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课“焚”“砚”两个生字,理解“锤”、“击”、“若”、“等闲”“清气”和“乾坤”的意思。2.了解什么是吟诵,尝试有节奏、有感情地吟诵第一首古诗。3.想象诗中画,读懂诗中意,能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抓住关键词语“锤、击、留、流”等词,推想诗句中“在人间”“满乾坤”的含义,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想象诗中画,读懂诗中意,能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抓住关键词语“锤、击、留、流”等词,推想诗句中“在人间”“满乾坤”的含义,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结合古诗中的画面并联系上下文,初步感知诗的自然美和艺术美。三、前置学习活动学生准备:按照预习单的要求预习,并且完成预习单。教师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古诗,感知春色(一)畅说诗词,课题导入我国是四大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因此,今天我们学习两首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春的诗。看老师板书两首诗的题目。(教师板书:石灰吟墨梅)(二)初读古诗,感知物美1.自由读诗,做到读正确。2.检查能否读得正确流利。重点指导:A、“千锤万击出深山”一句中的平翘舌。B、纠正“吾家洗砚池边树”一句的读音。3.引导读出诗的节奏。(如下标示)采取指读、教师范读、男女生对读等方式读好两首古诗。墨梅墨梅[元]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逐句默读古诗,思考古诗大意:每句诗描写了什么,整首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不理解的词句用问号标出。4.小组合作学习。每首诗由一位同学说说每句诗的大意,描写了哪些景物,对于疑难的地方全组同学交流。不能解决的疑难由小组长记录下来。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古诗,品味春意这两首都是写托物言志的诗,诗人都是通过描写一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志向,这两首是各具特色,在于谦和王冕的眼中各表达了怎样的志向。再读古诗,品味诗中的艺术美。(三)诵读《石灰吟》,感受“洁身自好”1.齐读诗题——石灰吟。2.解题(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3.简介作者,为理解诗情奠下基础。4.看诗句,理解诗意。(1)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质疑。(2)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你展开了哪些想象?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此时,作者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4)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志向。)5.总结:(1)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呢,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可见,《石灰吟》就是于谦自己一生的写照啊!(2)于谦为官清廉,为国为民,他的诗歌大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坚贞的情操。(四)小结引入走进另一首诗的“言志”《石灰吟》抒发了是人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那么《墨梅》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志向呢?1.诵读“墨梅”,感知梅花的清香。课件出示:梅花图,你喜欢梅花吗?说说梅花?(梅花的颜色有粉红色和纯白色,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中,梅花朴素淡雅……)小结:是啊,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让我们来学习王冕的《墨梅》,(板书墨梅简介诗人——王冕。王冕一生爱梅,种梅、咏梅、画梅。他曾在自己隐居的居所旁种梅千株,称为‘梅花屋’。王冕画过许多幅墨梅,他不仅喜欢画画,还喜欢在画面空白处题上一首诗。品诗句品“淡墨”①交流自己见过的盛开的梅花?课件出示:几幅盛开的梅花图用上一、两个词描述一下梅花的样子?②诗人笔下的梅花从外表上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淡墨;痕迹一般浅;颜色不够骄人……)③课件出示《墨梅图》。仔细观察,说说这淡淡的墨梅给了我们怎样的感觉?(素洁、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气……)④指导朗读。(2)品“清气”这梅花如此浅淡,,从没引起过别人的注意,但它却在洗砚池边不畏严寒地怒放着,“墨梅”这样做心里是怎样想的?课件出示:“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五)回归整体,对比两首诗,感受异同。1.《石灰吟》、《墨梅》,有什么相同之处?(板书:借物喻人,借物言志)
2.王冕把自己的情感倾注笔端,挥毫泼墨,晕染出一幅幅惊世之作。至此,墨梅与作者之间的联系你读懂了吗?(借梅自喻,借物言志,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3.这两首诗都有一个传神的字“留”“流”,有什么不同?(一个“留清气”,为了“满乾坤”,一个“留清白”为了“在人间”。)(都是用来表达自己的志向:《石灰吟》中诗人愿意像石灰那样不怕磨练,敢于粉身碎骨,是为了把清白永留人间,洁身自好。《墨梅》中诗人借墨梅的不畏严寒、清香四溢的特性,来表达自己对贞洁自守的高尚品格的向往。这两个字,显示了两位诗人的民族气节、高尚情操。)4.布置作业(1)学习吟诵古诗。(2)继续搜集阅读托物言志的诗,想一想他们分别抒发了怎样的志向?六、板书设计20古诗两首石灰吟于谦烈火焚烧粉骨碎身清白墨梅王冕淡墨痕清气借物喻人苏教版六年级下册《20古诗两首》学情分析《石灰吟》和《墨梅》是两首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诗人往往通过所咏之物,或抒发个人的情感,或流露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哲理。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咏物诗”这一概念。对于这两首古诗,学生读文字很容易就能知道它们写了什么,但对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所蕴藏的诗人的情感,学生却似懂非懂,无法准确捕捉并表达出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学生和文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无法对两首古诗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因此老师在教学中需要想方设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于是,在教学中我重新组合了本课的教学顺序,尝试通过比较来整合这两首古诗,努力为学生的理解、感悟和欣赏开辟一条清晰而通畅的道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20古诗两首》效果分析一、文本的整合虽为两篇古诗词,然通过重组教材后,学生既了解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又能触类旁通,更利于学生全方面地发展。