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建设可行性研究方案_第1页
数字图书馆建设可行性研究方案_第2页
数字图书馆建设可行性研究方案_第3页
数字图书馆建设可行性研究方案_第4页
数字图书馆建设可行性研究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可行性建设方案同方知网(北京)技术2008年5月目录TOC\o"1-4"\h\z\u1 建设项目 5 建设项目 5 建设单位 5 设计单位 5 建设依据 5 建设可行性分析 6 技术可行性分析 7 管理可行性分析 8 建设意义 8 需求分析 8 社会需求 9 促进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 9 提高各局党校教学、科研水平 9 有效共享和利用信息资源,为广大铁路职工和基础单位提供服务 9 提供决策和信息资源支持 10 经济需求 10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10 保护珍贵书籍 10 降低资源购买成本 10 提升特色资源的价值 11 总体设计 11 设计基本思想 11 设计原则 11 设计方法 12 总体框架 12 总体网络拓扑结构 12 应用系统总体结构 142 信息资源建设 16 建设原则 16 建设思路 17 建设方式 17 建设内容 18 产品选型基本需求参数 19系统软件指标与执行标准 19系统软件 213 标准规范建设 22 建设原则 22 建设内容 23 标准建设内容 23 规范建设内容 24 标准规范应用 26 系统选型及参数 27 元数据库系统将遵循的主要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 27 DC元数据标准指标 28 服务 31 服务器代理软件 314 系统集成 32 建设原则 32 系统集成 32 网络建设 34 公网建设 34 铁路网建设 34 产品选型需求参数 35 系统硬件与系统环境要求 35 服务器配置 35 存储设备 36 网络产品 36 系统软件要求 37 SQLServer数据库 37 windows管理平台 37 图书馆业务自动化管理平台 375 安全保障体系 38 安全威胁与风险分析 38 安全策略 39 安全措施与安全策略层次对照表 41 技术设计 43 管理设计 43 数据备份系统 44 加强网络监控 45 产品选型需求参数 456 基础建设 46 项目概述 46 项目设计 47 中心机房(30平米) 47 项目概况 47 技术要求 48 电子阅览室(70平米) 59 项目概况 59 技术要求 60 多功能学术研究室(50平米) 64 项目概况 64 技术要求 64 所需材料选型及参数 69 基建拓扑图 707 资源保障系统 72 软件系统 72 资源数字化系统 72 资源管理系统 747. 资源发布系统 75 信息检索系统 77 信息资源整合系统 78 党校资源门户 79 党校系统共建共享系统 80 信息资源共建体系 80 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81 纸制资源 82 电子资源 83 网络资源 84 多媒体资源 84 知识产权保护 84 知识产权相关问题 85 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86 对著作权人的保护 86 对铁道部党校数字资源著作权的保护 87 产品选型需求参数 878 服务功能 90 门户网站 90 为铁道部领导、党校教学科研人员提供主动推送服务 91 参考咨询 91 为教学科研提供荐购平台 92 查询服务 92 电子屏 92 短信服务 93 数据挖掘服务 93 产品选型需求参数 939 实施进度安排 9510 投资概算 -98- 投资总预算表 -98- 硬件投资预算表 -99- 软件投资预算表 -101- 资源建设投资预算表 -102- 基础建设投资预算表 -103-11 数字图书馆人员配置 -105-建设项目建设项目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单位铁道部党校。设计单位同方知网(北京)技术。建设依据(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胡锦涛同志对中共中央党校《关于建设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有关情况的报告》的批示:“要抓紧建设,快见成效,同时要防止重复建设”;(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4)中共中央第10号文件关于党校信息化的论述;(5)关于印发《全国党校图书馆工作既数字图书馆建设会议纪要》的通知(中校厅[2000]84号);(6)《关于成立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工程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的通知》(中校厅[2001]16号);(7)《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工程资源建设项目指南》(试行方案);(8)《全国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划(2006-2010)》;(9)《全国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条例》;(10)《全国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基本标准与规范(试行)》;(11)《铁道部党校关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委托书》;(12)《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办发17号文,2002年8月;(13)《信息技术-图片编码方法第一部分:标识》,GB/10022.1-1998;(14)《信息技术-图片编码方法第二部分:登记规程》,GB/10022.2-1996;(15)《电子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及计价依据》,信息产业部,2005年;(16)《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8567-88);(17)《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18)《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12504-90)等。建设可行性分析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是根据中央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要求,实现全路党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为铁路领导决策为党校教学科研需求,为铁路跨越式发展提供信息资源,因此既有紧迫的需求,又面临着有利的建设条件,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经过调查研究,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在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完全具备。