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复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页/共60页自主学习A级问题识记地理要素包括新功能有整体性的表现有自然带的形成,概念描述地域分异规律结合课本或《指导书》识记10分钟;注意知识结构。第2页/共60页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地质循环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才把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融合成自然综合体,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3页/共60页整体性的含义
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岩石水土壤生物大气第4页/共60页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生物联系了无机界和有机界,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什么是生物循环?有机界无机界第5页/共60页生物在地理环境演化中的作用(课本)岩石水土壤生物大气现今大气成分是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
陆地水的化学成分也为生命活动所制约
有些沉积岩是在生命活动参与下形成的
生物促进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第6页/共60页读下图,回答1~2题。答案:C:P环节反映气候对土壤的影响,在亚热带季风气候下,气候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红壤发育,土壤有机质含量低。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特征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D.垂直地带性规律答案:A2、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A.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B.植被破坏严重一易形成红色沙漠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D.山区坡陡—河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第7页/共60页关于生物在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的出现促进了土壤的形成B、生物能够参与各种岩石与矿物的形成C、生物能够改变陆地水的化学成分D、生物能够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改变第8页/共60页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第9页/共60页光照(有机物)6CO2+6H2OC6H12O6+6O2叶绿素试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相关原理,分析该反应过程所体现的相关功能?6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通过生物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2分;大气圈中的co2水圈中的水在通过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质;2分。体现了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生产功能。第10页/共60页“一山不能容二虎”反映了地理环境所具备的A生产功能B消费功能C分解功能D平衡功能第11页/共60页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①、自然演变:气候变化、地貌变化统一演变②、意义:保证了自然要素间的协调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①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一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破坏森林与植树种草引发不同的环境效应)②
、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生物、水发生变化,对岩石圈的影响相对较小。第12页/共60页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如何演变来的?
汉代的黄土高原,草肥水美、山青水秀。
今天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案例第13页/共60页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地貌变化水文变化植被退化气候变化蒸发加剧,趋于干旱植被下降,逐渐消失表土流失,肥力下降侵蚀沟谷,沟壑纵横泥沙淤积,泛滥平原第14页/共60页整体性的表现案例第15页/共60页湖泊演化为陆地,是地形、气候、生物、土壤、水文等地理要素的统一变化过程。请根据统一变化过程的原理,分析湖泊在演化为陆地的过程中,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湖泊演化为陆地的过程活动
经过a—b—c—d—e五个阶段的演化,地形由湖泊变成了陆地气候由湿润变得干燥生物由水生生物变成陆地生物土壤逐渐由湿变干水文水面逐渐缩小至消失第16页/共60页触发修建水库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诸多影响,请根据下图提供的线索讨论这些影响,并把讨论的结果填写在空白处。12345水位上升陆生生物受淹;阻隔鱼类洄游降雨增加;气温日较差减小三角洲面积减小减少活动第17页/共60页整体性的表现案例第18页/共60页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它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读下图完成1~2题。修建水库ⅠⅡ蒸腾加强湖泊周围降水增多Ⅲ1.图中I、Ⅱ、Ⅲ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③植被覆盖率增大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①③②2.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D.不稳定性特征DA第19页/共60页要点及方法总结理解整体性的概念如何更好的分析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第20页/共60页知识体系总结第21页/共60页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地域分异(差异)是有规律的!第22页/共60页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太阳辐射热量水分影响决定气候影响植被土壤自然带注意区别: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表示植被表示气候类型表示自然带自然带名字的记忆—同类归纳记忆(植被+“带”)一、自然带概念和命名:第23页/共60页第24页/共60页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0010025035050070090000100200300400600700900苔原气候冰原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第25页/共60页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案例第26页/共60页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00E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原因是热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案例第27页/共60页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0010025035050070090000100200300400600700900苔原气候冰原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第28页/共60页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的更替方向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形成因素水平分异南北更替纬度变化方向纬度方向经线方向
东西更替东西延伸南北延伸热量水分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到内陆(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第29页/共60页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30页/共60页热带雨林带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原(甸)带针叶林高山灌木带苔原带终年积雪森林上限雪线赤道地区高山植被带模式图第31页/共60页热带雨林带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针叶林高山灌木带苔原带终年积雪森林上限雪线赤道地区高山植被带模式图第32页/共60页垂直自然带复杂程度的影响因素(纬度、海拔、降水)自然带的倾斜方向基带对地理位置的指示第33页/共60页ABCD分别在哪半球?ABCD四山海拔高度大体相当,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次序是
。北坡南坡AAD在北半球;BC在南半球北坡南坡C北坡南坡D北坡南坡BABDC第34页/共60页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气温降水气温高,雪线高气温低,雪线低降水多,雪线低降水少,雪线高下列图中,反映了有永久性冰雪的山体是()冬季冬季夏季夏季100C80C120C150C1700米1500米2200米2400米ABCDC山2000米高度气温为120C-2000×60C/1000=00CC纬度阳坡阴坡迎风坡背风坡坡度第35页/共60页读“自然地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回答下题
