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21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学案: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含解析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_掌握内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__1.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及其影响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系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3)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运动方向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对地形的影响形成褶皱山脉和断裂带形成高原、盆地和平原等地貌相互关系它们相伴发生;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2。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表现形式及作用表现因素作用结果风化作用温度、水、生物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等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堆积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3)主要的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4)主要的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下题。1.平顶海山()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解析:选D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阶段Ⅰ,海山是由岩浆喷发冷却凝结形成,因此该山是由岩浆岩构成的火山,A、B项错误;阶段Ⅰ至阶段Ⅱ火山顶部露出海面部分经外力侵蚀而消失,C项错误;图中显示岩石圈移动过程中该山不断下沉,最后被海洋淹没,形成平顶海山,D项正确。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2~3题。2.左图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A.风力堆积形成 B.流水沉积作用C.风力侵蚀残留 D.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3.右图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A.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C.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解析:2。B3。A第2题,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在极干旱地区的干涸的湖底中,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然后经历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了这种顶部平坦的平顶山状雅丹.故选B。第3题,雅丹地貌分布区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由于高速大风的长期吹拂,导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另一侧由于位于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地势相对和缓。故选A。地质工作者对某河流的一个断面开展科学考察,并借助现代技术推测出该断面河流水位及地层(沉积岩)的上升过程。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地层上升过程中河流水位保持相对稳定。如图是根据推测结果绘制的坐标图,其中实线表示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虚线表示甲、乙、丙三个地层上表面高度的时间变化.据此完成4~6题.4.造成该断面附近地层上升的主要作用是()A.岩浆活动 B.地壳运动C.堆积作用 D.变质作用5.该断面上,甲地层比乙地层()A.形成早,厚度小 B.形成早,厚度大C.形成晚,厚度小 D.形成晚,厚度大6.当前,该断面地质类型是()A.“V”型谷 B.河漫滩C.冲积扇 D.三角洲解析:4.B5。C6。A第4题,由图可知,距今时间越近该断面附近地层上表面海拔越高,说明地壳上升运动是不断进行的,B对;据图文信息,该剖面地层为沉积岩,没有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的痕迹,A、D错;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地层上升过程中河流水位保持相对稳定,这说明没有明显的堆积作用,C错。第5题,由坐标图可知,甲地层上表面海拔较高,说明形成较晚;甲、乙两地层上表面的间距明显小于乙、丙两地层上表面的间距,说明甲地层厚度较乙地层小.第6题,由于地层上升过程中流水侵蚀不断进行,该地貌为“V”型谷;河漫滩、冲积扇和三角洲等都是流水堆积作用的产物。__理清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__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1.岩石的分类图中A为侵入型岩浆岩,B为喷出型岩浆岩,C为沉积岩,D为变质岩。2.主要的地质作用图中①代表上升冷却凝固作用,②代表固结成岩作用,③代表变质作用,④代表重熔再生作用。3.循环过程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4.岩石的类型和特点类型形成特点举例岩浆岩侵入岩地下岩浆在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凝而成岩石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玄武岩是喷出型岩浆岩喷出岩地下岩浆在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岩石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的有流纹或有气孔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岩石层理构造、含有化石石灰岩、砂岩、页岩等变质岩岩石在变质作用下形成新岩石片理构造大理岩、板岩等5.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①三进一出→岩浆;②一进三出→岩浆岩;③二进二出→变质岩和沉积岩。(2)判断箭头含义:①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②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③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④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在安纳托利亚高原,数亿年前喷发的火山灰熔岩堆积形成玄武岩和凝灰岩层,后经长期风化侵蚀,形成头带“帽子”的圆锥形尖塔,被称为“精灵烟囱"。