技术可行性分析虽然数字图书馆是一个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为一体的高新技术项目,但依靠国家有关基础设施,依靠市场上成熟、实用的高新技术和相应的专业人才、管理人才的相互配合,目前铁道部党校已经具备建设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的各项条件。(1)相关技术已获得基本保障。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特别是在海量数据库软件的引进开发和数据仓库技术开发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些单位所进行的相关技术工作已达到国际同期水平,可以为实施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工程提供技术支持。(2)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我国骨干互联网已经相继实现了国际联网和国内互联。中国互联网已经覆盖了31个省市,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应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已有的网络平台。另外,我国的有线电视网覆盖面已达13000万用户,是全球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目前正在进行技术改造,可通过有线电视网将数字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形成庞大的用户群。在我国电信网和有线网还未达到的一些边远地区,可以通过卫星网作为传输手段。铁路党校目前已经建成公网,铁路内部网,所有这些,为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工程提供了可选择的、有效的互联方式。(3)新修订的《著作权法》为建设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的法律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提供了可能性。数字图书馆中的版权问题一直是世界范围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必须充分保护和尊重著作权人及出版者的权益。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基本功能(如取得作者许可授权、征收并分配著作权使用费、管理作品使用等),在实现保护作者著作权权利、帮助使用者以合法、快捷方式使用作品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社会管理作用。这一作法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且运行良好。新修订的《著作权法》正式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列为法定管理著作者权利的组织,为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通过合法、有效、便捷方式取得著作权许可,提供了最根本的法律依据。管理可行性分析在铁道部党校校委领导下图书馆已经具备了数字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能力。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将组建专门的运行管理机构,负责工程运行管理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协调各种相关部门。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在运行过程中将按国家有关政策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为党校教学科研,铁路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提供特色数字资源服务。建设意义(1)可以实现铁道部党校图书馆现代化,为党校教学科研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2)可以为铁道部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信息资源服务。(3)可以带动整个铁路局党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建立以部党校图书馆为中心,实现和各局党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需求分析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有关专家分析,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可以提高资源传递速度3-5倍,降低文件成本约44%(特殊历史性资料除外),减少由于错漏造成的损失40%,缩短新技术利用的周期55%。近些年的实践证明,凡是信息化程度高的国家和部门,均获得了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社会需求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数字化革命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可以有效解决各铁路局党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上存在的种种不足,大大促进铁道部党校工作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将成为铁路事业重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提高各局党校教学、科研水平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将会从根本上改变铁路系统党校图书馆保存、管理、传播、使用的传统方式和手段,克服我国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导致的图书资料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和共享的弊病,为知识创新和两个文明建设营造一个汲取文化信息的良好环境,加速科技的发展,提高文化的发展水平。有效共享和利用信息资源,为广大铁路职工和基础单位提供服务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将从根本上改变党校图书资源保存、管理、传播、使用的方式和手段,解决我国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导致的图书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和共享的问题,为科技创新和知识传播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无论是任何人,也无论在任何地方,只要连通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的网络系统,都能方便地使用各局党校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提供决策和信息资源支持长期以来,我国的图书文献资源一直分散在各个图书馆、科研机构等部门,条块分割,无法共享。