态农业种植具有更鲜明的市场特色。(6)多样性原则鉴于当前人们对农业生产、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中追求充分展现个性,本项目生态农业板块在进行规划中安排科普教育和观光线路、方式,在时间和消费水平上,将综合考虑多种方案,组织多样的科普教育、休闲项目和线路供观光者选择。(7)适宜性原则土地能力是指土地的生产潜力,是土地所固有的,对生态农业种植的土地利用作出决定,是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生态农业种植板块的土地评价是对土地利用和地块之间的比较,也就是说,要对生态农业种植园区内各个不同土地类型地块的各种利用作出适宜性评价,以达到土地的最合理化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八)近期和远期规划建设性原则生态农业规划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统筹规划,分期建设。为做到布局合理,必须做到统筹规划,有计划地分期实施,逐步建设。为保证其健康发展,一要搞好规划,按规划组织实施,二要根据投入的资金合理分配,进行分期建设。三、项目定位从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区位特色、资源禀赋等各层面看,本项目场地所在区域必将承担提升石家庄城市品位,对发展和完善整个石家庄地区的产业结构,引领当地生态农业和制药菌渣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起到示范作用。整体形象定位:以自然生态环境格局保护为前提,融合农业特色种植、体验采摘,名贵花卉树种赏析,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循环、高效、生态型种植园。四、项目目标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将生态农业太阳能温室种植特色蔬菜并无害化处理制药菌渣城市污泥生产活性炭项目建成一个具备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示范园、环保科技(无害化处理废弃资源变废为宝的)立体经济园、绿色农业园以及农业科技示范园,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项目总体规划布局根据项目区及其周边环境条件、发展方向以及现状资源条件,将项目区分为特色蔬菜种植区,温室反季蔬菜种植区,有机蔬菜种植区、名特中草药种植区、特色花卉种植区,无公害生态果园种植区,生态养殖区等七大功能区。项目引进4个金山环保高档智能化蔬菜大棚温室;建设蔬菜、食用菌、餐饮展示棚2个。特色蔬菜、有机蔬菜、中草药、特色花卉树木种植区总占地面积550亩,位于园区自北向南的相对方正的主要位置,规划种植特色蔬菜、有机蔬菜、中草药、特色花卉等经济作物;工业化生产加工区位于项目性质南侧毗邻宁晋市边界。特色无公害生态果园种植区,占地面积50亩,位于园区南部,特色蔬菜种植区与养殖区之间。规划种植水杏树、无花果、樱桃、核桃、柿子等,其中规划20亩供游人采摘。果树下种草,可适当养鸡。鸡吃果园害虫,鸡粪还田增加果园土壤肥力。生态养殖区,占地50亩。位于园区正南偏东位置,规划养鱼、螃蟹、河虾等。园路规划。根据生态农业太阳能温室种植特色蔬菜并无害化处理制药菌渣污泥生产活性炭立体经济项目设计,本项目地形四至较整齐、地貌平整、功能区域分布设计较集中,结合了赵县生物产业园区总体规划、赵县新型农村建设规划和本项目的实际需要。项目各功能区规划布局既不影响生态农业系统板块的运作环境,也不影响环保科技废弃资源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开发利用的和谐和美观。项目整体布局采用生态农业连体大棚正南正北方向布局,使得生态农业园区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失庄重,突出了生态园农业与自然相结合的特点。园区主干道宽约5m,用于电车通道和游人集散;次干道连接到各功能区域;专用道为园务管理使用;游客与来宾参观步行通道围绕园区四个功能区建设,宽2m。生态农业种植给水冷凝水净化后回用供给,排灌工程在规划时应有完善的灌溉系统设计,同时考虑到环保及游人、园工的饮用需水安全,所以需要进行生态农业给水排水系统与生活用水分开规划设计。项目需要利用温室大棚屋脊起伏的坡度并预埋暗沟,将雨水收集并排入冷凝水水池做深度净化处理再回用,以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生活污水接入城市活水系统,不得排入园区内地表或池塘中,以避免污染环境。园区绿化设计:本项目绿化规划,以不影响生态农业运作和各功能需求出发来考虑,结合植物造景、游人活动、景观布局等要求进行合理规划。建筑周围绿化采用多年生花卉和草坪;主干道和辅助性场所周围绿化采用观花、观叶树为主,常绿树占总绿化树木的70%-80%,落叶树占20%-30%,保证四季常青。总之,园区内植物布局既要达到农业作物生长与绿化植物的协调统一,又要避免产生消极影响(如绿化植物与农作物争夺外界自然条件等)。建设方案1、特色花卉树木种植特色花卉树木:计划种植33科132种,有唐槐、银杏等国家保护树种,有侧柏、柳树、火炬、核桃、苹果、桃等,有黄荆、叶底珠、锦鸡儿、胡枝子、酸枣等;有玫瑰、白鹤芋、绿巨人、青苹果、绿萝、万年青、亮丝草、白鹤芋、绿巨人、喜林芋、绿萝、紫背竹芋、海芋、龟背竹、合果芋、花烛、天鹅绒竹芋、金脉爵床、网纹草、火炬凤梨、铁兰、仙客来、九里香、金桔、米兰、美女樱、金鱼藤、长寿花、八宝景天、大花蕙兰、蝴蝶兰、君子兰、长春花、多头菊、月季、彩叶草、鸭跖草、常春藤、八角金盘、鹅掌柴、巴西木、富贵竹、发财树、幸福树、美洲苏铁、散尾葵、仙人掌、驱蚊草、迷迭香、丽格海棠、四季秋海棠、落地生根、吊兰、紫叶酢浆草、白车轴草、虎尾兰、一串红、银叶菊、紫罗兰、金鱼草、瓜叶菊、雏菊等,在保留原生态基础上,规划修建1公里园区道路,建2个休息厅,修建2间厕所。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1休息亭个22厕所间间22、反季节蔬菜种植区占地面积50亩,引进4套(个)金山环保高档智能化蔬菜大棚温室,建筑面积360000m2;建设蔬菜、食用菌、餐饮展示棚2个,建筑面积6000m2。(1)温室大棚种植特色蔬菜、果蔬采用中国农科院和北京市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站做技术支撑的现代化蔬菜种植技术,培育盆栽韭菜、小西瓜、小黄瓜、小番茄、甜瓜、以及葡萄、提子等瓜果的优良品种,并严格甄选花穗、果型,保证产出瓜果无论从外型还是品质都达到最优。①番茄栽培(观赏)温室引进巴基斯坦番茄(红、黄、紫、大、小等各类型果实)品种15个以上,包括红、黄、绿、紫、黑、粉等不同颜色,以及大、小、串采樱桃等不同果型品种。采取盆栽、陆地多种形式栽培,分期培育形成不同成熟期,提高采收期和观赏性。