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和谐社会建设_第1页
家乡的和谐社会建设_第2页
家乡的和谐社会建设_第3页
家乡的和谐社会建设_第4页
家乡的和谐社会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乡的和谐社会建设一导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我利用寒假对家乡土山村的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做了调查,形成本调查报告。调查方案1、调查目的及意义调查研究家乡新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现状,深刻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国策,增强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理解。2、调查对象、、、、3、调查方法方式(1)调查方式:以实地考察为主,咨询行政部门为辅。(2)调查方法:以深度访谈为主,问卷调查为辅。(3)调查人员:福州大学管理学院08工商管理系傅剑辉同学。(4)调查时间安排准备阶段:2010年1月22日——1月31日,收集资料,设计问卷等。调查阶段:2010年2月1日——总结成文阶段:2010年2月13日——一、土山村生产,生活,乡风,村容,管理现状描述.1、生产今年村内许多企业投产,为我村解决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但是我村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每家农户有五六亩地,甚至有的只要一二亩,土地细碎分割,经济规模狭小,不能采用机械化种植,效率很低。企业的增加为我村的经济建设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但是造成的环境污染却不可小视。2、生活综合水平可以说是中上水平。过去那简陋的土房已不复存在,屋里的家当也逐渐改朝换代,菜园里的菜除了能满足自家需要,还能拿到集市上去换别的东西。关于教育。村子已经有完善的教育体制,从小学到高中都有较好的教学环境。关于医疗。我村只有一间较完善的医务室,而里面的药品只能应付平日里的头疼脑热发烧感冒。要是哪家真的有人病了,都是送到镇上的卫生所,卫生所要是应付不来,就直接送到县医院。3、乡风随着教育机制的完善,学校附近及城关都有了很多供借阅读书或音像的地方。近两年,网吧和游戏室开了很多,而且生意还不错。由于精神空虚,加之无所事事,平日里除了看电视外,喜欢大牌的人也很多。打牌易学,老少皆宜,不限时间,不择地点,婚丧嫁取,逢年过节,劳动间隙,三五成群席地而坐即可开战。小赌怡情成为部分人饭后茶余的主要消遣,像六合彩这样的赌博活动屡见不鲜。4、村容“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猪窝”,土山村保持了那种传统的民风民情,村子里爱串门寒暄。各家各户把自家打扫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尤其是年跟儿的时候,全家大扫除,那场面温馨壮观。所以,在我们村,领导搞“五改四建”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今年,村儿里每户收了1000元钱,给村子铺了一条新路,这样雨天出行的人也不用害怕摔跤了,淳朴的民风使村容整洁成为一种需要。5、管理在村子活了十余载,我至今也没有见过村委会干成过啥事儿,只有上级来检查,或者要收个什么钱,才能瞅见那些人的影子。农民有三怕,一怕收钱,二怕强迫,三怕折腾。农民不求他们需要什么干部就解决什么,只求干部们别乱折腾。二、土山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状分析关于土山村的生产发展。首先我对政策对工厂产生的噪声和空气污染听之任之,表示强烈愤慨。次产业污染严重。只要闻到刺鼻的气味,我就知道离家不远了,就知道我快回到关土山了。我村还处于低端产业,还没有形成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包装全方位的合作组织,获利微薄。所以,我认为,关于生产发展,我村可以尝试走农村合作组织道路,将农业产业化。关于土山村的生活宽裕建设。比起过去,可以说土山村有很大的发展,至少现在能吃饱穿暖了。然而现在的年收入仅能维持日常开支而已。教育支出占了一户农家总收入的70%左右。在我们村儿,因学致贫、因病致贫不在少数。关于土山村的乡风文明建设。我村对传统风俗保持良好,我对上述不良的乡风表示不满,但是对于村民见淳朴的民风,我认为是难能可贵的。在村里没有城里的世故与世态凄凉,有的是亲人般的关怀与帮助。回到村里,就有种家的温暖。关于土山村的管理民主建设。自从农业税取消以来,村委会正常运作要靠上一级政府支持。这样一来,村委会与本村村民的联系自然疏远。另外一方面,在我村,单门独户的小农家庭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大多村民的精力都关注到外部经济生活了,特别是年轻一代,他们不太关注或基本不关心现象逐渐突显。即使是一些事关全村福祉的事业,大家往往也是搭便车的心态,希望别人付出,自己得到实惠。三、土山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难点分析1、谁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05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0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但是我在村里,感觉处于主体地位的农民对这事的表现的“事不关己”和“袖手旁观”。我认真的阅读了中央的一号文件,知道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强调的是调动农民积极性,强调给农民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就是说,新农村建设是以广大农民需求为指导的民心工程,而非给官员应付上头的政绩工程。所以,农民应在建设中发挥其主体作用。但是主体地位能够确立吗?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教授说,我们国家的资金上。由于村干部基本是凭借自己在地方的个人威望来处理这些社会事务,一旦涉及资金投入,一旦村干部又失去了个人威望,其结果便是村干部寸步难行,村委会形同虚设。4、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要引导村民破除不文明的风俗,改变不卫生的习惯,转变落后的观念,取缔不健康的娱乐。广泛的进行文明常识和科学生活方式教育,革除各种生活陋习,增强文明生活意识和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如开展“移风移俗,厚养薄葬”活动,对正常的红白喜事在规模上予以限定,不准大操大办,对嫌老,虐老的现象予以揭露和谴责。乡风文明建设中,加强管理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尤其是加强农民间组织建设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协会等,充分发挥这些非政府的民间组织在农村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针对环境的脏、乱、差等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集中搞好“五改四建”创建活动,使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观,使环境更卫生。总结:历经一月有余的社会调查使我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伟大的、长期的历史任务。调查中,我访问了乡村教师、政府工作人员、村民以及务工返乡的乡亲,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了如今的新农村建设,深刻的体会到其中的长期性、艰巨性与复杂性。新农村建设绝非一朝一夕的事。例如,对于村干部来说,为村民办事可以双赢,他们不会不愿办事。问题是在现有的制度下,村儿里的人事、财政、发展的成本问题以及为谁发展的问题,都不是他们能自身解决的,基本上都由上级说了算的(这也是我在走合作化道路的建议中,提出要政府扶植的原因)。每一级都向上一级负责,离群众最远的中央都要向群众直接负责。这样,乡村干部大多的精力和掌握的少量资源都在围绕上级的考核中展开。我感觉,不光村干部很无奈,可能乡干部也很无奈。他们确实有心为民,但是手里的权力和资源太少。我们土山村总体来说,经济还算可以,不会挨冻受饿,但是要想迈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确确实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二南平市和谐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培育闽北社区和谐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文明风|时间:2009-01-20|文章来源:文明风