建设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可以打破原有的封闭模式,建立专业化较强且具特色的资源数据库群,通过网络服务系统,为管理和各类业务人员提供丰富、准确的决策依据和信息资料。经济需求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的经济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通过全系统联合编目、联合采购、联合分布建库,统一平台,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体协调,以最节省的费用最大程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实现各局党校图书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整体优势。这样一来,既可以避免各局铁路党校图书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浪费,提高各局党校图书资源管理和利用的效率,也有利于各局党校图书资源的深度开发、全面报道、广泛传播和充分使用。保护珍贵书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珍贵书籍数字化加工可以供多人次阅读,又可以保护图书原件,减少了这类书籍的保护、修缮费用。降低资源购买成本从所掌握的情况结合目前资源购买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数字化资源的购买成本将低于纸质资源。数字资源的平均价格是纸质资源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同时,数字化资源的购置和运输费用也更加低廉。提升特色资源的价值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将为特色资源提供良好的对外交流平台,可以实现主动服务等方式,提高其利用率,提升其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综上所述,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在多方面具有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总体设计设计基本思想在总结其它单位数字图书馆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要以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为目标,数字图书馆建设要基于统一的标准、技术架构、网络环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手段,通过对铁路党校文献业务需求和功能的系统梳理,实现数据资源和应用系统的整合。设计原则总体设计遵循如下原则:需求主导,整合应用的原则:以需求为主导,突出重点,认真分析系统流程,充分利用学校和图书馆现有的通信及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资源,加强整合,促进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多方论证,综合比较的原则:综合考虑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发布等各个环节的实际需要,认真调研并听取专家的意见,在多方论证、综合比较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设计,以保证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量力而行的原则: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须量力而行,根据投资强度,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地安排工程建设规模和进度,力戒求大、求全。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现有设备的利用,保证日前投入设备的优先使用。设计方法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网络结构采用公网(因特网)和铁路网两套网络结构,按照部信息办的要求,两网要严格物理隔离。在资源建设上,要以建立特色资源为主,利用社会资源为辅的原则,数据结构要求符合DC,MARC标准。同时,在充分分析系统需求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系统要选用基于成熟、稳定的产品和技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完成系统的设计。总体框架总体网络拓扑结构根据系统建设范围、建设内容、技术特点和现有条件,设计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系统建设运行期间总体拓扑结构,分为公网拓扑图和铁路网拓扑图。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公网拓扑图2.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铁路内网拓扑图应用系统总体结构应用系统设计的总体结构图如下图所示: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是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所在,涉及建设原则、建设方式、建设内容、加工工艺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具体问题。建设原则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数量庞大、类型繁多、建设环节复杂、涉及部门多,为了有效推进信息资源建设,就必须遵守如下原则:结合党校工作的原则。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党校发展的目标,并围绕党校工作的重点,根据铁路事业发展需求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选择确定重点数据库的建设任务。联合建设、资源共享的原则。各铁路局党校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因此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参与信息资源库的联合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铁路党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这是保障铁路党校资源建设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在加强全系统已建数据库整合工作的同时,坚持引进与自建相结合,使有限的财力和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以有限的资金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建设。量力而行、突出特色的原则。