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后限时自测_第1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后限时自测_第2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后限时自测_第3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后限时自测_第4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后限时自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后限时自测

A组高考题组

L(四川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九日和韩魏公①

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蜃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②金爨,泛指酒盏。③曲台,指

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以及通过对比鉴赏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1)通过分析诗

歌所用意象,理解概括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联年近半百的苏洵以“不才”自称,且冠以“最”

字,并以自己那“萧萧华发”同韩琦宴上的闪闪金盘(酒器)相映衬,表面自谦,实际充满怀才不遇之感。颔联又

从这天的宴会写到他多年来的虚度光阴。出句以“不堪”承“最不才”,以“延东阁”承“金囊”,表示对韩琦

宴请的谢意,诗人自谦中也含着牢骚。后一句运用典故,借“闲"、"老”二字表现了自己虚度年华、用非所长的

深沉哀叹。颈联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泯。尾联以暮间归来,反复吟咏韩琦新诗作

结。韩琦志得意满之余的淡淡闲愁,更激起了苏洵壮志未酬的深沉哀怨。''暮、雨、寒"三字为全诗烘托出一种

昏暗、凄冷的气氛,而“寒无睡”“百遍开”更活画出这位“萧萧华发”的老人根转反侧、夜不能寐的神情。整

首诗处处流露出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2)分析颈联对比手法的妙处,主要从分析本联内容和运用对比手

法的作用两方面答题。内容上,分析运用对比手法的字句,三层对比:喜与忧的对比,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

醉酒豪言中的显现对比,''久"与“偶”在时间上的对比;作用上,运用对比层层递进,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

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

【答案】(1)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

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2)妙在用三层对

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

“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2.(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秦中吟•歌舞

(唐)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

知阕乡①狱,中有冻死囚。

【注】①闵(Wd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阕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阕乡狱并遭受迫害的

惨状。

(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诗名句“,"

一脉相承。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以及对诗句的背诵默写能力。结合诗句“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

忧”,“岂知阕乡狱,中有冻死囚”,及题干中的“尖锐的社会矛盾“,可知诗人将朝廷贵官的糜烂生活与狱中

的“冻死囚”相对照,来揭露封建社会阶级之间的尖锐对立。

【答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对比这种表达技巧的能力。诗歌的前十六句详尽铺写朝廷贵官的生活,共描写了两

个场面:开头八句记叙朝官们雪中退朝的场面;下面八句紧承“追游”,转入特写,具体描绘秋官、廷尉歌舞宴

饮的场面。上面两个场面,已经将秋官、廷尉这帮官僚们的腐朽糜烂、醉生梦死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末尾“冻

死”一词极写囚犯之惨状,简洁而有力。从而使这个对比变得格外强烈和鲜明。

【答案】①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兴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

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

②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

震撼人心。

3.(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从

杜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

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③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①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②佛教传说,有些珠

子中隐隐有字。③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

[解析】本题以简述故事的形式考查对诗歌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把握。这是一首寓言式的政治讽刺诗。

杜甫巧妙而准确地运用了传说,用“泉客”象征广大的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用“泉客珠”象征人民用血汗创造出

来的劳动果实。回答第(1)题时应从理解诗歌的内容入手,把这些句子的大意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回答第(2)题时要结合诗歌的主题,即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赋税之重,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有隐字”“化

为血”明确地传达出这些隐情。珠是眼泪变成的,故珠上的“隐字”说穿了便是“泪”字。“化为血”,实即化

为乌有,但说化为血,更能显示出人民遭受残酷剥削的惨痛。原有的血汗已经被剥夺一光,而公家的征敛仍不停

止。

【答案】(1)有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

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

的征敛了。

(2)“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

血汗。

4.(江苏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⑴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

(2)“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

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诗句的含意及表达的感情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1)首句领起全诗,连绵起

伏的山势,一如绵延不断的“太古”,“太古”指远古、上古,也指一种寂静或荒凉的原始氛围。诗人化实为虚,

化有形之山势为无形之光阴。这是作者对周围环境的渲染,更是对他自己精神状态的描写。(2)颈联空间转换,

视角由山间转入房里,承上联“眠”字写。“世味”是指世道人心,世态炎凉。“簟”指竹席。此时,诗人只想

紧掩门户,远离人间是非。“时光簟已便”表面是说盛夏酷热难耐,但醉卧竹席,却感到十分舒适;其实说的是

心静自然凉,这正是诗人心境的写照。(3)这首诗写环境、写生活都十分平淡,而在平淡的表面下仍能感受到作

者的浓烈情感,如“世味”仍时时侵扰,“拈笔忘筌”其实是难忘世事。

【答案】(1)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2)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3)“门掩世味”、

