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古代文化常识》优秀课件_第1页
上课《古代文化常识》优秀课件_第2页
上课《古代文化常识》优秀课件_第3页
上课《古代文化常识》优秀课件_第4页
上课《古代文化常识》优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课《古代文化常识》优秀课件第一页,共73页。古代文化常识第二页,共73页。

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无比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蔚为壮观。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对于建设新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概述第三页,共73页。纪年纪时姓名字号礼仪制度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目录第四页,共73页。第五页,共73页。服饰所有的人都有礼服,官服,正服和居家便服若干替换穿。第六页,共73页。

古代人的衣服除了平民是素面的棉布麻布,但凡有点品级可以着缎的,都是有提花织纹的或者遍覆文绣,不会用光板布。左图身份是一方王爷,身份原因很明显左边图为一条龙纹,还是四爪金龙,因为皇帝才能用五爪龙,藩王要少一爪。右图郡主衣冠锦绣,披风花纹精细,这种反光的叫做锦,古代也就只有贵族穿得起。服饰第七页,共73页。西汉时,男子衣服的色彩按照地位越来越深,越是上位者服饰颜色越深,只有皇帝的服饰是纯黑。服饰第八页,共73页。穿法——右衽

右衽简单说就是前襟要向右(穿的时候要左边在上面)右衽是汉族的象征。中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异于中原一带的右衽。

“左衽”也用以指受外族的统治。左衽还指死者,在陪葬的壁画和绘画先人的画像中,使用左衽,以示阴阳有别。所以哪边在上哪边在下真的很重要!第九页,共73页。第十页,共73页。发束

古代男子弱冠前可以不用束发结髻,成年男子都要严谨地束发结髻第十一页,共73页。发饰不同身份的人,头衣的材质都是不一样的第十二页,共73页。佩饰所有称为士子的人都佩玉,而且根据职级场合身份不同,性质材质上的有分别。玉佩都戴在身前,而不是现代风格的置于身侧。第十三页,共73页。坐立有容第十四页,共73页。行礼有方拱手礼:在胸前拢手,由前向后收,呈拱手形。向前推,不躬身。视距离远近,可高,不能低于胸。用于日常相见礼,送别礼。第十五页,共73页。第十六页,共73页。第十七页,共73页。关于古代社会出使的礼节: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涉及的出使礼仪有:斋戒(洁身净心,以示虔诚)、递上国书。

《苏武传》中涉及的出使礼仪有:持节、带礼物。礼仪第十八页,共73页。关于古代战争中的礼仪和行为规范:

《烛之武退秦师》:战争要有“理由”,即使兵临城下也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化解,“不仁”“不知”“不武”的来犯之师自觉理亏。

第十九页,共73页。礼仪

《周礼》中确定了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基本结构,将“礼”划分为五类,称为“五礼”:

吉礼:即祭祀之礼。

凶礼:即有关哀悯、吊唁、忧患的典礼。

军礼:有关军事活动的礼仪。

宾礼:诸侯见天子,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时的礼仪。

嘉礼:古代礼仪中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最重要的内容有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等。第二十页,共73页。吉礼主要指祭祀自然神和祖先的礼仪。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第二十一页,共73页。凶礼

即有关哀悯、吊唁、忧患的典礼。包括丧礼、遇到饥荒时的荒礼、遇到严重自然灾害事的吊礼、国内发生动乱时的恤礼、有外敌入侵时的禬礼等。凶礼都是在发生不幸事件之后,祈求和平和减轻灾祸的礼仪。第二十二页,共73页。

古人对“死”的讳称很多,因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帝王将相士大夫与平民百姓对“死”都有严格的称呼,“天子死曰崩”,诸侯、王死叫薨,帝相及士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平民百姓就称死。古人对“死”的讳称第二十三页,共73页。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薨、崩、百岁、千秋、晏驾等。

2、父母之死: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涅磐、圆寂、坐化、羽化、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亡故、长眠、长逝、谢世、殒命等。第二十四页,共73页。军礼

有关军事活动的礼仪。包括用兵征伐、均土地和征赋税、田猎、营建土木工程、定疆封土等活动中的礼仪。第二十五页,共73页。嘉礼

古代礼仪中内容最丰富的部分,上至王位承袭,下至乡饮酒礼,无所不包,最重要的内容有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等。第二十六页,共73页。婚礼第二十七页,共73页。冠礼第二十八页,共73页。射礼第二十九页,共73页。飨礼第三十页,共73页。宴礼第三十一页,共73页。贺庆礼第三十二页,共73页。

中国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恒星和行星的区别,把恒星作为行星运动的坐标,并划分若干区域来识别它们。例如“二十八宿”就是最著名的恒星集群。古人还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第三十三页,共73页。二十八星宿北(玄武)西(白虎

