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1011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1011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1011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1011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1011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10-11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必须用毫米黑色签字笔,不得用其它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卷上,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上,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书写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①阔chuò(▲)②烦suǒ(▲)③jùn(▲)工④滑jī(▲)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各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①炊烟袅袅,清波粼粼,清郎的牧笛声从远处飘来……美丽的小山村真让人浮想连翩。②一碰到错综复杂的事情,他就会一愁莫展,整个人无精打彩的,恍惚不定。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①故曰,▲,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②▲,在河之洲。▲,君子好逑。(《关雎》)③▲,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④▲,▲,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⑤▲,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⑥▲,白露为霜,▲,在水一方。(《蒹葭》)⑦▲,望峰息心;▲,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⑧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桃花源记》)4.阅读下面文字,概括关于端午竞渡起源的三种说法。(3分)“赛龙船”即龙舟竞渡,是端午节娱乐的主要内容,盛行于南方。闻一多认为,端午节当源于吴越民族举行的龙图腾崇拜活动,理由是吴越民族以龙为图腾,为表“龙子”身份,五月五日举行盛大图腾祭,在急鼓声中用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游戏。此项活动还有两种说法,一是《荆楚岁时记》:“案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汩罗江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二是《曹娥碑》云:“五月五日,以迎伍君(伍子胥)。”这三种说法,都和端午竞渡有关。5.名著阅读。(5分)《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格列佛发现小人国是以什么来选拔官员的?请你把相关情节描述一下。第二部分(44分)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6-10题。(12分)甲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乙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①方出曝②,而鹬③啄其肉,蚌合而箝④其喙⑤。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日:‘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⑥得而并禽⑦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燕策二》【注释】①蚌:生活在淡水里的贝壳软体动物,有两片椭圆的外壳。②曝(pù):晒太阳。③鹬:一种水鸟羽毛茶褐色。④箝(qián):夹住。⑤喙(hùi):鸟的嘴巴。⑥渔者:捕鱼的人。⑦禽:同“擒”,捉获。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A.