当地人在岩面上开凿窑洞作为客栈。读图1和图2,回答1~2题。1.形成“精灵烟囱"奇特形态的地质作用包括()A.①②⑤ B.①③⑤C.①②④ D.②③④2.当地人将“精灵烟囱"开凿窑洞建设客栈,其有利条件推断合理的是()A.凝灰岩质地松软,较易于开凿B.塔形外表坡度大,利排水C.玄武岩面多气孔,利通风透气D.岩体层理清晰,结构稳定解析:1.C2.A第1题,精灵烟囱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精灵烟囱的岩石是岩浆岩和沉积岩.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冷却凝固而成,沉积岩是外力作用而成。明确图中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图中丁是岩浆。丙和戊都是岩浆岩,④是冷却凝固作用;②是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外力作用)形成新的沉积物,①是固结成岩作用(属于外力作用),⑤是高温重熔作用,由文字材料知,“精灵烟囱”的形成先后经历了岩浆喷发冷凝、火山灰堆积、风化侵蚀,故选择①②④,故本题C对。第2题,将“精灵烟囱”开凿窑洞建设客栈,主要是因为凝灰岩质地疏松,有利于窑洞的开凿,故A正确。当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不需要塔形外表坡度大排水,B错;玄武岩面多气孔,利通风透气及岩体层理清晰,结构稳定,不是开凿的主要原因,可排除C、D。(2020·山东寿光一中期末)翡翠玉石是矿物在高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浆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变质形成的。翠玉白菜(图1)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图2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3~4题.3.这件翠玉白菜工艺品与图2中岩石类型相同的是()A.① B.②C.③ D.④4.图中岩石按照由老到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C.③—②—①—⑤ D.⑦-④—②-①解析:3。C4。D第3题,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翡翠玉石是矿物在高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浆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变质形成的,因此翠玉白菜为变质岩。③岩石靠近岩浆岩,容易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选C项。第4题,沉积岩先形成的在下面,后形成的在上面,所以按沉积岩从老到新的顺序排列为⑦—④—⑤—⑥;岩浆岩②插入⑦和④之中,说明⑦和④形成以后②才形成,①插入②之中,说明①形成时间晚于②,③形成时间比①②都晚.选D项.浙江舟山群岛普陀山有一块“金刚宝石”,看似摇摇欲坠,实则稳如磐石。据考证该岩石是地质时期岩浆在地下冷凝形成的。据此完成5~6题。5.“金刚宝石”最可能是()A.玄武岩 B.砾石C.花岗岩 D.石灰岩6.“金刚宝石”景观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海浪侵蚀 B.风力搬运C.流水沉积 D.冰川侵蚀解析:5.C6。A第5题,据考证该岩石是地质时期岩浆在地下冷凝形成,因此“金刚宝石”为侵入型岩浆岩,最可能是花岗岩.第6题,由图中“金刚宝石"的形态可知,其是侵蚀作用形成的,所以排除B、C;由“舟山群岛"可知,与冰川侵蚀无关,应是海浪侵蚀形成的.分点突破一怎样分析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全国卷)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K岛处于()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解析]由经纬度可知,K岛位于印度尼西亚,结合板块分布可知该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答案]C(一)准确记住六大板块的分布与边界类型1.六大板块的分布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外,其余五大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如图.2.主要板块边界类型及其地貌地震带板块位置边界类型形成的地貌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千岛群岛、千岛海沟;日本群岛、日本海沟;台湾海沟;菲律宾群岛;马里亚纳海沟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阿留申群岛、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新西兰南、北两岛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消亡边界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喜马拉雅山非洲断裂带非洲板块内部生长边界东非大裂谷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生长边界红海、死海大西洋断裂带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及亚欧板块生长边界冰岛、大西洋、中大西洋海岭(二)对比掌握板块运动与地貌的关系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如下表所示:板块运动张裂相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对地球面貌的影响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图示(2020·吉林大学附中测试)读全球板块分布的局部示意图,回答1~2题。1.甲、乙两块陆地分别属于()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C.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亚欧板块2.M、N两处板块边界类型图示依次是()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①解析:1。B2。D第1题,读图根据大陆轮廓可知,甲为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乙为非洲大陆,位于非洲板块,故选B.第2题,读图结合板块分布来看,M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生长边界,N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结合图示分别为②①,故选D。(2018·新课标全国卷Ⅲ)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3~4题。3.贝加尔湖形成于()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4.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解析:3.A4。