②彩椒、茄子栽培(观赏)温室引进彩椒(红、黄、紫等各类型果实)品种5个以上,引进观赏茄品种5个以上。③绿色长廊栽培观赏温室各种葫芦、南瓜、甜瓜、水果黄瓜、蛇瓜、玩具南瓜、仿古瓜、鹤首南瓜等二十几个品种,通过有序安排播期和调控单株生育期,搭成一座绿色长廊,四季常青,全年结果。④盆栽韭菜采用竹制花盆做外托、无纺布做内胆,根据韭菜生长习性所需养分配制营养土,按照有机韭菜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在防虫网内进行育苗培育,然后移栽到盆内进行栽培。⑤热带果树观赏示范引进木瓜等热带果树,并引进相关栽培技术,通过现代科技的光温调控,可以在北方温室内欣赏到南国果林风光,同时品尝到即摘即食的南方水果。⑥草莓采摘温室采用作物秸杆、食用菌渣等有机废弃物,取代草炭,根据草莓的营养需求量配制有机基质,显著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在栽培中以有机肥取代化学营养液,研究有机固态肥、有机营养液的追施时期、追施量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肥水管理措施;通过栽培袋、栽培架、立柱等进行草莓立体基质栽培研究,充分利用空间,增强观光效果。⑦无土栽培示范温室采用立柱式无土栽培、阶梯式、管式栽培、墙壁式构图栽培等,提高土地利用率100%,单位面积产量提高100%。高效利用温室设施,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菌液及肥料,通过营养精量调控,水分精量供应,环境精确控制以及病虫综合防治等系列技术,实现风味好、品味佳、档次高的精品蔬菜生产,建立环保节能,环境友好的现代化袋培种植技术体系,用于观光采摘及供应高级宾馆超市,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展示现代设施农业科技水平。(2)展示棚生态农业种植园区精心设计有奇瓜异果园——农业科技成果展示棚,温室大棚内的瓜果、菜蔬造型奇特、品种齐全、口味甘美、四季常绿,极具观赏性。还有青藤廊道、观赏鱼池精筑于中,增添了温室的情趣,使游人即饱眼福,开阔视野;又饱口福,品味时鲜。展示棚内隔离出来的育苗室,专业从事蔬菜工厂化育苗、蔬菜新品种引进培育及设施工程与蔬菜生产技术研发。有完善的蔬菜种子贮存和检测实验室及配套仪器设备。育苗用的温室在缓冲空间设置鞋底消毒或进入温室的推车等工具消毒的消毒液池或消毒垫,进入温室的人或机械直接触及地面部分需消毒后方可进入第二扇门,非常重视防止病虫的人为传播和机械传播。工厂化育苗:是以不同规格的专用穴盘作容器,用草炭,蛭石等轻质无土材料作基质,采用精量播种(一穴一粒),覆土,浇水,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它具有以下优点:1)节约种子,节水节肥,生产成本低;2)便于集约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和实现育苗工厂化,机械化与专业化;3)出苗整齐,苗龄短,生长健壮,病虫害少;4)基质通气性好,根系易于人为控制,有利于根系的发育;5)苗移植过程中不伤根,定植后成活率高,缓苗快;6)提高植株抗病性,土传病害明显下降,对瓜类枯萎病,茄果类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显著;7)增强抗逆性,由于根系发达,植株长势强,很少得病。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过去大部分采用传统的露地直播的方式或采用阳畦、改良阳畦和日光温室育苗。由于设备简陋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育苗苗龄长、质量差、大小不齐,而且成本高,还往往会因冻害或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造成缺苗。再者传统的育苗技术只有靠经验,技术失误多,特别是单凭经验育苗很难掌握和推广。这些问题现代化工厂育苗都能有效解决。(3)配套综合防治技术①生物防治技术。引入捕食螨、丽蚜小蜂、瓢虫等生物天敌及生物农药防治蓟马、粉虱等主要害虫。实现安全优质无污染。②物理防治技术。引进附有性激素的黄板诱杀害虫;引进防虫网、诱虫灯技术防治大型害虫。③农业防治技术。引用优质有机肥,避免有毒农药的使用。④其它新技术。(4)配套设施园区内建有从金山环保引进的生态温室大棚4套(个),大棚连栋建设,总占地面积360000m2。温室内可实现全自动控制,配套设备有水暖辅助加热系统、遮阳幕系统、微雾或水帘降温系统、CO2补充系统、补光系统及喷灌、滴灌和施肥系统、计算机综合控制系统、顶喷淋系统等,可提供理想的种植环境。1)苗床/花架①移动式苗床苗床边框为铝合金,支架部分的钢管和苗床网都采用热镀锌工艺,能在潮湿环境下长期使用。手动驱动,操作简单,移动方便。可向左、右移动3m,能使温室的使用面积达80%左右。②花架花架是专门用于放置花盆的支撑物。使用时只需将花盆放置其上即可,为拆装式。花架材料全部为镀锌件,能在潮湿环境下长期使用。2)播种机和播种生产线精量播种机,集打孔和播种一体,需人工放置穴盘,可自动完成一个穴盘的播种。设备简捷,控制可靠,操作方便。播种精度可达90%-95%(限使用优质种子)。3)遮荫棚本项目除了可以提供苗木存放场所外,遮荫棚还有如下功能:防止了可能的阳光直射,起到降温作用;减少苗木在未木质化时移出温室所引起的冲击等作用。4)灌溉、施肥系统①移动式喷灌机性能特点:智能控制,一次可输入20个程序,即20项工作,每项工作都有其单独的进退速度、休息时间、重复工作次数、开停机时间、左右喷杆的选择等设置。②重力滴灌系统无需配套电力和特殊水源,经济环保;并且可与施肥结合进行,节省了人力,降低劳动强度;灌溉时行间保持干燥,不影响其他农事作业;相对畦灌,节水60%,节肥50%以上;能有效降低温室内的湿度,提高地温,从而有效降低作物的发病率,节省农药投入并提高果蔬品质;利于作物根系发育,有效提高作物的抗逆性。③比例注肥器注肥器安装在供水管道上,不用电驱动,以水压作动力,设备安装后,不需要看管,操作人员可自由地忙其他事情。不管水流的流量和压力发生什么变化,溶液的剂量总是严格的与进入设备的水量成比例。5)补光/补气系统①补光系统使用专用农用钠灯,其特点是:专业防潮设计,使用寿命长。发光效率高,光输出量比普通钠灯高10%。蓝光部分增加30%,使红、蓝光能量更趋平衡。②CO2补气系统在现代化温室栽培中,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由于空间相对封闭,CO2变化很大,白天室内可降至150ppm,夜间则高达450-500ppm(植物正常光合作用的CO2浓度为300ppm)。国外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将CO2的浓度增加到400-1000ppm或更高,能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专用的CO2浓度检测设备,它可以检测并控制CO2的释放系统。