上使外将兵B.数有功项燕为楚将夹岸数十步(《桃花源记》)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D.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或以为死,或以为亡7.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项?(2分)A.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D.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9.甲段中“宜多应者”的原因是什么?(2分)10.有个成语源自乙段这个寓言故事中,请写出来。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2分)阅读《林中小溪》一文的片段,完成11—13题。(8分)水遇到一个又一个障碍,却毫不在乎,它只是聚集为一股股水流,仿佛在避免不了的一场搏斗中收紧肌肉一样。….如果遇到大的障碍,水就嘟嘟哝哝地仿佛表示不满,这嘟哝声和从障碍上飞溅过去的声音,老远就可听见。然而这不是示弱,不是诉怨,也不是绝望,这些人类的感情,水是毫无所知的。每一条小溪都深信自己会到达自由的水域,即使遇上像厄尔布鲁士峰一样的山,也会将它劈开,早晚会到达….水惹动着新结的黄色花蕾,花蕾反又在水面漾起波纹。小溪的生活中,就这样一会儿泡沫频起,一会儿在花和晃动的影子间发出兴奋的招呼声。有一棵树早已横堵在小溪上,春天一到竟还长出了新绿,但小溪在树下找到了出路,匆匆地奔流着,晃着颤动的水影,发出潺潺的声音。有些草早已从水下钻出来了,现在立在溪流中频频点头,算是既对影子的颤动又对小溪的奔流的回答。就让路途当中出现阻塞吧,让它出现好了!有障碍,才有生活;要是没有的话,水便会毫无生气地立刻流入大洋了,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离开毫无生气的机体一样。途中有一片宽阔的洼地。小溪毫不吝啬地将它灌满水,并继续前行,而留下那水塘过它自己的日子。有一棵大灌木被冬雪压弯了,现在有许多枝条垂挂到小溪中,煞像一只大蜘蛛,灰蒙蒙的,爬在水面上,轻轻摇晃着所有细长的腿。云杉和白杨的种子在漂浮着。…是的,要是每一步没有这些障碍,水就会立刻流走了,也就根本不会有生活和时间了……小溪在搏斗中竭尽力量,溪中一股股水流像肌肉似的扭动着,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小溪早晚会流入大洋的自由的水中,而这“早晚”就正是时间,正是生活。一股股水流在两岸紧夹中奋力前进,彼此呼唤,说着“早晚”二字。这“早晚”之声整天整夜地响个不断。当最后一滴水还没有流完,当春天的小溪还没有干涸的时候,水总是不倦地反复说着:“我们早晚会流入大洋。”11.简要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答题不得超过方格限定的字数)(2分)12.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当春天的小溪还没有干涸的时候,水总是不倦地反复说着:“我们早晚会流人大洋。”13.结合语段,你是如何理解“有障碍,才有生活”这句话的?并且联系你的实际生活谈谈个人体验。(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7分)就读书而言,泛读浏览是必不可少的,但读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还必须选择一部分最重要的著作加以精读和背诵。这是被古今中外许多人的成功经验证明了的。宋朝欧阳修的散文继承了韩愈等散文大家的风格,语言平易清新,更富于抒情色彩和诗的素质。他的后人说他小时候是在背诵了古人许多优秀诗文后才开始写诗的。稍大后,靠借书来读,对有些书则是边抄边读,细细咀嚼,如此,书未抄完,已能成诵。毛泽东曾介绍他五读《红楼梦》的经验:“先当故事读,后当历史读”。并且告诉身边的同志说:“《红楼梦》要读五遍才有发言权。”列宁曾指出:“应该有系统地学习一些东西,否则像这样泛泛地‘读书’是没有什么益处的。”又说:“第一次阅读时不明白的地方,下次再读的时候,或者后来从另一方面来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明白的。”前人的这些实践和论述都深刻地阐明了精读背诵在读书中的重要地位。精读和背诵有助于你透彻地理解内容从而丰富你的学识。我自己在几十年的实践中深深感到,对于有些重要著作,必须反复阅读,甚至达到“背诵如流,烂熟于心”的程度,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其中的观点解决教学与研究中的实际问题。我曾经多次有过这样的体验:想用某一观点说明某一问题时,发现那个观点在自己的记忆中并不清晰,又没有作下笔记,那感受就像要开门又打不到钥匙一样。我后来下决心精读背诵了一批重要著作,这种“找不到钥匙”的现象才大大地减少了。