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各类资源库和知识库的建设应根据铁路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不过分求全求高和一步到位。重在突出特色和重点,最终形成具有铁路特色的各类数字资源库和知识库。急用资源优先的原则。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由于资金又有限,不可能将所有资源全部数字化,因此必须遵循急用优先的原则,集中资金对铁路各级领导决策、对党校教学科研有帮助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加工。建设思路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思路是:以铁路特色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和各铁路局党校图书馆进行分布式加工与存储、一站式检索,达到共建共享的目的。由于资源建设采取的是以知识为对象、以信息资源为对象的建设方法,因而要求知识体系具有科学性、时代性与完备性,资源的信息化层次具有高度知识可挖掘性和资源可增值性,资源内容的提供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根据党校系统的知识体系及其发展脉络,由党校各学科专家对基本信息进行梳理,确认新的知识点及其在相关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将新的知识提炼为知识元,与其出处一并组织到知识体系之中。通过知识元的规范化表述与引文链接等深度知识关联方法,建立知识网络。用智能化知识挖掘技术实现知识发现功能。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和各铁路局党校图书馆首先要解决所加工资源的版权问题。从法律层面、技术层面和自用版权作品的管理上建立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对数据库、文献数字化、网络作品的著作权问题加以完善解决,并且从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上提出相关的保护技术,以保护作品的版权。对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所涉及的各类知识产权问题,要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并结合自身建设,做好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建设方式信息资源建设采用共建共享的方式,最终形成以铁道部党校图书馆为核心馆,各铁路局党校为成员馆的整体格局。信息资源建设将以铁道部党校图书馆为主,联合各局党校图书馆共同建设。建设内容自建数据库此类数据库以部党校图书馆为主,联合各个铁路局党校图书馆共同建设。要求符合DC标准,能够实现跨库和异构库之间的检索,资源调用。此类数据库包括:马恩列斯论铁路数据库(摘要)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铁路重要论述数据库(摘要)铁路党校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数据库(全文)铁路干部教育培训数据库(全文)铁路企业文化数据库(全文)铁路相关理论研究数据库(全文)铁路社科期刊数据库(全文)铁路党校图书馆图书、期刊联合目录数据库(目录)铁路党校图书联合荐购平台数据库(目录)铁路党校教学多媒体数据库(视频)外购数据库此类数据库主要选择适合党校教学、科研需求的图书、期刊、报纸、内部信息等,以购买为主,自建为辅。形成以部党校图书馆为核心馆,路局党校图书馆为成员馆的网络格局。主要设想是在部党校图书馆建立镜像站点,为路局党校和铁路其它单位提供资源服务。此类数据库包括社科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主要是:《中国学术期刊》、《国研网》、龙源期刊、人大报刊复印材料等数据库)电子图书数据库。(主要是《北大方正》、《书生》等)联合共建数据库此类数据库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主要设想是以部党校图书馆搜集资料,建库为主,联合铁路工会、多经等单位共同建设。此类数据库包括:铁路工会数据库(全文)铁路多种经营数据库(全文)产品选型基本需求参数系统软件指标与执行标准全文数据库参数:全文检索速度:500GB/秒相似检索速度:100万文献量/20毫秒单表支持最大记录个数:40亿单表支持最大容量:8TB(分区表最大容量2PB)可同时跨库检索最大数:255个拥有400万数量级的概念关系词典MARC数据资源将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书目库最大记录数 1000万条(仅受磁盘空间和SQLServer的限制)记录最大长度 99K字节每个记录可抽取的检索点数量 不限每小时平均数据吞吐量(记录存盘) 普通P4微机3万条,专用服务器5万条每个字段和子字段最大长度 不限(仅受记录长度限制)字段可重复个数 不限(仅受记录长度限制)子字段可重复个数 不限(仅受记录长度限制)每个检索点最大长度 变长记录更新后的索引更新方式 逐条实时更新单一对象和结果的检索响应时间 小于2秒DJVU压缩格式技术指标实现电子图像及文档到DjVu文件的转换。支持tif、jpeg、bmp、gif等多种标准图像格式及pdf电子文档的批量监控转换,可以在DjVu转换的同时进行OCR识别,设置水印,创建缩略图,输出xml及txt文件,并对转换的文件进行合并,输出高压缩比、图像清晰的DjVu文件。1.高压缩比;2.支持多种格式转换:3.设置水印;4.支持批量处理和单个文件处理;5.支持OCR识别,中外文100多种语言种类;6.对转换过程记录日志;7.生成TXT文件;8.生成XML文件,方便交换数据;9.创建缩略图;10.监控转换目录,自由设定转换时间;11.设置多种转换模板;12.支持多版本操作系统。系统软件全文数据库管理软件。数据压缩软件包(DJVU格式)图书、期刊联合编目、合并软件包全文元数据库管理软件包图书、期刊采购、荐构平台管理软件包总体框架结构铁道部党校数字书馆总体框架如图:标准规范建设为了有效整合数据,避免资源重复建设,系统必须建设一套既符合中国特色又可与国际标准接轨,既反映专业特点又可与国家标准融合的标准规范体系。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主要涉及:资源加工、资源管理、资源发布、资源服务等方面。建设原则(1)国际标准本地化的原则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国际标准本地化是指将国际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等同或修改转化为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工程所需要的标准。项目自始就应该加强资源加工的标准化研究,很好地处理数字资源加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其总体技术水平保持与国际接轨。但是,有些标准并非拿来即用,必须进行本地化后才可使用。因此,应对国际标准进行本地化研究与应用。(2)与国家文献信息系统标准规范接轨的原则为促进我国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等单位正在研究和制定与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范。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将充分吸收和应用这些标准,以便与国家文献信息系统标准规范接轨。