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对CO2浓度的精确控制。6)加温系统采用水暖加温,用于最寒冷气候的升温,以确保作物生长所需。7)湿帘/风扇降温系统①湿帘利用水的蒸发降温原理实现降温目的。特制的疏水湿帘能确保水均匀地淋湿整个降温湿帘墙,空气穿透湿帘介质时,与湿润介质表面的水气进行热交换,实现对空气的加湿与降温。通过湿帘进入温室的空气更加清新湿润,更适宜农作物生长。②轴流式通风机8)保温、遮阳系统①内遮阳保温系统夏季遮阳幕能反射掉部分阳光,并使阳光漫射进入温室,均匀照射植物,保护作物免遭强光灼伤,同时使温室温度下降4℃~6℃。冬季和夜间,该系统可以有效地阻止红外线外逸,减少地面的辐射热量流失,减少热能消耗,大大降低温室运行成本。遮阳保温系统还能阻止室内水汽无限制地外逸,有效保持空气湿度,减少灌溉用水,延长作物收获期,达到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效果。②外遮阳系统主要作用是遮蔽过多的阳光,保证作物免遭强光灼伤,由于阻挡了大量光线的进入,有效减少了温室内部热量的积聚,从而拥有比内遮阳系统更好的降温效果。外遮阳系统还具有防雹保护作用。9)设备一览表室内绿色反季蔬菜区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位备注1生态温室大棚设备配套设备有水暖加热系统、遮阳幕系统、微雾或水帘降温系统、CO2补充系统、补光系统及喷灌、滴灌和施肥系统、计算机综合控制系统、顶喷淋系统等。26套2现代化太阳能温室大棚设备配套设备有水暖加热系统、遮阳幕系统、微雾或水帘降温系统、CO2补充系统、补光系统及喷灌、滴灌和施肥系统、计算机综合控制系统、顶喷淋系统等。2套合计28套10)实验仪器配置实验仪器配置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单位备注1PCR仪器1台2酶标仪ST-3601台3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8TGL-16M1台4双稳定时电泳仪电源DYY-6C型1台5凝胶成像分析系统WD-9413B型1台6DRAGON移液器1台7超低温冰箱DW-86L3881台8生物显微镜NIKONE1001台9自动三重纯水蒸馏器SZ-97A1台10湘仪AEU-220AEU-2201台11水浴锅HWS-241台12恒温培养箱DHP-9162160L1台13恒温培养摇床THZ-103B1台14超声波细胞粉碎仪UH-500A1台15高压灭菌器SS-2451台16紫外分光光度计6UV-12401台(5)土建工程室内绿色反季蔬菜区建(构)筑物一览表序号建(构)筑物数量(栋)层数平面尺寸建筑面积(m2)结构1生态温室4单层250×250钢架2连栋温室4单层250×250钢架合计3600003、中草药种植:种植金银花、桔梗、黄芩、丹参、西洋参、芍药、栝楼、北沙参、徐长卿、马齿苋、五点草等适合当地生长的优势地产药材。特色蔬菜种植:主要种植时令蔬菜,根据季节不同种植西红柿、黄瓜、长茄、丝瓜、胡萝卜、土豆、西芹、丝瓜、白菜、油菜等应季蔬菜。并根据轮作换茬需要,适时种植苜蓿、三叶草等绿肥作物,用作培肥地力。绿化树木种植区。种植银杏、红皮云杉、雪松、侧柏、广玉兰、女贞、加拿大杨、旱柳、山楂等河北常见绿化树种。配套设备见下表:室外种植区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位备注1拖拉机8201台2拖拉机2401台3旋耕机小型3台4半自动播种机5XJC-5型4台5深耕机引犁4台6弥雾喷粉机泰山-1810台7收割机10421台合计24台土建工程见下表室外种植区建(构)筑物一览表序号建筑物数量层数平面建筑面积(m2)结构形式1仓库1单层60×201200钢架合计12004、无公害生态果园种植区种植水杏树、桃树、核桃、柿子、葡萄、枣等优良品种近30个,形成四季开花、全年结果景象,方便来宾和游客采摘水果,享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乐趣。所有果树严格按照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进行种养,采取施用有机肥、种草覆地、果实套袋等生态措施进行管理。通过果园种草→树下养鸡→鸡食害虫→鸡粪还田等系列循环手段,达到保持水土、减少农药施用、增强土壤肥力的良性生态循环,提高果品质量。为方便来宾和游客采摘的乐趣,设自由采摘区。土建工程见下表生态农业板块建(构)筑物一览表建(构)筑物数量(栋)层数平面尺寸建筑面积(m2)结构形式仓库1单层60×201200钢架合计12005、生态养殖①生态养鱼本项目在无害化处理制药菌渣城市污泥过程中每天蒸发后冷凝产生约400吨冷凝水,该冷凝水通过爆氧处理和超滤深度净化处理后,各项指标均达到农业灌溉和养殖鱼类的水体标准,故拟配建6600m²养鱼池一个,计划将养殖与种植业科学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实现鱼类养殖业配合生态农特高产、优质、高效、低耗、零排放的目的,达到高科技生态循环农业的经济发展目标。②生态养鸡生态农业包括拟配建50亩果木种植区,该区域可适量养鸡。需配建鸡舍、孵化舍、仓库等建筑,形成年产10000只桃源鸡的能力。养鸡区建(构)筑物一览表序号建筑物名称数量(座)层数尺寸建筑面积(㎡)建筑结构1育鸡舍2160×101200砖混2仓库1110×12120钢构3孵化室116×636砖混4饲料加工间116×848钢构合计1399配套工程1、给排水(1)设计依据《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GB50015-200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2)给水①水源项目主要用水为蔬菜种植用水、养殖用水、生活用水及游客饮用水。项目区域内现有农业浇灌机井10眼,并建设由水泵房,内置深水泵和变频供水设施。需配建蓄水池、应急蓄水池各500立方米;项目区客水资源丰富,内部建有5万立方米水库,拦储蓄水,作为项目补充水源。②用水量项目主要用水为蔬菜种植用水、农作物灌溉用水、养殖用水,生活用水,其中蔬菜种植年用水12万m³,养殖用水为3万m³,完全可以通过无害化处理制药菌渣污泥产出的蒸发冷凝水经爆氧处理和超滤深度净化处理后中水回用。生活用水及来宾和游客饮用等生活用水为1万m3,通过生物产业园区市政供水管网供给。(3)排水本项目室内排水采用污、废分流制;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项目污染源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排放采用“生活污水源头分类与高效节能技术”,卫生设备采用无水小便器和高效节水负压大便器,从而生活污水降到最小,并获得高浓度人粪尿,采用相应的技术实现资源化为农肥实现生态良性循环。项目绿地雨水根据地形就近排入蓄水池或水系。硬地铺装及道路雨水通过雨水口收集后,通过雨水管道系统排入周边地沟。