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第一部分 板块二 专题五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_第1页
07第一部分 板块二 专题五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_第2页
07第一部分 板块二 专题五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_第3页
07第一部分 板块二 专题五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_第4页
07第一部分 板块二 专题五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一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1.新航路开辟——西班牙、葡萄牙崛起(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2)过程:迪亚士抵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到达亚洲(印度)的航路;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3)影响①引发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②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美洲之间的贸易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③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2.早期殖民扩张——荷兰、英国崛起(1)荷兰①特点: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易。②结果:17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2)英国①过程:17世纪,进行商业战争,打败对手;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②方式:殖民战争、海外贸易、政府鼓励海盗劫掠;以“三角贸易”形式进行黑奴贸易。[重点深化]运用多元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1)革命史观: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及其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反抗殖民扩张与掠夺,具有正义性。(2)全球史观:新航路开辟后,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各大洲的联系加强,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促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3)文明史观: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4)近代化史观: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客观上促进了世界落后地区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成为人类逐步走向近代化的开端。(5)社会史观: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商业交流加强,各种物品交流、交换,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易错练1不能准确理解题旨而误选哥伦布曾经对其踏上的新大陆表示遗憾,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由此可见()A.美洲的发现完全出于一种历史的偶然B.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亚洲印度C.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哥伦布对其所到达的新大陆经济状况的看法,没有体现其发现美洲是一种历史的偶然,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哥伦布对其到达的新大陆经济状况不满意,不能体现出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印度,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哥伦布“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可知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反映出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故D项错误。点拨本题重在理解哥伦布航海活动的动机在于到达“黄金遍地,香料盈野”之地,即体现了其对获得经济利益的追求。易错练2不能据材料信息辨识易混选项在新大陆的金银被大量开采之前,欧洲可用于国际贸易交换的值钱商品很少。后来,欧洲人把美洲出产的白银运到亚洲和欧洲,从亚洲购买商品,转运到欧洲和美洲高价卖出;运到欧洲的白银也被投入到中国市场,以购买丝绸、茶叶和瓷器。这表明()A.欧洲在与东方的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B.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经济联系C.贵金属的流入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D.欧洲的原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答案D解析材料仅体现了欧洲对外贸易的状况,不能体现出欧洲在与东方的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故A项错误;从材料“在新大陆的金银被大量开采之前,欧洲可用于国际贸易交换的值钱商品很少。后来,欧洲人把美洲出产的白银运到亚洲和欧洲”,可知材料反映的时间是新航路开辟时期,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不仅有贵金属,还有与亚洲的对外贸易都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欧洲利用美洲白银和亚洲商品进行贸易活动,可知欧洲开始了为资本主义工业化积累资本的阶段,故D项正确。点拨解题应紧扣材料,选项中的“欧洲……出超”材料无体现,“贵金属的流入……欧洲”只是材料的一部分。考点二两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②资金:殖民掠夺等资本原始积累。③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④市场:拥有广阔的殖民地。(2)成就①纺织机器: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②动力机器: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③交通工具: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3)影响①生产力与生产方式: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确立了工厂制。②阶级结构: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③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欧美列强成为机器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地区成为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地。2.第二次工业革命(1)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2)成就①电力的应用: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同时,电动机也被制造出来。②新交通工具:内燃机问世,随后汽车和飞机相继问世。③石油化工:提炼多种化学合成材料。