(3)应用和制定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和规则的原则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标准或规则,但是,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还需要很多与之相适应的标准规范或规则,需要结合目前信息资源的特点和保障系统的要求,使过去已有的标准能应用于系统,并研究和开发新的相关标准规范或规则。建设内容标准建设内容标准建设包含以下内容:(1)OAI-PMH元数据收割协议;(2)OAIS开放资源仓储系统;(3)METS元数据编码与交换标准;(4)OpenURL开放的数字资源参考链接标准;(5)Z39.50协议;(6)PortletJSR168标准;(7)MQ协议;(8)WebServices标准;(9)ISO10160/10161ILL馆际互借协议;(10)SAML统一认证与单点登录接口标准。以上技术标准,本项目将直接引用。每个标准在系统中的使用方法如下:OAI、OAIS:用于元数据收割;METS:用于原文收割;OpenURL:用于资源调度及资源的URL定位;Z39.50协议:资源调度,调用支持Z3协议的资源;PortletJSR168标准:资源发布门户;MQ协议:用于原文收割,用于原文传递;WebServices标准:资源检索后台使用的方法;ISO10160/10161ILL馆际互借协议:资源调度,定位资源在不同馆的URL位置;SAML统一认证与单点登录接口标准:用户统一认证。规范建设内容规范建设包含以下内容:(1)信息资源异构整合检索规范;(2)虚拟参考咨询访问服务规范;(3)资源加工规范;(4)元数据规范;(5)数字对象规范;(6)数据库著录规则。以上规范需要自建。每个规范的内容及在系统中的使用方法如下:(1)信息资源异构整合检索规范由于历史原因,信息资源存在着多种异构数据库并存的局面,使得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和管理方式多种多样。因此在系统建设之初,研究制定异构数据库之间信息交互和共享规范显得尤为重要。信息资源异构整合检索规范,旨在制订一种可以实现异构数据库间统一跨库检索的规范。此规范建设方法为自主开发,用于在统一异构检索系统中。(2)虚拟参考咨询访问服务规范在图书情报机构的信息服务中,参考咨询历来是核心服务内容之一,体现了图书情报服务专业化、智能化、知识化程度。随着数字化信息环境的形成,传统参考咨询服务已经受到极大挑战。由此应运而生的智能化网络咨询管理系统,可以集FAQ、表单、实时文字等方式于一体,建立文献信息系统与读者之间零距离沟通的桥梁。此规范建设方法为自主开发,用于用户服务系统中的虚拟参考咨询系统。(3)资源加工规范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包含各种类型的数字资源,数字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而数字资源加工标准又是数字资源建设的基础,因此,统一数字资源的加工标准是有必要的。资源从原始形态上可分两类:一类是数字资源;另一类就是非数字化的资源,需要进行数字化转换才能为文献信息系统所用。针对不同资源,定义文件格式采样规范,如图片采样标准、音频、视频格式采样标准等。此规范建设方法为自主设置,用于在资源加工系统中。(4)元数据规范元数据是定义和描述数据的数据,是一种用来描述数字化信息资源,确保数字化信息资源能够被计算机及网络系统自动辨析、分解、提取和分析归纳的一整套编码体系。目前主要从两个角度定义元数据:一是强调结构化的数据,元数据提供关于信息资源或数据的一种结构化的数据,这是对信息资源结构化的描述;二是突出其功能,元数据用来规定数字化信息组织的一种数据结构标准,描述信息资源或数据对象,其目的在于能够发现资源、识别资源、评价资源,而且对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选择、定位和调用,并追踪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管理使用和长期保存。此规范建设方法为自主建设,用于在资源管理系统中。(5)数字对象规范数字资源的唯一标识符是因特网上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名称管理机制,是实现目前因特网上应用系统互操作的关键之一,唯一标识符和名称空间、命名机构,协议和解析机制共同构成一种唯一标识符系统。就目前而言,DOI作为数字对象的唯一标识符方案在管理、注册和解析方面是发展是最为完善的。但无论是为自己的资源申请DOI,或是申请成为RA,都需要缴纳不菲的会员费或DOI的注册费及维护费。因此,在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设中,自建一种DOI方案,解决数字对象的唯一标识符方案。此规范建设方法为自主建设,用于在资源管理系统的数字对象管理中。(6)数据库著录规则本规范制定的目的是在基本元数据基础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信息资源描述元数据的应用规范和著录规则,以作为各文献信息系统对其信息资源对象进行著录的依据,元数据根据系统的文献种类划分,主要有以下6大类文献的著录规则:此规范建设方法为自主建设,用于在资源管理系统中。标准规范应用每个标准规范应用在不同的子系统中,如图所示:资源加工资源加工著录资源管理中心资源发布信息检索用户服务虚拟参考咨询SAML规范资源加工规范

数据库著录规则

数字对象规范元数据规范OpenURL协议ISO10160/10161ILL馆际互借协议Z39.50协议虚拟参考咨询访问服务规范资源建设协作体OAI元数据收割协议METS元数据编码与交换标准MQ消息可靠传输规范其他来源PortletJSR168门户组件规范WebServices规范标准规范数据流

系统选型及参数元数据库系统将遵循的主要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UNIMARCbibliographicformatISO646:Informationprocessing-ISO7-bitcodedcharactersetforinformationinterchangeISO2022-1982:Informationprocessing-ISO7-bitand8-bitcodedcharactersets-codeextensiontechniqueISO2709-1984:Documentation-Formatforbibliographicinformationinterchangeonmagnetictape.ISO3166-1993:Codesfortherepresentationofnamesofcountries.Amendmentsissuedoccasionally.ISO2108-1978:Documentation-InternationalStandardBookNumbering(ISBN).ISO/IEC10646:UCS-UniversalMultiple-OctetCodedCharacterSet.ISBD-(M):国际标准书目著录WH/T0503-96:中国机读目录格式GB5195-86:国际标准书号(ISBN)GB9999-86:国际标准刊号(ISSN)GB13000-93: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GB2260-8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3469: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GB3792.1:文献著录总则GB3792.2:普通图书著录规则DC元数据标准指标元素名意义填写规范1Title题名