2、供电(1)设计依据①各相关专业的设计方案及建设方提供的资料。②国家的规程、规范:《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198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199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建筑物防震设计规范》(GB50057-9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T-92)(2)负荷等级及电源项目用电属于三级负荷,由赵县南柏舍镇供电所引入,在园区内变压器2座。(3)负荷计算项目用电主要为各功能区照明用电,以及供水机泵等设施用电,根据相关专业提供的资料统计,新增装机容量为306.5KW,计算负荷为203.75KW,全年用电量为136.46万kwh。项目设备装机总容量约306.5KW,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用电负荷,具体耗电量计算如下:主要设备耗电量计算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台/套)功率(kw/台套)功率(kw)需要系数计算负荷(kw)年运行小时数(h)年用电量(万kwh)1温室设备185850.6555.25720039.782检验设备115150.6972006.483水泵8151200.6578360028.084照明11051050.331.5720022.685其他120200.61272008.646合计23306.5203.75134.44由上表可知,项目年用电量134.44万KWh。根据《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中“能源及耗能工质在用能单位内部储存、转换及分配供应中的损耗,也应计入综合能耗”的要求,变配电损耗按负载用电量的1.5%计,全年变配电损耗约为2.02万KWh,则项目年总用电量为136.46万KWh。(4)供电方案动力线采用电缆沿桥架机BV线穿管敷设;照明线路全部采用BV线穿管暗敷。全厂的低压设备的配电电压为交流380/220V,其中动力配电设备配电电压为交流380V,照明设备配电电压为交流220V,检修电源采用交流24V。(5)照明设施①光源一般室内场所为荧光灯或节能型光源,室外照明所采用的光源类型为:太阳能路灯、高压钠灯及光控雷达自动开关装置和高效节能灯具。②照度标准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执行。③应急照明在人员较多的场所设置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3、通信本项目利用赵县南柏舍镇南李家疃村的通信线路在各功能区设置行政管理电话,以满足园区管理、调度的需要。目前,园区无线网络信号已覆盖。4、防雷本项目各主要建筑物均按三类防雷考虑。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采用TN-C系统,建筑物内所有的金属管道、金属设备外壳和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均按上述系统做接零保护。各屋面应设避雷网,引下线暗设。防雷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欧姆,所有建筑物电源入户处均应做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重复接地和防雷接地可共用接地装置。5、火灾报警系统按要求设置火灾报警和联动系统,火灾确认后能自动或手动控制所有消防设备,以实现对整个消防区域状态的监控及灭火功能。6、采暖与通风(1)设计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JG08-88-2006)《机械工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JBJ10-199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6-2006)(2)采暖本项目生态农业种植区域采用太阳能复合膜采暖,双层玻璃保温;办公区采用空调采暖。采暖时间按120天计算。在建筑设计上充分考虑利用太阳能取暖。需要热水的区域安装太阳能热水器。(3)通风项目需配建通风设置,夏季需降温场所采用智能化控制进行调节温度和湿度。1.2.7原辅材料方案项目所需原辅材料主要为蔬菜、花卉种子,苗木,有机肥料,制药菌渣,城市污泥等。本项目中所用的主要生产原料——蔬菜、花卉种子购自北京市农业局种子站,苗木花卉购自专业苗圃;制药菌渣、城市污泥来源于石家庄市及其周边县市区的相关生产企业,辅助性其他原料通过市场化供给。农业专用药品、疫苗、包装材料由企业根据市场价格自行在专业市场采购解决。1.2.8环境保护本项目符合中心当地经济发展规划,技术成熟度安全可靠,项目经营模式成熟可靠,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项目建成投产后,在全面采取各项污染防治和加强企业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应加强对企业生产一线员工和来宾及游客维护环境卫生的宣传教育,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保证生态农业产业板块的清洁卫生,所以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1.2.9节能项目依靠投资公司严谨和审慎的投资态度以及上市公司透明的管理机制,辅之以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企业自身的行业特点,采取适用的节电节水节能技术,使项目运营的能耗和物耗明显下降,各项能耗指标在国内国际及行业均处于领先水平,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了项目竞争力,节能效果显著。1.2.10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建设实施规划应遵循工程建设规律,尽可能创造条件加快建设速度,缩短工程建设周期,预计1年(12个月)建成投产。在建设过程中,要抓住设计、招标、定货、施工等重要环节。运用科学手段协调安排各方面的工作,确保顺利完成本项目的建设任务。在建设过程中,各阶段有重叠,要求设计单位、制造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等密切配合、认真协调,共同顺利完成本项目的建设。1.2.11投资规模、资金筹措及效益分析1、投资规模本项目总投资为552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6000万元,流动资金9200万元。