“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

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

B组模拟题组

5.(黄石一模)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春情

卢挚

残花酿蜂儿蜜脾①,细雨和燕子香泥。白雪柳絮飞,红雨②桃花坠,杜鹃声里又春归。纵有新诗赠别离,医不

可③相思病体。

【注】①蜜脾:蜜蜂酿蜜的巢房,连成一片,其形如脾,叫作蜜脾。②红雨:比喻落花。③医不可:医不

好,治不愈。

(1)“杜鹃声里又春归”在曲中起怎样的作用?

【解析】如果不会根据该句在诗歌中的位置来判定作用,很容易走入误区。在开头,一般是统领全篇或领

起下文;在中间,一般是过渡,承上启下;在结尾,卒章显志,升华题旨。“杜鹃声里又春归”处在曲的中间,

承上启下。具体的作用可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来思考。

【答案】①此句在曲中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②承上,总结前五句所描绘的春归之景;③启下,即景

生情,由春归之景而引出最后两句的相思之情。

(2)结合全曲,分析诗人是如何抒发春日情思的?

【解析】这首曲的基本结构是前五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因此解答此题首先应弄清前五句所写景象的特点,

再结合后两句的抒情来整体理解。值得注意的是要运用表达技巧中的一些术语来回答。

【答案】借景抒情。①前五句渲染春景:蜜蜂酿蜜,燕子和泥,柳絮飞扬,桃花飘落,杜鹃声声,营造出

细腻缠绵的意境。②为后文抒相思之情做铺垫。③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绵绵的春日情思。

6.(合肥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吴江

张先

春后银鱼霜下妒,远人曾到合思吴。

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芦。

落日未昏闻市散,青天都净见山孤。

桥南水涨虹垂影,清夜澄光照太湖。

(1)请指出诗的中间两联在写景上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解析】颔联的意思是想要把江色画下来却让人无从下笔,寻觅鸟声却发现声深在芦苇之中。这都是动中

有静,静中有动,“静觅鸟声深在芦”这句更妙的是虚实相生。鸟是不见的,但鸟声深深传来,芦苇摇曳又是何

等之美。颈联的意思是落日的余晖还留在天际,街市散尽已是一派静谧。万里晴空一色湛蓝,更映现出远山的孤

凄。也是静中有动,“市声散尽”“青天都净”寓动于静。

【答案】运用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相互映衬等表现手法,澄碧的江水、芦苇深处的鸟声,落日未昏、

市声散尽,青天如洗、远山兀立,给人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2)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远人曾到合思吴”的理由。

【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对诗句中“合”的意思的准确理解,这里是“应该、合该”的意思。“合思吴”

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前面的鳍鱼上,这里涉及斑婚之思的典故;当然还有后面写到美景及闲适的生活。该题实际就

是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诗歌鉴赏的前提及关键就是对“哈”这个意义的准确理解。

【答案】吴江有春后银鱼、霜下妒鱼的美味佳肴,有恬静美好的秋色、夜景,有平淡、闲适的生活,令人

流连。

7.(荆州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昭君怨•咏荷上雨①

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注】①本词为作者于庭院中午憩后观雨所作。

(1)词的下阕写雨主要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比喻。作者将落在荷叶上的雨点比作“真珠”,把聚在一起的雨水比作“水银窝”。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雨点随荷叶跳动忽散忽聚,在叶窝聚为一汪晶莹的雨水,表达了作者对雨的赞咏和喜爱之情。

(2)本词上阕写梦中西湖,下阕写池荷清雨,这样写有何妙处?