必填Chief正题名必填Alternative替代题名选择使用,可重复Paralled并列题名选择使用,可重复Uniform统一题名选择使用,可重复Other-Title其他题名选择使用,可重复2Creator内容创建者选择使用,可重复3Contributor其他责任者如果有值,必填4Publisher出版者选择使用,可重复5Subject主题如果有值,必填Keyword主题词或关键词如果有值,必填CLC中图法分类号如果有值,必填LCCAS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选择使用,可重复DDC杜威十进分类法分类号选择使用,可重复U-D-C用户自定义分类号选择使用,可重复6Description描述推荐填写Abstract文摘选择使用,可重复TableOfContent目次选择使用,可重复Version版本说明选择使用,可重复Audience适用对象选择使用,可重复Award评价选择使用,可重复Common一般性注释选择使用,可重复7Date日期推荐填写Created创建日期如果有值,必填Valid生效日期选择使用,不可重复Available可用日期选择使用,不可重复Issued发行日期如果有值,必填Modified修订时间选择使用,可重复copyrighted版权时间推荐填写,不可重复dateAccepted接受日期推荐填写,不可重复dateSubmitted提交日期推荐填写,不可重复dateCaptured获取日期推荐填写,不可重复8Type类型可选9Format格式推荐填写,不可重复Extent扩展尺寸选择使用,可重复Media-Type媒体类型选择使用,可重复System-Req系统需求选择使用,可重复Medium媒体类型选择使用,可重复10Identifier标识符如果有值,必填ISBN国际标准书号选择使用,可重复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选择使用,可重复ISMN国际标准音乐号选择使用,可重复ISRN国际标准技术报告号选择使用,可重复ISRC国际标准音像制品编码选择使用,可重复CSSN中国标准刊号选择使用,可重复CODEN连续出版物号选择使用,可重复SPN标准号选择使用,可重复URI统一资源标识符必填URL统一资源定位符选择使用,可重复URN统一资源标识符必填DOI数字对象标识符选择使用,可重复Article-Identifier论文标识号选择使用,可重复U-D-I自定义标识符选择使用,可重复11Source来源选择使用,不可重复Source-Name来源题名选择使用,可重复Year年度标识选择使用,不可重复Volume卷辑标识选择使用,不可重复Number分期标识选择使用,不可重复12Language语种如果有值,必填Text-Language正文语种选择使用,可重复Caption-Language字幕语种选择使用,可重复Dub-Language配音语种选择使用,可重复13Relation关联推荐填写IsVersionOf版本继承推荐填写HasVersion版本关联选择使用,可重复IsFormatOf格式转换于推荐填写HasFormat格式转换为推荐填写IsReplacedBy被替代选择使用,可重复Replaces替代选择使用,可重复IsPartOf组成部分推荐填写HasPart部分为可选IsRequiredBy被需求选择使用,可重复Requires需求选择使用,可重复IsReferencedBy被参照选择使用,可重复References参照选择使用,可重复14Coverage覆盖范围选择使用,可重复Spatial空间选择使用,可重复Temporal时间选择使用,可重复15Rights权限推荐填写16Audience受众可选17Edition版本推荐填写18Location位置信息如果有值,必填19Support支持Project项目Branch部门Fund基金20Security安全Secret-Level密级Authorization使用授权部党校图书馆的业务系统内部,通过Z3950的接口查询图书馆的采访数据,并且使检索结果的数据可以直接地进行查重、确认等操作并存入图书馆的采购库中,避免中间数据下载转换的繁杂步骤,提高采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年为图书馆提供编目数据服务,提供帐户权限、计数的功能。建立区域的或系统的联合目录,共享书目数据,又不影响本馆数据的安全。服务器代理软件服务器代理软件,安装在图书馆内的网关服务器上,将外部用户的请求转发给内部服务器,并将内部服务器返回的结果传送回外部用户。部党校图书馆根据馆藏电子资源比较多的情况,以及自身网络条件,建设专用的服务器代理软件,是为了实现以下功能:一是通过代理软件的帐户管理功能,限制非法用户发访问,以及从非法地址进行访问,提高数据安全性;二是避免内部服务器暴露在外网上,减少它们受攻击的机会,提高服务器的安全性;三是通过代理功能在同一台服务器可以发布多个资源,节省域名使用。服务器代理软件的使用,可以安全、有效地保障馆藏电子资源对全路用户的开放,真正实现电子资源的共享。系统集成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含网络、软硬件及数据资源建设的大型数字资源系统工程项目,需要通过集成设计来统一考虑系统的硬件、软件配置和数据资源部署,达到提高系统建设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建设原则系统集成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系统安全可靠。由于资源加工和整合对系统的要求较高,为了防止由于主要设备出现故障而使整个系统处于长时间的停机状态,必须考虑对主要设备作设备冗余,使系统在极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管理方便。系统要求有良好的可管理性,降低网络运营及维护的成本。可扩充性。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要求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采用成熟技术,保证系统以后升级、扩展的顺利进行。系统集成系统集成包括:硬件及网络集成、系统软件集成、应用软件平台集成和数据资源集成。各分项集成描述如下:(1)硬件及网络集成网络及硬件设备是保障系统安全及稳定运行的基础。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将充分利用现有服务器作为用户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用于提供Web浏览服务和记录用户使用系统的相关信息,如日志、计费等,备份服务器主要是在主服务器发生异常的情况下临时代替主服务器提供服务,主服务器恢复正常后,备份服务器停止提供服务,由主服务器提供服务。资源加工服务器和资源整合服务器,分别用于处理并发的资源加工处理请求和整合网络异构资源。应用服务器和OpenURL专用服务器,分别用于处理用户对资源的访问和对资源地址的调度与发布。硬件防火墙,放在系统的前端,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UPS保障在异常断电或电压不稳的情况下管理员有足够的处理时间,使损失减少到最小。(2)系统软件集成本系统中,服务器上的操作系统均采用WindowsServer2003,从基本上可以保证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数据库管理系统方面将主要集成SQLServer数据库和全文检索专用数据库。其中文献数据将储存在专用数据库中,以保障全文检索服务性能;用户的计费数据将存储在SQLServer关系数据库中,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数据读取、写入的速度和数据安全性。