(3)影响①生产力与生产方式: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出现垄断组织,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②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形成。[重点深化]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1)提供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用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2)密切了国际交流。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国际分工也更具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3)为推动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4)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易错练3因主观臆断而误选史仲文的《世界全史》提到:英国18世纪初期,制铝、制盐等行业已成为资本集中的工业;1750年,在煤铁工业中雇用数百人的大规模生产比比皆是。英国当时所存在的经济和技术的平衡,已经达到在市场推动下工业能够不断自行扩展的程度。据此可知,英国()A.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B.已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国家C.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性D.机器大生产已居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18世纪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没有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英国工业的发展而非其世界地位,故B项错误;由材料“英国当时所存在的经济和技术的平衡,已经达到在市场推动下工业能够不断自行扩展的程度”可知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性,故C项正确;工业革命以后机器大生产居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点拨据“1750年”“英国”可知材料所属现象出现在工业革命之前,不能仅据“大规模生产”就误认为“机器大生产已居主导地位”符合题旨。易错练4不能准确运用所学知识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却出现了多个中心的格局。出现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A.英国海外殖民地大幅减少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迅速开展C.自由贸易政策的普遍推行D.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答案B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出现多个中心格局的主要原因是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超过了英国,导致英国独占地位的丧失。A项不是其他国家发展速度超过英国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迅速开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德发展速度超过英国,因此世界贸易出现了多个中心的格局,故B项正确;C项不是其他国家发展速度超过英国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D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故D项错误。点拨“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对“世界贸易却出现了多个中心的格局”有一定的影响,解题还应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的史实,进一步思考致使“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考点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雏形出现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欧洲与亚洲、非洲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密切,与美洲开始了经济交往,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2.进一步拓展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国开始了殖民扩张。殖民扩张不仅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也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3.初步形成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代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诞生,近代城市兴起,列强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最终形成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产生了垄断和垄断组织;列强加紧瓜分世界和输出资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重点深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基本特点(1)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2)开放扩张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3)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4)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5)以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易错练5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17世纪中叶后,饮茶之风逐渐遍及英国,“茶叶已经在英国各饭店和咖啡店等公共场所大量销售,并已成为国家税收的对象。”这一现象反映出()A.世界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开拓B.茶税成为英国财政的主要收入C.茶叶贸易中心已转移到英国D.工业革命促进了中英贸易扩大答案A解析“茶叶已经在英国各饭店和咖啡店等公共场所大量销售”可知茶叶主要来自东方,可见世界市场得到开拓,故A项正确;“并已成为国家税收的对象”不能体现“主要”,故B项错误;“饮茶之风逐渐遍及英国”不能体现茶叶贸易中心在英国,故C项错误;“17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尚未发生,故D项错误。点拨“饮茶之风逐渐遍及英国”“茶税成为英国财政的主要收入”这些均属于历史现象,透过这些现象反映出的是世界市场的拓展。易错练6因脱离特定时空框架而误选“19世纪下半叶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这一时期的“技术进步”()A.主要源于技术工人经验的积累B.使蒸汽机成为产业革命原动力C.促使现代工厂制度开始建立D.使资本主义由此确立全球优势答案D解析据材料“19世纪下半叶,近代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确立了在全球的经济优势,故D项正确。点拨解题一定要围绕“19世纪下半叶”这一时间信息,此时期处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排除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现象和史实。