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道德的发展_第1页
儿童道德的发展_第2页
儿童道德的发展_第3页
儿童道德的发展_第4页
儿童道德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儿童道德的发展第一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学习内容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儿童的自我控制第二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第一节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第三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1、皮亚杰的研究方法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撒谎和说真话的认识对权威的认识第四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儿童对游戏规则的意识和执行的发展情况

对游戏规则的意识:第一阶段:规则还不是有遵守义务的运动规则第二阶段:以片面的尊重为基础的强制性的规则第三阶段:规则成为彼此同意的合理的规则第五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儿童有关过失和说谎的道德判断的发展对偶故事法对过失行为的判断:根据客观责任作判断在年幼儿童身上出现,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根据主观责任作判断出现稍迟,并随年龄增长而递增。对说谎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道德判断已从效果论转向动机论。第六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关于儿童公正观念的研究7岁、10岁和13岁是公正观念发展的三个主要时期,这三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公正判断分别以服从、平等和公道为特征。10岁左右儿童道德判断的基础发生了质的变化,已能以公正、不公正或平等不平等为是非标准了。13岁左右的儿童已能根据自己观念上的价值标准对道德问题作出判断,能用公道不公道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在皮亚杰看来,公道感不只是一种判断道德是非的准则关系,而是一种出于关心和同情人的真正的道德关系,是一种“高级的平等”。第七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1.5-7岁):集中于自我时期(1.5-2岁),与感知动作思维相对应;集中于客体永久性时期(2-7岁),与前运算思维相对应。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5-10岁):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9-11岁以后)总的说来,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第八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道德判断转化的因素低年龄儿童道德不成熟的原因:一是认识上的局限,即自我中心和实在论;二是对权威的服从。要使儿童从自我中心和实在论中解放出来,最重要的途径是与同伴发生相互作用。成人必须改变传统的所谓权威的地位,与儿童平等相处,才能成为促进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积极力量。第九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4、对皮亚杰道德认知理论的批评许多跨文化研究已证实皮亚杰关于儿童的道德认知从效果论-动机论,从客观责任-主观责任,从他律到自律等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儿童对行为意图的理解比皮亚杰所发现的更为复杂。当儿童在判断别人的行为时,如果偶然犯错误与故意犯错误的差异是相当明显的话,即使是学前儿童也能考虑行为的动机。第十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二、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1、柯尔伯格的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海因茨偷药的故事2、柯尔伯格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三水平六阶段第十一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柯尔伯格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他还设计了相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测评被试道德发展的水平。实例:在欧洲,有一位妇女因患一种罕见的癌症已濒临死亡。医生认为还有一种可以救她的药,即该镇一位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镭。药剂师以10倍于成本的价值2000元出售该药。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向每一位熟人借钱,但总共才凑得药价一半左右的钱。他告诉药剂师:妻子危在旦夕,请他便宜一些售药或允许迟一些日子付款,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了这种药,正是要用它来赚钱。”海因茨走投无路,闯进该药店为妻子偷了药。故事讲完后,要求被试回答:这个丈夫该不该偷药?为什么?海因茨倘若被捕,法官该不该给他判刑,为什么?这样的道德两难问题,具有不同道德水平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并提出不同的判断理由。道德两难故事法第十二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柯尔伯格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他还设计了相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测评被试道德发展的水平。

道德两难故事法第十三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水平一:前习俗水平

该水平的特点是:个体还没有内在的道德标准,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他们用来作为道德判断的基准取决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阶段1:惩罚与服从为定向阶段2:相对功利为定向第十四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该水平的特点是:个体能按照家庭、集体或国家的期望和要求去行事,认为这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而不大理会这些行为的直接后果。这时他们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来思考道德问题,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水平二:习俗水平阶段3:以“好孩子”为定向阶段4: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为定向第十五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水平三:后习俗水平该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努力在脱离掌握原则的集团或个人的权威,并不把自己和这种集团视为一体,而是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准则。想到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其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阶段5:社会契约为定向阶段6: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第十六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水平一:前习俗水平: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推理水平(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阶段1:服从和惩罚定向儿童评定行为好坏着重于行为的结果,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阶段2: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儿童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第十七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水平二:习俗水平:内化了社会规则(依据行为是否有利于维持习俗秩序,是否符合他人愿望进行道德判断,他们遵守那些他们认为正确的规则)阶段3:好孩子定向儿童认为:凡取悦于别人,帮助别人以满足他人愿望的行为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他们的推理受众人的共同愿望和一致意见决定)阶段4: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儿童认为,正确的行为就是尽到个人责任,尊重权威,维护社会秩序,否则就是错误的(他们已经意识到良心与社会体系的重要性)第十八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后习俗水平(能摆脱外在因素,着重根据个人自愿选择的标准进行道德判断,即根据内心的一套标准进行道德推理,它们可能与社会规则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在这一水平,社会规则成为大多数行为的基础,当社会规则与内心的道德准则发生冲突时,人们的内心准则往往占上风。很少人达到这一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儿童认为,道德法则只是一种社会契约,可以改变,不能以不变的规则去衡量人阶段6: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儿童已具有抽象的以尊重个人和个人良心为基础的道德概念。认为个人一贯依据自己选定的道德原则去做就是正确的第十九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的推移与道德教育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由个体认知发展的水平所决定,强调道德认识是以认知结构为基础的自然的发展。柯尔伯格主张采用认知冲突法来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柯尔伯格还十分重视角色扮演的作用进行道德教育的建议第二十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对柯尔伯格理论的批评关于道德阶段的普遍性问题关于学前儿童的道德判断关于道德阶段的真实性问题进行道德教育的建议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第二节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三位一体的交互决定论替代强化观察和模仿班杜拉(AlbertBandura(1925--)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认知过程、替代性强化和自我调节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区别于其他行为主义者的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环境、行为和人3种变量交互作用决定的。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人的许多态度或行为,不是通过其行为的直接后果即直接经验获得的,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的。他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对新的社会行为的学习更有效的方式是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产生的学习,简言之,“通过观察榜样示范而进行的学习”。这也称之为“社会学习”。社会学习: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三位一体的交互决定论P:个体的认知、动机及其他因素B:个体的行动或行为E:周围环境BEP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替代强化儿童的许多行为并未直接受到强化,而是在观察别人行为时,别人所受到的强化会影响儿童去学习或抑制这种行为。这个过程被称为间接强化或替代强化。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观察和模仿实验研究两种观察学习:一是直接的模仿和反模仿;另一种是抑制和抑制解除。自我强化:儿童已经建立了自己内部的行为准则,当儿童的行为符合这个准则时,就自己奖励自己;违反了这个准则时,儿童就会自己惩罚自己。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二、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指对人与事物带来有害结果的行为。儿童攻击性行为是通过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观察与模仿范性获得的。根据挫折-侵犯假说,攻击性行为与四个因素有关:受挫驱力的强弱;受挫内驱力的范围;以前遭受挫折的频率;随着侵犯反应可能遭受惩罚的程度。按照信息加工理论,攻击性强的儿童与他们记忆中贮存的“同伴对我有敌意”的观念有关。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很早就已经出现。控制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方法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三、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西方心理学家用来表示对别人、对社会有利的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三个阶段儿童的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有一定的关系。第三十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第三节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良心与道德的内化移情作用羞愧感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移情作用移情是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是理解和共享其他人的感情的能力。移情包括两个认知成分和一个情感成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移情能力也表现出个别差异。这与父母平时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有关。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羞愧感羞愧感与儿童个性发展的道德圈有密切联系,它是人的良心受到谴责时产生的心理状态。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第四节儿童的自我控制自我控制的测量自我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