C第3题,读图可知,贝加尔湖比较狭长,而且与东部山地落差较大,结合题干信息“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可推断贝加尔湖是构造湖,是地壳断裂下陷集水形成的。故选A。第4题,由材料可知,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该地区地壳还在不断下沉,湖盆加深。C正确.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处于内陆,降水稀少。A错误。入湖径流增多只会导致湖泊水量增多,与贝加尔湖湖水深度还在加大关系不大。B错误。入湖泥沙增多会导致湖水深度变浅。D错误。大陆边缘是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海深在0~3km,大陆边缘的地壳一般属于陆壳性质,但厚度往往小于大陆内部的地壳,有宽有窄。根据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分为稳定型(A图)和活动型(B图和C图)两大类.读大陆边缘类型示意图,回答5~7题。5.下列大陆边缘属于上图中A类大陆边缘的是()A.我国东海岸 B.墨西哥西海岸C.新西兰东海岸 D.菲律宾东海岸6.下列山脉属于B类大陆边缘类型中边缘山脉的是()A.阿特拉斯山脉 B.西高止山脉C.安第斯山脉 D.斯堪的纳维亚山脉7.根据板块构造理论,C类大陆边缘成因可能是()①洋壳与陆壳碰撞挤压②陆壳与陆壳碰撞挤压③洋壳与洋壳碰撞挤压④洋壳与洋壳张裂分离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③解析:5。A6。C7。C第5题,根据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分为稳定型(A图)和活动型(B图、C图)两大类.A图为稳定型,未处在大板块交界处,如我国东海岸。活动型(B图和C图),根据海底地貌为海沟,陆地构造地貌为边缘山脉或岛弧,此大陆边缘位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处,根据全球板块构造图,B类型形成边缘山脉,像科迪勒拉山系(墨西哥西海岸包含在其中),C类型形成岛弧,如亚洲东部的岛弧链,(菲律宾群岛包含其中)、新西兰南北二岛。故选A。第6题,B类大陆边缘类型中边缘山脉是由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A阿特拉斯山脉是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形成的,为陆陆板块碰撞;B西高止山脉位于印度半岛,为陆陆板块碰撞形成;C安第斯山脉是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形成的,为陆洋板块碰撞;D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是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形成的,为陆陆板块碰撞。故选C。第7题,C类大陆边缘为岛弧,应为挤压边界,陆壳与陆壳碰撞挤压形成褶皱山脉。故根据板块构造理论,C类大陆边缘成因可能是洋壳与陆壳碰撞挤压、洋壳与洋壳碰撞挤压。故选C.分点突破二如何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1)~(3)题。(1)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构造运动 B.流水C.冰川 D.风(2)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3)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A.水土流失 B.沼泽化C.土地沙化 D.盐碱化[解析]第(1)题,霍林河上游流经大兴安岭,流速快、泥沙搬运能力强,在出山口位置因地势变得低平、水流速度减慢,从上游携带的泥沙、碎石在此堆积形成山前平原(冲积扇),因此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流水,B对;山前平原地势平坦,构造运动常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A错;该地纬度较低且大兴安岭海拔较低,山前地带没有大规模的冰川活动,C错;修建水库前,山前地区因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丰富,气候较湿润,受风力侵蚀、沉积等作用影响小,D错。第(2)题,山前平原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带,因河流断流使气候逐渐变得干旱,风力作用增强,风力的侵蚀作用使在山前堆积的泥沙不断被吹蚀、搬运,形成风蚀洼地,随着风力的不断侵蚀,洼地不断增多、增大,C对;地面沉降通常规模较大、发生的速度快,并且塌陷是从地下向地面传播,与该地洼地慢慢由地表向地下不断侵蚀、加深的特征不符,A错;此时河流断流,流水侵蚀作用极微弱,B错;地下冻土冻融塌陷应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夏季气温高,地面冻融塌陷,冬季气温低土壤结冰则不再冻融塌陷,并不会使洼地一直变大、变深,D错。第(3)题,洼地增多增大,反映了该地受风力侵蚀作用加剧,被风力吹蚀、搬运的泥沙在周边地区沉积,使周边地区土地更容易沙化,C对;河流断流,地面径流短缺,水流难以搬运泥沙,即水土流失问题少,A错;河流断流,水资源短缺,形成沼泽需有稳定、丰富的水源条件,B错;周边地区泥沙不断沉积,使其地势抬高,造成地下水埋藏深度增大、地下水水位下降,不容易出现土地盐碱化,D错。[答案](1)B(2)C(3)C[点睛]土壤盐碱化又称盐渍化,指土壤中可溶性盐类随水向表层移动并积累下来,而使可溶性盐含量超过0。3%的过程(土壤含盐量太高,从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盐碱化形成的条件主要有: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地下水水分易蒸发;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使地下水水位较高,地下水中盐分容易在地表累积;不合理灌溉如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会抬高地下水水位;沿海区采水导致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盐度增大,蒸发后更多盐分上升到土壤表面。(一)图解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由坚硬变得松动、破碎、易被侵蚀,形成散落的碎屑,在搬运过程中不断发生堆积,结果使下层的碎屑物质被压紧、固结形成新的岩石。新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再次发生上述过程,如图所示:(二)外力作用的影响因素1.气候因素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及风力堆积地貌.(2)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多流水侵蚀地貌及流水堆积地貌。(3)高山和高纬地区多以冰川侵蚀作用和冰川堆积作用为主。高山上部多以侵蚀作用为主,山下多堆积冰碛丘陵及形成冰碛湖等。温差主要影响物理风化。(4)滨海地区同时受河流和海浪双重影响.2.地质地貌因素主要分析基岩和地形地势方面的影响:(1)石灰岩地区:岩石微溶于水,故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的溶蚀和沉积作用,如喀斯特地貌。