考向一紧扣必备知识命题点1全面认识新航路开辟与欧洲早期殖民扩张(2019·东北三省三校高三历史联合模考)美国学者布莱恩·费根认为,约从1200年起北极地区开始出现小冰期的寒冷天气使欧洲暴雨连绵,农作物生长适宜期缩短。产量急剧下降,饥荒席卷整个欧洲大陆,欧洲人“穷则思变”,向着广阔的海洋挺进。这种关于推动欧洲早期扩张的认识()A.体现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多元B.呈现了人类面对气候突变的脆弱C.不符合传统的观点因此不可信D.肯定了气候决定欧洲历史的发展答案A解析美国学者从生态环境的恶化跟人的活动关系角度研究推动欧洲早期扩张的因素,体现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多元,A正确;材料说明的是历史研究的视角变化,不是说明人类面对气候突变的脆弱,B错误;材料中研究历史角度的新变化,对于拓宽历史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不是不可信,C错误;气候对于历史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并不是决定性因素,D错误。拓展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多重影响(1)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2)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4)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命题点2工业革命的兴起、成就及影响(2019·全国Ⅰ卷,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A.源自于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C.取决于资金保障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答案A解析A对:由材料“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源自于劳动实践。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B项错误。在瓦特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的过程中工厂主的资助起到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C项错误。D项错在“各阶层广泛参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大多来自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人和技师,D项错误。考向二着眼关键能力命题点3据试题信息和要求准确把握史实的本质(2019·全国Ⅰ卷,33)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拉丁美洲独立后没有像美国一样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是殖民统治。拉丁美洲曾是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宗主国是封建国家,因此它们的殖民统治也采取封建生产方式,独立战争以后,拉美国家虽普遍取得民族独立,但没有彻底铲除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经济发展十分缓慢,D项正确。命题点4运用历史的观点和方法比较相关史实16和17世纪,英国先后创建了非洲公司、东印度公司、土耳其公司等殖民垄断公司。这些公司在19世纪中后期先后解散,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现。这两类垄断组织都()A.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C.只给广大亚非拉国家带来了灾难D.是政府直接对经济干预的产物审题指导(1)考核能力: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观察、认识、分析、比较相关事物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2)历史方法:从世界市场发展角度。(3)比较史实:16和17世纪英国殖民垄断公司与19世纪中后期欧美垄断组织。(4)筛查选项:结合所学可知,早期殖民垄断公司推动了英国殖民扩张,推动世界市场的拓展,垄断组织促进了欧美列强对外资本输出,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英国东印度公司等殖民垄断公司成立时,工业革命尚未发生,它们是商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只给广大亚非拉国家带来了灾难”说法太绝对,列强侵略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影响是双重的;托拉斯等形式的垄断组织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产物,政府一般采用自由放任政策,其出现与国家干预无关。答案B考向三注重学科素养命题点5(时空观念)用特定时空术语对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概括(2018·全国Ⅱ卷,33)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促进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答案A解析A对:奴隶贸易是欧洲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对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B错: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由题干材料无法判断奴隶贸易对英国殖民帝国形成的影响。D错:奴隶贸易达到极盛是因为发展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需要。命题点6(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014·全国Ⅱ卷,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答案A解析19世纪初,英国已开始工业革命,妇女和女孩们从繁重的手工纺车的辛苦劳动中解放出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因而手织机也多半被闲置,材料只说明纺车被弃置,不能得出妇女被解放的结论,故A项正确,B项不正确。材料也未体现C项。D项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命题点7(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019·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19世纪最后30年,出现了近代社会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作为这次现代化浪潮的结果,形成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在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基础上,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模式趋于成熟。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生产力进步推动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B.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C.经济模式定型促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成熟D.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答案D解析19世纪最后30年,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第二次现代化浪潮出现,现代化浪潮推动现代经济模式出现,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故D正确。