精读和背诵典范著作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有显著的效果。第一,可以吸取典范作品的先进思想和美学理想,充实自己写作的内容。第二,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使自己笔下消去简陋,增添文采。第三,可以学习谋篇布局的技巧,加强自己作品的表现力。古人将这个规律总结为:多下苦功读些书,作文时就会从容不迫。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5.“但读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中的“理想的效果”在文中具体指什么?(3分)16.“那感受就像要开门找不到钥匙一样”中的“门”和“钥匙”各比喻什么?(2分)阅读《我的那些花儿》一文,完成17—21题。(17分)①北方的隆冬时节,一朵小花悄悄地开放了,在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②那一天,我走过办公室外的长廊尽头,不经意地一瞥,(A)发现了那粉粉嫩嫩的一小朵花,正芳心半卷,袅袅娜娜地羞涩着盛开,不由得分外惊喜,停下脚步认真地审视起来。那是一棵很不起眼的四季红,两枝纤纤瘦瘦的细茎弱不禁风,几片稀稀疏疏的叶子黄绿参半,如果不是这朵小花依旧在枝头从容地绽放,我会以为它早就进入了休眠期。说它是一朵小花,一点都不过分。那柔柔弱弱的一小朵,也就比拇指盖大那么一丁点,看了直让人有一些疼惜的感觉。但是,在我眼里,它是那样的柔情和妩媚——层层叠叠的粉红色花瓣团团围绕着舒展开来,中间是一柱金黄酿就的蜜一般甜润的花蕊。窗外寒风凛冽,冷雪纷飞,它就那么孤独而淡定地挺立在向北的窗前,全然没有因为弱小而放弃自己盛开的权利。③在泱泱两万余品种的月季花大家族中,四季红只不过是其中最最普通的一员。那些极品月季诸如“六朝金粉”、“碧玉佳人”、“贵妃醉酒”等等,单从这些极富韵致的名字来看,眼前这朵小小的四季红也无法与之媲美。但是,这朵小花感动我的,是一种敢于向逆境挑战,敢于向命运抗争的精神力量。南宋文学家杨万里在那首著名的《咏腊前月季》中写道:“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恐怕是对它最真实的写照了。弱小,但不是弱者;不为争艳,只为盛开,是这朵小花对生命最好的诠释。④角落里的这棵四季红,牵动了我记忆深处另一段关于花的往事。⑤那一年,临近春节的时候,丈夫不知从哪里搬来一盆很大的杜鹃花。当我从寒风中踏进家门的一刹那,扑面而来的暖意和那一树热烈浓重的殷红,就像一簇红通通的炉火,燃烧着冬天的萧条和冷漠。于是,被寒冷禁锢的心,因了这份意外的美丽,立刻变得舒缓而轻灵。原来,鲜花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使,它会在一瞬间改变我们的感官和心情,让我们的视觉透过纷纷扰扰的尘世而更加丰盈和感动。此后的日子里,我每天精心呵护,犹如守望着一树繁华绮丽的梦。⑥杜鹃花次第开放,一连开了两个多月,花事最浓的时候竟然同时盛开了三十几朵。这期间那些花儿就像盛开在我心中,让我的心境鲜活美丽而又充满柔情。⑦也许是真的应了那句老话:好花不常开。那一天,我在为杜鹃花洒水的时候,无意间发现几个花骨朵还没有开放便已经开始枯萎了。我的心隐隐作痛,那是一朵朵崭新的生命啊,为什么还没来得及展示自己的容颜,便夭折在无言的岁月中?几天后的一个早晨,我沮丧地发现,那些未开的蓓蕾一个个凋落,叶子也开始萎黄。当花儿落尽的时候,一种莫名的忧伤深深地刺入心底,我暗自叹息,为什么美丽总是如此短暂!丈夫说,你喜欢,我再弄几盆回来就是了,没必要这么多愁善感嘛!我谢绝了,发誓不再养花。那盆黄叶斑驳的杜鹃花被我搬到了阳台的一个角落,偶尔闲来无事,也会给它浇上一些水。⑧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窗外已是一片新绿。那一天,我在收拾阳台的时候惊讶地发现,那棵杜鹃花的枝头,竟然顽强地挺立出一朵嫣红的小花,而花树的周围却是落叶满地!⑨我禁不住惊叹,它是拼尽了怎样的心血,才凝聚出最后这一抹殷实的色彩啊,(B)那种对生命不舍的隐忍和追求,凄美得仿佛能让人听到它簌簌开放的声音。我相信,花儿不言,却是有思想、有意志的。正因为每一朵花只能盛开一次,它们才懂得,即便没有人欣赏,也要竭尽所能,让自己的生命做一次最完美的演绎。⑩呵!我的那些花儿,我生命中一个个温婉而又美丽的情结……17.分别找出文中最能概括四季红和杜鹃花特点的句子。(4分)18.文中引用南宋诗人杨万里诗句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19.写出“我”谢绝了丈夫的提议,“并发誓不再养花”的原因。(3分)20.文章情文并茂,任选划线的A、B两句中一句品析加点词语的作用。(3分)A.那粉粉嫩嫩的一小朵花,正芳心半卷,袅袅娜娜地羞涩着盛开。B.那种对生命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