2、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为55200万元,其中企业自筹184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368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贷款276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5520万元)。3、经济及社会效益(1)经济效益经分析计算,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获得如下经济效益:营业收入11800万元/年(经营期平均)总成本4700万元/年(经营期平均)营业税金及附加1203.6万元/年(经营期平均)利润总额5897万元/年(经营期平均)所得税206.53万元/年(经营期平均)税后利润5690.47万元/年(经营期平均)投资回收期4.23年(包括建设期1年,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16.74%(税前)(2)社会效益河北佰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集团公司指导下制定了较明确的发展生态农业的目标和方向,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号召,自觉整合资源和技术,着力建设生态循环农业与环保科技相结合的科技产业园,用以发展生态农业和环保科技相结合立体经济。同时为当地的剩余劳动力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对赵县的经济发展、就业安置具有重要意义。1.2.12综合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综合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建设规模无公害蔬菜吨/年120有机农作物吨/年80中草药吨/年50绿化树木万棵/年10无公害果品吨/年350生态鸡只/年36000年可接待科普教育和观光游客人次300002项目占地面积亩12743建设内容原生态种植亩280反季蔬菜区亩100中草药种植区亩500无公害生态果园种植区亩320生态养殖区亩744项目总投资万元455200其中:建设投资万元4947.72建设期利息万元128流动资金万元521.685项目定员人148其中:管理人员人8工人人1256技术人员人157全年经营天数天3658年用水量万m3489年用电量万kwh136.4610营业收入万元/年2890.01经营期平均11总成本万元/年2037.05经营期平均12营业税万元/年26.83经营期平均13利润总额万元/年826.13经营期平均14税后利润万元/年619.6经营期平均15销售利润率%28.5916投资利润率%14.7617资本金净利润率%19.1718财务内部收益率%16.74税前13.13税后19投资回收期年194.92税前5.44税后1.2.14主要研究结论及建议1、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及宏观调控政策。2、本项目贯彻执行国家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基本方针,符合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和循环经济理念。3、项目宏观布局合理,园区所在地的水电供应、交通运输等建设条件良好,赵县投资环境优良,建设单位在产品的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具有充分保障。4、在项目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将采取积极有效的环保措施,可确保各种污染物达标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构成危害。5、项目经济效益良好,总投资收益率达到15.69%,计算期内年平均利润总额826.13万元,投资回收期5.44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经济上是可行的。6、项目产业关联度较广、经济拉动力较强。项目实施后,将扩大劳动就业,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总之,本项目的实施具有良好的建设条件和外部环境,项目的实施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本项目宜尽早建成投用。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2.1发展规划分析1、符合国家发展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中提出“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使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中提出“推动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和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全面推动生态旅游,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纺织业在我国是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对保证中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项目在赵县建设原生态森林区,室内绿色反季蔬菜区,有机农作物、中草药、蔬菜、牧草、绿化树木种植区,特色无公害生态果园种植区,生态养殖区五大功能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优化了种养结构,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发展生态观光、休闲、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符合国家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5年8月7日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发改委今日发文表示,将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保率先突破战略,推动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改委指出,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两高”行业保持较低增速,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先进节能环保技术积极推广,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9%,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继续保持较快下降,节能减排的有利因素正在积聚发力,节能减排进展总体顺利。