命题点8(史料实证)充分利用史料基础上全面论述问题(2018·全国Ⅰ卷,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答案B解析B对:材料中对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认识,从强调经济条件,到后来强调制度因素,再到强调自然条件,体现了随着研究视角的不断拓展,认识逐渐趋于全面。A错:材料中的几种观点都有合理性。C错:材料中的经济条件、制度因素等都是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而言的。D错:后期学者研究与传统观点只是研究视角不同,无法判断哪一观点更可信。拓展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地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科学与技术结合取得了巨大成果。(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比较迅速。(3)对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既可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其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考向四坚守核心价值命题点9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2016·全国Ⅱ卷,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1816年”,特别是在“1831—1841年”,人口死亡率上升。结合所学可知,这与英国工业革命后城市环境的恶化有关,故A项正确;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错误;“人口膨胀食物短缺”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史实可知,19世纪医疗技术水平应该高于18世纪,故D项错误。命题点10关注民生,缩小贫富差距(2017·全国Ⅰ卷,33)下表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年份约1770约1790—1793约1830—1835数额(百万英镑)140175360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年份175517971835指数42.7442.4878.69综合上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数据信息可知“国民总收入”增长幅度大,工人实际工资增长幅度相对小,这说明国民贫富差距扩大,故D项正确。题干表格中“国民总收入”两次增加,而工人的实际工资只有一次增加,故不能得出“同步增长”的结论,A项错误;工业革命期间,经济快速发展更多依赖于机器生产的采用、工厂的推广、海外市场的扩大等而不是廉价的劳动力,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表格,工人实际工资有较大增长,C项错误。拓展工业革命改变人类社会生活(1)积极影响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各国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②工业革命推动了工厂制度的产生。③工业革命推动各国工业产值超过农业而成为工业国家。④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普遍获得了一些政治权利。⑤工业革命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扩大了对自然的认识和征服能力。(2)消极影响①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东方国际的掠夺,加剧了当地的贫困与落后。②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③如果无限制地发展工业,必然造成资源浪费和枯竭。常见错因及对策错因总结与对策1.论点(观点、信息、论题)部分:不能提出正确的观点(论题),或者观点(论题)扣材料不紧密,甚至于脱离材料。对策:读懂材料,紧扣材料主旨,观点明确、单一。如果能提出多个论点(论题),最好选择自己最熟悉,论证最容易的进行论证。2.阐述论证部分:(1)论证角度单一。对策:可选择2—3个案例,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或者正反、中外等角度论证。(2)史实运用不恰当。对策:多读几遍题目要求,先设想用哪些史实,然后再作答。(3)论证语句缺失。对策:运用史实后要用一句总结性的话提示史实与史论之间的关系。3.结论部分:(1)缺失结论。对策:严格按照三段论的格式写,即论点、论证、小结三部分。(2)缺少总结升华。对策:换一种表述方式回扣论点结合史观或重要历史结论升华认知。(2017·课标全国Ⅱ,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钟表的演变古代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中世纪末期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近代早期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1850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20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20世纪50年代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1秒。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指导语本题考查钟表的演变及其反映的社会变迁。首先要对材料信息进行分析整合,由材料可知,从类型看,钟表经历了日晷→机械钟→怀表→钟表→手表→原子钟→智能手表的变化;从功能看,经历了从单一计时功能到多功能的变化;从使用范围看,经历了由奢侈品到日用品的变化。其次,依据上述信息提供的角度,拟定一个题目,结合史实加以论证,注意题目的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试答:12分大题评分标准的启示12分大题给出的标准答案,有的是示例,有的仅仅是对试卷分类的评价标准。在阅卷前,阅卷老师会做出一个更详细的评分标准以便于改卷老师在阅卷中操作。根据参加阅卷老师的体会,特提出以下几点启示:(1)论题(观点、信息)一定要符合题目要求,不能偏离材料,表述要简明、扼要、清晰。(2)论证或阐释时,要分层论证,有逻辑性;关键词要清晰。(3)要有小结,另起一行书写,简明扼要,总结升华论题。答案示例1论题: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精度提高。阐释: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科技落后,日晷是当时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中世纪时机械钟在西欧流行,只有时和刻,但不精确。近代科技的产生,实验与数学相结合,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怀表,其精确度提高。科技革命的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人们时间观念增强,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根据原子物理学制造出原子钟,其精度更高。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总之,科技的进步推动钟表精度不断提高,钟表精度提高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科技的进步。示例2论题: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的普及使用。阐述:古代生产力落后,科技不发达,日晷是当时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但日晷计时一般由政府控制。近代科技的产生,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怀表,但当时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钟表还不能普及使用。