(2)地势较高地区:往往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3)地势较低地区:往往表现为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4)地势差异大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5)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等海湾侵蚀地貌和沙滩等海浪堆积地貌。3.生物因素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覆盖率高者生物风化显著。(三)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2)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3)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4)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1)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多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2)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3)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或风力强大的地方)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下图为四个不同地区的景观图。据此完成1~3题。1.图示地貌景观成因中,具有因果联系的是()A.③④ B.②③C.①③ D.①④2.②③两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流水侵蚀、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风力侵蚀C.风力沉积、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流水侵蚀3.与②地貌类似的景观可能存在于我国的()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C.准噶尔盆地 D.山东丘陵解析:1。A2。D3。C第1、2题,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岛屿,是地壳运动形成的,②为风蚀城堡,是风力侵蚀形成的,③为黄土高原的沟壑,是流水侵蚀形成的,④为黄河三角洲,是流水沉积形成的。由于流水侵蚀,使得河流含沙量增大,在河口地区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二者具有因果关系.第3题,风蚀城堡,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及山东丘陵均位于我国季风区,准噶尔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故选C.(福建高考)如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4~5题.4.该沙丘位于()A.冲积扇 B.洪积平原C.三角洲 D.河漫滩5.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A.① B.②C.③ D.④解析:4.D5。C第4题,一般冲积扇位于山前开阔地段,图中沙丘地势高、坡度大,不属于洪积平原,三角洲位于河口地区.而题干明确告知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再结合景观图可确定爬升沙丘位于河漫滩.第5题,爬升沙丘是指沙丘移动受山地阻挡时,沙在风力作用下沿坡面爬升形成的沙丘,沙丘迎风坡面较缓,背风坡面较陡,再结合景观图可确定选C项。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读图回答6~7题。6.对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一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②三角洲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小③一定发育在河流出山口④水体既可能是湖也可能是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下列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量稳定 B.河道较浅C.河流不易改道 D.主要由地下水补给解析:6.D7。B第6题,依据材料中扇三角洲概念可知,“稳定水体”可能是湖水,也可能是海水,故不一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①说法不准确,D项正确。第7题,图中显示辫状河流主要分布在冲积扇的底部,而此部位地势较低平,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故河道较浅。辫状河流的形成主要是河流多次改道的结果.“地理实践力"在内外力作用及形成地貌中的体现[任务1]研学游悄然成风,各种地质考察线路、各种地貌奇观吸引学生探因索源。设问:2019年10月13日,来自江苏某学校千名学生研学旅行团到山东临沂“天谷·天然地下画廊”开展了以“喀斯特地貌地质研学”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必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2)推断临沂“天谷·天然地下画廊”属于哪种喀斯特地貌类型?(3)这类地质研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哪些地理素养?提示:(1)可溶性岩石;流动性的水。(2)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主要为溶洞.(3)地理实践力;地理成因的探求能力;地理现象的描述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等等。[任务2]根据地貌景观图,认知地貌类型,分析地貌的形成过程。设问: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面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画中各描绘了哪些景观?(2)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什么?提示:(1)画①中地势起伏较大,为山地地形;画②中为峰林地形,应为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两广丘陵区;画③中千沟万壑,分布着塬、墚,为黄土高原地貌;画④中地势起伏和缓,有小桥、渔船,为江南丘陵景观.(2)黄土高原是地质历史时期,强大的偏北风将蒙古高原的细小风化物——黄土,长途搬运至现在的黄土高原地区堆积形成的;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任务3]对某一具体地形区地表形态的成因进行探究分析。设问:从动力条件和沉积条件简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提示:河流上游地形坡度大,水流搬运能力强,河流将上游泥沙带到出山口,在出山口因坡降骤减,水流搬运能力大为减弱,挟带的部分泥沙堆积下来,形成从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