首先,产业结构显著优化。上半年,重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0.9%,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1%。从高耗能产品产量看,上半年,焦炭、烧碱、水泥、平板玻璃等高耗能产品产量同比分别下降3.4%、1.9%、5.3%、4.2%。其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单位产品能耗是反映产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能效水平明显提升,2014年,火电机组供电煤耗降至319克/千瓦时,远超“十二五”末达到325克/千瓦时的目标。今年上半年全国供电煤耗率为314克/千瓦时,同比下降3%。以浙江省为例,今年1—5月全省38个大类行业中,31个行业单耗同比下降,下降面超过8成。第三,能源结构不断优化。上半年原煤产量同比下降5.8%,天然气、原油保持平稳增长,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据国家能源局统计,上半年,6000千瓦以上电厂发电量同比增长8.7%,其中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分别增长5.7%、6.4%、24.5%和26.8%,电力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力促进了能源结构调整。最后,节能环保产业酝酿较大突破。行业产值保持较快增速,上海市2014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778.3亿元,较2010年增长近一倍,其中节能服务业总产值达到368.54亿元。产业集聚发展势头明显,涌现出一批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园区,为消费者打造节能环保一站式服务,提供诊断、方案设计、工程建设等一条龙服务,为节能环保企业提供融资、商事、上市等服务,培养集聚了一批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发改委透露,下一步将首先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做好2014年省级人民政府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现场考核结果的应用,对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难度大的地区开展专项督查。加强节能减排形势分析和监测预警,及时按月发布各地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完成50项节能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发布空调、冰箱、平板电视产品领跑者制度细则。推动制订能评条例,明确能评事中事后监督检查,形成能评闭环管理。其次,促进循环经济做大做强。印发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等中期评估和考核验收管理办法。出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发布《国家鼓励的节水设备(产品)目录(2015年版)》。三是加强环境保护。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保率先突破战略,推动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深入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引导社会力量投入环境污染治理,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经验。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布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修订《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推动水污染防治有关工作。四是完善经济政策。严格落实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脱硫脱销除尘电价等政策,取消地方擅自出台的优惠电价。开展节能减排重大技术试点示范,支持创新性技术推广应用。努力破解节能环保市场的行业和地区垄断、保护,建立全国统一、公平透明、监管有效的市场体系,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建设。最后,加强节能环保执法监管。严格落实新修订的《环保法》,切实加大监管力度,明确企业和各级政府的法定责任,加大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加快推进节能环保数据的开发,鼓励各地区各部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探索实行“互联网+监管”等新模式,努力构建“制度+技术”的有效监管体系。3、符合《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七章中提出“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适应绿色消费、生态环保、安全健康的市场需求,着力扩大优质、生态、安全农副产品供给。