二、围绕话题,涵泳体悟围绕话题、化碎为整。教案一改过去一首首地讲解下来,而是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材内在的联系,在初读诗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产生一个话题。围绕这个话题能起到“牵一而动全身”的功效,引领学生深入品读诗文、感悟诗文。三、学法渗透,扎实有效体现感悟体验的自主性。“石灰是这样,墨梅也是这样,把自己奉献给别人,像这样的人或物你还想到哪些呢?让学生通过品读、想像、感悟、体验,使学生的情感与诗人情感产生共鸣,情不自禁地发出内心的咏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20古诗两首》教材分析《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作品。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身”,即使“粉身碎骨”也要留下清白石灰对描写,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书法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墨梅》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的作品,。作者善画梅,也喜咏梅,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借墨梅表现了他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诗题是整首诗内容的高度概括,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诗题。吟:是古典诗歌中的一种形式,一般是托物言志。试题全意是赞颂石灰的高尚品格。墨梅,指的是作者画中的梅花,因为过去的画多为水墨画,所以画中的梅花称为墨梅。作者也是要借墨梅来抒发感情。古诗教学重在理解诗意,想象意境并体会情感,实现与诗文对话,与诗人对话的教学目标。六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可以让他们先通读古诗,并引导他们查字典,借助各种工具书理解古诗的字面意思。在理解诗句的基础,教师可以提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思考、想象,体会诗人在文字中蕴含的情感。如《石灰吟》一诗,可以提问:于谦看到了什么?看到青黑的石头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身”,最后变成洁白的石灰后,他又在想什么?“清白”是诗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找到这一关键词,并结合于谦入朝为官,因不畏权贵,最后被害的生平,深刻感受“清白”表面是指石灰在“千锤万击”和“烈火焚身”中成就的洁白、纯净,实则表达了诗人的高尚情操,他用行动证明他要以石灰为榜样,经得起任何考验,做以个无比坚强,正直清白的人。苏教版六年级下册《20古诗两首》评测练习1、《石灰吟》、《墨梅》都是:咏物诗。即两首诗都托物言志,借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做人志向和高尚思想情操。2、《石灰吟》作者明代的于谦。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即使“粉身碎骨”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名句是: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3、《墨梅》作者元代的王冕。这是一首题画诗。借墨笔画出来的梅花的色彩淡雅、不要别人夸奖只愿留下清香弥漫天地间来表达作者鄙视流俗、淡泊名利、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名句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4、写梅花的古诗: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5、再写一首托物言志的诗。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6、默写《石灰吟》,解释字、句。锤
击
千锤万击
若
等闲
若等闲
人间
7、默写《墨梅》,解释字、句。千锤吾
洗砚池
池头
树
痕
淡墨痕
夸
清气
满乾坤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20古诗两首》课后反思《石灰吟》、《墨梅》这两首七言绝句都是咏物诗,教材把这两首诗编排在一起,正是从它们相似的主题角度来安排的。因此在教学这两首古诗时,我首先设计了一个简约的教学思路: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晓诗意——入意境,悟诗情,循序渐进,逐层深入。这样的教学整合,使得教学节奏得到最有效的调控,使得教学内容得到最高效的组合,从而产生最佳的教学效率。第一首古诗学完,我采用由扶到放,让学生总结学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晓诗意;入意境,悟诗情。然后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墨梅》,最后交流反馈中引向深入,了解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古诗教学结束时,本人总觉得在引导学生感悟古诗意境的环节中,没能把“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那种借石灰之口——那种坚定意志没有在朗读中引悟给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融租赁服务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半导体用石英玻璃材料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钢增强塑料复合管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特种机载装置合作协议书
- 性别差异下的教育心理学如何针对不同性别激发学生潜力
- 教育投资的新趋势游戏化学习平台的融资路径
- 教育政策成效评估的多维度分析
- 未来科技趋势下的教育技术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的融合应用研究
- 2025年甘肃省靖远县四中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幼儿教育中教师心理调适的技巧与方法
- 井盖巡查管理制度
- GB/T 33490-2025展览展示工程服务基本要求
- 2024年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2025年会计职业入门会计基础知识深度解析与要点梳理
- 消防总队面试题目及答案
- 《低钠血症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课件
- 公司法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 GB/T 45604-2025船舶与海洋技术大抓力平衡锚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与人工智能融合应用指南(试行)
- 港口夏季四防安全培训
- 《探索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融合发展:课件综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