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资源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浅谈小学数学生成课堂教学中
数学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等多维度的动态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擅长抓住契机,实时抓获并生动利用课堂生成资源,举行恰当的评价和引导,有效地促使课堂教学生成和学生的进展,让课堂教学弥漫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
经常到农村学校调研察觉,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实时抓获学生的动态生成资源,让精彩的动态生成资源静静从课堂身边溜走,深感可惜。
案例一:二年级上册《统计》教学片段
师:老师知道小挚友都热爱看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
师:课件出示:四个动画名星(懒羊羊、美羊羊、沸羊羊、喜羊羊)
师:你们最热爱谁?
生:统计得最热爱懒羊羊1人;美羊羊15;沸羊羊2人;喜羊羊28人。并根据已有阅历填好统计表。
师:我们上学期已经学习过简朴的统计图,今天老师想请小挚友们再制作一个统计图好吗?(课件出示空格子统计图,并每个小组发一张空格子统计图,空格子统计图的纵格子数是15格)。请小挚友们先专心查看格子图,然后再小组合作完成涂色。
师:请小组汇报作图处境。
组1:我们小组涂的是一格代表1,热爱喜羊羊的人太多,老师给的统计图竖行只有15格,我们没有格子涂了。
组2:我们小组涂的是1格代表2人,热爱喜羊羊的有28人,我们涂了14格;热爱美羊羊的有15人,我们涂了7格半;热爱沸羊羊的有2人,我们涂了1格;热爱懒羊羊的有1人,我们涂了半格。
组3:我们组涂的和第2组的一样。
组4:我们也一致。
听小挚友们汇报到这里,老师貌似有些得意忘形了,由于这节课的学识点在小组合作中突破了。
师:这几个小组的小挚友真聪明,他们专心查看老师发下的统计图表,想到用一格代表2人来涂格,你们看这么美丽的统计图就完成了。
组5:我们不同他们的。我们是用1格代表5人,热爱喜羊羊的有28人,我们涂了5格加大半格;热爱美羊羊的有15人,我们涂了3格;热爱沸羊羊的有2人,我们涂了小半格;热爱懒羊羊的有1人,我们涂了小小半格。
师:哦,今天我们要学的是1格代表2的统计图,1格代表5是我们今后才学的。
教材的学识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当我们在课堂上关注自己用心设计的教学方案能否实施时,还得时时警醒到在动态的课堂上还流淌着一种凝结着学生个体聪慧的生成性血液,而这种血液恰恰就是滋生课堂生命活力的最正确“养分源”。这位教师的一句“哦,这是我们今后才学到的”轻描淡写地就绕过了这个动态资源。这样的教学,只能使课堂变得机械沉闷、缺少生气、乐趣,学生也失去了斟酌的机遇。
案例二:五年级《分数的根本性质》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同学们想听吗?听的时候要专心,待会我有问题要提问哦。――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三个小和尚。小和尚最热爱吃老和尚烙的饼了。有一天,老和尚做了三块一样大小的饼,想给小和尚吃,还没给,小和尚就叫开了。矮和尚说:“我要一块!”高和尚说:“我要两块!”胖和尚说:“我不要多,只要四块!”老和尚听了二话没说,马上把一块饼平均分成四块,取其中的一块给了矮和尚;把其次块饼平均分成八块,取其中的两块给了高和尚;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十六块,取其中的四块给了胖和尚,一一得志了他们的要求。同学们,你知道哪个和尚吃的多吗?
生1:胖和尚吃的多。
生2:矮和尚吃的多
生3:高和尚吃的多
生4:几个和尚吃得一样多
师:毕竟谁回复得对呢?上完这节课你们确定能得到切实的答案。(板书:分数的根本性质)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三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来,分别用颜色表示每个正方形的1/2、2/4、4/8。(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可提示用对折的方法来分。)
师:请第一组的组长来汇报你们方才涂色的第一个正方形,用分数分别表示这个正方形的蓝色片面,是多少呢?
生:1/2、2/4、4/8
师:(在学生汇报完每个图形后)这是放大后的正方形,我把它贴在黑板上,写上表示蓝色片面的分数。
师:对比一下正方形中蓝色片面的大小,你有什么察觉?