文明风1月20日讯(通讯员赖丹萍郑建煌)根据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组织2008年市重点课题调研的通知》(南委办[2008]23号)精神,为落实市委办、市政府办下达南平市文明办牵头的调研课题《培育闽北和谐文化,倡导社会主义文明风尚的研究》,市委文明办召开了协调会议,并于12月上旬分3个组分别对邵武、建阳、浦城三个县市进行调研。共召开6场座谈会,调研12个社区居委会,发放和回收问卷调查表150份。调研组还对延平区部分社区进行调研。以下是调研情况:一、闽北社区和谐文化建设基本现状

近几年来,通过撤镇改街和社区整合,南平市城市社区建设组织架构基本完成。南平市目前有社区居委会181个,市级以上文明社区39个,占社区总数22%。2008年开展了达标社区创建活动,51个社区基本达到了年初下达的示范标准。社区服务不断拓展。全市社区专职工作者648人。已建成各级社区服务中心(站)18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0个,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站)194个,社区警务室199个,慈善(爱心)超市15个,养老服务机构39个。有社区志愿者组织630个,各类专兼职社区志愿者1.6万人,初步形成了社区救助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就业服务、卫生服务、安全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等集中办公的社区服务体系。开展了社区荣辱观教育活动和学习闽北道德模范人物活动,推广了建阳“评五星、树新风”经验,社区居民道德水平有新的提高,团结友善、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和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已经形成。二、闽北社区和谐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闽北社区和谐文化建设认识还不到位,忽略了社区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软实力”和“助推器”,大多数县市政府对社区投入主渠道的机制还没有建立,或者说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政策还没有实行。目前还是以文化体育局为主牵头引导,由于经费严重不足,县市活动还比较少,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社区群众自发开展一些活动,多是“大家唱”或“街舞”,内容比较单一。二是和谐文化建设载体不多,内容不够丰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思想道德教育还不够深入人心,市民文明学校虽然建立起来,但运作还不正常,社区居民教育没有经常化,加之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社区居民素质提高任重道远。三是社区基础较差,硬件条件不达标的还相当多,占社区总数的三分之二,有的甚至还没有完成整合,社区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四是活动不够经常化,除了激情广场大家唱、跳操活动外,一些社区有了图书室、乒乓球室、羽毛球场地、音乐室、图画室等没有经常对外开放,有的社区没有文体辅导员或文体辅导员兼多个社区,社区活动不够经常。五是有的社区没有建立精神文明建设理事会,或已经建立但没有正常运作,文明单位或驻会单位帮扶积极性不高,多数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投入机制、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还没有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格局还没有真正形成。三建设和谐社会的内涵和意义,从社会学角度考察,其理论和实践界域,涵盖四个方面的和谐:这就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自我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就是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是社会阶层分化的迅速和多层化、复杂化。这就涉及各个阶层之间的利益平衡与冲突、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与发展机会均等以及文化心理的一致与摩擦、抗衡。因此也就产生阶层隔膜。这里,就会产生不和谐音,产生对立以至矛盾冲突,从而发生社会问题,产生不稳定现象。合理妥善地解决这种和谐问题,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处理好新兴白领阶层、中产阶层和农民工之间的关系;外来打工族亦即外来人口这一部分阶层自身之间的关系;外来打工族和“原居民”的关系、和其他阶层的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非常重要的基础。另外,城市的流动人口、外国暂居人口和流动人员,他们各自的关系和他们与市民的关系,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人与社会和谐,是指人以社会为自己的“集体家园”、“生存家园”;而社会则是作为家园保护、保证人们的安定、祥和、温馨的生活。例如,关怀弱势群体。其中,尤其需要关怀的是下岗工人、农民和农民工、老年人、游荡流落的各种需要社会救助的人员。这些群体,看到自己的现实情况与城市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状况对比强烈,因而增加心理震荡,容易引发社会不公正感而疏离社会,甚至产生不满,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不安定因素,蕴蓄着不稳定、不安全的“因子”。因此,给予这一群体以必要的、适当的、可靠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救助,是使他们对社会产生亲和感、归属感的重要工作。而这一工作做好,就意味着社会和谐的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则要求人类既开发利用自然,又保护、养育自然,以它为自身的自然家园;而自然则大度地以其一切宝藏为人类服务。例如,保护水资源。人自身的“自我和谐”,就是个人从生活到工作、学习,从身体到心理,从个人到家庭与社会,都是和谐的。