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和产地环境整治,推进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绿色控害技术综合运用示范基地建设,完善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和检疫体系网络,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第九章“服务业跨越”第二节“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中提出“大力拓展旅游新兴业态,着力开发文化修学、宗教文化、温泉度假、邮轮游艇、自驾车营地、低碳旅游、生态养生、特色运动、葡萄酒旅游等高端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提高旅游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本项目一方面通过生态农业设施大棚(温室)种植特色无公害蔬菜、果品及观赏树木、花卉等农产品,并通过在温室大棚的顶棚空间配置太阳能复合膜(疏水膜)技术和装置,对项目所在地石家庄市及其周边县市区制药生产企业产出的制药菌渣和城市污水处理厂产出的城市污泥进行无害化封闭脱水和干化处理,并将经过封闭干化处理收取的菌渣污泥干基送入活化炉内进行炭化活化,生产出优质的环保吸附材料——活性炭产品。生态农业种植产出的特色蔬菜、果蔬、花卉等产品适应绿色消费、生态环保、安全健康的市场需求,废弃资源无害化处理经环保科技手段产出的活性炭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中国城市数以万计的市政污水处理厂、火力发电厂等高污染企业治理烟气、水质治理等领域。另一方面,依托赵县生态农业与环保科技相结合立体经济项目为载体,可进一步开发并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使农产品在“京津冀一体化”后的城乡居民休闲、参与中就地消费,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预期利润是普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5至10倍,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拓展农业产业化链条。符合《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4、符合赵县发展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赵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按照产业集聚、园区带动、突出重点的发展理念,着眼于现有资源、产业基础和开发潜力,充分考虑区域分工和联系,突出区域特色,确定“十二五”期间及今后一个时期,规划形成“一区带三园”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着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高端农业,提高农业信息化、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水平;加快农业高效生态示范园建设,开发集“休闲度假、领略历史文化名城风情、体验生态农业采摘情趣”为一体的旅游、观光、休闲农业项目,拓展生态农业发展空间。近年来,赵县县委县政府领导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打好基础,做好服务,搞好规划,逐步实施”的原则,采取了“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属地管理、三级联动”等措施,坚持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多元化,以“改变政府办公工作作风、完善交通条件,搞好政府服务、加强市场物流能力、强化历史文化名城宣传和旅游服务标准为突破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农业和果品销售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的转变,形成了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2.2产业政策分析项目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的第一类“鼓励类”第一条“农林业”第11款“生态种(养)技术开发与应用”、第31款“农牧渔产品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第32款“农林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与综合利用”及第三十四条“旅游业”第2款“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游及其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服务”的范畴,属于国家鼓励的产业之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方针,根据国发[2007]15号令《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规定,项目不属于通知附件中所列项目范围。项目认真贯彻河北省环境保护的政策,项目建设符合河北省环保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冀环发[2007]131号)提出的建设项目审批原则和相关规定,不属于限批和禁批范围。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并贯彻执行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2.3行业准入分析1、为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并随通知下发了《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明确了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领域、落后和淘汰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产品。本项目未被列入其中,符合宏观调控政策。2、本项目具备建设要求的准入条件,属于国家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发展规划及一系列产业政策,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同时企业建设本项目具备了地方规定的以下准入条件:(1)项目符合赵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选择、土地用途、投资强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均符合集约用地标准和要求。