【答案】本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上阕虚写梦中西湖急雨,下阕实写醒后池荷清雨。用梦中西湖烟雨

衬托庭院荷池一一西湖烟雨之美是公认的,而词篇暗示院中的雨荷有着同样的魅力。词人构思巧妙,借助想象拓

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深化了主题。

8.(孝感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邓州路中作①

白居易

萧萧谁家村,秋梨夜半叫。漠漠谁家园,秋韭花初白。

路逢故里物,使我嗟行役。不归渭北村,又作江南客。

去乡徒自苦,济世终无益。自问波上萍,何如涧中石。

【注】①此诗为诗人外放杭州途中,路经邓州时所写。

⑴诗人“嗟”的原因是什么?请联系全诗,分点作答。

【解析】回答诗人“嗟”的原因时,首先注意诗下的注释,此诗是诗人外放杭州途中,路经邓州时所写,

这就提示诗人为何而“嗟”。然后结合诗歌中“故里物”“嗟行役”“济世终无益”等词句,就不难理解诗人

“嗟”的原因了。

【答案】对故乡的思念;对官场的厌倦;旅途行役之苦;国事日荒、无力济世的失落。

(2)请赏析“自问波上萍,何如涧中石”的艺术手法。

【解析】“波上萍”是比喻,“涧中石”则是象征,然后答出它们的比喻义和象征意义。回答此题时可以

参照上一题中对诗歌思想情感的分析。

【答案】这两句使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波上萍”喻受人驱使,行役无定,“涧中石”虽被大水冲刷,

仍能屹立不拔,象征诗人不和世俗同流合污的孤标傲世精神。

9.(荆门5月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将去洛阳,灯下感赋

[清]陈维法

露幌风帘思不禁,巡檐背手重沉吟。

一城汉苑隋宫地,几夜零砧断杵心?

菊到将离分客瘦,天因离别酿秋阴。

偃师①明发应回首,洛水嵩云②深更深。

【注】①偃师:河南县名,位于洛阳东面。②洛水嵩云:洛河之水,嵩山之云。洛河流经洛阳,嵩山在洛

阳东面。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以首联和颔联为例简要分析之。

【解析】回答此题时首先要注意本诗的题目”将去洛阳,灯下感赋”,这就给分析情感作了提示,然后结

合诗中的“思不禁”的心理描写,“巡檐背手”“重沉吟”的动作描写,以及颔联中的“零砧断杵”的意象便可

理解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了。

【答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即将离别洛阳时的留恋与感伤。首联“思不禁”直接点明诗人离开洛阳前心绪

不宁、浮想联翩的情形,“巡檐背手”“重沉吟”则将作者内心情绪具体化、动作化。颔联借洛阳汉苑隋宫的遗

迹、牵人魂魄的断续捣衣声的描写,间接表现诗人对洛阳的留恋。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诗的颈联做简要赏析。

【解析】从修辞手法和情景关系的角度来赏析诗歌的颈联,也就是“菊到将离分客瘦,天因离别酿秋阴”

一联。要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答出其表达效果。

【答案】①拟人手法,菊花因离别在即而分外寒“瘦”,天气因离别在即而“酿”出秋阴,移情于物,化

静为动,渲染了离别在即感伤与留恋。②借景寄情,菊花分外寒瘦,天空秋阴浓厚,哀景寄托了离别在即的感伤

与留恋之情。③哀景衬托哀情,分外寒瘦的菊花、秋阴浓厚的天空衬托了诗人离别在即的感伤与留恋。④情景交

融,诗人因离别在即而神情黯然,菊花因深秋来临而分外寒瘦,天空因深秋来临而阴云浓密,情景水乳交融。

10.(鄂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定风波

李南

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认自由身。

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已得希夷①微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

【注】①希夷:指一种虚寂玄妙的境界。语出《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1)第一段中写景只提到了“云水”,请分析这两种景物在词中的作用。

【答案】①云舒卷自如,漂浮自由;水随势奔流,不受约束,它们让诗人感受到彻底的自由。②云霞的

绚丽、水的清澈浩渺可以展现大自然的美好,让诗人感到愉快。

(2)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归隐山水,忘怀世俗名利,厌倦官场,做一个超凡脱俗的隐士的情怀。这首词

开篇就点明“志在烟霞”,中间透露不见市中求利和朝中求官的人,结尾以“荷衣蕙带”的装束表现高洁的品格。

11.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京下思归

范椁

黄落蓟①门秋,飘飘在远游。不眠闻戍鼓,多病忆归舟。

甘雨从昏过,繁星达曙流。乡逢徐孺子②,万口③薄南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