)东(青龙)南(朱雀)第三十四页,共73页。第三十五页,共73页。二十八星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jī)、牛、斗、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第三十六页,共73页。分野古人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第三十七页,共73页。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第三十八页,共73页。1、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写景之句,以星衬月。2、王勃《滕王阁序》“物化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咏物之句,以星衬物。第三十九页,共73页。3、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写月夜观看牛郎织女星的闲适。4、李商隐《马嵬》“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笑牵牛”写唐玄宗和杨贵妃朝夕相伴的美好时光。第四十页,共73页。九州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地理并称。相传大禹治水,将全国划分为九州,所以以“九州”这一名称代指中国,沿用至今。九州:冀州、青州、兖(yǎn)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第四十一页,共73页。九州“九州”是中国的别称之一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第四十二页,共73页。西河:指魏国黄河以西地区。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地名所指的地方: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河内:黄治以北的地区。河东:黄河以东的地区。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山东:指崤山以东。3、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第四十三页,共73页。4、马超韩遂尚在关西(《赤壁之战》)关西:函谷关以西。5、江表英雄,咸归附之(《赤壁之战》)江表:(长江之外的)江南地区(从中原看来,这些地区在长江之外)6、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姜夔《扬州慢》)淮左:淮河东面(古代称江河东面为左,西面为右)第四十四页,共73页。阴阳:阴:山北水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阳:山南水北。江河: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关内、关外: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山东、山西:

“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

第四十五页,共73页。河北、河南:

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江南:泛指长江以南。江左:即长江以东。江表:长江以外,指江南。第四十六页,共73页。八方:四方和四维的合称。四方:东、南、西、北四维: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远离中原的地方。)第四十七页,共73页。大都东京、汴京京口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城临安姑苏会稽长安奉天直沽北京开封镇江南京杭州苏州绍兴西安沈阳天津古今地名第四十八页,共73页。五岳: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第四十九页,共73页。五岳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第五十页,共73页。五岳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

第五十一页,共73页。五岳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

)第五十二页,共73页。五岳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第五十三页,共73页。所在地:湖南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所在地:江苏所在地:江西所在地:安徽五湖洪泽湖第五十四页,共73页。官名

古代职官情况异常复杂,而且各朝都有变化,可以中央、地方两方面大致掌握。

中央官职:皇帝下有丞相或称宰相佐理国政,统领百官。中央一般设六部分管政务,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弄部、工部,部长官称尚书,副职为侍郎。第五十五页,共73页。地方官职:

大政区称郡、州或称省,长官分别称郡守、太守(或刺史)、巡抚。基层政权称县,县官称县令或知县,间乎大政区和县之间高州(或府),长官称知州(知府)。第五十六页,共73页。九卿三公

卿和公都是官职名称。据历史记载,西周时期周王朝及诸侯都有卿,分上中下三级。战国时期,不少国家沿用。上卿是当时最高的官职。九卿:

九卿之说始于秦汉,指的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廷尉、太仆、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官职。第五十七页,共73页。三公:

周时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

西汉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使大夫(大司空)为三公。

到东汉时,名称有所改变,指太尉、司徒、司马。

三公又叫"三司",共同负责军政事务。第五十八页,共73页。科举乡试会试殿试

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

录取者称为“进士”,

第一名称为“状元”

第二名为“榜眼”

第三名为“探花”

第五十九页,共73页。

拜:授给官职。除:免去旧职任新职。出:出任。升:提升官职。迁:调动官职升官。革:革除官职。罢:罢免、停职。免:免除官职。黜:废黜、贬退。谪:降职远调。削:革职罢官。废:罢免或废黜。斥:屏弃不用。去:去职,被调离。授:封给官职。擢:提拔、选拔。左迁:降低官职调动。退:⑴撤销或降低官职;⑵自己辞职。第六十页,共73页。古人纪时1、天色纪时法2、地支纪时法3、五更报夜第六十一页,共73页。天色纪时夜半鸡鸣平明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地支纪时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现代纪时23-1点1-3点3-5点5-7点7-9点9-11点11-13点13-15点15-17点17-19点19-21点21-23点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天序数纪时对应关系第六十二页,共73页。天色纪时、五更纪时与现代纪时对应关系夜间时辰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平明五更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现代时间19-21点21-23点23-1点1-3点3-5点第六十三页,共73页。

古代诗文中涉及的节日很多,常见的有春节、上元(元宵)、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大部分延续到现在,不过过节的内容和习俗改变了很多。有些节日活动(如妇女七夕乞巧),因为社会生活的变化现在消失了。关于古诗文与节日第六十四页,共73页。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有《元日》诗:“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统节日元旦第六十五页,共73页。

二月十二日,百花生日。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满井游记》花朝第六十六页,共73页。

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