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_第1页
《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_第2页
《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_第3页
《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_第4页
《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刘一帆读书报告第页第1页《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

书籍类型:历史评价《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

书籍类型:历史评价作者黄仁宇(1918~2000),美籍华人,1936年考入南开大学,抗战爆发后参军,后赴美留学。《万历十五年》是他的代表作,更是其成名作。在本书中,黄仁宇先生用平淡的字里行间表现出了一个国家的兴旺衰败。然而这些迫于平淡的语句却能让对于历史不敢兴趣的我感触甚多。主要人物朱翊钧(1563年—1620年)即万历皇帝,是明朝登基年龄最小的皇帝,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本书的中心人物。张居正(1525年-1582年)朱翊钧的老师、万历第一任内阁首辅兼万历新政的策划与执行人。死后被清算,1622年张居正复官复荫。申时行(1535年-1614年)万历第三任内阁首辅,做事小心谨慎,在皇帝和文官之间担当杠杆的角色。海瑞(1514年-1587年)有名的清官,一身浩然正气。不但重视法律的作用,而且始终重视伦理道德的指导作用。戚继光(1528年-1587年)李贽(1527年~1602年)评价本书分为七个章节: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世间已无张居正;活着的祖宗;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戚继光——孤独的将领;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初见书名,我以为这是一本简单的历史书,应该讲的是当时的社会现象或者是一场社会风波。当我粗略翻过一遍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构成很简单,同时也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本书和社会学又有什么关系呢?经过细心品读之后我发现,这本书不仅反映了当年的政治情况,而且很巧妙地把政治和社会联系了起来。不是让你读出社会,而是让你悟出社会。我不得不被黄仁宇老先生的笔力所折服。义的。我觉得万历一身都是遗憾的,他没能把自己创造能力在政治生活中充分实现,也没能像正德皇帝那样发挥个性,就连死后也没能与自己心爱的女人同居一穴。

君主专制本来与文官制度相辅相成,文官集团再庞大也需要皇帝来制衡。因为在文官集团中存在很多的“阴”和“阳”,当文官集团中产生矛盾,而且这种矛盾越大加大,即“阴”与“阳”的距离越来越远,找出一个大家都同意的折衷办法也越来越困难。这时候皇帝的作用就越来越明显。我们都知道皇帝的力量带有很浓厚的宗教色彩,从而皇帝的处置纵然不能事事合理,但只要百官都能俯首虚心地接受,则不合理也就成为合理。我想朱翊钧很清楚这个道理,所以他选择了逃避的方法来面对文官集团,从而使很多事无从定夺最后结果。皇位继承便是典型。但是皇位是种社会制度,而朱翊钧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且不表明自己想要废除嫡长子继承,是因为他不被允许能和他的臣僚一样,在阳之外存在着阴。所以逃避成为了最好的办法,这种无奈的逃避也成为了他的心病,更使百官感到头疼。

在本书的后三章,作者写到了海瑞,戚继光和李贽。海瑞,在作者笔下被赋予“忠”,“孝”两字。我觉得作为一个著名的清官,他具有把事情办好的强烈愿望,同时还能鞠躬尽瘁地去处理很深刻的道理,个人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他毕生精神之所寄,在于按照往圣贤的训示,以全部的精力为国尽忠和为公众服务。同时我认为他单纯的思想不是得之于天赋,而是来自经常的,艰苦的自我修养。“先生如万年青草,可以熬霜雪而不可充栋梁。”这是李贽对海瑞的评价。

说到李贽,我认为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动时代。家庭背景对李贽的影响就好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社会的影响。是一种既定规则所产生的影响,虽然并不为人所愿,但是又不得不执行。李贽的家族有着西方的血缘,这似乎对为什么他不同于他人的思想做出了一个解释。他一心想要创造独立的思想和人格,离开了独立,他的内心但是他终究没有找到他最企盼的独立地位。这就和他的思想一样,他个人本身就是矛盾的。也可以说正因为他个人本身是矛盾的从而造就了他矛盾的思想。李贽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他的思想观点缺乏前后一致的完整性。他的学说一半唯物,一半唯心,他没有创造出一种自成体系的理论,读者很容易看出他所反对的事物,但不容易看出他所提倡的宗旨。作者把李贽放在书末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从李贽的著作中,使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和戚继光。

至于戚继光,我觉得有一个词便可以概括他的情况,那就是“重文轻武”。关于戚继光,又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张居正。戚继光起张居正最看好的将领,张居正将戚继光的地位逐渐提高。而戚继光也有远大的理想,他的成就可以说是赫赫有名,这些成就当然和张居正对他的推举有很大的关系。

当我读完戚继光这一章时并没有多大的感触,我觉得一切事件似乎都和张居正有关,甚至万历皇帝都是张居正一手早就的。所以“世间已无张居正”是不是意味着明朝的泯灭?又回到本书的介绍,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查阅资料后我发现,当然西班牙舰队所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