生:蓝色片面的大小相等。
师:蓝色片面相等说明这三个分数怎样?�生:三个分数相等。
该教师可实时调整原先设计的方案,直接利用生4的回复“三个和尚吃的一样多”这个生成资源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知道的,从而透露课题:《分数的根本性质》。这样可以达成新的更有价值的目标。
荷兰数学教导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察觉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扶助学生去举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学识灌输给学生。”在“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新观念的指导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作用得以充分表达,学生的聪慧活动真正活跃起来,弥漫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理应如何生动运用这些错综繁杂、稍纵即逝的动态生成资源,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更加弥漫活力活力。
一、质疑教材,抓住生成
着眼于动态生成的观点,教科书不再是神圣不成“触犯”的,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与学的实际处境对教材举行重组、整合,或删、或添。总之,一切从教学的实际需求启程。
学习了加法结合律,教师留下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质疑。
生1:老师,我有个问题不知道能不能说。
师:有什么问题尽管说吧。
生1:我觉得课本例2中:(88+104)+96○88+(104+96);(69+172)+28○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三组等式中一、二组等号的左边、三组等到号的右边根本就不用加括号,本来就按先后依次计算。
生2:是呀,我们学加减混合运算时就议论过的,不该加括号的就可以不加括号的麻。
师:照你们这么说,我们该怎样用字母来表示加法结合律呢?
生1:我觉得在加法运算中哪两个加数先加都可以的,所以可以这样表示a+b+c=a+(b+c)=b+(a+c)。
师:哟!这样算式中就不只是运用了加法结合律了?
生1:对,还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师:是呀!有交换又有结合,我们就不能光叫它加法结合律了,那该怎样叫它才好呢?
生3:能不能叫“加法运算定律”?
师:嗯,我看行。那又该怎样用文字来表达呢?
生4:可不成以这样说:“三个数相加,把其中任意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和不变。”
生5:我觉得不理应就三个数,更多也可以:“几个数相加,先把这几个数相加,再和一个数相加,和不变。”
生6:我认为这样说对比好:几个数相加,先把其中一些数相加,再和剩下的数相加,和不变。
生7:在计算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根据算式中加数的处境举行简便运算。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就是加法的运算定律,是你们自己察觉并总结出来的。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意犹未尽。
这个片段让我们感觉到:一旦激发起学习的欲望,孩子们的学习的积极性是多么高涨!在课堂上,教师激励孩子们大胆讨论、质疑。精心去察觉学生发言的闪光点,引导学生一起去分析,一起去议论,一起去共享。当学生提出问题后,面对课堂生成,教师“把球抛给了学生”,引导学生小组议论、大胆交流,学生不仅由于解决了问题而尝到了告成的喜悦,而且从发言中激发自己新的灵感,在合作交流与探索中增长了聪慧,进展了合作、探究等学习的才能。这样的课堂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挖掘了学生的潜能,课堂教学弥漫生命活力,这就是教学资源的生成。
二、调整教学,利用生成
着眼于动态生成的观点,课堂不再完全是预设“筹划”的课堂,它应当具备“市场经济”的特点: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处境,根据学生心理的、情感、学识的需要随时做出富有创意的调整;它不成能近乎完备、滴水不漏,应当允许偏差的存在,允许与预设不一致甚至相冲突的意外处境的发生,而这一切,又都应当成为一种新的可供开发的教导资源。譬如,把教学失误转化为再次教学的资源,在教学的实践中,无意的教学失误甚至失败是不成制止的,而这种失误和失败往往是再次教学时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此时,教师应实时举行分析,提升教学实践,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下面是我在课堂中听一位教师执教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第64练习十五这节课时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拿出纸笔计算39×11这道题,然后汇报一下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算的。
生1:我用竖式计算,结果得429.
生2:我是这样算的,39×10=390,39×1=39,390+39=429.
老师听了学生的汇报分外欣喜,感觉收到了预设的效果。这时,有一只小手高高举起。老师,我还有不同的算法。老师先是一惊,然后微笑着说: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算法?说出来听听。
生3:我是先算40×11=440,再算440-11=429.