在服务器上增加软件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保障系统的安全性,防止来自公网的非法访问和病毒传染。(3)应用软件平台集成应用软件平台包含:资源加工、资源管理、资源发布、信息检索、用户服务等系统,以上各系统结合系统标准规范,分布部署,协同工作,密不可分,共同完成资源建设、管理、发布和服务工作。资源加工系统将各单位的纸质文档、电子资源、网络资源加工整理,存放到资源加工服务器上;资源管理系统对加工好的资源进行收割及实时更新;资源发布系统将资源统一发布到铁道部党校资源门户网站上,实现信息检索,通过用户服务系统对用户提供服务。网络建设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要充分考虑公网和路网的两网建设。根据铁道部信息中心的要求,公网和路网必须物理隔离。因此,应考虑以下建设方案。公网建设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公网的主要目标是:上联中央党校图书馆,下联各省委党校图书馆,实现全国党校图书馆系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铁道部党校图书馆通过与全国党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以获得大量的、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减少本系统购买和建设信息资源的经费支出,达到为本校教学科研人员提供数字信息资源服务的目的。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在公网的资源建设上主要提供全文元数据、摘要数据、书目期刊MARC数据和部分全文数据等不存在版权问题,又符合需求的各类数据资源。能够实现网站资源发布,跨库检索,主动推送信息资源服务等功能。需要配备服务器和磁盘阵列等设备。据测算,配备刀片服务器2台。存储容量6T基本可以满足需求。铁路网建设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路网的目标是:为铁道部领导、各铁路局领导、各铁路局党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广大的铁路职工提供数字信息资源服务。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在路网上提供的资源主要是符合铁路需求的各类全文信息资源,内部信息资源以及为广大铁路干部职工服务的电子图书、期刊数据信息。要实现信息资源主动发布,铁路局党校图书馆馆际互借,信息相互交流,资源共建共享等功能。要实现以上功能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据测算,需要配备刀片服务2台。存储容量6T基本可以满足需求。产品选型需求参数系统硬件与系统环境要求服务器配置根据其它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经验。铁道部党校数字图书馆服务器应到遵循易多不易大的原则,同时根据铁道部党校机房的面积,应采用刀片式服务器。图书馆内部管理服务器:可使用普通服务器,用于图书馆内部业务管理,服务要求每天8小时开机,每周5天工作。联合编目服务器:推荐较高标准的服务器,要求在互联网上连续工作,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开机,允许每月重新启动一次。要求有较长时间智能关机的不间断电源支持。联合编目备份服务器:可以使用普通服务器,当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充当联合编目服务器工作。联合采购服务器:推荐较高标准的服务器,要求在互联网上连续工作,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开机,允许每月重新启动一次。要求有较长时间智能关机的不间断电源支持。联合采购备份服务器:可以使用普通服务器,当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充当联合编目服务器工作。WEB服务器两台:一台应用于公网,一台应用于路网。主要用途对互联网和铁路网的读者实现信息发布,实现7×24小时不间断在线。数据库管理服务器四台:路网两台,公网两台,用于数据库管理和冗灾。存储设备根据测算,铁道部党校图书馆年购买的全文数据库年增长量约为200G左右(学术期刊、电子图书、重要报纸和重要会议论文等),根据信息资源的生命周期理论和对存储空间的考虑,图书馆拟对购买数据在线存储5年:200G×5有铁路特色的全文数据,估计年增长量在10000篇左右,每篇10页左右,按照每篇计算,考虑存储空间和在线使用情况,图书馆对自建数据计划保存10年,×10000×10=0.25T;图书过刊需要加工约50000册,每册平均按300页测算,按每册75M计算,75G×50000=3.75全文标引数据(都柏林核)约占空间10M,10M×50000=0.5T;MARC数据一条约占空间2K,200000条,2K×200000=;以上数据量共计:1T+0.25T+3.75T+0.5T+=5.5T;同时还考虑一些报告等视频数据资源并且资源要做到内、外网数据同步。因此,我们测算部党校图书馆存储设备内、外网分别应不小于6T空间。网络产品部党校数字图书馆根据现有的网络产品,还需要配备路网数据光纤交换机,公网数据光纤交换机,用于服务器和存储之间的数据交换;同时还要配备电子阅览室和图书馆局域网交换机。使读者可以通过电子阅览室和读者查询机实现对图书馆资源的查询。系统软件要求SQLServer数据库SQLServer数据库是一个完整的数据管理和分析软件,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需要应用其进行管理。同时能够以最高的性能、最高的可用性和最高的安全性运行应用系统。windows管理平台服务器的操作系统软件,易于部署、管理和使用。为系统管理员提供了对服务器的安全、可靠和简化的管理平台。图书馆业务自动化管理平台图书馆业务自动化管理平台强化了图书馆固定资产的电子化管理。同时平台可以在图书将要过期时由系统生成电子催还单,通过群发电子邮件,发送到读者的信箱中。平台的网络续借功能能够在读者不到图书馆的情况下通过图书馆网络在浏览器页面上进行续借。安全保障体系安全威胁与风险分析铁道部党校校园网络虽然建立了防火墙,但学校数字图书馆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和风险是来自校内系统的物理层、网络层、系统层、信息交换层、应用层、管理层等层次;数字图书馆在充分考虑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存储安全、信息访问安全、制度安全、身份认证、防计算机病毒及电磁波防护等方面的要求,对数字图书馆的安全做出以下分析:1、物理层在物理层安全中,要特别考虑系统中大量共享数据的存储介质安全,要按照国家的技术要求,从电磁泄漏、访问控制、应用系统安全、存储备份和安全管理等进行升级、改造。2、网络层网络层风险主要考虑不同网络信任域之间互联的风险:系统在各部门之间不同的网络信任域存在着网络覆盖和使用范围、安全防护等级、技术体系不统一的问题。网络之间的互联有可能造成某一网络信任域安全等级下降的危险,甚至会形成一些网络上的漏洞。3、系统层系统层主要风险或威胁包括:由操作系统自身的不安全引起的风险、应用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可能被利用或被攻击的缺陷或漏洞。4、信息交换层系统分布于各部门不同网络信任域之中,在不同网络信任域之间的信息交换中,存在的主要威胁和风险包括:伪装、系统入侵、通信监听、数据篡改、抵赖等。5、应用层应用层主要风险或威胁包括:合法用户越权、恶意代码侵害、操作失误和恶意操作风险、不同信任域之间信任关系传递或互联带来的其他风险。