(2)环境保护措施符合国家有关规定。(3)通过勘查部门对本项目建设场地所进行的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工程地质现场测试与长期观测、工程地质资料室内整理等工作,依法获得《地质勘查报告》,为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本项目建设能够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和地质条件,避开或改造不利的地质因素,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市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具备项目建设要求的条件,符合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和一系列产业政策。第三章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分析3.1资源开发方案本项目不属于资源开发类项目,经营过程中不占用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自然资源,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3.2资源利用方案本项目涉及的能源主要是电力和水资源,其中:水资源主要为生活用水,生态农业灌溉用水和养殖用水来源于废弃资源无害化处理过程中产出的疏水冷凝水经爆氧和超滤深度净化处理后的中水回用,经估算本项目全年耗新鲜为生活用水,且耗水量较小;项目区供水水源及供水设施能满足本项目用水量要求,供水有保证;电力资源主要是农作物种植所需的补光照明用电和办公照明用电,项目年耗电量为136.46万kWh,由国家供电管网供应,经公司10/0.4kV变电室处理后满生产、办公和公用设施需求;同时,本项目建安装太阳能热水器50台,作为供热补充来源。3.3资源节约措施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项目建设及生产过程中拟采取以下措施:(1)项目建筑、结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设计标准规范进行设计,不超标,合理利用建筑材料,不浪费。(2)采用新型节能的墙体材料,重点使用轻质、高强、保温性能好的节能新材料和保温门窗,加强屋面及墙体保温。墙体材料尽可能使用国家推广使用的新型建材,如加气混凝土等,减少粘土红砖的使用量。(3)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以节能降耗。(4)所有设备一律选用符合国家规定的节能型设备,不选择国家已公布淘汰的机电产品。电器设备选用新型高效节能型,并采取电容补偿,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电损耗。照明灯具选用节能型,以节约用电。(5)注意节约用水,所有用水设施均选用节水型的。生产、生活场所卫生间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以节约用水。(6)在各类能源进入室内的入口处均装设各类能源消耗计量仪表,进行能耗计量、考核。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4.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4.1.1用能标准及节能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3、《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1999年)4、《节约用电管理办法》(2001年)5、《企业供配电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B/T16664-1996)6、国家六部委《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2000年)7、《河北省节约能源条例》(1997年)8、《河北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2001年)9、《河北省节能监察办法》(2005年)10、《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1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12、《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1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4.1.2指导性文件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04]30号2、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3、《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21号)4、《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10年第6号令)5、《关于建立单位GDP能耗等相关指标报送制度和修订能源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6、关于印发《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冀发改办[2010]1691号)7、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工作的通知》(冀政办发[2007]42号)8、《石家庄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暂行办法》(2007年)4.1.3国家行业标准及规范1、《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2、《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水利部、建设部、农业部2005第17号)3、《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4、《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5、《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