他自身是一个从内到外的和谐体。现代社会没有绝对的孤立的个人。每个人的自身和谐,是全社会的和谐的个体人格化保证。例如,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在工作和学习中尽心尽力,注意身体和心理健康等。四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现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能够顺利发展,经济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重构社会结构,完善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社会形成合力,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五由闽北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社会有识之士自愿结成的南平市诚信促进会今天正式成立了。南平市诚信促进会将以“倡导诚信、共建和谐、促进发展”为宗旨,在南平市委、南平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的精神,努力推进“诚信南平”建设,为促进我市在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发挥纵深推进前锋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在此,向全市各行各业和广大群众发出如下倡议:

一、促进党政机关诚信建设,以诚信办事、诚信服务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继续深入开展创文明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等活动。对面向社会、面向群众承诺的事项,应该坚决做到,不打折扣,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二、促进商务诚信建设,建立完善健康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推动生产、流通、服务等各经济领域的诚信建设,认真做到诚信经营、依法经商,明码实价、公平交易,不弄虚作假、不垄断倾销。大力推进依法诚信纳税,坚决反对偷逃骗税违法行为。自觉自律,促进健康、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的建立和完善。

三、促进社会诚信建设,形成讲诚信的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在社会事务和人际交往中,大力倡导讲诚信的良好风尚。每个社会成员要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在社会做个诚信公民、在单位做个诚信建设者、在家庭做个诚信成员,促进全社会形成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风尚。

四、促进诚信制度规范的建立完善。积极探索综合运用教育、经济、行政、法制等多种手段,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把诚信建设实践活动的成果巩固下来,形成规范,不断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五、进一步营造促进“诚信南平”建设的良好氛围。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广泛深入宣传诚信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诚信南平”建设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典型,推广先进经验,进一步营造促进“诚信南平”建设的良好氛围。认真开展诚信理论的研究和探讨,推动“诚信南平”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

文明源自诚信,诚信创造未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谋诚信发展,共创诚信南平,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个科学总结,一个战略举措,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理论提出的战略高度,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对现实的重大指导意义。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高度,从我们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既把和谐社会的发展作为我们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又认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加强其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从这样的高度提出了“一个中心”、“三个更加注重”。一个中心就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这就明确了今后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入手的一个中心就是要以人为本,就是要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现实问题入手,也就是为我们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心;“三个更加注重”,第一、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第三、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这三个注重是作为“十一五”发展重要的目标和任务,同时也是我们研究和探讨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面。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一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