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时间观念增强,1850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钟表得到了普及。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经济的进步,20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随时都可佩戴。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总之,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的普及使用,而钟表的普及使用反映了不同时代科技的进步。示例3论题:科技的发展推动钟表功能的多样化。阐述:①钟表最早的功能就是计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钟表的功能逐渐多样化。②从伽利略时代力学物理学取得的成就,到原子物理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均推动了钟表功能的多样化。③从简单的计时到成为装饰品,一直到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反映了在科技影响下钟表功能的变化。综上所述:钟表的演变是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的结果,科技的发展推动钟表功能的多样化。针对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中国西方17世纪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77年南书房设立。1683年清廷设立台湾府,次年开放海禁。1686年设立广州十三行。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光荣革命”。1689年洛克发表《政府论》,反驳“君权神授”观点。18世纪1723年雍正帝下令禁止传教。1727年军机处设立。1771年土尔扈特部东归祖国。1793年马嘎尔尼使团访华。1742年,首相罗伯特·沃波尔失去下院多数的信任,被迫率内阁全体辞职。1763年英国自称日不落帝国。176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1789年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1839年禁烟运动。1842年《南京条约》。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设立江南制造总局等企业。1840年英国号称“世界工厂”。1866年西门子制成第一部发电机。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上表为17—19世纪中西方部分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西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论题:17—18世纪的中英政治走向日益明显不同。阐述:17世纪清朝建立后,继承了内阁制度。康熙帝设立南书房重用亲信,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加强了皇权。清朝当时形成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内阁三足鼎立的局面。雍正时,设军机处,使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同时期的英国,1640年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逐步推翻封建专制制度。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资产阶级议会逐渐掌控国家大权,国王逐渐失去权力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18世纪中叶英国建立了责任内阁制,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由此可见,这一时期中英之间的政治走向明显不同,中国变得越来越专制,而英国变得越来越民主,中国在政治上越来越落后于英国。示例二论题:17—19世纪中西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阐述:17—19世纪的中国,正好处于明清时期。政治上,废丞相、设内阁和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经济上,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思想上,通过八股取士和文字狱钳制人们的思想;科技上,多是对过去农耕技术的总结,缺乏创新;外交上,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崇尚朝贡外交。这一时期的西方世界正处于崛起时期。政治上,随着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一系列民主法制成果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形成;经济上,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巨大发展;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繁荣了文化;科技上,自然科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工业革命时期科技成果辈出;外交上,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拓展世界市场。总之,这一时期中西之间的差距拉大,造成了近代中国被迫挨打的局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全球通史》中说:“明朝的这些远航为何是为某些未知的但肯定是非商业方面的原因而进行的……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这种导致中西远航反差的根源是()A.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 B.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C.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 D.经济结构方面存在差异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我们可知,明朝的远洋航行和西方的新航路开辟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郑和下西洋是建立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而西方进行新航路开辟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基础之上,因此二者的最根本区别是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D项正确。2.199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在许多欧洲国家把哥伦布作为英雄进行纪念的时候;在美洲的墨西哥印第安人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行为,他们举行了游行示威,甚至还砸掉了哥伦布塑像的一段手指。这表明()A.经济全球化受到严重阻碍B.欧洲文明破坏了美洲文明C.两种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D.历史的价值判断有相对性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宣布将当地变为殖民地,殖民活动推动了欧洲的发展,但是他带给美洲人民的是疯狂的殖民掠夺,造成了美洲的贫困落后,给美洲人民带来灾难,欧洲人和美洲人对哥伦布的态度反映了历史的价值判断有相对性,故D正确。3.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涌入葡萄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葡萄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而同时期的法国则鼓励对外贸易,发展工商业,多储备金银。这些现象()A.加快了两国社会转型的完成B.导致两国不同的发展轨迹C.