6、管理层管理层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口令和密钥管理风险、人员管理漏洞、审计不力或无审计、制度漏洞风险等。安全策略1、确保物理安全,目的是保护机房计算机系统、网络服务器、打印机等硬件实体和通信链路免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搭线攻击;验证用户的身份和使用权限、防止用户越权操作;确保计算机系统有一个良好的电磁兼容工作环境;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非法进入计算机控制室和各种偷窃、破坏活动的发生。2、确保网络安全,利用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以实现网络安全。为了保证数据传输中内容不被窃取,信息加密非常重要,信息加密策略目的是保护网内的数据、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保护网上传输的数据。网络加密常用的方法有链路加密、端点加密和节点加密三种。链路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络节点之间的链路信息安全;端-端加密的目的是对源端用户到目的端用户的数据提供保护;节点加密的目的是对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传输链路提供保护。可根据网络情况酌情选择上述加密方式。3、确保信息存储安全,利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的数据存储和备份设备实现信息存储安全。通过优秀的信息数据存储软件,实现数据精确时间备份、实时数据镜像等功能。4、确保信息访问安全,利用统一的信任体系和目录服务及权限管理功能,通过用户及角色权限的策略设定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安全。包括以下3点内容:入网访问控制入网访问控制为网络访问提供了第一层访问控制。它控制哪些用户能够登录到服务器并获取网络资源,控制准许用户入网的时间和准许他们在哪台工作站入网。用户的入网访问控制可分为三个步骤:用户名的识别与验证、用户口令的识别与验证、用户帐号的缺省限制检查。三道关卡中只要任何一关未过,该用户便不能进入该网络。网络的权限控制网络的权限控制是针对网络非法操作所提出的一种安全保护措施。用户和用户组被赋予一定的权限。网络控制用户和用户组可以访问哪些目录、子目录、文件和其他资源。可以指定用户对这些文件、目录、设备能够执行哪些操作。受托者指派和继承权限屏蔽(IRM)可作为其两种实现方式。目录级安全控制网络应允许控制用户对目录、文件、设备的访问。用户在目录一级指定的权限对所有文件和子目录有效,用户还可进一步指定对目录下的子目录和文件的权限。用户对文件或目标的有效权限取决于以下二个因素:用户的受托者指派、用户所在组的受托者指派、继承权限屏蔽取消的用户权限。一个网络系统管理员应当为用户指定适当的访问权限,这些访问权限控制着用户对服务器的访问。5、制度安全,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对于确保网络的安全、可靠地运行,将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制度安全策略包括:确定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管理范围;制订有关网络操作使用规程和人员出入机房管理制度;制定网络系统的维护制度和应急措施等。6、身份认证,通过平台提供的安全系统接口和引入成熟的身份认证安全技术如PKI、动态口令、矩阵卡、一次性密码卡等来保证身份认证的安全性与正确性。7、防计算机病毒,通过软硬件防火墙、防毒软件等组成的安全体系进行计算机病毒防控。安全体系应实现以下4点内容:全方位的防毒功能,能够考虑到所有可能的入侵通道;具有多层架构的防毒机制;易于集中管理及维护,具有自动更新升级的能力;中央控管的防毒规则,完全不需使用者设定,提高信息人员效率;具有病毒防护统计报告能力,使你易于掌握整个防护计划。8、电磁波的防护,抑制和防止电磁泄漏(即TEMPEST技术)是物理安全策略的一个主要问题。目前主要防护措施有两类:一类是对传导发射的防护,主要采取对电源线和信号线加装性能良好的滤波器,减小传输阻抗和导线间的交叉耦合。另一类是对辐射的防护,这类防护措施又可分为以下两种:一是采用各种电磁屏蔽措施,如对设备的金属屏蔽和各种接插件的屏蔽,同时对机房的下水管、暖气管和金属门窗进行屏蔽和隔离;二是干扰的防护措施,即在计算机系统工作的同时,利用干扰装置产生一种与计算机系统辐射相关的伪噪声向空间辐射来掩盖计算机系统的工作频率和信息特征。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哪些防护措施,并屏蔽机房实现计算机电磁泄露的防护。9、提供专项策略,根据系统需求,在系统中增加冗余机制、防病毒措施、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等安全策略。10、针对系统提供策略,主要是制定相应策略,保证系统的经常更新,减少漏洞的存在,如对于防病毒软件,需要定期更新病毒库。11、建立合适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依据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对日常操作、运行维护、审计监督、文档管理进行统一管理,保证系统安全。安全措施与安全策略层次对照表针对以上对各个层次存在的安全威胁和风险的分析,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平台项目中将采取如表所示的各种安全措施对安全威胁和风险加以防范。措施层次措施层次物理层网络层系统层信息交换层应用层管理层安全管理设备管理规定、设备监控网络管理规定、网络设备监控系统评测规范信息交换规范及加密传输系统运行规定、信息系统运行和信息内容监控相应的组织机构及职能统一信任体系利用设备证书提供网络设备的相互认证提供开放接口以便整合入整体体系,提供身份认证及用户角色策略网络防护防火墙和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联动不同信息安全域的信息安全交换内网部分加密机之间设备认证;外网利用VPN技术提供个人和接入设备的认证功能成熟的信息交换技术,可靠的传输及加密策略完整的信息交换体系支持安全审计设备的审计网络层审计系统层审计应用层审计管理层审计局部计算环境安全关键主机加固病毒和恶意代码防治数据和系统备份加密设备和网络设备备份系统容灾恢复数据存储备份提供重要系统的系统备份应急响应与技术支持服务物理环境安全性评估网络脆弱性分析系统漏洞分析提供应急情况的响应和技术支持提供安全培训和各类安全服务技术设计主要用于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及数据的安全性。考虑项目投资规模,根据系统对安全的实际需求,本系统采用防火墙、防病毒系统和数据冗余相结合的安全保障机制,即可有效满足系统对安全的需求。在系统与中心交换机之间部署硬件防火墙,所有的外部数据和外部请求都必须通过防火墙系统,从而既可以保证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本系统,也可以有效阻止来自互联网的非法访问。在服务器上部署软件防火墙,设置合理的规则,和硬件防火墙结合在一起,双重保障,可有效地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在服务器上部署合适的防病毒软件,并保持病毒库的经常更新,可以很有效地阻止恶意代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