1.关于图5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R为年幅射差额,即热量收入;R/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
)A.A→B→C→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B.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C.C→F→G→H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D.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C第36页/共60页读北非五国绿色工程示意图,回答1~2题。1.影响图中绿色工程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地形D.洋流2.该项工程建设所遵循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1、解析:图中的绿色工程地处撒哈拉沙漠,主要功能是防治土地荒漠化,水分是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答案:B2、解析:绿色工程主要表现为东西方向延伸,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致。答案:A第37页/共60页
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下图中的甲、乙两图。读图完成3~4题3.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A.甲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B.乙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分异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分异解析:甲图各自然带分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热量,故A正确;乙图各自然带分异主要受降水的影响,体现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答案:A4.某地水热状况与A和⑥地区相似,则该地(
)A.自然带为热带疏林草原带B.该地自然植被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C.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D.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解析:依据A地的积温情况可知该地处于热带,由⑥地年降水量情况可知该地的年降水量在1200mm以上,故该地应位于我国的热带季风区,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我国没有热带疏林草原带,长绒棉主要分布在光热条件优越的南疆地区,因而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答案:D第38页/共60页青藏高原北南阳坡阴坡观察分析为什么喜马拉雅山自然带南坡比北坡复杂?第39页/共60页南坡纬度低,相对高度大,南坡降水比北坡多,所以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南坡是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因而积雪量大,雪线比北坡低。第40页/共60页1.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与
相似从赤道向两极的水平地带谱2、山麓的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的一致3、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越完整▲垂直自然带规律记忆海拔高度差异水热状况差异山地垂直自然带(气候)☆原因线索:☆对几句话的理解:4、同一自然带阳坡高,阴坡低第41页/共60页陆地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第42页/共60页哪座山位于中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暖温带地区?①第43页/共60页地带性规律水平分异垂直分异——知识结构图记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非地带性分异(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第44页/共60页非地带性分异参考指导书第45页/共60页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如图所示对应关系。读图完成1—2题。1.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
A.62°N~68°N B.52°N~58°N C.50°N~54°N D.52°N~62°N 某山地部分垂直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对应关系示意图2.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Bc第46页/共60页图3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读图3,回答第(3)、(4)题。
(3)图中山地年降水量:
A.随海拔升高而递增
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
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
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①
(4)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CB第47页/共60页解析:本题考查读图、析图、迁移判断能力,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解释实际现象的能力。关联考点:差异性、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第(3)题山地降水量的垂直变化影响因素有:气温、海拔、坡向等。对于山地而言,随海拔升高,气温是单调递减,而图中四山的的降水变化曲线均非单调增减变化,因此排除A、B,判断降水垂直变化大小的关键是要看四条曲线的基带降水值、海拔高度以及曲线弯曲程度,基带降水值小,海拔低,且曲线弧度大,变率就大,由此可以判定变率最大的是④山脉。所以正确答案为C。
第(4)题提取关键信息:“我国”“山麓景观”“图中各山脉的平均降水量”。①山脉山麓的平均降水量在200mm左右,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故基带可能为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脉山麓的平均降水量应在800mm以上,因此根据选项组合,故选B。第48页/共60页
某山共分布三类原生森林。下图显示三类森林每年每平方米净增的有机物质干重(NPP)与温度变化、降水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完成5~6题。4.上图信息显示,三类森林中
.②的NPP对温度的变化最不敏感
B.NPP与温度变化都成正相关
C.②的NPP对降水的变化最敏感
D.NPP对降水的变化都很敏感A第49页/共60页
某山共分布三类原生森林。下图显示三类森林每年每平方米净增的有机物质干重(NPP)与温度变化、降水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完成5~6题。5.三类森林分布的海拔自低至高依次是(
)A.③、①、②B.③、②、①C.①、②、③D.①、③、②解析:海拔越低,水热条件越好,森林的NPP越高;从图中看出,①、②、③的NPP依次降低,说明其所处海拔依次升高。C6.若①为针阔叶混交林,则该山可能位于 (
)A.河南省B.吉林省C.安徽省D.福建省解析:①的海拔最低,若为针阔叶混交林,说明该山位于中温带,故选项B正确B第50页/共60页9、读我国某山地垂直剖面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图中山峰位于42°N、128°E附近,该山峰属于我国的_____________山地。该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温带落叶阔叶林长白第51页/共60页陆地环境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影响具有非地带性分布现象。如:A.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南半球无亚寒针叶林带和苔原带。B.地带性分布环境的斑状景观:荒漠中的绿洲。C.使地带性分布发生改变: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带森林景观,东面为巴塔哥尼亚沙漠;非洲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没有形成热带雨林却形成了热带草原。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合同终止的相关问题探讨
- 2025关于企业间借款的合同范本
- 2025临时工劳动合同范本(供用人单位与临时工订立使用)
- 2025标准民间借款合同范本
- 2025金融服务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合同终止的法定条件
- 《校园安全风险防范手册》课件
- 环卫保洁员合同协议
- 疫情检测外包合同协议
- 用电线路转让合同协议
- 2025年03月广东深圳市光明区科技创新局公开招聘专干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实验小学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高温急救知识培训
- 学前教育学 课件 第1、2章 绪论;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的方法
- 2025北京丰台高三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 江南美术遗产融入美育的数智化路径探索
- 诊所医疗质量相关管理制度
- 西雅图驾驶证考题及答案
- 综合执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软式内镜消毒管理与质量标准
- (高清版)DB11∕T2324-2024脚手架钢板立网防护应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