受两国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答案B解析材料说明西班牙掠夺的金银在国内被商人用来购买贵族头衔和购买地产,并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没有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而同时期的法国则鼓励对外贸易,发展工商业,多储备金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葡萄牙则没有实质的成效,故B正确。4.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把投资与经营管理、商业活动分开,把投资者从经营管理的责任下解放出来,可以调动大量资金投入商业冒险事业。这种公司管理模式()A.是组织新航路开辟的有效力量B.是自由主义思想的典型体现C.标志着垄断组织的出现和发展D.反映了商业革命的重要成果答案D解析东印度公司是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贸易公司,故A项错误。19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思想才逐渐取代了重商主义思想,故B项错误。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生产组织形式,故C项错误。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是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特权贸易公司,反映了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这也是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的重要成果,故D项正确。5.19世纪初,英国殖民者欧文考察东非后,竭力主张废除奴隶贸易,就地利用当地资源,他说:“这些新的资源将为我国的企业和工业开放”。这一主张反映了当时()A.资本原始积累不断扩张的需要B.重商主义者增殖国家财富的强烈诉求C.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开始建立D.商品输出逐渐成为主要经济侵略手段答案D解析当时英国已经逐渐完成工业革命,这一做法是工业革命与自由主义经济要求的结果,不是资本原始积累扩张的需要,排除A项。当时自由主义思潮兴起,重商主义思潮逐渐衰落,排除B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这之前早就确立了,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手段发生了改变,商品输出成为主要经济侵略手段,所以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D项正确。6.从17世纪起,在源源不断地流入北美殖民地的英国移民中,大多是因圈地运动而丧失了土地无以为生的农民及因生活困苦而寻找出路的手工业者。由此可知,英国向美洲殖民地移民()A.满足了殖民地对劳动力的需求B.导致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C.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D.减少了英国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答案D解析材料看不出满足美洲劳动力的需求,故A项错误。材料也看不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故B项错误。大量向外移民不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的“大量丧失了土地无以为生的农民,以及因生活困苦而寻找出路的手工业者”可以看出,英国减少了很多社会不安定分子,增加了社会的稳定性,故D项正确。7.1854年,英国财政部高级官员对英国文官进行了全面调查,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建议设立常任文官制度,包括考试、录用文官、重视文官的专业水平、提拔优秀文官等等。这一报告出台的主要原因是()A.内阁地位发生根本变化B.工人阶级要求提高政治地位C.社会经济结构持续变动D.民众科学素养普遍得以提高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导致政府管理职能的膨胀,社会经济结构持续变动,但当时的文官制度存在着许多的腐败和弊端,所以人们要求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这是进行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因此C项正确。8.下面是1784—1836年英国进出口相关贸易数据统计表(单位:%),据此表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英国()年份原料进口在总进口中的比重制造品出口在出口中的比重1784—1786年43.682.21811—1816年51.683.61834—1836年67.891.1A.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B.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发生变化C.重商主义促进对外贸易发展D.经济发展日益依赖世界市场答案D解析由表格得出英国原料进口和制造品出口比重均不断上涨,表明了经济发展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故D项符合题意。9.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可知,题目着重说明:伴随着英国国内外市场的扩大,生产技术无法满足越来越广阔的市场需求,所以技术革新是为了解决工业生产中的迫切问题,故B项正确。10.1857年,由英国提供资金的美国银行、铁路、商业公司纷纷破产,还爆发了货币危机,整个银行系统瘫痪。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英国和欧洲大陆,引发了一阵又一阵的破产浪潮。这折射出()A.欧美地区发展不均衡 B.世界贸易急剧地扩大C.世界经济秩序不公平 D.经济危机具有可控性答案B解析A项与题干无关,排除。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英国和欧洲大陆,表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联系非常紧密,这是世界贸易的扩大造成的,B项正确。C项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经济危机迅速蔓延”不能说明经济危机具有可控性,排除。11.在1800—1870年间,按当年的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增长了6.7倍,如果扣除价格下跌的因素,实际贸易额增长了9.6倍,而在1720—1820年国际贸易额仅增长了1.74倍。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剧变C.电气时代世界经济快速发展D.工业文明开创了世界市场答案A解析1800—1870年间,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际贸易状况,与政治格局无关,故B错误;此时尚未进入电气时代,故C错误;新航路的开辟促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故D错误。12.1903年,有英国企业家宣称:最初,自己单独经营一家企业,后来有了几个合作者。当实业超过了合作者所提供的资本,于是,就组织了股份公司。现在,又需要把若干股份公司集合成为我们所谓的一种联合。这说明“联合”()A.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B.适应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C.促进了自由主义的产生D.标志着世界市场的扩大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而且强调了要实行联合,说明出现了垄断组织,这是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产物,它适应了工业化的发展要求,是生产关系调整的表现,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个题,其中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