老师听了生3说的算法,感觉有点意外,由于这种算法是教师课前没有预设的。很快的,老师冲动地对生3说:你能和我们说说你的想法吗?得到老师的激励,生3说话的声音提高了,自信了大量,同学们也特别专心地听生3说自己的想法。可见,课堂中老师留神到这个稍纵即逝的意外,虽然老师课前没有预想到,但老师很快就抓住了这个课堂的动态生成资源,让它成为自己课堂教学的亮点,让我们的学生得到不同的进展。
三、师生互动,引导生成
着眼于动态生成的观点,师生关系不再是传统的讲授与听讲、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课堂上师生互动,相互砥砺与启迪,师生共同演绎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成长话剧。
一位老师教学长方体的熟悉的一个片断:
师:出示一个长方体纸盒:长方体有几条棱?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1: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条边,一共有12条棱。
生2:“4×6”不是等于24吗?怎么会是12条棱呢?
师:(老师走近学生)请同学们再专心看一看长方体其中一个面上的一条边,这条边还可以看作是哪个面上的一条边呢?
生2:(哦,学生恍然大悟)争着说:24条边中其中每一条边都是公用的,都重复了一次。
生3:我认为还可以从一个顶点来数,(学生接过教师手中的长方体纸盒,边说边用手指划着)一个顶点延迟出3条边,一个长方体一共有8个顶点,“3×8=24”,“24÷2=12”。
鲜明,学生是在方才的启发下又想出的新思路新方法。所以教师的教学务必紧密关注学生自己的学习需求,也就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重视学生的天性差异,只有激励学生超越课堂、超越教材,反常规的斟酌,实时抓获,才能促使课堂的动态生成。
四、变更方式,提防生成
着眼于动态生成的观点,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深刻的变化:课堂学习,课外学习,综合性学习,创造性学习……新型学习方式的鲜明特点是具有动态性、综合性、开放性、自主性。
一位老师的《异分母的大小对比》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说说如何对比3/5和4/9两个分数的大小。
生:把这两个分数通分,把分母都化成45后对比分子的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大。
师:说得太好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对比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的方法――通分。
就在老师写完板书转过身来之时,却察觉有几只小手很不情愿地放下,老师不由自主地问到:你们几位还有话要说?
生1:这种方法我们在预习的时候就知道了,我认为还可以把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化成一致的数后对比,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生2:也可以化成小数后举行对比。
生3:还可以画线段图,把这两个分数标在线段上后举行对比。
生4:画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把两个分数用阴影表示出来后对比大小。
生5:我直接就能看出3/5>4/9。3/5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5份,其中的3份超过一半;同理,4/9中的4份那么不到一半……
对比异分母分数的大小,课本上介绍的是通分的方法。听了这几位学生的发言,老师抛开了原先预设的方案,采用了顺水推舟的艺术,学生既然自发地挑战老师,老师就应积极应战。直接利用生成进入到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对比学习之中,让学生在相互探讨、相互启发中建构起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对比的方法,从而谱写了一首“巧妙的课堂插曲”。“凡事预那么立,不预那么废”。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预设学生的“已知”,还理应提防预设学生的“未知”,尽可能多了解学生、预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题的思路。精彩有时候就是在意外中生成的,关键在于我们老师要具备确定的生成意识和课堂调控才能,让学生觉得我们的教学很有创意,我们的课堂教学弥漫灵性、弥漫聪慧、弥漫活力。
现实世界是数学丰富的源泉。只要我们把现实生活当作学生熟悉水平的活水,把数学与生活精细结合,让生活问题数学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管理合同范本及服务质量标准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产品销售与推广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贸易居间服务及佣金结算合同
- 2025年度城市绿化项目聘用员工服务合同范本4篇
- 2025版门闸智能升级改造工程合同样本4篇
- 2025年度航空维修配件采购合同质量监控与供应链管理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赛事官方赛事组织与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时尚配饰商标转让合同3篇
- 2025版木材加工厂租赁合同编制指南详解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口腔医院临床路径管理与优化承包合同3篇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举一反三专题17.6勾股定理章末八大题型总结(培优篇)(学生版+解析)
- 2024届上海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背诵默写篇目(精校版)
- DL-T5024-2020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 2024年度-美团新骑手入门培训
- 初中数学要背诵记忆知识点(概念+公式)
- 驾照体检表完整版本
-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及风险评估
- 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研究的中期报告
- 20100927-宣化上人《愣严咒句偈疏解》(简体全)
- 4-熔化焊与热切割作业基础知识(一)
- 单元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以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